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1920年,日本間諜鏡頭下的廣州,100多年前的羊城竟已如此發達!-今日頭條Loading...

2024-04-23歷史

—— 以下內容為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前言:

在上個世紀初,為大量獲取中國情報,日本成立了不少如「亞細亞寫真大觀社」這樣的情報機構,並向中國派出了很多所謂探險家和學者,以攝影的方式對中國全境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其拍攝範圍之廣、內容之豐富,前所未聞。

【亞細亞大觀】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17張廣州老照片就出自於此,下面讓我們一同來感受下100年前羊城獨特的人文風貌吧。(以下照片均經過了修復上色處理)

羊城盛況

20年代的廣州,珠江江面上繁忙的船運,照片左上角有拱頂的建築是當時的海關大樓。正中間的則是當時中國第一高樓——大新公司大廈。

眺望花塔

花塔,又稱六榕花塔,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六榕寺內;該塔始建於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由當時的高僧曇裕法師興建。

眺望石室聖心大教堂

從瓦片屋頂望向石室聖心大教堂,該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奠基開工,歷時25年,於1888年竣工並正式祝聖;

這座教堂是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築之一,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築之一。

雙門底街道

雙門底街道(北京路中山五路至西湖路一段)的熱鬧景象。在明清時期,雙門底街道位於廣州城的中軸線上。

當時,這裏商賈雲集,各種商鋪、酒樓、茶樓、戲台等一應俱全,是廣州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

嶺南賣物場

嶺南賣物場,今文化公園一帶。

商場的繁榮不僅反映了當時廣州商業的發達和市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展現了廣州作為商業和文化中心的獨特魅力。

大新公司大廈

大新公司大廈,1914年,蔡昌兄弟在廣州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買了一塊地,興建了一座大樓並創辦了廣州大新公司。

隨後,大新公司在廣州的業務不斷擴充套件,成為了當時廣州最具規模和實力的百貨公司之一。

外地遊客言稱:「不到大新,等於沒來廣州」。

沙面堂

英國新教教堂——沙面堂,它始建於1844年,由英國傳教士勞勃·柯拜爵士在沙面島上建立,屬於英國聖公會的教堂。

該教堂建築風格為哥特式,是廣州市內現存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築之一。

英格蘭橋

英格蘭橋(現沙面西橋),該橋位於沙面與六二三路相連線的舊西橋鬧市區,始建於1861年,是廣州最年輕的「古橋」。

這座橋是英國在廣州沙面租界內修建的一座人行橋,也是沙面租界與廣州城區的交通要道之一。

太古洋行

太古洋行(現沙面南街48號),建成於1905年。當時在沙面洋行中,大型的輪船公司有4家,分別是外商太古、怡和、日清以及華南招商局,其中以英國太古洋行的規模最大。

廣州港

廣州港,作為南方的重要港口,它承載著國內外貿易的重要使命,成為當時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樞紐。

這些船只從四面八方駛來,帶來了各地的貨物和人員,也帶走了廣州的特產和商品,使得廣州港成為了當時中國南方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員工宿舍

太古洋行的員工宿舍,考慮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經濟條件,這些工人宿舍可能並非豪華舒適,但為工人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

沙面島的轎夫

當時的沙面島匯聚了許多外國人和富有的商賈,因此轎夫這個行業應運而生,為這些人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

盡管他們的勞動非常繁重,但他們的收入卻往往十分微薄,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天平街

天平街(現天成路),明清時期開始有不少順德和番禺人氏到此地開造紙作坊,逐漸地這裏成為了著名的印刷、包裝一條街。

透過照片可以看到當時的木質建築配上獨特的商家招牌,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鎮海樓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位於廣州市越秀山小蟠龍崗上。這座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建造,初名為「望海樓」,後來改名為「鎮海樓」。

琶洲塔

這是海珠區潿洲(現新港東路)靠近珠江的琶洲塔的照片。該塔始建於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由當時的紳士王學增等人倡導興建,以振興科舉人才。

該建築為八角形樓閣式寶塔,青磚砌築。外觀九層,共十七層,高五十米。寶塔旁邊,前景是海棠寺。

華林寺僧人

華林寺的僧人們正在下圍棋。他們身著樸素的僧袍,神情專註,仿佛整個世界都濃縮在了這一方棋盤之上。

這張照片中央的男子是住持,【廣州圖鑒】中這樣描述這座寺廟:「業余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一座寺廟,位於「大市場街」。

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

東晉隆安五年,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僧曇摩耶舍到廣州,在此建佛殿,改寺名為「王苑朝延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該寺易名為光孝寺。


寫在最後:

看到這些老照片,深感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悄悄溜走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後代也會透過照片來感受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和風貌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