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連慶作為警衛員,見證了一代偉人的晚年歲月。主席去世後,他又成為了葉劍英的衛士長,退休後已經是副軍級,他的一生是多麽光榮,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李連慶的家人只知道他當兵多年,還是個炊事員。76歲時,他懷揣130萬元積蓄回到廣東西部山區,為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夕陽余熱書寫出一篇老兵新傳的感人故事。
昔日拳王成為主席警衛
1932年2月,李連慶出生在高要市祿步鎮荷路村,荷路村地勢險峻,位置偏僻,這裏的村民自古以來就靠習武保衛家園。而李連慶自幼就跟隨村裏的拳師習武,因為天分高、訓練刻苦,很快他就在村裏打出名頭,18歲時就成了當地有名的「拳王」。1950年6月,韓戰爆發,全國掀起參軍熱潮,剛剛成年的他做出了一個讓全村人吃驚的決定——應征入伍。
而11歲就喪父的他,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做出這個決定時他甚至沒向母親征求意見。
「國家有需要,家裏再困難也得克服。聽了我的話後母親只好答應了我,我們那兒特別偏僻,收拾完行李第二天我就趕緊去縣裏辦報名手續了,之後我背起包袱就去肇慶軍分區報到了。」李連慶回憶說。
很快,在家人的期盼中,李連慶懷著熱血報國之情跟著隊伍趕往部隊。剛入伍時,李連慶想著自己一身武藝,咱們說也應該上北韓戰場當一名響當當的士兵,可沒想到新兵訓練結束他直接被分到炊事班。
兩年後又他被調到韶關軍分區也依舊幹著老本行,不過李連慶絲毫不委屈,他覺得只要能參軍就是好的。1957年11月,此時李連慶已經到了退休的時候,正當他準備復員還鄉時,沒想到中央警衛團來到廣州軍區招收警衛員,這可把李連慶高興壞了,他立刻報了名參加選拔。當時參選的士兵不勝列舉,甚至初選以後仍有100多人參加考核,在激烈的競爭中李連慶最後脫穎而出,成為兩個幸運兒之一,之後便隨軍北上,開始了新的人生。
李連慶調入中央警衛團後很快成為毛主席警衛員的候選人,由於當時局勢仍舊動蕩,因此這些候選人必須掌握擒拿格鬥、射擊和遊泳等技能,李連慶知道訓練的意義,因此不敢有絲毫放松。之所以接受遊泳訓練,是因為毛主席喜愛遊泳,而且泳技高超,興致上來可以浮在水面一邊抽煙一邊思考問題,經常達到忘我的境地。因此警衛員必須練就高超的踩水技術,以便圍在毛主席身邊時刻註意他的安全。
當警衛員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練那個踩水啊,必須一整天泡在水裏,除了吃飯就不上岸。」為了練就一身本領,李連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血汗。「我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為毛澤東主席服務的警衛員,而且這一幹就是十八九年。」
李連慶時而高興、時而激動地回憶起和毛澤東這位偉人在一起的難忘歲月。
艱苦樸素見證光輝歲月
當時要成為毛主席的警衛員,不僅要掌握各種軍事格鬥技術,還要達到高中文化。但李連慶自小習武,盡管在學習各種槍支彈藥時並不困難,可是一碰到文化知識他就捉襟見拙了。「毛主席在安排重要任務時,要求只能用腦子記,不能用筆記,以防泄露機密。」參軍前,李連慶只不過是村裏的放牛娃,大字不識幾個,但毛主席認為文化才是革命的本錢,便給警衛團請來老師,要求他們必須掌握文化知識。就這樣,李連慶在接受軍事訓練之余廢寢忘食地學習,利用一切剩余時間看書增長見聞,僅僅一年多他就從一個大老粗成長為一名有學識、懂理論的知識青年,而他的機會也隨之到來。
1967年,毛主席為了了解農村發展的真實狀況,要求警衛員回鄉探親後要寫調研報告,李連慶也奉命回到廣東,只不過村民們見到他以後,並沒有敲鑼打鼓夾道歡迎,而是把他作為村子裏的負面典型,指指點點的。原來鄉親們都知道了他當兵17年還只是個炊事員,認為他實在難成大器!更有一些親戚告誡家裏的孩子千萬不要學了李連慶,長大了一事無成,為人所恥笑。不過李連慶並沒有把這些諷刺放在心上,他給毛主席當警衛員開始就時刻保持著合格的思想作風,因為職位特殊,組織規定警衛員不能向親朋好友與父母吐露自己的具體工作,在如此壓力下他都堅持了下來。警衛員的工作異常忙碌,常年不回家不說,連信也很少往家裏送。
而且李連慶自幼喪父,一直靠母親拉扯大,1974年母親去世時,為了盡責,他連老母親病重去世的時候都沒能回家送行,還要忍受不知情的村人對他的指責,只能托老家的親戚安葬母親。對常年在外的李連慶來說,撕心裂肺的喪母之痛,給他帶來的打擊是何其沈重,然而,他堅守「國家大於一切、主席的安全大於一切」的信念,只能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愧疚,化作點點淚光,自古忠孝兩難全,當中的壓力與痛苦,誰能真正體會?
1976年,毛主席逝世以後,葉劍英元帥把同是廣東人的李連慶調到身邊,讓他擔任了自己的衛士長。10年後,葉劍英元帥離世,作為陪伴在葉元帥身邊的衛士,李連慶再一次強忍著莫大的悲痛送別了葉元帥,也結束了自己25年的警衛生涯。之後幾年李連慶又先後在香港和總政廣州對外聯絡局工作,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退休時,他已是副軍職、大校軍銜,和家人一起生活在北京。
無私奉獻繼續造福鄉親
退休後李連慶一直記掛著家鄉的一切,2008年已經76歲的他和上京辦事的同鄉敘舊,但家鄉的發展讓他心中頓生波瀾,雖然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但由於地處山區,自然條件較差,所以鄉親們還比較窮。荷路村只有400多人,但村民懶散,好賭成性,每年村集體的收入連3000都不到,李連慶聽後心中痛苦不已,此時他已經萌生了回鄉的念頭。不久,帶著積攢了半輩子的積蓄和家人的「不放心」,李連慶孤身踏上了回鄉的路。他和村幹部一起走訪群眾,征求大家對發展集體經濟和改變村容村貌的建議。
為了盡快改變村裏落後面貌,李連慶把自己積蓄的130多萬元錢,全部用到了家鄉的建設上。為了凝聚鄉親們的精氣神,李連慶決定先從修祠堂做起。在李連慶的支持和帶動下,荷路村破舊的祠堂改建成了「達道書屋」,舊祠堂前的荒地改造成了美麗的荷塘,4.3公裏的村道實作了硬化,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改善衛生環境,他還幫助村裏建起了2公裏的排汙渠、2個垃圾站。積貧積弱的荷路村很快煥然一新,昔日「臟、亂、差」的荷路村,今天成了「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文明村」。
改變了村容村貌,李連慶決定發展村集體經濟、他在村裏成立了農村經濟社,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群眾收入,一段時間後荷路村就摘了貧困村的帽子。李連慶還在鎮、村幹部的支持下完善了土地調整工作,既解決了「有人無田耕」和「有田無人耕」問題,又為村集體增加了20多畝機動地,每年為集體增加收入16000多元。「人活著總需要一點精神」,這是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中的一句。而對於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5年的李連慶來說,「為人民服務」是他一輩子的行為準則。作為一個老兵,李連慶時刻保持艱苦樸素、以身作則的作風,他在自己開的養牛場從不以老資格自居,而是以一個普通工人的身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還下廚房操勞養殖場的一日三餐。李連慶還十分關註公益事業,面對群眾的困難他一向慷慨解囊,毫不吝嗇。
2013年,珠川村委金沙村冬糧收割時,因無法籌到資金,多年失修不能曬谷,他從自己的薪資卡裏拿出3萬元給村裏維修曬谷場。2014年,當他得知普都中學45周年校慶時,毅然從自己的退休金捐出3000元支持教育事業;當身邊有困難的村民需要救助的時候,他每次都拿出一兩千元錢來資助。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
他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深得當地群眾的愛戴。他從山區走來,從農民中走來,最終他又回到了農民當中。家鄉的山山水水賦予了李連慶永遠的「農民氣質」:樸素、務實、勤勞。同時,他的「農民氣質」又團結了更多的鄉親,並為鄉親們做了更多的好事、實事。「我是農民的兒子。回來不是為了光宗耀祖,也不是為了享受清新的空氣,而是為了在有生之年給鄉親們做點事情。」李連慶這樣說。【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