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5200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緩緩展開【清明上河圖】,千年前的城市昌盛盡收眼底。大街小巷店賈充斥,商鋪林立、樓館遍地;汴河之上舟船相接,川流不息。這幅傳世畫作的魅力在於它不僅能將「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東京汴梁以宏觀視角體現,而且,只要你願意仔細賞析這宏景之下的蕓蕓眾生,一定能發現很多繁華的細節:
東京城裏有家腳店 (供人歇腳的小飯館) 門口,一位身穿背心、腰系圍布,下著窄口褲的夥計手端食盒,似乎正在給客人送餐。此人被稱為大宋東京「外賣小哥」,場景與【夢粱錄】記載「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的宋代商業城市景象高度相符。順著外賣小哥向北望去,是一座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的拱橋跨越汴河,擺攤者、騎馬者、趕驢者皆擁擠在這座拱橋之上,人群擦肩接踵,絡繹不絕;再看向汴河之畔,一艘滿載貨物的船只靠岸停泊,穿著短裝、打著赤腳的碼頭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卸貨……
【清明上河圖】 (局部),北宋,張擇端,絹本設色,縱 24.8厘米,橫 528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
街頭藝人的裝束
在商業繁榮的宋代城市裏,為了兜售貨物,商販們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總不乏一些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十分熟悉的套路,例如自稱什麽「祖傳秘方」制出的靈丹妙藥,扯虎皮做大旗,坑蒙拐騙。宋朝也有這樣的奸商,可能還被編成了雜劇加以諷刺。
故宮博物院藏有兩幅南宋時期的絹畫,這兩幅畫為散冊,既無題識又無作者。周貽白、廖奔等戲曲史學者對絹畫進行考證後,認為是宋時的雜劇宣傳畫,類似於廣告圖,並給它們分別命名為【眼藥酸圖】和【雜劇圖】 (又名【打花鼓】) 。
(左) 【眼藥酸圖】,南宋,現藏故宮博物院。畫中一共兩人,左方一人似由女演員扮演,裝束非常奇怪,頭戴皂色奇特高帽和穿橙色長袍,前後掛滿繪有眼睛的幌子,意在表明其身份是賣眼藥的郎中。
(右) 【眼藥酸圖】復原照 出鏡\白雲 周瑞麒 攝影\許晉熙 服裝道具制作\白雲
【眼藥酸圖】是雜劇【眼藥酸】的宣傳畫,較有特色。畫中一共兩人,左方一人似由女演員扮演,裝束非常奇怪,頭戴皂色奇特高帽和穿橙色長袍,前後掛滿繪有眼睛的幌子,尤其是斜背的藥袋表面更有濃眉精眸的一只大眼。如此多的眼睛幌子足以勸退密集恐懼癥者,但此人的裝扮卻是為了告訴大家,其身份是一賣眼藥的江湖郎中。右方一人身穿圓領窄袍,手臂上似有文身,打扮非常市井,身份地位應屬於底層平民或軍士,頭戴一種略誇張的巾帽,可能是為了舞台效果而設計,他正用右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似在訴說病情,手執有一長條板狀物。
值得註意的是,此人後背部份的短衫上插著一把一分為二的扇子,扇面隱隱能看到一個字,周貽白判斷是「凈」字,廖奔認為是「諢」字。兩個字不同,決定了畫中人角色內容不一樣。若是前者,此人就由副凈扮演,江湖郎中則由副末扮演的酸。後者則反之。【眼藥酸】的「酸」字往往指窮酸迂腐的秀才型別的人物。有學者推斷,這幅畫的內容,可能講述的是一個招搖撞騙的江湖郎中坑人,坑到一個兵油子身上,鬧出一系列笑話的喜劇故事。藝術來源於生活,創作者可能是對當時奸商們搞出各種騙術行為的諷刺。
【雜劇圖】 (局部)又名【打花鼓】,南宋,現藏故宮博物院。圖中女演員外面所穿的服飾應為一件男裝。
在宋代,雜劇是一種備受歡迎的演出形式,它綜合了表演與歌唱的滑稽戲,無論在宮廷還是市井都有很高地位。宋雜劇盛行於東京汴梁,靖康之變後,宋室南渡,又將這種表演形式帶到臨安,浙江溫州永嘉興起的雜劇,吸收了北方原有的表演形式,又融合當地民間說唱技藝,逐漸形成「南戲」。而北方金國統治地區的雜劇仍在流行並行展。除了畫作,在宋代墓葬出土的磚雕上也常會有表現雜劇題材的影像,例如河南溫縣宋墓出土的磚雕上有不少表現雜劇演員的形象,他們穿著較浮誇的服飾,男子頭上的襆頭似為演出用的樣式。
(上) 【雜技戲孩圖】,宋,團扇,絹本設色,縱 20.4 厘米,橫 20.4 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中的街頭藝人全身掛滿 19 件樂器,吸引了兩名孩童。
(下)仿宋代街頭藝人裝束復原照 出鏡\雪朔 攝影\丸仔
通常和【眼藥酸圖】一起被研究的另一幅【雜劇圖】 (【打花鼓】) ,也能印證這種表演服飾特色。【雜劇圖】也是兩人,皆為女子扮演,右邊女子身上巾帽飾以大花,身穿對襟褙子,腰後插一扇,上書「末色」,扇面從中間裂為二,與【眼藥酸圖】出現的扇子相同,推測可能是末色專用之道具,用以點明角色。左邊女子似乎男女裝混搭穿著,腳上似束有綁腿。
宋代時,雜劇通常在圍有彩繪欄桿的舞台上表演,這種舞台也被稱為「勾欄」。但這種待遇並非每個藝人都能享受,那些沒有資格上勾欄表演的人,只能在市井街頭臨場表演的街頭藝人,被稱為「路歧人」。宋代畫家蘇漢臣的【雜技戲孩圖】裏從細節上描繪了一位全身掛滿19件樂器的「路歧人」正在表演、兩名孩童被深深吸引的場景。
貨郎的生意頭腦
盡管【眼藥酸圖】 【雜技戲孩圖】等畫裏藝人為了表演效果,服飾會顯得誇張,但其實與【東京夢華錄】裏「其賣藥賣卦,皆具冠帶」的記載符合。尤其是那位全身掛滿眼睛的江湖郎中,生怕別人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藝術只是生活的誇張化體現,在雜劇舞台之外的現實社會,宋代郎中的裝扮雖然比那位賣眼藥的江湖郎中樸實得多,但也一定會帶上具有身份標識之物。
(左) 【村醫圖】, 南宋,李唐,縱 68.8 厘米,橫 58.7 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中醫者腰間系有藥囊,站立在他身後的藥僮側腰間插著醒目的膏藥幌子。
(右)宋代醫者裝束復原照,攜帶膏藥幌子,讓人能一眼得知他行醫者的身份 出鏡\雪朔 攝影\丸仔
宋代畫家李唐的【村醫圖】就描繪了鄉間一位醫者在樹蔭下給病人進行針灸的場景。畫中的村醫頭戴矮巾 (明代被命名為「老人巾」) ,身穿短褐,腳蹬草鞋,衣褲上打滿修補程式,顯然生活很清貧。僅從服飾巾帽來看,這位醫者與其他庶民沒什麽區別,但若註意細節,能看到醫者腰間系有藥囊,站立在他身後的藥僮側腰間插著醒目的膏藥幌子,身上也帶有類似物品,正是這幌子讓人能一眼得知他們行醫的身份。【村醫圖】裏其他人物和場景,生動再現了宋時農村的一角風貌。
接下來讓我們將視角從悠然古樸的鄉村移回人聲鼎沸的城市商業街。無論是燈火輝煌的汴梁,還是歌舞升平的臨安,走在摩肩接踵的街道上,總能時不時看見一些穿著誇張服飾的人。或許他們是正在敲鑼打鼓、表演雜劇的「路歧人」,但也可能是另一個更常見的職業——向行人兜售貨物的貨郎。
今天存世的宋代繪畫,有大量表現市井貨郎這個題材的作品,具代表性的有蘇漢臣 (傳) 【貨郎圖】,李嵩【貨郎圖】 【市擔嬰戲】以及佚名宋畫【歲朝貨郎圖】等。這幾幅作品中,以蘇版【貨郎圖】細節最多,畫中是一位推車兜售玩具的貨郎,他身穿綠色交領半臂衫,腳上穿靴,巾帽上飾以紅抹額和花朵,造型頗為誇張。更吸引人的是貨郎推車上琳瑯滿目的玩具,掛有木叉、帽子、圍巾、布兜、小風車、撥浪鼓、花籃、糖葫蘆、花燈籠、各種佩飾等,連貨郎肩上、腰間和背後都掛有貨物,多達百余種。幾名孩童被這品類繁多的貨郎車吸引,圍繞在一旁嬉戲,而老貨郎則一手推車,另一只手指著小花鼓招引周圍的孩童,構成一幅熱鬧、緊湊而又充滿趣味的歡快畫面。
(左) 【貨郎圖】,北宋,蘇漢臣,絹本設色,縱 159.2 厘米,橫 97 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畫中是一位推車兜售玩具的貨郎,他身穿綠色交領半臂衫,腳上穿靴,巾帽上飾以紅抹額和花朵,造型頗為誇張。更吸引人的是貨郎推車上琳瑯滿目的玩具。
(右)宋代貨郎裝束復原照 出鏡\雪朔 攝影\丸仔
另一幅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佚名宋畫【歲朝貨郎圖】,畫中貨郎與蘇漢臣版高度相似,這位貨郎同樣身穿綠色半臂交領衫,頭戴青巾,他的小推車上同樣是琳瑯滿目的玩具,周圍吸引來一群孩童。李嵩的【貨郎圖】雖然不能看清貨郎衣服顏色,但能明顯看到他全身上下掛滿貨物,就連頭巾上也插著各種小玩具,裝扮非常醒目浮誇。
其實並非所有小販都會穿得如此招眼,例如【清明上河圖】裏的賣茶人、食品商販、傘商販以及【茗園賭市圖】裏臨安天街賣茶夫婦等,都穿著較為樸素。這些裝束誇張的貨郎,基本主賣雜貨,而且貨物裏玩具占相當大的比例,他們精準抓住小孩子的喜好,利用全身掛滿小玩具的醒目裝束,總能成功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古畫中的貨郎從穿著到行為,都充滿了市井人民做小生意的智慧。
所以走街串巷的貨郎身邊,總有不少孩童圍繞,而這些作品也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出宋代服飾的一個新體系——童裝。
「童裝」興起
童裝是一個現代概念,古人並沒有專門成體系為兒童設計服飾,他們所穿衣服就是成年人的縮小版。不過有學者透過研究,認為宋畫裏的兒童在衣著、化妝方面不同於成人。盡管當時沒有童裝這一說法,但宋人在實際生活中給孩童制作和選擇衣服時,已經形成一套穿衣體系。
宋畫【冬日嬰戲圖】裏描繪了兩姐弟在庭園嬉戲的場景,畫中姐姐穿著右衽鑲邊素色長袍,腰系紅色綢帶,服飾很像宋代文人常穿的道服,而弟弟則身著對襟衫。比較有特點的是兩名孩童的發型,女孩頭發盤成左、中、右三個發髻,男孩則是滿頭發髻,這種發型在古時又稱為「滿頭吉」,是孩童裏較為流行的一種發式。前文提到李嵩【貨郎圖】裏的孩童展現出更為多元的發型,有的剃光頭頂在兩側梳發髻,也有的直接梳成雙髻,還有剃光周圍頭發,在頭頂梳兩髻。
這些五花八門的孩童發型可以用到多久呢?成人禮之前都可以。按照宋代規定,男子15歲,女子13歲以上,即可以舉行成人禮,「並聽婚嫁」。宋人的童年是短暫的,但在這個時期裏,他們在穿衣方面卻可以很放肆:首先,宋代子女行成人禮 (男冠禮,女子笄禮) 前,孩童的發型沒有固定形式,呈現多種多樣的形式,任意發揮,想怎麽搞都行;其次,孩童服飾沒有男裝和女裝的區別,顏色也不犯禁,多以比較鮮艷的布料制成童衣;第三,孩童裝束沒有特定形式,例如【蕉蔭擊球圖】裏,我們甚至能看到一名頭戴方巾,身穿開衩長衫,正在玩球的孩童,儼然一幅小大人模樣。這就類似今天不少父母會給孩子客製幾套小西裝一樣。
不過一部份家庭貧困的孩子不得不早早就開始自謀生路,尤其是宋代士大夫階層興起後,書童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這些孩子大多屬於少年,但還沒到舉行成人禮的年紀,而他們的穿衣打扮就不能再像其他孩童那般自由。其實書童也沒有特定裝束,他們穿衣通常也取決於服務主人家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因素。普遍情況下,書童所穿服飾有圓領窄袖和交領短褐這兩種。一些鄉下財主家的書童穿著則更為寒酸,有的甚至只有上衣,沒有褲子與鞋。還有前文寫到的【村醫圖】裏,那名醫者身後也有一位舉幌子的僮仆,他與醫者一樣,皆衣衫襤褸。
在【清明上河圖】裏,能看到繁華的汴梁城裏有很多這樣的僮仆:某騎馬者面前,行走著一個牽馬的僮仆;就在他們旁邊,正好有一位用扇子遮面的讀書人路過,而他身後也跟著一名書童,他們都穿著簡單的短褐。而另一些被父親帶著出來逛街的孩童,穿著上則明顯不同:一名騎在老爸肩上的小孩,頭發周圍剃得光溜溜,只留頭頂一撮,但看不清服飾;另一個帶娃場景裏,一名小孩正被大人扶著走路,這名孩童幾乎為光頭,穿著其他宋畫裏孩童身上常見的對襟衣。無論是僮仆,還是一般孩童的基本著裝,這種風格一直延續到元、明時期。
【蕉陰擊球圖】 (局部),宋,絹本設色,縱25 厘米,橫 24.5 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圖中右側的小男孩頭戴方巾,身穿長袍,儼然「小大人」模樣。
【冬日嬰戲圖】 (局部),北宋,(傳)蘇漢臣,縱196.2厘米,橫107.1厘米。描繪兩姐弟在庭園嬉戲的場景,表現了宋代孩童的穿衣風格和發式。
比較遺憾的是,這些代表著大眾,最具有煙火氣的服飾,很難在考古中被發現。因為中國人自古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即便是平民家庭,人在去世後所穿的服飾都會選擇較為隆重的盛裝下葬,這就導致與前代各種畫作裏主要表現上層貴族生活的情況不同,這些市井裏最普遍的衣服,反而很難留存下來。
幸運的是,宋代城市商業興起的同時,文化藝術亦井噴式發展。繪畫方面,不同於唐代基本局限於帝王將相、貴族生活或宗教神仙題材,宋代對人自身價值的重視以及人文關懷的提升,讓這個時代的繪畫題材更為多元,畫家們也開始關註生活在基層的民眾。所以宋朝不僅產生了【清明上河圖】這樣的風俗畫巨作,還湧現出大量反映市井煙火、眾生百態的繪畫作品。這些細膩精美的傳世畫,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宋代生活化服飾在實體文物方面稀少的缺憾。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4年2月下,原標題為【走進【清明上河圖】 看市井眾生如何穿衣】,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周渝
編輯 | 胡心雅 郝芮(實習)
校對 | 張斌
推薦
自先秦時
中國人或為紀念盛大的活動
或為敬告後世來者
便開始將文字刻於石上
以求「昭昭千載」
堪稱不朽的史書。
多少史書失載的鮮活人物,也依靠這一方石頭,重現世間
本期,讓我們走進先秦至東漢
感受這一時期石刻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
2000多年前,秦漢王朝的恢宏氣象,至今燦爛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