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女知青為了返城拋夫棄子,25年後再度重逢,兒子卻說:我沒有媽媽

2024-10-22歷史

2005年,陳惠惠時隔25年終於再次見到了被他遺棄在陜北的親生兒子,不免痛哭流涕,而她的兒子孫惠生卻滿臉冷漠,緩慢而清晰地對陳惠惠說:「我奶奶說了,我娘死了,我沒有娘。」所有人都楞住了,陳惠惠心裏像針紮一樣難受,臉上的淚水說不清是委屈還是愧疚。為何陳惠惠會將她的親生骨肉遺棄在陜北?又為何時隔25年才母子相見?

從北京下鄉到陜北,樸實的生活一點甜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誕生了一個新名詞——知青,陳惠惠就是其中的一員。1969年,家在北京的城市青年陳惠惠尚不滿16歲,然而她和她的同學們卻決定去到陜西插隊,做一名知青,1月25日,他們告別父母,踏上了北京開往陜西的列車。

經過四天四夜的奔波,陳惠惠一行人火車、汽車、毛驢車坐了個遍,於1月28日終於抵達了革命聖地延安地區的孫家溝大隊。陜西的冬季更加漫長,寒風也比北京的更加刺骨,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窯洞就是其中代表,陳惠惠他們被打散分別住進了孫家溝村民的窯洞裏,陳惠惠和幾名女同學被分到了社員孫誌明家中,幾人與孫誌明的女兒孫紅丹同住一孔窯洞,孫誌明有一子一女,兒子名叫孫茂山,女兒就是孫紅丹,兩人剛滿16歲,孫家人有著陜北人民的淳樸善良,做起農活也是一把好手,加之為人厚道,在當時的孫家溝很是受人敬重。

當年的生活條件不比現在,下鄉的知青們沒有條件可以自己做飯吃,只能帶著糧食去村民家裏搭夥吃飯,每次做飯,孫誌明的妻子為了給丈夫、兒子省下糧食,每頓飯都又苦又硬的菜饃,孫誌明一家人的純樸深深地打動了下鄉的知青們,幾人朝夕相處,在並不優渥的環境裏勞作,過著平淡且充實的生活。孫誌明的兒子孫茂山與這群北京來的知青們同齡,卻有著與他們並不相同的生活經歷,孫茂山生於陜北,長於陜北,對這片土地有著深深地依賴,他勤快、熱情,幹活也是能撐起大梁的好手,生活中對陳惠惠等人提供了不小的幫助,每天幫他們挑水,做些他們女孩子做不了的活計。

不顧父母反對,在陜北生根

讓陳惠惠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耕時候,幾人要往山上送糞,崎嶇的山路本就難走,那天還下起了小雨,肩上挑著幾十斤的擔子,腳下是泥濘、濕滑的山路,旁邊是看不到底的懸崖峭壁,兩腿發抖的陳惠惠害怕的不得了,當時多虧了孫茂山在,先是幫助陳惠惠走過幾段最為陡峭難行的山路,後又不顧危險幫陳惠惠去山下撿回她掉下去的背簍,幹完活回到家,孫茂山更是不顧自己趕快打水給陳惠惠梳洗。也許就是在那一刻,愛情在陳惠惠和孫茂生之間生根發芽。

到了1975年,陳惠惠一行人來到孫家溝已經整整6個年頭,當年與陳惠惠一起來到孫家溝住在孫誌明家裏的幾名女同學有的去了縣裏工作,有的因病回到了北京,僅剩下了陳惠惠一個人依舊借住在孫茂山家裏,經過多年的相處,陳惠惠和孫茂山相處得越來越融洽,在孫茂山的陪伴下,陳惠惠想要在這片土地上長長久久地生活下去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與孫茂山的感情也日益深刻,然而,這段感情遭到了陳惠惠遠在北京的家人的強烈反對。

許是有著叛逆,許是有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許,1975年末,陳惠惠毅然決然地與孫茂山喜結連理,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正式成了孫茂山的妻子。新婚的生活還算是圓滿,不同於許多盲婚啞嫁,陳惠惠和孫茂生畢竟朝夕相處多年,兩人又早就暗生情愫,孫茂盛繼承著孫家純樸、厚道的品質,二人過了一陣幸福的新婚生活。

婚後沒多久,陳惠惠生下了孫茂生的孩子,取名孫惠生,孫家所有人都非常高興,全家對待陳惠惠更是如珠如寶,噓寒問暖,有了孩子的牽絆,加之孫家對待陳惠惠的確不錯,幾年來生活算是充實且幸福。到了1979年,整個孫家溝剩下的來自北京的知青僅剩下陳惠惠一人,其余的人有的招工,有的招幹,有的返回了北京,因為在當時,在陜北農村結婚安家落戶的知青,政策上不安排返家,度過了新婚的甜蜜時期,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陜北的生活條件怎麽也算不得優越,每日下田幹活,看著同期的知青們至少都有了不錯的去處,陳惠惠開始內心有些不平衡,整日發愁,孫茂山看著憔悴的妻子十分心疼,經過深思熟慮,孫茂山決定和陳惠惠離婚,放她回北京,雖然他深愛著陳惠惠,但是他更想看到陳惠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離開陜北,最深的愛是成全

1980年,善良的孫茂生與陳惠惠辦理了離婚手續,那時,他們的孩子孫惠生僅僅五歲,陳惠惠想要帶兒子一起回北京,然而遭到了陳家所有人的反對,在孫茂生父母眼中,孫惠生是孫家最珍貴的寶貝,是延續後代的香火,而留下孫惠生也是孫茂生去和陳惠惠辦理離婚的唯一條件,無奈之下,為了返回北京,陳惠惠只能選擇將孫惠生留在陜北,自己獨自離開生活了11年的孫家溝。

回到北京後,陳惠惠如願以償地到一家毛巾廠做了財務人員,參加工作沒多久就結識了同在毛巾廠工作的質檢員張學林,張學林以前也有過一次婚姻,不過之前的妻子去世,且並沒有孩子,兩人很快墜入愛河,而後重組家庭,再婚一年後,陳惠惠生一個女兒,與張學林的婚姻生活也逐漸穩定。

之後陳惠惠特地去了一趟陜北,想去看望孫惠生,然而孫茂生的父母並不允許陳惠惠見到他們的寶貝孫子,陳惠惠還想讓孫惠生落戶到北京,北京的教育、生活條件好過陜北很多,她想讓自己的兒子也在北京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孫家並不同意,甚至這一趟陳惠惠並沒有見到孫惠生一面,沒辦法,陳惠惠只能留下些錢給孫茂生,而後匆匆返回了北京。

轉眼到了2005年,陳惠惠也已經退休,人生過了大半,多年來陳惠惠持續寄錢、寫信給孫茂山,希望他們的兒子可以讀書、明理,然而卻沒有收到過一封回信,抱著遺憾的陳惠惠在2005年再次踏進了孫家溝,恰逢當日孫家在辦喪事,孫茂山的母親、陳惠惠曾經的婆母去世了,陳惠惠一時百感交集,披麻戴孝送了曾經的婆母最後一程。

喪事結束後,陳惠惠終於見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兒子,孫惠生已經娶妻生子,但還沒等她把多年的思念訴之於口,孫惠生已經冷言冷語地說道,「我奶奶說了,我媽死了,我沒有媽。」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陳惠惠的視線,哪怕孫茂生在旁邊勸解,說多年來孫惠生讀書、娶妻的錢都是陳惠惠寄過來的,讓他不要恨他媽媽,但是孫惠生依舊沒有回頭,想不到,整整二十五年才見到自己的孩子,卻得不到他的原諒,一時間,陳惠惠百感交集,他不能怪兒子不願原諒她,當年是她拋棄了這個家,愧疚、委屈一時沖上心頭。

回到北京的陳惠惠郁郁寡歡,但是依舊給兒子、兒媳婦、孫子寄錢和生活用品,想要稍微彌補一點點多年來對孫茂生的內疚,過了很久,陳惠惠依舊沒有等到孫惠生的原諒,甚至是對自己叫一聲「媽媽」,年邁的陳惠惠回憶這一生,想到孫茂生和孫惠生就忍不住地流淚,終於,在2021年,陳惠惠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就是她日日夜夜思念著的兒子,孫惠生說自己如今在天津打工,等忙完就去北京看她,經過他父親孫茂生的開解,他知道自己多年來像是有了執念,憤憤不平的以為是陳惠惠遺棄了他,這麽多年過去了,多大的心結也該解開了,他也知道了陳惠惠的不易,並表示對當年陳惠惠離開孫家溝的選擇進行了理解,也終於在電話那頭叫出了陳惠惠多年來最盼望的兩個字——媽媽,這聲媽媽陳惠惠等了整整四十年。

放下電話,陳惠惠喜極而泣,這麽多年她無數次的後悔當年的草率結婚、草率離婚,給她自己以及孫茂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痛苦,而受到傷害最深的卻是他們的孩子,多年來孫惠生一定是受到了很多的冷眼,一定有很多人嘲笑他沒有媽媽。

雖然陳惠惠多次寄錢、寄物,但是精神上的母愛缺失並不能依靠物質就能完全取代,陳惠惠知道,孫茂生是善良的人,他對她幫助了很多,甚至當年還願意放她離開。

上天也是公平的,陳惠惠雖然如願離開了陜北農村,回到了北京,過上了物質相對於孫家溝更為優越的生活,也擁有了自己滿意的工作,然而,幾十年來陳惠惠日日夜夜都活在愧疚中,她每日都在覺得對不起孫茂山一家,對不起孫惠生,直到真正得到孫惠生的親口原諒,陳慧慧才能放下多年來的內疚,真正地敞開心扉,不再生活在自己的心魔之中。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