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中考作文材料引爭議?究竟是「一攤水」還是「一灘水」?

2024-06-23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關於「一灘水」還是「一攤水」的爭論由來已久, 有人認為只能用「一攤水」,而不能用「一灘水」,原因就在於「灘」不能做量詞。

近日因為中考作文題的材料中有「假如世界是一灘無形的水,每個人……」。「一灘水」能不能說又引起了爭論。

「一灘水」還是「一攤水」, 關鍵在於「灘」和「攤」的用法,以及它們能不能與「水」搭配。

先說說「攤」。

「攤」是個多義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列有7個義項,明確標記為「量」(量詞)的有2個義項。

一是「用於攤開的糊狀物」, 如「一攤血/鮮血/膿血」「一攤稀泥」「一攤稀飯」等,這裏的「血/鮮血/膿血、稀泥、稀飯」等都是糊狀物。糊狀物是一種不像液體那樣可以快速流動,也不像固體那樣不能流動,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黏稠狀態,典型糊狀物如糨糊、稀飯、稀泥,糊狀物有形但形狀不穩定。

二是相當於「攤子」,作為量詞的「攤子」用於事物, 如「一攤(攤子)事兒」「一大攤(攤子)雜事」等。「攤」作為量詞還有別的用法,如用於概量,相當於「堆」,「一攤水果、一攤爛菜、一攤豆子、一攤狗屎、一攤灰燼、一攤意見」等。

從【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及舉例來看,「攤」作為量詞倒是不能用於純粹的液體「水」,更不能用作「一攤無形的水」。 但「 攤」能不能作為量詞用於純粹液體的「水」呢? 【新華大字典】說「攤」可以「用於攤開的液體或糊狀物」,如「一攤水、一攤鮮血、一攤稀泥」。 可見「一攤水」也可以說,實際語料中也不乏用例。 如:

(1)「當我完成最後一道工序時,全身像被雨淋了似的,汗水順著褲腳往下淌,地上汪了 一攤水 。」李凱軍賽後回憶說。(【人民日報】2003年01月13日)

(2)紅線說:「大人久經沙場,聽見人馬進寨就知道田承嗣來了,這大概不會有錯。田老頭不來還不好辦,既來了,明天就要他把寨子交還,不然讓他爛成 一攤水 。」(王小波【黑鐵時代】)

(3)我說:往前走,往前走!前邊是下雨積起的 一攤水 ,他要從水灘邊繞,我一腳踹在他的腿彎,五富跌坐在了水灘裏,水濺了一臉。(賈平凹【高興】)

再說說「灘」。「灘」能不能用作量詞呢?

「灘」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有兩個義項。

一是河、湖、海邊水深時淹沒、水淺時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湖、海邊比岸低的地方,如河灘、海灘、灘地、鹽灘等;

二是江河中水淺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如險灘。就「灘」的第二個義項來看,「灘」中有水,水中多石,水流很急,故曰激流險灘。 「灘」中有「水」而成「水灘」,名詞「灘」可借用為量詞而成為「一灘水」。

我們認為「一灘水」的「灘」就是借用「灘」的第二個義項,即借用名詞「灘」為量詞而成為「一灘水」。 「灘」作為量詞的用法在諸多字典、詞典中多未收錄,如【現代漢語詞典】就沒有把「灘」標記為量詞。

不過, 【漢語大詞典】中說「灘」可用於在平面上成灘的東西, 舉例為楊朔的【亂人坑】「正幹著活,忽然就得了血傷寒,鼻子流出一大灘血」。可見,「灘」用作量詞早已有之。

名詞借為量詞用,在漢語中是常見的用法。從實際語料來看,「一灘水」的用法也很常見,如:

(4)不知怎麽,這個嬰兒被他自己流出的眼淚腐蝕了。先被腐蝕的當然是他的眼睛,他的臉,於是他的臉變得非常猙獰可怖。最後,他終於化成了 一灘水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5)為了證實這就是充滿甲烷的冰晶體,一位科學家從這種冰塊上取下一小塊,用火柴點燃:冰雪般的東西開始燃燒,發出魔幻般淡紅色的火焰,直至冰塊變成了 一灘水 。(【人民日報】2000年08月18日)

(6)夏天,烈日當空,偌大的廣場像一個大蒸籠,身穿柔姿紗、短裙短褲的遊人尚汗流浹背,而國旗哨兵為了防止汗跡濕透外裝影響哨兵的莊嚴美,在凡爾丁套服內再加穿線衣褲和襯衣,腳上還得捂上一雙皮鞋,兩小時站下來,汗水浸透了內衣,回到班裏一擰,「嘩——」就是 一灘水 。(【人民日報】1990年09月26日)

從作文材料「假如世界是一灘無形的水,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來認識這灘水……同時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取水’方式」和作文題「我也是個取水人」來看, 在「這灘水」「一灘無形的水」中「取水」,給人感覺是要在急流險灘中「取水」,倒也可以認為是大有深意的。

不過,「攤」和「灘」現代漢語中讀音相通,字形相近,均為形聲字,聲旁一樣,唯形旁不同, 從詞源、詞義、用法上看,兩者確有不同,但用作量詞時,兩者時有交叉,「一tanX」時常混用,尤其用在液體、糊狀物前, 如「一攤/灘血」「一攤/灘鮮血」「一攤/灘血塊」「一攤/灘膿血」「一攤/灘泥」「一攤/灘爛泥」「一攤/灘稀泥」「一攤/灘油漬」「一攤/灘鼻涕」等等。

這是不是可以說作為量詞的「攤」和「灘」的區別正在逐步中和呢,語言是變化的,變化的語言是活的語言,「變化」正是語言生命力的體現。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語言文字周報」

主編: 劉娟

編輯:蔣婷婷

校對: 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