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漫話日本戰國軍糧

2024-03-21歷史

說到日本戰國軍糧,人們大多會想到什麽呢?幾個飯團加點梅幹,奢侈點能再有幾條小魚幹,或者一碗泡菜湯就算完美了。為此,人們經常會拿吃天婦羅嗝屁的德(wu)川家(gui)康來調侃日本人的軍糧。

不過客觀來說,首先家康雖然「烏龜」了點,但其一生節儉,倒也不能因此就說人家是沒吃過好的。而且在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全文裏,是統一天下後的家康,偶然間聽到幾個侍女在抱怨說;最近的夥食太差了,只有蘿蔔乾配白飯。為此,家康一怒之下,讓這幾個人以後只能吃白飯。

那為什麽要說是最近呢?是不是說明在此之前的夥食,其實是不止白飯蘿蔔乾的?

另外其實呢,我們也大可不必怎麽去調侃日本戰國的軍糧寒酸。 要知道,在古代除了部份大一統王朝的前期和中期,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諸地,其實也都很難說闊綽到哪去。

比如東漢末年,袁術要死的時候一樣想喝碗蜂蜜都無可得,其史書記下人間易子而食那也是常態。而唐宋時期同樣商貿發達,可你看一個安史之亂,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其慘狀猶在眼前。

在亂世,人不如狗,這擱在哪個時代都是真理。所以很大程度上,對於戰國亂世來說,人能吃飽就已是萬幸了。

當然了,我上面也並非就是想為日本戰國洗白,畢竟全日本島就那麽巴掌大的地方,物產方面不足那是必然的。它要能每餐都像現代軍糧一樣,強調葷素搭配、維生素和蛋白質分配合理,那才是見了鬼。

而欲了解一個國家的軍糧,很大程度上需要首先了解其地理。與很多人印象所不同是,日本不僅是一個島國,更是一個山地占了主要地形特征的國家。

以水稻而言,在近代江戶被開發以前。整個日本島比較繁榮的要數織田家所在的松尾平原、北條所在的關東平原以及上杉的越後平原。

而其中越後平原最小,關東平原則盡管從面積上來說,要比松尾平原更大。但事實上,在德川烏龜沒有被派往這裏坐鎮時,關東平原尚是一片澤國。

這裏,我們插句題外話,為什麽日後當豐臣秀吉命令家康坐鎮江戶時,會讓德川一眾家臣都感到無比憤慨。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老大家康得了塊破爛地。

不過,如果他們要是知道。在當年西方有個叫劉邦的家夥,也是被封了漢中王後才打下的漢家天下。那恐怕這層酸苦就要換個滋味了。

與此同時,全國超過70%都是山地和丘陵,也就決定了整體日本的產量有限,其種類也很難說豐富。實際上,直至德川幕府在近代被推翻以前,整個日本都主要是以糧食作為計量單位,而其貨幣經濟卻十分簡陋。

所以,如果以前有玩過遊戲【太閣立誌傳】的朋友,相信應該都還記得當時隨著主角升官後,總會被提示封了多少石。而這個石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你的財富等級。

不過有必要一說的是,雖然都是容積單位,但日本戰國時期的「石」,與中國漢朝時期的石還是有所不同的。其實中國各朝的「石」計量大小也不一樣。

甚至來說,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統和德川家康統一天下前,日本各地的諸侯們所采用的石也不全然都是一個標準。

這個中原因,除了自應仁之亂拉開日本戰國序幕,導致日本原來的兵糧料所或者說半濟兵糧法制度遭到破壞外。同時也是各地諸侯為了更好管控糧食這種戰略資源,而被迫進行的一些必要手段。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政治團體和西歐中世紀的侯爵分封其實並無太大區別。每一名家臣的土地首先都來自於領主的冊封,家臣在享有這些土地及其人口的同時,要像領主承擔必要的軍役和勞役。

也就是說,在打仗時,家臣需要帶著人馬和糧食來加入到領主的主力部隊。而和平時期,當領主需要進行勞務時,亦需要為其承擔相應的人力和物力予以支持。

所以就像冰與火之歌裏一樣,盡管藍尼斯特的士兵和斯塔克家的一樣,同屬於鐵王座治下的軍事武裝。但斯塔克卻既不給藍尼斯特兵發餉,也無法向他們發號司令。

而在一般看來,日本戰國時期的每一萬石大約可供養200-250人用於軍事用途。只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個200多人是一個概略統計。既不能完全說是1萬石就可以出200多個戰兵,也不至於說在這200多人內除了少量戰兵外,其他都是後勤兵和充人頭的。

原因很簡單,在日本戰國期間。由於日本面積就那麽巴掌大,地形也多為狹小的山地。為此,戰國時期的日本軍隊通常行軍距離並不算遠。故而這200多人,亦要根據出征距離的長短來進行調整。

比如在近一點的征伐中,那理應戰兵更多些。而同理,如果是籠城一樣的生死大戰,那整個人數比這個規模超出一些,那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這就好比我們打【星際爭霸】或者【帝國時代】,有條件的時候當然是優先派專門幹仗的機槍兵或小狗,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那「農民」也是可以派上去救場的。

另外這一點,還涵蓋的一個事實是。即在明治維新前,日本武士所謂的準軍事職業化,其實並不那麽準確。

我們現在所說的準軍事職業化,通常是指一支完全脫離了生產,而專門從事戰鬥或者說軍事行動的武裝力量,但在日本戰國時期這並不太可能。

因為如果當時的物產已經豐富到,足夠讓武士老爺們每天只是練練武藝,而完全不用勞作的話。那也不至於像伊達政宗這樣的一方大名,成天就夢想著吃飯有兩條沙丁魚和芋頭湯了。

其次的問題在於,不像中國秦漢時期就已透過郡縣制和戶籍制來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在日本戰國時期,對於層層分封的諸侯們來說,其治下的人口其實是一個並不穩定的因素。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沒有統一的戶籍,或者說大家都身處禮樂崩壞的情況下。那自然哪家給的優惠越多、安全系數越多,那農民自然就願意跟誰走。

為此,無論是家臣想完成大名交代的軍役任務,亦或是保證其治下的百姓不至於亂跑,那都必須要求他在內政和農事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是故,盡管我們說日本的兵農分離起源於織田信長,發展於豐臣秀吉。但其實哪怕直到江戶幕府時期,這一制度應該說也都並未真正的讓日本古代軍隊,達到現代意義上的脫產職業化。

當然拉,看官們也不用拿【甲陽軍鑒】【雜兵物語】或者其他資料來試圖說明,武士就一定是只練武不下地的。這種情況當然存在,這就像初創公司時期,老板們大多還是需要幹一幹一線的,可當公司發展起來後,那你看誰沒事還在一線趴著的?

更何況說,領主老爺們也不傻,誰還不知道個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道理。為此,在這亂世裏,那當然是培養幾個專侍武事的親信更有價效比。只不過說,這倒並不就能現代意義上的職業軍劃等號了。

更多時候,相比起武田信玄、馬場信房、加藤清正等等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外。戰國時期的中下級武士和士兵們,除了要上陣殺敵外,閑暇時也是要務農的。某老朱同誌不就曾非常自豪於自己的發明:「朕養兵百萬,而不費百姓一粒米」。

所以說,即使在古代日軍有專門常年只習武作戰,而不事農耕的人在,那也絕對不會是軍隊的主體。就像你不能把乾隆老爺的盔甲等同於滿清普通士兵的基礎裝備一樣。

那麽,有了階級,或者說不同分工後,日本的軍糧又將會是什麽情況呢?

首先,作為主食來說,水稻當然是日本戰國包括今天日本軍糧的主體構成。但客觀來說,卻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

如現代人普遍習慣的大米,這在古代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高端的奢侈品。而且大米作為軍糧來說,在耐儲存方面它並不如小米或者說粟米。

一般的說法,大米僅能存三到五年,而小米儲存良好的話可以達八九年之久。為此,其實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日本方面,大家軍糧中的主體都是粟米。

在具體軍糧的制作上,古代日本方面又進一步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水煮,基本上就是架口鍋,然後倒上點小米、野菜、味增什麽的囫圇丟進去一通亂燉。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部份,是日本人發明了一種稱為芋莖繩的玩意兒。這東西平常丟在味增湯裏煮熟,讓其全身浸滿味增的湯汁,然後丟太陽底下暴曬。等曬幹後,士兵們再用手搓成一段段細繩,然後行軍時隨身綁在腰間上。

平常不急的時候,就著小米一起下鍋,起個調味和下飯的作用。 實在情況緊急,餓不行了,那閉著眼睛丟嘴貝瑞咀嚼咀嚼,倒也能扛個一時半會兒。

另外一說,關於芋莖繩在很多日本的相關電影和電視劇作中都有呈現。像筆者之前在看【關原會戰】時,就曾一度好奇島左近煮繩子的橋段。

而除了將小米進行烹煮外,古代的日本軍隊也更多將小米做成各種飯團。根據【雜兵物語】的記載,日本最低階的基層士兵即足輕,通常每天能獲得「水一升、米六合、鹽一勺、味增二勺的配給」(「一勺」為「一合」的十分之一)。

其中,當士兵拿到米後,除了正常的淘洗和烹煮外,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幹燥的過程。手法上可能是上火架上烤,也可能是太陽下暴曬。而完成後,可以將其捏成球狀的飯團隨身攜帶,一般用來裝這類幹糧的也稱為打飼袋,其中除了飯團外,士兵們還會額外裝點味增塊、芋莖繩等不易腐爛的東西。

在食用時,飯團可以直接吃,也可以丟鍋裏和其他東西一起煮。 比較豐富的吃法,是在吃飯團前上面澆點湯汁又或是夾片海苔。 至於是什麽湯汁就五花八門了,一般除了梅子汁就是大鍋燴,總體上不是鹹就是酸。 但古代能吃個飽已是萬幸,按現代人口感,恐怕就未必能算是美味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可別小看日本戰國飯團上這小小的梅幹,在古代由於沒有防腐劑。而梅幹中分泌的鹽分和檸檬酸,不僅有助於劇烈運動後的士兵恢復疲勞,同時也能殺死飯團在變質中出現的大腸桿菌和葡萄鏈球菌,進一步延長了飯團的保質期。

可以說,打從平安時代起,梅幹就屬於了日本中下層人民的快樂和必需品。其意義不亞於味增的發明。

另外有意思的是,按說辣椒也大約是在日本戰國期間傳入的。 但似乎戰國時期的日本人,並未將其作為食物的調料,亦或是防腐劑來使用。 反而倒是忍者們常常將其用作毒藥來使。

而除這些東西外,一個普通足輕平常還會攜帶的就還有各種甘草藥、大蒜、胡椒、納豆這些平常看起來不重要,但事實上卻在戰時很改善生活體驗的小玩意兒了。

那麽,除了飯團外。戰國的日本兵有吃蔬菜肉食以及其他副食品嗎?在這個問題上,除了德川家康這樣生平節儉的苦行僧外。一般的領主大名們,每餐飯除了標配的飯團蘿蔔乾外,偶爾也還是能來點魚類或者其他肉食的。

但總體上,戰國時的日本在肉食上比較窘迫,一般來說鹽烤沙丁魚已算是頂配菜肴了。像什麽烤牛、烤羊那簡直是罪大惡極。原因無他,這類能幹活的牲畜擱在古代哪裏都是政府的高級資產。

甚至即使在中國,秦漢時偷牛和私自殺牛都要被判重刑,最高甚至能到死刑。這一點直到解放好多年後才被予以修正,其中奧妙你可想而知。

不過有趣的是,盡管牛羊乃至豬狗被十分重視。但作為日本戰國時的家禽,雞的地位卻也頗為非凡。這一點或許是因為公元675年,當時日本的天武天皇頒布了【肉食禁止令】,以及受後來佛教影響。總之很長一段時間裏,日本人都一度視吃肉為十分可恥的事。

同時再後來的武士階級裏,興起了「一汁(湯)一菜」的時尚。故而很有意思的是,在戰國時期的日本,肉食並未成為主流。甚至於,當時的人們還不吃雞蛋。

但相比起上面這些動物來說,兔子、鹿和野豬就淒慘得多了。兔子不消說,這玩意兒一生一大窩,只不過早期的日本人是將其歸為鳥類來狩獵的。而今天奈良公園的小可愛,在戰國時候可沒這麽好的待遇,在早期人們完全視其為無用的動物大肆捕殺。

至於野豬,這家夥在日本戰國時期的地位遠遠超過老虎。以至於各地武士都將獵殺野豬視為武功高強的表現。所以如果說金瓶梅是在日本發生,那武松就不會是打虎英雄,而是打豬英雄了。

有關這點,我們也可以從日語中基本上沒有罵人叫笨豬的說法可知(帝林:說到這我好奇,那罵日本人是豬,對方會不會覺得我是在誇他呢?)

另外,上面有個未經證明的點是,按一般的說法。日本戰國時期,應該是沒怎麽有老虎的。但如果真是這樣。那武田信玄這個甲斐之虎的名號,又是什麽時候傳下來的呢?

不管怎麽說吧,總之,戰國時的日本在肉食方面相當的乏善可陳。 領主們雖然也會偶爾去獵點小雞小兔來打打牙祭,但多數時候仍是不知肉為何味。 這點上除了食物的匱乏外,也是受日本武家供奉的精神文化建設指南所影響。

而依靠沿海之余,早期的日本人並無力像晚年秦始皇一樣可以手操強弩射柯吉拉。大多時候的戰國日本人,只要能弄點沙丁魚、小魚幹和貝類來作為食物,如此已算是天地恩賜了。

這其中還有個好玩的典故,據說是當年武田信玄在打到海邊時。 曾吃著貝殼湯,看著大海心生感慨。 隨後喃喃間不經意爆出名句: 「大海這麽美,可千萬別讓上杉那家夥看到啊。

我很好奇,難道武田太君不知道。上杉家北邊其實也是有海的嗎????

當然拉,這個故事究竟真實與否,還待考證。不過作為廣大戰國大名手下的普通一兵,上面這些食物多數時候還是和你無緣的。只是想來不太對勁的地方是,作為沿海的民族,戰國時的日本馬鹿們難道就不會,口袋裏給自己藏幾個貝殼??這實在太讓人想不通了。

另外,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地方是。戰國時期,日本甲斐經常被作為日本第一強軍的標桿所在。但從地理上來說,甲斐地區的耕地面積又實在少之可憐。

那麽,問題來了。武田信玄是如何養活他那批龐大的騎兵部隊呢?

當然拉,無論中國還是日本,也都曾考證過武田信玄的精銳赤備並非全都是騎兵,但甲斐和信濃地區屬於日本少有的產馬地卻是無疑的。

在這點上,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評價日本是否具有騎兵,不僅要從山川地理角度出發。同時也還需要根據當地的戰史文化、假想敵以及對手來評判。

比如說如果我們從當時世界,或者說東亞明蒙的標準來看,那戰國時期日軍的騎兵部隊是確實不夠看的。可問題在於,作為日本當時少有產馬地的武田家來說,他的對手那更多是清一色的輕步兵。就此兩相比對下,武田的騎兵在當時的日本具有優勢,就並非有什麽錯。

至於許多網文中認為,日本騎兵就沒有白刃突擊能力的說法,我的答案和上面一樣。你如果拿全世界或者當時明朝和蒙古的角度看,那日軍騎兵確實拿不出手。但放在日本戰國那幾畝地上,不僅如【信長公記】【甲陽軍鑒】等等文獻都有記載,同時想來擁有馬匹優勢的武田家也沒理由會放棄騎兵奔突的這一大殺器。

今天你看到個自由車還知道要躲開,你想想那日本馬再矮,奔跑起來那也是一片片的。

不過,如果我們承認這點,那問題就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究竟武田信玄是如何養活這麽一大批騎兵,或者說馬隊的呢?

首先,真實歷史上的武田家應該確實有一支騎兵力量。但這個和著名遊戲【信長之野望】以及【武田信玄】系列所不同的是,其騎兵的數量並沒有那麽多。同時其能力乃至編組上,也肯定無法和當時的明帝國以及蒙古想比擬。

原因很簡單,甲斐多山。武田軍的大編隊奔突受限於地形,肯定不能和草原上的明蒙騎兵相媲美。

其次,人們對於騎兵的誤解是,並不說有了人和馬匹,騎兵就自然能孕育而生了。事實上,一匹用於奔突作戰的戰馬和用來托運貨物的馱馬,在餵養和訓練上是有很大區別的。

真正意義上的戰馬,是不能光靠吃草過活的。以草原上活躍的遊牧民族來說,除了日常的草料外。牧民們還需要定期給馬匹餵一些豆料、青稞、燕麥甚至小米。

不過如此一來,那本就缺乏耕地的武田家既要養活這麽一批戰馬的呢,又要在這個基礎上養活其他步兵,這二者分明存在一個矛盾關系嘛。

有關這個問題,像今天的富士山腳下經常會宣傳一種被稱為武田餑饦的湯面。其歷史典故傳聞,是武田信玄本人想出來的陣中食。據說這玩意兒飽腹感很強,一度使得武田士兵在跟上杉家打仗時候更為持久。

不過嘛,這一點也有可能是該地區為了拉動地方經濟而刻意搞的宣傳。但我想,武田信玄及其軍隊在當年能被日本戰國譽為天下第一,一定有一套獨特的帶兵和制軍手腕。

而這點,其實我們從三方原會戰裏,武田家中所裝備的投石兵就能看出來,信玄是善於因勢利導和創新的。

也因此,不吃肉這點於武田家而言,從邏輯上就不太說得通。畢竟吃肉長力氣,就算武田信玄再是能打,每一仗也不可能連匹死馬都沒有不是,有這種肉在為啥不吃?

說到底,這又不是能繼續幹活的活物。

更何況說,不管是武田在爭奪信濃地區的戰爭,還是後來和上杉家的對抗中,武田信玄並不是沒有吃過敗仗。為此,有什麽理由不讓士兵們把死去的戰馬分吃了呢?

就此,一定程度上,以帝林我個人的意見。我認為,武田軍隊之所以能打,在吃這方面雖然他們可能比不上尾張等平原地方的水稻產量大。但在蛋白質的攝入或者說品質上恐怕就很難說會弱了。

這方面,同樣我們是不能用一句武田瘋猴,或者山野村民蠻力大來詮釋的。再說了,擱日本那塊地,哪裏的住民不是山野莽漢??

不過嘛,必須申明的是,上述這點純粹是我個人的腦洞。並沒有詳實的做過考證和數據調研,請大家註意辨明。

那麽,在日本軍糧中除了小米、野菜、味增、梅幹和少量的魚幹、豆腐外,還有什麽其他東西呢??

在這點上,我們必須請出日本戰國的美食家伊達政宗,來給大家繼續科普了。值得一提的是,實際上不僅是伊達政宗本人,伊達家一族在歷史上都算是美食愛好者。

橘川房常所著的【料理集】裏,就曾詳細介紹過伊達家年中行事記録。而其中在吃的方面不僅有飯團、茶泡飯這些基本科目,更有禦鏡餅、奧田餅(一種年糕)、卸膾(由鮭魚頭部軟骨,叉牙魚魚子、扇貝、海苔以及縱切的橘子燴成)、海鼠腸(用鹽辛腌漬的海參內臟)、伊勢龍蝦(又名鬼骨燒)、鮭漬浸し(用酒腌漬的鮭魚) 、煎羽(鴨、芹菜和柚子煮成的湯菜) 、禦向(石頭烤柯吉拉肉) 、鮭子籠(用鹽腌漬的帶卵的鮭魚)等等菜肴。

當然了,其中哪些屬於戰國時期,哪些是江戶時期的發明。目前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由伊達政宗所發明的兵糧丸,倒是被收錄在大多數關於日本戰國的後勤食譜中。

其中,所謂的兵糧丸按百度的說法,是用紅蘿蔔、蕎面粉、麥粉、山芋、甘草、薏苡、糯米粉,全部磨成粉末,浸泡在酒中三年。待酒蒸發後,揉成桃子核一般大小。整體口味偏鹹鮮口,不過也有說加糖的,但考慮到日本戰國時期糖這種物資十分稀缺,多少有點不實。

不過無論如何,由於兵糧丸可以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參雜了魚肉松後可以增加一定的蛋白質和鹽分,一天僅吃三粒,便不用擔心會耗費體力,從這看倒的確是一種不錯的發明。

當然了,從邏輯上來說。就算兵糧丸確實是伊達政宗在戰國時期發明的,但那也屬於戰國中晚期的產品了。而且從制作流程和材料上,就能看出來生產非常的不容易,為此應該也很難大批次的供中下級士兵日常食用。

另外就是,這玩意兒最多也就應個急。如果它的產量和好吃程度,真的能讓伊達家士兵鶴立雞群的話。那就不至於咱們伊達美食家一直念叨著,天下太平後自己要天天吃沙丁魚和芋頭湯了。

至於說把兵糧丸對比現代版的壓縮餅乾,一定程度上我覺得也對,也不對。畢竟日本戰國時期缺糖的那會兒,兵糧丸最多滿足一個飽腹和鹽分補充,而現代的壓縮餅乾那是高糖高鹽,熱量脂肪一塊補齊,兩者倒不完全相同。

再說了,無論是泡麵的前身還是中國古代的肉幹、鹹肉。 要真就按耐儲存這一個尿性比對,那中國古代同樣有很多可以歸為壓縮餅乾的東西。

最後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點,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豆類作物。我們都知道,味增幾乎貫穿了整個日本的歷史,甚至直到今天都是日本家常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味增主要就來源於大豆的發酵,其偶爾也會加入大麥、海藻等其他作物。那麽,日本戰國時期是否存在著用大豆等作物制作的食品呢?

要知道,大豆除了做味增外,還可以做豆餅、豆腐等等食材。就算戰國時期的日本再是物資匱乏,也不至於說就不會有其他嘗試,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而有階級就一定有追求人間享受的。

此時,大唐文化早已輸出日本多年,沒理由一些更好的豆類食物就不會流傳到日本。再一個就是,味增本身也具有火鍋底料的意義。說難聽點,在當時的戰亂年代,有這麽包火鍋底料在身上,你就算裏面煮堆樹皮,也足夠基層足輕們開心一整天了。

OK,那說到這。我們基本就已經把日本戰國時期的軍糧交代完了。從宏觀來說,戰國時期的日本軍糧從現代的人眼光看,那確實寡得要死。

不過正如我們前文中一直強調的。戰爭時期嘛,能吃飽已是萬幸。 又如何能奢求,哪裏都有延津作法的鯉魚焙面呢?

其次,需註意的是日本戰國時期從大名到普通士兵的飲食寡淡,也還有其文化因素所影響。就像前文所說,古代日本在很早以前就釋出過肉食禁令,且傳統武家奉行嚴於克己,故而某些程度上也影響了戰國時期日本軍糧的發展。

另外,日本狹小多山、道路有限的交通情況,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日軍在後勤問題上的長期短板。其中以歷史來看,發生在日本戰國最為長期的圍城戰,是永祿八年毛利元就VS尼子經久的月山富田城包圍戰,其整個圍困時間長達21個月之久。至於其他大部份的圍城作戰,則往往數月或數天便告結束。

這個問題的直接影響有幾點。

其一是,整個日本戰國期間人們易子而食的情況並不多見,因為無論是織田信長還是武田信玄,對於當時還不存在完善戶籍制的農民來說,誰來都可以是跪拜的青天大老爺。只要不是逼得實在無路可走,對誰納糧不是納?

其二則是,正是這種領內狹小的交通情況,一度使得日本人在計算細節方面頗有一套,但在宏觀層面卻往往思維狹隘。

在這裏我們稍微展開下。首先需要糾正的是,盡管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且多為山地丘陵。 但事實上在戰國時期,日本的「城堡」數量卻遠比我們一般認為的要多得多。

除了諸如清州城、安土城、江戶、大阪這名城外,實際上的日本戰國,有相當多的支城存在。這一點,大型歷史題材遊戲【戰國史】就對這點有非常深的展示。

而如此多如牛毛的城池,從正面來看為各大名的遠征部隊提供了一系列的後勤兵站,但反過來看卻也限制了其軍隊在機動和後勤能力建設上的長期發展。

在這方面,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算是其中的異類。接下來,我們以公元1578年豐臣秀吉攻略吉川經家的鳥取城之戰為例。

有關這場仗秀吉方面最終勝利的原因有許多,但其中一條非常關鍵的點在於。秀吉在正式攻打鳥取城之前,就透過秘密高價收購鳥取城附近農民的糧食以及奪走城下的農作物,使得開戰後的鳥取城守軍一下子面臨了糧食匱乏的窘境。

最終,吉川經家以自己切腹自盡,為鳥取城守軍換得了投降後秀吉的寬待。

那麽,從這個案例中我們能知道什麽呢?秀吉一樣善於調動一切資源為己所用的將領,在整個日本戰國時期已經要算是鳳毛麟角的了。可就算精明如秀吉,在後來的征朝之役中,卻也錯誤低估了北韓半島上日軍在後勤方面的嚴重缺陷。

那這個缺陷是什麽呢?成長於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後勤部隊,往往由一支被稱為「小荷馱」組成。【武家名目抄】職名記載中曾提到:「 小荷馱沒有特定任務,可以說是只需運送物資的隊伍,在行軍時以兵糧為第一優先考慮。戰國時期的小荷馱,就是負責運輸的馬匹隊伍。而負責管理此隊伍的上級人員,必須跟在隊伍最末端,盡可能做到保護整支部隊的工作,並在用餐分時配食物。若是在對戰時進退不明,也要想辦法不讓敵軍奪取己方兵糧。因此,此部隊的管理人員需熟知兵法。

進一步的,「小荷馱」不僅並非職業軍人組成,也並沒有成體系和統一的運輸載具與馬匹。也就是說,這支補給部隊更多來自於臨時召募的「扁擔郎」。

從運動方式來說,由於日本就那麽點地。為此「小荷馱」不用多少牲畜和馬匹,就可以滿足日常部隊的物資輸送需要。其次,非職業的招募方式也大大降低了人力管理成本,隨打隨補。

但問題的另一面是,當戰場來到北韓後。首先是日軍客場作戰,缺乏穩定的基地補給。而沿途打下來的地盤又因為其殘暴的統治,導致不僅難以征用北韓民夫,更不時還得面臨北韓遊擊隊和大明騎兵的雙重打擊。

再者,北韓靠北地區的氣候異常寒冷。這點對於主要靠兩只腳走路的「小荷馱」來說,那簡直要了老命。也故而,征朝之戰中日軍其實許多時候戰力並不算差,但卻始終受制於補給問題和戰略錯誤,而難有大的發展。最終,於1598年被明朝聯軍徹底推回了老家。

有意思的是,日軍這個病打從戰國後也不曾有多少好轉。但你要說它完全無視吧,二戰裏的日軍設立一系列兵站、大量改良組建乘馬、挽馬和馱馬來進一步最佳化運輸,以及太平洋戰場上對於東南亞資源的爭奪,都至少證明日軍是明白自己短處所在的。

可你要說它是真懂行吧,那其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卻又都在無限制的擴大其戰線和拉長其補給。更可怕的是,在日軍的眼中似乎永遠都是以己為先,比如我們曾登載過的【諾門坎之役】裏,日軍就是以自己兵站的補給水平來推算蘇軍可能的補給量,實在讓人好生叫蠢。

文章的最後,我上面的敘述裏,通篇沒有講到日本戰國時的石高制、兵糧料以及貢糧的內容。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戰國比較系統的檢地(就是土地丈量制度)是在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後。

此前雖然各家諸侯肯定也有按照一定的手法來丈量和管理自己手下的人民和土地,但就像秦滅六國前,大家的貨幣各有特色一樣,畢竟還是沒有統一的度量衡使用。

其次有關兵糧和貢糧的征集,說難聽點對於百姓來說都是老爺們才玩的花活。擱你大明是來個三餉追加,擱你歐洲是來個初夜權,那這有啥本質區別呢?

是故,其興也忽焉,其亡亦可忽焉。

此外,寫本文時盡管我參考了不少作品,比如【雜兵物語】【甲陽軍鑒】【信長公記】等等。但並非所言就一定能代表歷史的真相。

實際上在關於日本軍糧方面,有個小故事就一直久久的縈繞在我腦海裏,而不曾有過最終答案。在文章的最後這裏我也分享出來,歡迎有相關了解的兄弟可以給我解解惑。

眾所周知,關原會戰中為了好友石田三成戰死的大谷吉繼,一直是被視為忠義典範。而其中之所以大谷吉繼能被世人如此贊譽,其很大原因即在於,戰前據說他就曾多次冷靜的告誡過石田三成,這一仗兇多吉少,望石田三成多加考慮。

但當東西兩軍最終還是在關原地區展開對壘之時,大谷吉繼卻毅然成為了西軍方面為數不多的拼命角色,直至最終戰敗時也為了好友而憤然自盡,這不禁讓人感慨其義氣深重。

那麽,為什麽大谷吉繼就這麽認石田三成呢?要知道,精明如他,很早就看明白了石田三成並非德川家康的對手。

在這個問題上,據聞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說,當年的大谷吉繼和石田三成同為秀吉身邊的小侍。 一次秀吉打獵之余,突發奇想,點名大谷吉繼自己要吃點泡飯。

但打獵之余,誰能記得這個?一時間大谷吉繼只能手足無措的呆在當場。眼瞅著秀吉就要發怒斬殺大谷吉繼。關鍵時候,石田三成站了出來,拉著大谷吉繼等小侍用隨身佩刀把米粒一一切碎,煮了碗粥,最終讓大谷吉繼逃過此劫。

這個故事流傳之廣,以至於在電影【關原之戰】中也曾有過表現。 但問題是,理論上茶泡飯應該是比飯團要更麻煩的上層食品,而大谷吉繼的出身無論如何是要高過石田三成的。

那麽,為什麽大谷就沒想到把米切碎下鍋的思路呢??這究竟是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完全對調?還是說對於當時的貴族們來說,茶泡飯其實是比較下層人的食物呢??

不過如果真的是最後一種可能,那麽我們很多推測日本戰國軍糧寒酸的說法,就得重新計較下了。

除此之外,關於大谷吉繼和石田三成這哥倆的友誼,還有種說法是源於當年大谷吉繼身患麻風病。在一次秀吉所舉辦的茶會中,由於品茶要輪流互相傳遞茶碗品嘗,為此當大谷拿到時,不僅眾人心下暗驚,更是紛紛側目。誰曾想,大谷吉繼本人更是緊張得還掉了串鼻涕在碗中。

再接下來就是眾人避之不及的推讓環節了,可當茶碗傳到石田三成手上時。只見這哥們兒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端著碗把大谷的鼻涕和茶水一飲而盡,這給當場的大谷那個感動啊。

於是乎,士為知己者死。如此也才傳下了關原會戰中,大谷吉繼和石田三成友情的這一段佳話。

老實說,相比起前者來說,後面這個傳聞倒是從邏輯上更為靠譜些。不過歷史的真相如何,卻也已非我們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