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曾指揮過5位元帥,晚年感慨道:站錯隊了,不然我就是元帥之首

2024-05-12歷史

1955 年的大授銜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那是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榮譽,引起全球矚目。難以想象,在裝備落後、國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竟能取得勝利,建立新中國。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某人感慨道: 若不是當初自己站錯了隊,我或許能位列元帥之首。 究竟這位自比朱老總的人物是誰呢?

1932年,倫敦一個會場上,華僑們懷揣抗日救國之心,聆聽一位傑出人物的激昂演講,群情激昂。一外國醫生向他敬酒,誓言若其擊敗日本,將贈傳家寶杯。此人,正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張發奎,廣東韶關人,孫先生昔日侍衛。張發奎文武雙全,陸軍學校時以論文揚名,後得孫先生賞識晉升。北伐時,他任12師師長,指揮若定,屢創佳績,擊敗吳佩孚,成就輝煌。

(張發奎)

張發奎將軍曾與葉挺攜手戰鬥,深受共產黨員無畏犧牲精神的感動。因此,他對蔣介石的「圍剿」行動深感反感,甚至公然為共產黨辯護。彼時的他,身為11軍軍長,手握重兵,其言論連蔣介石也不得不忌憚三分,這為他敢於為共產黨發聲提供了堅實後盾。

張發奎的立場堅定,與蔣介石對立。此時,汪精衛意圖另起爐竈,對張發奎的資歷垂涎三尺,兩人初期合作尚算融洽。然而,當汪精衛暴露出漢奸本質時,張發奎憤慨不已,只能暗中援助共產黨。他的隊伍日益壯大,吸引了眾多名將加盟,包括賀老總、葉帥、林帥等,同時與陳老總、徐帥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張發奎)

張發奎,一位實力與人脈兼具的重要將領,其立場對中國共產黨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曾試圖了解他的想法,發現他的動機既簡單又現實:一方面,他憑良心行事,不忍見年輕有為的共產黨被屠殺;另一方面,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危急處境與國民黨的強勢形成鮮明對比,使他對共黨前途持保留態度。

即便如此我們黨派尊崇他的決定,沒有強迫他參與進來。盡管形勢變幻莫測他依然未曾放棄對同誌們的照顧,保護了許多革命領袖的安全。其中不乏五位元帥以及包括粟裕、徐海東、羅瑞卿在內的六位高級將領,這批人才在他的領導之下獲得了鍛煉,然而由於追求各異,他們最後分道揚鑣。

(張發奎)

在抵抗侵略的初階段,張發奎毫不動搖地站在了抗敵的第一線,屢次向蔣介石請求前往戰場。然而由於他的行為常常出人意料,蔣介石並未對他給予足夠的關註,導致張手下的軍隊雖然人員齊備,卻常缺乏經費支持,使得這些部隊實際上難以投入戰鬥。在老蔣的嚴厲壓制中張發奎感到束手無策,繼而當他被命令去進行「清剿共產黨」行動時,他激憤之余選擇了逃離至海外。因此便呈現了開篇的情形,他無法以武力對抗敵人,於是轉而致力於進行抵抗侵略者、拯救國家的宣傳工作,在這個時刻,他的雄辯技巧和才幹再次得到了顯著展現。

在那段充滿動蕩的歷史時刻,隨著全面戰爭的爆發,國民黨與共產黨聯合對抗外敵,張發奎終於迎來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他接連在若幹關鍵戰鬥中展現出卓越指揮,為國家的抵抗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在敵對勢力投降、和平到來之際,他依舊選擇效忠蔣介石,恐怕這正是他職業生涯中最為嚴重的誤判。

(晚年的張發奎)

然而在蔣的陣營中,他亦未能獲得任何顯著的利益。若非因其作為北伐之將頗具聲望,在粵系老一輩中威望頗高,依照蔣的個性,恐怕早已迅速將其除掉。張發奎與老蔣的交往歷來充滿了微妙的張力,導致在蔣撤退至台灣島時,張選擇了香港定居。當新政權宣布開國高級軍官名冊之際,張發奎不禁陷入深深的沈思與感嘆,才說出開頭那句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