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開國上將反對鄧小平復出,後遭鄧公三次批評,67歲郁郁而終

2024-06-23歷史

蘇振華是一位開國上將,也是中國海軍的傑出建立者之一。他在建國後擔任了軍委副秘書長的要職,但在鄧公復出的關鍵時刻,他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盡管這使他受到了鄧小平的三次批評。然而,這並未動搖他的決心和信念。

(蘇振華)

1976年10月,那個曾經猖獗一時的小集團終於被徹底粉碎。在這個關鍵時刻,蘇振華被委以重任,派往上海負責清除該集團的殘余勢力。他深知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他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前往上海。

到達上海後,蘇振華迅速展開行動。他憑借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堅定的決心,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成功地瓦解了殘余勢力,徹底清除了小集團在上海的影響。中央對蘇振華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繼續委以重任。他在上海擔任要職期間,致力於推動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為這座城市的繁榮和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蘇振華)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歷史時期,汪東興與蘇振華並肩站立,成為華國鋒堅定的支持者。他們深知,華國鋒肩負著引領國家走向未來的重任,因此他們毫不動搖地給予他全力支持。

在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上,蘇振華以堅定的語氣表示:「我們對待華主席,必須如同對待毛主席那般,充滿敬意,堅定不移地支持他,深信他的領導能夠引領我們走向光明。」這番話語,不僅表達了他對華國鋒的深厚信任,更展現了他對國家未來的堅定信念。

然而,當鄧小平復出的議題被提及時,蘇振華卻並未盲目跟從大眾的聲音。盡管葉劍英、李先念、陳雲等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領導人都對鄧小平的復出充滿期待,但蘇振華卻選擇了保留自己的意見。這並不是因為他與鄧小平之間缺乏深厚的情誼——事實上,他們曾並肩戰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那他為何不同意鄧公復出呢?之後都做了什麽?

(鄧小平)

在那個歷史性的轉折點,蘇振華對鄧公復出一事持有審慎的態度。與部份急切期盼鄧公歸來的老同誌不同,他更傾向於華國鋒「時機需恰當,不可操之過急」的觀點。他堅定擁護「兩個凡是」的路線,對華國鋒的領導深表信任,即便在鄧公即將復出的風聲日緊之時,也未曾動搖。

但歷史的巨輪終究會按照它的軌跡前行。鄧公的復出,成為了不可逆轉的事實。面對新的政治格局,蘇振華沒有選擇逃避或退縮,而是收拾心情,繼續投身到國家建設中。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總是眷顧這位忠誠的戰士。在鄧公復出後的日子裏,蘇振華在政治和管理層面連續犯了三次重大失誤,這也使他成為了鄧公點名批評的物件。

(蘇振華)

首次失誤,源於他對「兩個凡是」路線的堅定執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一路線已經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產生了偏差。但蘇振華卻未能及時察覺,依舊堅持原有的路線。鄧公在洞悉這一切後,對蘇振華進行了嚴正的批評。

第二次失誤發生在1978年,那起震驚全國的廣州號驅逐艦爆炸事件。事故造成130多名海軍官兵犧牲,調查結果更是令人震驚——竟是由前任水汙長的個人報復行為引發。作為當時的海軍政委,蘇振華無疑需要對此承擔一定的責任。鄧公對此事高度重視,並公開對蘇振華進行了批評。

同年,蘇振華再次犯錯。他未經中央批準,便擅自籌備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海上閱兵,計劃出動120艘艦船以展示國威。但此事很快被羅瑞卿得知並上報給了鄧公。鄧公在了解情況後,立即叫停了閱兵計劃,並對蘇振華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蘇振華)

接連的三次失誤和鄧公的批評讓蘇振華深感自責和壓力沈重。加上年歲已高,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在1979年2月因心臟病突發離世,享年67歲。

鄧公在得知這一噩耗後深感痛惜,他反思自己之前是否對蘇振華過於嚴厲。為了表達對這位老同誌的敬意和哀悼之情,鄧公親自出席了蘇振華的追悼會,並下令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鄧公對蘇振華的尊重與懷念,更是對這位忠誠戰士一生貢獻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