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秦始皇為何把「寡人」改成「朕」,把「朕」字拆開看,你就懂了!

2024-03-20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獨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在其改革和建設過程中,他不僅統一文字、度量衡,更在皇帝的尊號上有著獨特的創新。他將「寡人」改成了「朕」,這看似簡單的文字變革,卻蘊含著深刻的玄機。

如果仔細拆解「朕」字,或許我們能夠窺探秦始皇當時的政治心思和權謀。這個看似微小的改變,是否承載了他對自身權威的塑造和對天下臣民的期許?

一、寡人變「朕」:權力帶來傲慢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他打破了自周朝以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被視為不可能的壯舉。這是經過數十年征戰才終於完成的偉業。

在漫長的征程中,嬴政經歷了艱辛卓絕的磨練。他曾被趙國扣為人質十余年,深受屈辱。好不容易逃回秦國,還要面臨自己的異母兄弟們的瓜分秦土的險惡局面。為了奪取政權,嬴政不惜誅殺異母兄弟,夷三族。

這決定性的殘酷與決絕,讓他心性徹底變硬,再也容不下半點柔軟。

統一六國是他一個人的事業。

商鞅變法強國,李斯出謀劃策,將軍王翦、蒙恬以鐵血軍紀完成他的征伐大業。 ...................................................................................................................................

可即便如此,沒有嬴政這個決策核心的堅定意誌,眾人輔佐也難以實作這場疆域巨變。

在此之前,周天子自稱「予一人」,諸侯則稱「寡人」「孤」。這表達了向周天子的敬意,自己德行不及的謙遜。秦王心中明白,如今自己的功績不亞於三皇五帝,再也不必假意謙虛。一統王朝,正當他昂首挺胸,傲視八荒六合。於是他創造了「皇帝」這一稱號,彰顯超越古今的權威地位。

為進一步彰顯權威,他還需要一個獨特的自稱。

丞相李斯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使用「朕」字。這個字已有使用歷史,但尚未被濫用。它左右結構的諧美之處,恰好符合始皇的心意——統領社稷,照亮四方。

一個字的產生,道出了君王的野心。統一六國使他傲視群雄,他希望這傲氣可以永恒。於是便有了這個字面與內涵並茂的「朕」。

二、「朕」字釋義:帝王稱號背後的深意

李斯經過考證,認為「朕」字源自古代圖形文字。其左半邊寫的是一葉小舟,右邊是一個「灷」字,與火有關。

小舟喻指江山社稷,火則是文明光明的象征。把舟和火放在一起,正是在比喻君主要統領國家大局,又要照亮黎民百姓。這與始皇希望自己的功業恒久長存不謀而合。

「舟」的寓意核心是掌控。作為交通工具的船舶,能夠駛向遠方,載著人民的希望與夢想。它必須有一個明智強大的掌舵者,這恰恰比擬皇權的本質——掌管國家社稷命運的方向。

而「火」有文明與溫暖的內涵。開天辟地之初,我們的祖先從辟識火的使用,文明由此產生。子孫後代得以借火取暖,溫飽度日。這是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火。皇帝正是這文明之火的守護者,要讓子民世世代代享受恩澤。

於是「朕」字就細細體察,成為皇帝的專屬稱號。它表面的簡單兩劃,實則蘊含無窮涵義。這種巧妙的結構設計,也印證了丞相李斯的才華。

三、無法兌現的理想:皇權的背叛

始皇帝選「朕」作為自我標榜,理想中是要恩濟社稷,惠及黎民。但實際上他大興土木,修長城、馳道與陵墓,龐大的工程嚴重增加了人民負擔。這與「朕」所蘊含的本義全然背道而馳。

嬴政這個決策的核心人物,也難辭其咎。他本可以選一個仁政明君的別稱,卻偏偏選擇「朕」來強調權力與恩澤。可最終卻未能以普天之下為念,反而練就了苛捐雜稅與驅民徭役的殘酷手段。

其根源在於權力的膨脹與目空一切。天下既已徹底平定,四海臣服。任何異聲都會觸及皇權的敏感神經。於是乎長城裏修起了皇陵,馳道就是為奔赴江山的君主服務。底層百姓的疾苦於他已無關痛癢。

歷史諷刺地印證,始皇帝並未透過自己的作為,實踐「朕」字的深意。他想透過文字與實力彰顯永恒的權力,卻因民變而功敗垂成。這是權力對內在本質的背離。無論多強大的權力,皆來自人民,離開人民,便失去滋養,走向衰敝。

四、「朕」字的千古流傳:名不副實的皇權

秦朝覆滅後,「皇帝」及「朕」的稱號並未從此結束歷史舞台。歷代帝王多有效仿,將它們作為權力與縱情聲色的象征。可惜的是,沿用「朕」字的君主們並未以贏得民心與兌現本義為己任。形式壯麗的權力背後,往往缺乏實質作為。這使得「朕」這個字在流傳過程中,其光輝本應日益增長,最終卻名不副實。

西漢高祖劉邦也有過「朕」的夙願,但終究未能做到真正安民愛民。隋文帝楊堅勤政愛民,可他的「朕」最終也難逃被楊廣敗壞的命運。‘

唐太宗李世民使用「朕」見諸於多處典籍,卻也難以完全從實踐上實作「朕」的本義。可見,「朕」字背後承載的深意,超出任何一代君王的能力所及。它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在現實政治的大海中難以實作。

直至清朝滅亡後,這一古老帝王專屬的稱謂才結束歷史舞台。它在中國帝王封建社會的滄桑巨變中,經歷了二千多年的波瀾壯闊。可最終仍然未能透過實踐兌現先賢們對其寄予的美好期許。這其中令人唏噓的地方很多,亦使人深思。

五、結語:權力的本質內涵

「朕」字的百轉千回幾千年,見證了中國封建王朝興衰歷程。它原本蘊含的意義是多麽美好,又是如何被歷代君王決意碾轉踏壞的。

權力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內在本質。皇帝的所作所為背離「朕」字的內涵,恰是他們權力本質扭曲、腐化的寫照。這些教訓值得後人警醒與反思。

讀者們,你們現在知道「朕」字由來的奧秘了嗎?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麽?權力的本質和運用,其實一點就透,你又有什麽新的思考呢?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