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編輯是新聞稿件的重要把關人,決定著內容品質和出版安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面對每天大量的新聞稿件和不同型別的差錯,以及隱藏在來稿流程和機制中的風險,如何給新聞稿件做「診療」,準確揪出差錯、化險為夷,安全釋出?
具體到報紙稿件的編稿過程中,牢記「四必看」「四必查」是新聞編輯練好內功、當好把關人的有效路徑。
牢記稿件「四必看」
(一)看格式是否規範
格式即稿件的外在形式,包括標題、體裁、姓名標示等。 看格式是否規範,是編稿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編輯環節,決定著稿件給讀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1.看新聞體裁是否規範
訊息、通訊是新聞稿件最常見的兩大類新聞體裁。
初次看一篇稿件,首先要弄清楚是訊息還是通訊,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有的記者、編輯在工作中時常混淆。
訊息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一般報道新聞事件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 寫作手法上具有「新、短、快、活」的特征。
通訊則是 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 常見體裁包括紀實通訊、人物故事、專訪、側記、綜述、巡禮、報導文學等。
作為編輯,要熟練掌握各類新聞體裁的寫作模式,為下一步精編稿件打下基礎。
2.看姓名標示是否規範
弄清了新聞體裁,才能為稿件姓名標示是否規範把好關。一般在紙媒稿件中,訊息的姓名標示為「本報訊(記者 × × 通訊員 × × )」,通訊的姓名標示為「本報記者 ×× 本報通訊員 × × 」。
有的稿件明顯是通訊,記者卻姓名標示為訊息的格式;有的來稿常常把通訊中的姓名標示「本報通訊員」誤寫為「通訊員」;還有的出現了錯別字,把「本報訊」寫成「本報汛」「本部訊」「本刊訊」。
有一點不得忽視,融媒體時代,記者稿件多數實行「一稿雙傳」機制,即一份傳給紙媒部門,進入報紙稿件編輯環節;一份傳給新媒體部門,供微博、微信、客戶端、公眾號等平台使用,那麽稿件的姓名標示格式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
由於工作的粗心或傳稿流程的不嚴謹,一些紙媒來稿時就出現了「全媒體記者」「客戶端記者」等新媒體稿件的姓名標示,還有的稿件文字和圖片相互交織,給紙媒編稿環節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3.看標題是否規範
看文先看題。標題是新聞稿件核心元素的歸納概括,也可以稱為稿件的「點睛之筆」。因此,編輯要重視對新聞標題的修改。
第一,要看標題字詞是否有差錯。 稿件的主題、引題、副題都要仔細稽核,主要看是否存在丟字多字、錯別字、用詞不當等問題。標題字詞差錯是編輯工作大忌,也是低階錯誤,負面影響很大,一定要全力避免。
第二,要看標題是否出現文題不符、文題聯系不緊密。 比如,【河南日報】曾經有篇稿子的初始主標題是【周口「兵哥」邢帥猛沖進火海救人美名揚】,但是根據稿件內容得知,這位「兵哥」的事跡是滅火,而未提到救人,文題內容不一致,編輯最終將標題改為【周口「兵哥」邢帥猛奮勇救火美名揚】。
第三,要看標題表述是否準確、精煉。 新聞標題要客觀、真實、準確、精煉,這是新聞稿件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要盡量避免將記者主觀認識加入到標題中。曾有一篇稿件標題為【我省29萬余名司機網上預約駕考】,仔細讀來,這29萬余人還沒有透過考試,沒有拿到駕駛證,所以不能說是「司機」。
還有一篇稿子的標題是【我省首屆消防職業技能競賽開幕】,初看標題以為這項賽事是全省性的,但是編輯與記者聯系後得知,這只是某省轄市的一次比賽,說是「我省」不準確。
新聞標題除了要準確、精煉外,最好要用實題,即避免出現標題「假大空」、平淡無新意。 對於語意不清、冗長拖沓的標題,編輯應通讀全文,「回頭看」時再對新聞標題做出更準確、更全面的判斷和修改,反復琢磨、反復推敲,重新擬定出好標題。
(二)看稿件基本元素是否真實準確
稿件基本元素是一篇稿件正文內容的「主幹」構成元素,與新聞稿件的真實性密切相關。基本元素主要包括時間、人名、地名、機構名、檔名及檔內容、榮譽名稱、數位、計量等,涉及這些基本元素的差錯通常被稱為「事實性差錯」。對於此部份內容的糾錯把關,編輯務必做到真實準確、經手必核。
1.時間差錯
時間差錯是指稿件裏日期錯誤、缺少時間、前後時間表述不一致等。有的稿件9月8日交稿,文中卻寫「9月9日,某會議召開」。 還有的稿件裏出現了「2月30日」這樣的低階錯誤。
在非直接引語中,「今天」「昨天」「明天」等詞語盡量少用,最好寫具體的時間 ,因為寫稿時間和見報時間往往並非同一天。
在同一篇稿件中,時間的制式應保持一致,要麽都用24小時制,如「9時」「15時」,要麽都用12小時制,如「上午9時」「下午3時」,而不要混用。同一篇稿件中,「點」「時」的時間表述也應保持一致。
對於年末歲尾跨年時間段的稿子, 「今年、去年、明年」等表述要準確 ,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用具體年份。
2.數位差錯
數位差錯在稿件裏比較常見,也常常容易把握不好、拿捏不定。以下分類舉例說明。
(1)數位單位使用要規範
一般來說,除了直接引語和表示糧食產量等個別情況之外, 要使用國際單位。 在稿件中, 把「厘米」表述為「公分」,把「立方米」表述為「方」「立方」,把平方米表述為「平」「平方」「平米」等,都是不規範的。
關於溫度的表述上,經常有記者將「零下10攝氏度」誤寫為「零下10度」或「零下攝氏10度」, 規範的表述應為「數位+攝氏度」。 表示數量減少、縮小、降低、下降等不能用倍數,只能用百分數、分數或「幾成」表述。
與投資金額、基金、年增收等錢數相關的數據後面不要漏掉了「元」, 與人數相關的數據後面不要漏掉了「人」「名」「人次」等表述。
比如,10萬元、20萬余元;1000人、600萬人次、上萬名,等等。有些丟了「萬」「億」等數位單位的表述,前後意思差別甚遠。比如,曾有稿子裏寫道「該市核桃種植面積達15畝之多」「某工程受益人口達4000萬余人,其中惠及我省1600人」。經編輯核實,「15」和「1600」這兩處數位的後面都漏掉了「萬」字,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2)常識性數位要熟練掌握
一篇稿子裏寫道:「來自全國32個省(區、市)的160多名刑事執行檢察官參加了會議。」文中的「32個省(區、市)」表述有歧義,經編輯與記者核實當天會議情況,將「全國32個省(區、市)」改為了「全國31個省(區、市) 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類似情況,目前說到河南的全部省轄市,稿件中的正確表述應該是「河南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對於這些常識性數位,編輯應熟練掌握,牢記心中。
(3)因數表達有講究
稿件中的因數,通常指的是一個大概、大約的抽象數量表達。即便數量的表達意思不夠具體,但表述上也有講究。比如,「82多人」這樣的表述,是把具體數和因數雜糅了,表述不準確。
抽象的數量表述與具體的數量表述不宜同時出現。 一篇稿子裏寫道:「認真梳理一批全省在談投資額10億元以上計畫和擬重點招商計畫463個。」「一批」是抽象概念,「463個」是具象概念,用在一個句子裏造成數據表述不清。最終,經編輯與記者溝通,刪除「463個」。
(4)列舉數位前後要對應
稿件中經常會遇到百分數、百分點、占比等表述,有的數據是反映某一方面成績的前後對比變化, 由於列舉數據較多,加上記者的粗心,容易出現前後數據的不對應、不一致現象。 而有的數據表述,編輯在編稿時會忽略了對數據的再次核算,一掃而過,數據差錯沒有及時修改,從而使稿件的真實性受到質疑。
比如,一篇稿件寫道:「今年,我省再謀劃七大類1162個四水同治計畫,年度計劃投資1265億元。一季度全省四水同治計畫累計開工計畫912個,開工率80.3%。」按照文裏的數位計算,一季度的開工率為78.5%,而不是文中寫的「80.3%」。經編輯核實得知,由於提供材料資訊的單位統計數據時出了差錯,記者寫稿也沒有細致核算,從而導致數據出錯。
(5)龐大數位要細思、深查、精算
稿件裏遇到龐大數位要格外小心,或許存在陷阱,編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精打細算」。
【河南日報】曾有篇記者來稿這樣寫道:「我省西瓜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00萬畝左右,占全國的1/10。」從文章分析,河南400萬畝,占全國1/10,就意味著全國是4000萬畝。而經編輯查詢,當年關於全國的西瓜種植面積,大部份權威媒體報道是2300萬畝左右。經與記者溝通了解後,得知稿子裏的數據是根據產業體系估算的,沒有權威來源,因此編輯刪掉了「占全國的1/10」這個表述,避免引發歧義。
3.人名、地名、機構、單位名稱表述差錯
(1)人名差錯
稿件中的人名容易出現形近字、音近字差錯。
像是 「許」「徐」、「峰」「鋒」、「剛」「鋼」、「東」「冬」等都是比較容易出錯的 ,遇到此類情況,編輯要特別註意。
另外,稿件中人名前後不一致的情況也經常會遇到。比如,有的稿子前面寫的是「孟祥樂」,後面一處又寫成了「孟祥東」;有的稿子一會兒寫的是「李海紅」,一會兒說是「李海江」,讓人摸不著頭腦。 對於一些篇幅較長的稿件,編輯要註意前後人名的比對。
(2)地名差錯
地名差錯在稿件中經常會遇到,主要是指地名的表述不規範。比如,「某縣某鄉某村」最好不要表述為「某縣某村」,因為不同鄉鎮村名重復的很多,很多地方的村莊都有「張莊」「李莊」「王莊」等地名, 為了正確區分,稿件中就需要精準定位。
區域地名的規範表述應註意。比如,把「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誤寫為「鄭州市管城區」,把「鄭州高新區」誤寫為「鄭州市高新區」。一些地方已經進行了撤市(縣)建區,但有的稿子裏仍然用了原地名。比如,把「濟源示範區」誤寫為「濟源市」,把「洛陽市孟津區」誤寫為「洛陽市孟津縣」,把「周口市淮陽區」誤寫為「周口市淮陽縣」。
(3)機構或單位名稱差錯
在機構或單位名稱中,常見差錯是把機構改革後的新名稱錯寫成舊名稱。比如, 把「生態環境部」錯寫為「環保部」,把「農業農村部」錯寫為「農業部」,把「國家衛生健康委」錯寫為「國家衛生計生委」或「國家衛生部」,把「省林業局」錯寫為「省林業廳」等。
一些常見的機構名稱不規範表述應避免。 比如,涉及黨委系統的部門,表述時「委」字不能丟掉 ,稿件中常見到有把「某市委組織部」「某縣委宣傳部」錯寫為「某市組織部」「某縣宣傳部」。還有的稿件把「縣總工會」錯寫為「縣工會」等。遇到機構或單位名稱,編輯務必要借助網路查詢,對照權威媒體的表述,認真核實。需要註意的是,稿件中第一次出現的機構或單位的名稱,原則上應該用全稱。
(4)其他事實類差錯
其他事實類差錯,在編稿環節中常見的有檔名稱及檔內容、會議名稱、活動名稱、獲獎榮譽名稱等新聞事實的表述有誤。
檔名稱常常出現錯別字、名稱不完整、名稱排序混亂等現象。除此之外,檔名稱與檔內容不一致的現象也要警惕。比如,一篇稿子裏寫「根據農業農村部第665號公告,農業農村部2023年首批授權的14個食用菌新品種中……」,經編輯查詢,665號公告的內容是有關獸藥的,而並非文中說到的食用菌,這樣的表述顯然是錯誤的。
涉及獲獎榮譽名稱的表述有誤也經常出現在稿件中。比如:「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容易丟字錯寫成「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容易錯寫成「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或「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一篇稿件裏曾寫道:「2003年9月,禹州市被授予‘中國鈞瓷之都’稱號。」後經編輯求證核實,是禹州市的神垕鎮被授予「中國鈞瓷之都」稱號,而禹州市曾被授予「中國陶瓷文化之鄉」稱號。
從編輯層面來說,遇到此類差錯
,要做到八個字——善於存疑、勤查勤問。
編稿時,要時刻保持清醒、嚴謹、理性的思維,不放過稿件裏的任何蛛絲馬跡,養成較真兒的習慣,遇到疑問心裏多打幾個問號,同時要有獨立思考尤其要有質疑能力,敢於辯駁、反復求證,做到萬無一失,杜絕假新聞的出現;遇到常見的差錯或習慣性表述要建立自己的「錯題本」,平時註意積累,掌握各門類的基本常識,做到博學。只有這樣,才能堵住稿件中出現的差錯。
(三)看字詞標點是否使用恰當、邏輯表達是否清晰通暢
1.常見的字詞類差錯
常見的字詞類差錯包括多字、漏字、錯別字、形近字音近字差錯、固定搭配錯誤等。在編輯稿件時,務必要做到逐字閱讀、反復閱讀、反復推敲。字詞功力不強、細致程度不夠,就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
形近字音近字差錯出現頻率較高。 透過筆者總結,常見的字詞差錯有 「的」「地」「得」誤用,「副」與「幅」的誤用,「交匯」與「交會」誤用,「期間」與「其間」誤用 ,還有將「‘米’字形高鐵網」中的「形」錯寫成「型」,「神舟系列航天飛船」中的「舟」錯寫成「州」。
一些常見詞語也容易混淆出錯,比如,「台 賬 」錯寫成「台 帳 」,「高 粱 」錯寫成「高 梁 」,「哈 密 瓜」錯寫成「哈 蜜 瓜」,「 鉚 足勁」錯寫成「 卯 足勁」,「 煥 然一新」錯寫成「 換 然一新」,「震 撼 」錯寫成「震 憾 」,「脈 搏 」錯寫成「脈 博 」,「一如 既 往」錯寫成「一如 繼 往」,「迫不 及 待」錯寫成「迫不 急 待」,「喜笑 顏 開」錯寫成「喜笑 眼 開」,「一撥人」錯寫成「一波人」,等等。
異體字當心「踩坑」。 這種情況在稿件中比較少見,而一旦出現,由於異體字與規範字在字形上稍有相似,錯誤隱蔽性強,很難發現,因此編輯要特別留心,做到精準辨識。
新規範詞語使用要註意。 有些詞語已經屬於舊用法,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已經規範統一為新的用法。
比如,「 蹚 出新路」不再寫作「 趟 出新路」;「通訊」現在常用於與新聞相關的表述,比如,「通訊稿」「通訊員」「通訊社」,在表示「資訊交流與傳遞」的含義時應使用「通訊」,比如,「通訊行業」「通訊企業」「通訊機房」等。
用詞重復要規避。 比如,「位列全國第二位」一句中有兩個「位」,意思重復,應刪除一個「位」;「他先後榮獲了多個稱號和榮譽」一句中,「榮獲」和「榮譽」表述上有重復,句子讀起來就顯得重復啰嗦,可以將「榮獲」改為「獲得」。
常見固定搭配要牢記。 「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屬於固定用法,「集……於一體」「融……為一體」也是常見的固定搭配。另外,稿件中的「加強」「加大」「推進」「推動」等動詞搭配是比較容易出錯的,比如,「加大公示」應改為「加大公示力度」;「加大行程」應改為「加快行程」;「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應改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高」一般和「水平、品質、效率、覺悟」等詞語搭配,而不能和「速度、作風、方式」等詞語搭配。以上這些常見固定搭配,建議編輯在平時編稿時應註意歸納積累,當作樣版牢記心中。
2.常見的標點符號差錯
標點符號看似無足輕重,但若使用錯誤,句子意思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很多記者經常把「三四裏」誤寫為「三、四裏」,把「大約七八厘米」誤寫為「大約7、8厘米」,把「五六十年代」誤寫為「五、六十年代」。 以上這幾個例子表述的是某一區間段長度、時間的概念,但如果用了頓號意思就不同了 ,變成了兩個節點的概念。
還有的稿件中出現整句「一逗(逗號)到底,該斷未斷」;雙引號句子內的參照內容仍用雙引號;完全參照,句子結尾的標點誤置於後引號外面;部份參照,句子結尾的標點誤置於引號裏面;表示列舉的「等」字過後多用了省略號。
書名號的誤用在稿件中也很常見。一般來說,證件、證書、課程、主題等不用書名號;報紙、期刊名稱套用書名號;檔、法律法規名稱如果加上書名號時,名稱要用全稱。
3.內容和邏輯問題
(1)題文不符
即稿件標題和正文聯系不大或者沒有任何邏輯關系。這類差錯是編輯工作中常常出現的,原因是在編稿時往往急於關註稿件正文而忽視了標題的存在。上文對稿件標題的重要性已作過闡述,編稿時,不能忽略了標題的存在和作用,應將「文」和「題」通盤考慮,一邊編輯、一邊思考文章每句話、每段話、每個小標題與文章主標題的關系,站在整篇文章內容的全域上宏觀審視、整體把握。
(2)內容積比重復或遺失
一些稿件篇幅較長,但細細讀來,同一內容在不同段落裏反復敘述、大致雷同,整篇文章就顯得冗長啰嗦;一些稿件雖然字數不多,但導語、主體、結語出現的內容也基本雷同;還有的稿件出現了上下文銜接不暢、內容遺失的現象。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記者的新聞寫作功力欠缺;另一方面是目前傳稿渠道多樣化,特別是稿件在透過手機上的微信、信件等平台進行復制貼上時容易操作有誤,造成文字內容的重復或遺失。一旦出現此類情況,編輯要及時與記者溝通,確保稿件準確無誤後再進入工作環節。
(3)一些容易引起歧義的表述
不恰當的詞語運用引起歧義。 一篇稿子裏曾寫道:「深入宣傳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正面典型當然要宣傳,但反面典型也用「宣傳」一詞就不恰當了。編輯最終將這句話改為「深入宣傳正面典型,用反面典型抓好警示教育」。詞語精準恰當使用,補充完善句子,使語意表達兼顧到了正反兩方面的典型。
隨意使用簡稱引起歧義。 比如,一篇稿子裏把「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簡稱為「中科院油料所」,這裏的「中科院」不知道是指「中國科學院」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引起歧義。
還有一篇稿子把「優秀護理工作者」簡稱為「優秀護工」,簡稱看似精簡,但前後意思卻相差很大。還有的稿件為了縮減字數,某些內容的簡稱為記者自創,這樣反倒增加了閱讀障礙,令人看不懂、摸不透,也容易引起歧義。筆者建議,像這些在稿件中拿不準的內容,還是盡量少用簡稱為好。
一些不恰當的說法也會引起歧義。 對於國家司法考試開考,一篇稿子將標題寫為「我省2.3萬名考生共赴‘天下第一考’」,國家司法考試固然重要,但把其稱為「天下第一考」就顯得不恰當了。
一些不恰當的說法,有些是記者將自己的主觀判斷加入到新聞寫作中,有些則是采訪物件介紹時表述不嚴謹、參照資料不規範造成的。作為編輯,應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對稿件內容有準確的判斷、正確的認識和客觀嚴謹的修改。
(4)內容有違新聞規律
筆者在工作中曾遇到這樣的情況,9月15日的一篇來稿內容裏寫「9月17日,記者來到某地」,下文還寫到了「烈日下……」等描述。對於這類稿件,記者可能有刊發時間方面的考慮,但提前這麽寫,一旦9月17日當天下雨或沒有「烈日」,那就違背了新聞事實,不符合常規了。
對於提前采寫、提前進入編輯環節的稿件,編輯要務必做到嚴格把關、細查隱患,未雨綢繆保安全。
(5)句式雜糅、邏輯混亂
這類差錯多數是由於句子主謂賓欠缺、主謂賓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表述斷章取義、句子結構錯亂等引起的。
比如,一篇稿子裏寫道:「作為縣委書記的榜樣,誕生於蘭考縣的焦裕祿精神更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的寶貴精神財富。」兩個斷句主語不同,「縣委書記的榜樣」指的是焦裕祿,而不是「焦裕祿精神」,整句話句式雜糅,讀起來邏輯混亂。編輯最終將此句改為「誕生於蘭考縣的焦裕祿精神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的寶貴精神財富」。
有時稿件中出現的長句子雖然進行了合理的斷句,但或許因記者寫稿匆忙,整個句子感覺話沒說完,意思不完整,前後銜接不暢,也影響閱讀和稿件品質。遇到稿件中的長句子,編輯應反復讀上幾遍,默默體會其中的層次遞進關系,揣摩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記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準確劃分出句子主幹結構,理清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再正確恰當地修改。
(四)判斷稿件是否存在「風險」
存在「風險」的稿件,主要是指可能引發負面輿情的稿件。
這裏麵包括 稿件內容與國家政策不符、與宣傳口徑不符、與法律法規不符、與公序良俗不符等情況。 一般來說,黨報對於領導活動稿件的字數和標題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有的稿件卻超了字數,有的稿件不該在導語裏出現的內容卻寫進了導語。遇到這類情況,編輯務必要與記者、值班主任、上級領導層層核實,經確認稿件無「風險」後,方可修改。其間,建議編輯環節盡量「留痕」,即在采編系統裏對稿件進行備註說明,以便告知後方出版環節,做到「風險」可知可控。
對於稿件裏參照的網站的統計數據也要註意,因為一些網站統計的數據轉自自媒體,或者道聽途說而來,編輯務必要查清源頭,規避「風險」。
對於涉嫌民族歧視、宗教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等敏感內容要特別註意,防止內容表述不當引起嚴重的負面輿情。
稿件中要防止常見的敏感性稱謂差錯。比如,對於身體傷殘人士不使用「殘廢人」「瞎子」「聾子」「傻子」「弱智」等表述,而應使用「殘疾人」「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等詞語;對於貧困群眾不使用「弱勢群體」的表述,而套用「困難群體」;對刑事案件當事人,在法院宣判有罪之前,不使用「罪犯」的表述,而應使用「犯罪嫌疑人」。
牢記稿件「四必查」
本部份內容與稿件的「政治性差錯」密切相關。政治性差錯,是指稿件表述內容與黨和國家、省委和省政府的方針、政策、路線有偏差或相背離,以及姓名、職務表述有誤等型別的差錯。
政治性差錯是媒體的滅頂之災,究其原因,一部份是由於編輯的政治素質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強造成的。對於黨媒編輯來說,要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時刻緊繃一根「政治弦」,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宣傳紀律,牢記「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為稿件牢牢把好「政治關」。
(一)姓名、職務、排序必查
姓名差錯前文已有部份表述,不僅容易出現形近字、音近字的誤用,還有一些差錯是由於電腦輸入法的漢字選擇或記者使用手機寫稿輸入時出現的差錯,這種情況要務必杜絕。
職務表述要註意規範用法。比如,「區委書記」不能寫成「區書記」,「鄉黨委書記」不能寫成「鄉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可以簡稱為「村委會主任」,但不能簡稱為「村長」。
與人大有關的職務,近年來在報紙稿件中出現差錯的情形較多。比如,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錯寫為「全國人大委員長」,把「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錯寫為「省人大主任」。一些國務院機構中的正副行政首長職務要註意,比如,把「審計署審計長」錯寫為「審計署署長」。此外,把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院檢察長」錯寫為「檢察院院長」。
當某領導兼有多個職務時,稿件表述上應按照職務級別高低依次排序,職務級別相同時,一般將黨內職務放在行政職務之前。 對於已經離職的領導要加「原」或「前」,但要註意位置。如果單位或機構還存在,那就不能在名稱前加「原」,而應在職務前加「原」 ;若因機構改革撤銷,就應在名稱前加「原」。比如,「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原省林業廳廳長」等。
(二)重要提法、重要引語、重要會議名稱必查
在新聞稿件中,重要提法是涉及政治、經濟等領域帶有全域性、重要導向性的提法,由重要領導人、重要黨政會議提出。這類提法常常被編輯們稱為「固定提法」,意為「表述不能有任何改動」,編輯要將此作為樣版,逐字逐句對相關內容進行「掃盲」。
類似這樣的重要提法,最好要查一查,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的表述為準 。此外,關於「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的重要提法這兩年在黨報新聞稿件中也經常出現,應註意表述這些精神內涵的關鍵詞,務必做到準確無誤。
還有一些重要專有名詞的固定提法不能忽略。比如近幾年新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涉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相關內容的重要表述。編輯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多看、多查、多記,每天要養成翻閱學習【人民日報】、新華社及省內權威媒體新聞報道的習慣,牢記其中的重要宣傳提法,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編稿時形成「下意識語感」,從而規避差錯。
還要註意的是, 參照重要領導人講話也要務必確保準確無誤,尤其是直接引語,多字、少字、參照不全等,均不合適。
重要黨政會議特別是關於兩會的稿件,由於人大、政協會議屆次的表述不同,導致會議名稱中的「幾屆幾次」容易混淆,編稿時需要特別留心。
(三)遇到「國內唯一」「省內首家」等表述必查
新聞稿件有時為了展示某一地方的成功經驗、某項技術的高端精尖、某一個人的光輝事跡,不惜使用「最好」「最大」「頂級」「國內唯一」「省內首家」等絕對化語言的描述。
在一些采訪活動中,主辦方對於產品、商品的描述,經常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強烈評價色彩的詞語;涉及醫藥用品的宣傳中,含有「療效最佳」「根治」「藥之王」等詞語。以上這些都給記者、編輯敲響了警鐘,新聞語言應避免絕對化的表述,而要講求客觀、真實、嚴謹,做到話不說滿、規避風險。
「化解」絕對化語言的辦法,一是要務必查詢出處,尋找對標同題內容權威媒體的表述;二是要及時咨詢寫稿記者,詳細了解事件來龍去脈 ,以「較好」「某些」等限定詞來替代相關表述,從而避免新聞報道陷入虛假、失實以及絕對化的困境中。
(四)有疑問處必查
編稿時的疑問,不僅有稿件內容上的疑問,還有形式上的疑問。有的稿件超出了發稿規定的字數,而記者並未備註說明;有的稿件寫法上不像新聞稿,更多的是誇大其詞的宣傳;還有的重要領導活動稿件,出現了紙質版簽字稿和采編系統電子稿內容不一致等情況。
無論編輯面對的是一篇什麽內容的稿件、由誰采寫的稿件、透過什麽渠道而來的稿件,都應樹立「第一責任人」理念,尤其是要具備「最終把關人」意識,逐字逐句、認真通篇閱讀稿件、仔細編校,堅持「有疑問處必查」,即要敢於發問、敢於核對查實、敢於向上級領導如實反映,弄清「疑問」的來龍去脈,確保稿件的可信性、可讀性,做到經手必核、經手出彩,維護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國記者」微信公眾號,較原文有刪減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全媒體編輯部
主編:劉娟
編輯:李磊
值班編輯:陳瑩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