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秦時兵陣:步兵全盛期的幸與不幸

2024-05-13歷史

本 文 約 3800字

閱 讀 需 要 10 分 鐘

在歷史演義小說盛行的明代社會,但凡能聽懂評書的市民,大概也能對「八卦陣」「八門金鎖陣」「魚麗陣」這些在【三國演義】【東周列國誌】等故事裏渲染得神乎其神的陣法如數家珍。但明人對古代陣法的興趣不止聽書圖個熱鬧,有不少文人學者在嚴肅對待此事。他們殫精竭慮挖掘古籍,試圖復原先秦戰爭軍事統帥們使用的那些克敵制勝的陣法,並賦予其「崇卒陣」「荊屍陣」「雞父陣」等名稱載入【武備誌】等兵書裏。

但先秦資料的稀缺,明人也只能從古籍的只言片語去盡力還原,恐怕很難真正復原秦陣法全貌。相比之下,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便幸運得多,因為除了文獻,我們還有來自秦始皇的助攻——這位帝王似乎很想將自己的軍隊,以最真實的模樣永遠定格在他的地下城裏,讓今人能直觀地一睹秦時兵陣之貌。

軍陣配置

作戰隊伍的行列要怎麽排,不同兵種用什麽樣的組合才能發揮出最佳作戰效果? 古往今來,無數軍事統帥都在研究其中奧義。 對戰鬥單位進行合理安排,揚長避短的打法,大概在原始社會的部落械鬥中就已出現,但排兵布陣、統禦兵馬成為一門學問,被兵家聖賢們總結出各種陣法寫入兵書,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以正合,以奇勝,是戰國兵家所推崇的。「奇正」二字,看似簡單,實則變化無窮,也是解開兵馬俑軍陣之謎的一把鑰匙。

規模最大的兵馬俑一號坑排列規律、組織嚴密、結構完整,基本具備古軍陣的完整配置——四周皆有前鋒和後衛,兩側配置翼衛。一號坑的軍陣分為4個部份,各部份看似相對獨立,卻又不能截然分開,其編伍、組合、兵種配置使之能夠相互策應,組成一個整體。

整個軍陣最前面的陣表是三排輕裝士兵組成,他們列於九條過洞之前,呈「一」字形排開,是軍陣的前鋒。

除了最前方陣表,位於一號坑南北兩端邊緣的坑道,以袍俑弩兵為主。這兩條過洞裏排列相似,每條坑道裏的陶俑均為兩列,位於內側的陶俑呈面東 (軍陣前方) 縱隊排列,外側陶俑則分別面南和面北排列。這樣一來,整個一號坑就形成陣面士兵、南端坑道士兵 (外側) 、北端坑道士兵 (外側) 的視野可以分別警戒東、南、北三個方向。西面還有尚未修復完成的部份,也能看到有後衛部隊面朝西方的陶俑,所以該軍陣應該是四面以弩手警戒,對中間9個過洞的軍隊陣形成一層防護的方形陣。從陶俑狀態、姿勢綜合推斷,這應該是一個非戰鬥狀態的方陣,將大量弩手置於陣表和兩翼外側,目的在於警戒防禦,一旦出現敵情則迅速以強弩攻擊,拒敵於方陣之外。

除去前方和兩翼的陣表,這個軍陣的主體分布在9條過洞內,基本以4個陶俑為一排面東站立,形成36路縱隊。目前從已修復的成果看,大部份過洞裏都有戰車,車上常列3人,中間為馭手,負責駕駛車馬;左側為戴降袙的高級軍吏俑 (俗稱將軍俑) ,是目前秦陵兵馬俑發現級別最高的指揮官;右側為戴板冠的普通軍吏俑。戰車附近還出土了鼓和鐘,這些是戰漢時期用於沙場指揮、鼓舞作戰的重要器具。基本可以斷定,過洞裏這些承載著高級軍吏俑的戰車就是指揮車,列於這個位置除了指揮,還有督戰作用。

分列東、西的2號過洞和10號過洞相似,指揮車前後均有大量步兵,他們受車上軍官的指揮和統轄。與陣表不同的是,列於指揮車前方的步兵有很多是全副武裝的,穿鎧甲的軍士占大多數,而且主要為持戟等長兵器士兵,也有裝備弓弩者。從鎧甲型別來看,這部份士兵為輕重裝步兵混編。根據這個配置,車前步兵兼持戟近戰、遠端射擊、短兵肉搏等多項戰鬥功能,能夠對指揮車形成保護;車後的步兵則是以提弩軍刀為主的袍俑,亦是以遠端攻擊為主。另外兩個相似的是3號過洞和9號過洞,位於最前部份的3排步兵 (每排4人) ,全部為身披鎧甲者,武器也多為長戟,這些重裝步兵顯然是負責近戰的主力部隊。5號過洞和7號過洞的編隊也比較相似,指揮車前列三排以持長兵器步兵為主。但7號過洞有些變化,前三列為無甲袍俑,第一排提弩扶劍,後兩排持弩扶劍,車後則跟隨中等規模步兵編隊。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時,以百名步兵組成的方陣已經作為單獨戰術單位。至戰國,魏國創魏武卒軍制,作為戰術單位的方陣人數擴充到600人,主要由弓弩兵、短兵、長兵三個基礎步兵兵種組成。這個編制方式後來被秦國所效仿,秦國又在此基礎上設立了一套指揮領導基礎,從小到大依次為屯長 (統領5人,無衛兵) 、百將 (統領100人,無衛兵) 、五百主 (統領500人,衛兵50人) 、二五百主 (統領1000人,衛兵100人) 。一號坑秦俑對戰國兵陣的展示雖只是冰山一角,卻基本能對應當時的主要兵種。

奇正之術

根據戰場情況,對不同武器裝備的士兵方位進行合理調動,保持高機動力,是一個優秀兵陣能發揮的重要作用。玩過【帝國時代】【傲世三國】等即時戰略遊戲的玩家肯定明白「微操」技術的重要性,當我們以不同兵種與敵軍交戰時,最重要的就是短時間內及時調動合適的兵種配合作戰,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明白這一點,不妨簡單模擬一號坑軍陣的戰鬥狀態。首先,警戒狀態的軍陣一旦發現敵軍,位於最前列的輕裝弩手可以先進行第一波遠端攻擊,以機弩射擊敵軍。若敵軍抵擋住箭雨,開始逼近,則不能再繼續用弩兵放在陣表送死,需要進行變陣,便於機動的輕裝弩手向後撤,指揮車上的軍官則下令擂鼓助陣,鼓舞士氣,過洞內輕重裝混編步兵向前挺進,以長兵器形成第二層保護。一旦出現方陣被突破的情況,陣內袍俑士兵可以迅速拔出腰間軍刀與敵軍展開肉搏。總之,隨戰況變化,指揮者需要根據不同兵種配置隨時變陣,以達到預期戰果。那幾位站在指揮車上的高級軍吏俑,對應現實,就是負責對所統轄士兵進行「微操」排程的軍官。

戰國時期的戰爭兵不厭詐,沒有什麽武德可講,打的就是變陣與奇襲。所謂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前文提到的根據不同兵種配置,在對陣時不斷變陣來達成戰果,總體還屬於「正」 (對陣交鋒) 的範疇。關於「奇」的打法,不妨透過兵馬俑二號坑來探尋。

從排列位置看,二號坑是以弓弩步兵方陣、戰車方陣、車步騎結合長方陣和騎兵陣有機結合組成的一個大型曲尺形兵陣。弓弩兵陣列於左前方,為兵陣前腳,中間的車、騎、步結合的長方陣陣尾突出於曲形陣後,成為整個兵陣後犄。四個小組組合成一個大陣,形成陣中有陣、營中有營,各自獨立又能相互策應之勢。而在二號坑,最能體現作戰之「奇」的,當屬排成11列橫隊長形的108件騎兵俑。

如果把二號坑也看作一個軍陣,騎兵則位於軍陣側翼,用於機動作戰。不過為這108件騎兵俑配置的108匹陶質鞍馬,雖然鞍韉、銜、韁等配件齊全,唯獨馬腹上皆無馬鐙。在馬具尚未成熟的時代,騎兵還不能成為戰場的主角,而是步兵的附庸。列國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這一兵種優勢在於擁有超強的機動力,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便於穿插、迂回,對敵軍後方或薄弱點進行奇襲。

騎兵俑大多身穿坎肩式輕甲,頭戴皮弁,手提弓弩,腰間應有劍,但無長兵器。這是因為先秦騎兵作戰方式與後世不同,馬匹更多充當著提高機動能力的工具。騎射技術充其量可以讓騎兵在馬背上以弓弩進行攻擊,但要進行馬上持長兵器沖刺對戰,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危險系數很高。所以一支騎兵在騎馬抵達奇襲地點,先以馬代車,沖破對方軍陣,而後往往不會直接在馬背上砍殺,而是下馬加入步兵戰鬥序列進行步戰。

騎兵的高機動力運用得當恰恰能收到奇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趙長平之戰的最後階段,陷入包圍的趙軍築壁堅守,等待友軍救援,

「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

關鍵時刻,秦軍以25000人截斷趙軍後路,同時派遣5000騎兵以奇襲的方式鑿穿趙軍陣形,將趙軍一分為二,成功斷其糧道。像長平之戰這種雙方出動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會戰,5000騎兵數量很少,但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以「奇」取勝。彈盡糧絕的趙軍統帥趙括最後只能孤註一擲,率領精銳部隊強行突圍,此時截擊的重任則交到秦國弩兵手中。

「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這是【史記】對趙括結局的敘述。短短一句話,能夠得知趙括在最後突圍階段,遭遇秦軍弓弩的截阻,最終死於亂箭之下。再看幾十年後建成的兵馬俑坑裡海量弓弩箭鏃以及兵陣陣表部署的大量弓弩手,可想而知當他們同時扣動弩機,造成的萬箭齊發之勢有多恐怖。

【孫子兵法】雲:「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長平之戰的勝利者白起深諳此道,使他立於不敗之地。白起具備超強統帥能力,排兵布陣能以不同兵種在適當之時出擊,發揮奇效。其用兵之詭詐,還不止於此。早在長平之戰的十幾年前,白起在鄢郢之戰中使用以水代兵之法,引水灌城,不惜溺死楚國軍民數十萬人,以達成戰果。軍事統帥們對「奇正之術」的運用,使戰爭形勢越來越復雜與酷烈,戰場瞬息萬變,後人只能根據文獻推想。但秦陵裏的陶俑,能最直觀地體現當年不同兵種、武器、作戰載具以及將士的精神面貌,縱然只是定格歷史瞬間,已非常難得。

參考文獻:

袁仲一等【兵馬俑辭典】

張衛星【地下秦朝】

廉震【步兵崛起】

許衛紅【秦始皇的兵與城】

原文有刪節。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周渝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火炬

推薦

從1974年到2024年

秦始皇陵考古工作

已經進行了50年

作為中國第一批 世界遺產

馬俑

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金字名片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

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期,讓我們走進秦始皇陵兵馬俑

回顧50年來的考古成果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