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1949年,一國軍上將兵團司令被我軍擊斃,至今也不知道誰擊斃的

2024-07-11歷史

胡若愚的一生可謂高開低走,在民國早年,他靠著敢打敢闖的性格迅速崛起,成為西南地區的梟雄,他的威望甚至一度壓過了雲南王龍雲。然而在1928年之後,他因為對局勢判斷失誤,接連犯下大錯,最終一點點丟掉了手中的權勢,淪為一個籍籍無名的「邊緣人」。解放戰爭末期,他在與解放軍的對抗中遭遇大敗,他麾下的部隊幾乎被全殲,而他本人也被流彈打死,下場可謂淒慘。

胡若愚出身地主家庭,自幼過著優渥的生活,八歲那年,他開始跟著私塾先生識字、讀書,十三歲那年,他進入西式高等小學學習,期間接觸到了孫先生的「三民主義」,並為之深深折服,不久之後,他便秘密加入革命黨,開始從事反清鬥爭。1910年,他棄文從武,投考雲南某軍校,1911年,他參加了昆明起義,連同一眾革命同誌推翻了雲南封建政權,轉而建立了民主政府。

1914年,他被保送到大名鼎鼎的雲南陸軍講武堂進修,次年,他順利完成了學業,遂被分派到滇軍某部擔任見習連長,護國戰爭期間,他率部在滇東迎戰北洋軍,並憑借出色的指揮技巧大勝對方,取得了從戎以來的「開門紅」。戰後,他受到唐繼堯的大力提拔,先後任主力部隊團長、旅長,一時威震雲南。

1927年,胡若愚為了進一步攫取權勢,公然舉兵發動了一場政治事變,驅逐了唐繼堯,自任雲南省政府主席。但他這個省主席的位置還沒坐穩,便又遭到龍雲、盧漢的聯合攻擊,而他又因為戰略上的失誤被打的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主動離開雲南,前往四川投靠川軍首領劉湘。

此後幾年時間,胡若愚像是無根浮萍一般,先後和黔系軍閥、桂系軍閥有過交往,一直寄人籬下,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一直到抗戰爆發後,他才重新獲得東山再起的機會,1938年,他被調到第三集團軍擔任參謀長,曾參與指揮過著名的上高會戰和長沙保衛戰,兩度重創日軍,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大勝。1942年,他又轉往蘭州負責編組、訓練新軍,支援山西、河南的抗日工作。

抗戰結束後,胡若愚以年事已高為由,主動申請結束部隊,轉往行政部門任職。1948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所謂的「總統大選」,期間胡若愚顯得格外活躍,他四處奔走為李宗仁拉選票,最終促使李當上了副總統。1949年初,蔣介石在輿論的聲討中被迫下野,李宗仁升任民國代總統,其為了盡快鞏固自身權勢,開始大肆提拔親信,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

胡若愚作為李宗仁的鐵桿支持者,自然免不了被委以重任,已經久疏戰陣的他被重新安排到國軍11兵團任副司令,主要負責防守衡陽到梧州一線。1949年中旬,解放軍四野進入湘西,對衡陽發動了極為猛烈的進攻,國民黨軍一觸即潰,迅速向廣西境內逃竄,胡若愚眼看大勢已去,慌忙放棄衡陽,倉促向桂東南退卻。

當年11月下旬,胡若愚在白崇禧的命令下,與岑溪一帶重新建立防線,希望能擋住勢如破竹的解放軍。可此時國民黨軍已經成驚弓之鳥,根本無心戀戰,加之胡若愚自己指揮不當,部隊很快便被解放軍擊潰,官兵們死得死、降得降。而胡若愚本人在化妝逃跑的過程中,不慎被流彈擊中要害,當場身亡。

戰後,解放軍出於對死者的尊重,為胡若愚收殮了遺體,將他安葬在一處山清水秀的山坡上,90年代,他的遺骨又被遷往一處革命陵園安置。曾經和胡若愚是死對頭的龍雲,後來脫離了國民黨陣營,加入了紅色陣營,1952年,他被毛主席欽點為國防委副主席,享受省部級高幹待遇,1962年,他因為心臟病不幸離世,時年六十八歲。

和胡若愚關系匪淺的白崇禧,執意跟著蔣介石去台灣,結果後來遭到了暗算,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家中;至於李宗仁,他在國民黨敗亡後,只身前往美國定居,1965年,在周總理的一再邀請下,他回歸大陸,並被安排到中央人民政府任職。動蕩爆發後,李宗仁受到沖擊,心理、生理均遭到巨大損害,好在周總理最終出面保護了他,他這才免於繼續受到迫害,1969年,他因為呼吸系統疾病在北京不幸病逝,時年七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