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27日 ,新加坡海皇大廈裏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會談。
與會雙方分別 是中國大陸代表汪道涵和台灣方面的辜振甫。
這是兩岸自九二共識以來第一次正式的會談。
而牽頭推動此次會談的, 是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在此前,李光耀一直以 「台灣的老朋友」 而著稱,他與蔣經國家族交情匪淺, 據說他每年都會存取台灣,甚至連新加坡的軍隊都是在島上訓練的。
外界曾經一度認為他會支持台灣方面的 「獨立」 政策,但事實上恰恰相反, 李光耀不僅不支持台獨,還多次公開表態兩岸必將統一, 即使有外界因素幹擾,也不會影響這個結果。
李光耀為何對兩岸統一如此篤定?他的人生經歷又是怎樣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新加坡國父的故事。
語言天才 慘遭排擠
李光耀生於1923年,他的父母都是受英語教育長大的,因此他從小也把英語當作第一語言。
在他18歲那年,日軍侵略新加坡,他因此中斷了高中學業。
這個時候,李光耀已經展現出了遠超常人的判斷能力。
全家福
日占時期,許多人都因為擔憂時局而不敢消費, 但李光耀卻判斷貨幣很快就會貶值,因此他說服家裏人把錢全拿出去購買物資。
一段時間以後,果然物價飛漲,就在其他新加坡人為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發愁的時候,李家人卻可以在家裏優哉遊哉地打著撞球,這讓弟弟妹妹們都對他非常佩服。
此外, 李光耀還是個典型的學霸,他不僅自己成績好,還要求弟弟妹妹們也要努力上進。
他曾經問自己的小弟未來想做什麽,小弟回答他,想做一名優秀的醫生。
李光耀就非常嚴肅地對他說: 「想當一名好醫生就必須有非常好的成績。在英國學校裏,醫學生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你還不夠努力。」
在中國深圳
在他的鞭策下,這個弟弟最後果然考上了英國的醫學專業,而他直到退休都一直記得這件事情—— 「如果不是哥哥那番話,我絕對當不成醫生,因為當時新加坡的學校雷根本沒什麽競爭」。
二戰結束後,李光耀獲得了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開始留學英國。
在英國,他接受傳統精英教育,這讓他對於民主理念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
但是,他並不喜歡在英國的生活——雖然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當地人對待華人時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讓他非常不爽。
他說, 「我並不認為自己低他們一等,英國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畢業後,他在英國考取了律師資格證,隨後便毫不留戀地返回新加坡,開始從事律師工作。
在之後的幾年裏,他多次為罷工的工會代表們進行辯護,這一方面為他贏得了極高的民間名望,一方面讓他對於新加坡的工人階級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1954年,李光耀與一些海歸華人和左派領袖一道組建了人民行動黨,並宣布參加次年的選舉。
憑借此前積攢下來的名望和極富煽動力的演講, 李光耀順利當選為國會議員。
4年後,新加坡成為自治政府,李光耀則靠著 「反腐」 和 「發展經濟」 兩張牌,當選為 首任總理。
此時,李光耀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此前的戰友——黨內的親共人士,由於熱衷於罷工運動,已經變成了發展經濟的阻力。
李光耀生日
另一方面,新加坡本身一窮二白,既無產業也無資源,想要有所發展就必須依靠外部力量。
於是,李光耀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與馬來亞合並,組建 「大馬來西亞」 。
這樣一來,既可以利用馬來政府的力量削弱黨內的親共人士,又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資源。
為了推進此事,他甚至還親自學習馬來語——加上他原本就會的英語和在這幾年中自學的漢語、日語、坦米爾語,他已經掌握了5種語言,而這裏面還不包括閩南語和廣東話。
在他的遊說下,馬來亞政府同意了這個大膽的計劃。
雙方於1963年7月在倫敦簽署了協定,合並成為一個聯邦。
但事情的走向和李光耀的期盼並不相符。
李光耀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以 國家認同為主的新-馬聯邦, 但馬來政府卻一直在 推行民族主義政策 ,雙方為此 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
一次議會上,李光耀對說有人說道 :「我認為不同的出身、語言並不會影響我們對於國家的認同,就像我在家裏說英語,而你們在家裏說馬來語,這不代表我們對國家的忠誠度就不一樣。」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故意用馬來語說出這段話。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努力反而起到了反面的作用。
馬來的高層聽到這個華人小子居然馬來語說得比自己都標準,臉色大變。
他們意識到,這個人的能力恐怕遠超他們預料, 而對於一幫致力於把自己的民族打造成 「一等人」 的民粹主義者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
此後的一段時間內,所有關於新加坡的政策都被拒絕,李光耀也始終無法進入馬來的決策層。
他決定結束這種畸形的聯邦關系, 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再次宣布獨立。
白手起家到花園之城
今天的新加坡,是東南亞最發達的國家,國際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花園都市。
但在60年前,這裏還是個遍地貧農,滿目瘡痍的化外之地。
1965年,新加坡獨立的時候,人均GDP只有500美元,整個國家有7萬人都靠給英國軍事基地提供服務為生。
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英國人宣布從新加坡撤軍,這讓李光耀大為光火。
他對英國大使說: 「如果你們撤走,我們將收回所有的土地,英國人從此以後在新加坡也無法享受任何特權!」
但在英國人看來,這個新加坡人的威脅就像馬尼拉灣裏的水藻一樣軟弱無力。
他們不僅撤走了基地,還撤走了船廠,讓新加坡的經濟在一夜之間失去重要支柱。
好在李光耀是個非常有魄力的領導人,他在視察英軍基地的時候發現,這些空出來的地方非常適合當做工廠使用,於是,他大力引進外資,對英軍留下的基礎建築進行二次利用,成功填補了產業的空缺。
為了發展經濟,李光耀還聯合其他東南亞國家成立了東協,這為他接下來的工業園區發展計劃奠定了基礎。
在發展經濟之余, 李光耀最重視的就是提高國內民眾的生活品質和民族融合。
他啟動新加坡組屋計劃,在國內修建了大量的廉租房,讓 「居者有其屋」。
他還大力推動教堂等宗教設施的改良,在他的治理下,不僅基督徒擁有自己的教堂,回教徒、印度教徒也能在城市裏找到自己的朝拜場所,這讓許多宗教人士成為了他的忠實擁護者。
在環境衛生方面,李光耀展現出極為超前的眼光,他曾說 :「新加坡決不能走‘先汙染再治理’的模式,我們必須創造一個綠色、和諧的居住環境,這樣才能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他發起了治理新加坡河行動, 用10年時間,把漂滿垃圾、惡臭不堪的新加坡河變成了一條清澈見底,可以垂釣、遊泳的綠色之河。
此外,他還以身作則,每年都種下一顆樹苗,提高城市的綠化率。
對於那些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以及在公眾場合吸煙的人,李光耀重拳出擊,他制定了極為嚴格的罰款制度,同時大力推廣 「微笑、禮貌待人、主動沖水」 等文明守則,讓新加坡人的精神面貌在十幾年內大為改觀。
在他的治理之下,新加坡不僅經濟突飛猛進,還成為了國際上知名的 「花園城市」 ,讓許多歐美國家都自愧不如。
在教育方面,李光耀遇到了一些挫折——他大力推行 「雙語教育」 ,試圖讓華語和英語同時成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但最終效果不甚理想。
多年後,李光耀回憶這個政策時,說自己只考慮了學習中文的必要性,卻沒有考慮到每個人的語言天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能夠輕松掌握5種不同的語言。
總之, 透過50年的努力,李光耀把新加坡建設成了一個環境優美、政治廉潔、經濟和文明高度發達的典範城市。
盡管西方媒體經常攻擊他 「獨裁」、「專制」 ,但他對於這些說辭不屑一顧,他曾當著香港總督彭定康的面說: 「英式民主沒有任何優點。我每兩年就會參加一次大英國協成員的會議,我親眼看著他們如何變成一個效率低下、無人負責的社會。在這種制度裏,只有政治家能夠謀得私利,人民大眾享受不到任何好處。」
在外交方面,李光耀與美國、歐洲等主要國家都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但作為一種華人,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外交關系,依然是在東方。
為什麽說「台灣必將回歸」
受早年的教育影響,李光耀本人對於共產主義國家一直持有較深的成見, 他曾說自己不是討厭共產主義,而是討厭列寧、史達林這樣的共產主義領導人。
在60年代,李光耀就與台灣建立了聯系。
他經常與蔣經國書信往來, 據說,當時蔣經國寫給他的英文書信,都是由馬英九代筆的。
蔣經國還曾經囑咐馬英九 「要寫的親切一些,用朋友的口吻,不要太官方了」。
會見馬英九
進入70年代,英軍從新加坡撤走後, 李光耀在新加坡實行了全民兵役制度。
他透過美方與台灣軍隊達成合作,把新加坡的軍隊送到台灣基地訓練,這就是後來的 「星光部隊」。
看起來,他似乎是打算與台灣結成緊密的聯盟關系。
但進入到90年代,李光耀的想法逐漸發生轉變,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的解體讓赤色浪潮在全球消退;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和大陸建交後,李光耀了解到大陸方面對於改革開放的決心, 這讓他明白中國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而對於新加坡來說,如果能搭上中國這條大船,那就意味著能在21世紀的競爭中分享到更大的利益。
在對國際局勢進行多年的研究後,他在2013年出版的【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作出判斷: 「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任何國家無法阻擋。」
他分析道 :兩岸的經濟是高度結合的,台灣不可能脫離大陸自行發展,另外,中國領導層也不可能容許台灣獨立。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麽力量能夠影響這一行程, 那就是美國。
但是,美國必須考慮清楚,是否要在距離本土上萬公裏的地方和中國打一場持久戰。
雙方的軍事實力確實存在差距,中國人也許會輸掉第一戰。
會見政要
但如果這件事發生,他們必將打第二戰、第三戰……一直打到贏為止,就像他們在北韓戰場上做的那樣。
而對於美國來說,他們無法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任何好處,因此,這場仗大機率是很難打起來的。
在最後,他預測道: 對於大陸方面來說,最佳的方式是透過經濟影響,慢慢地完成台灣的解放,這種和平的方式是各方樂見的。
時間走到2023年,李光耀的大部份判斷都已經應驗了,但台海問題的發展速度,似乎遠超他的預料。
2023年4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再次展開為期三天的環台島演習,自去年8月2日佩洛西竄訪台灣以來,這已經是中國大陸的第二次環島演習了。
自從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上台以來,台灣與美國的勾結就愈發猖狂,美方一方面嘴上說 「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 一方面又在軍事方面大力支持台獨勢力。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那個 「韜光養晦」 的中國了。
會見朱镕基總理
筆者觀點
身處百年變局之內,中國已經開始改變過去 「一切為發展讓路」 的行事方式,在外交、軍事等各方面,中國都開始主動出擊,尋求破局之路。
今年早些時候,美方曾放出狂言要 「把台灣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言語之中已經把2000萬台灣同胞的生命當做了棋盤上的棋子。
這種狂妄的心態,不僅會害了美國,更會害了台灣。
可悲的是,蔡英文等民族罪人意識不到這一點,或者意識到了,但繼續裝傻。
台灣必將解放,中國必將統一,這是任何人和國家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真切地希望這一天能夠以和平的方式到來,也真切地盼望著,未來大家能在跨海高鐵上見面,並以同胞相稱。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