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春天到了,別讓那些辣椒春季病害影響了你的收成啊!

2024-03-20鄉墅

一、燒根

1、癥狀

燒根是栽培技術不良且人為造成的生理性病害。發生燒根時,根尖變黃,不發新根,前期一般不爛根,表現在地上部生長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有的苗期開始發生燒根,到7-8月高溫季節才表現出來。燒根輕的植株中午打蔫,早晚尚能恢復,後期由於氣溫高、供水不足,植株幹枯,似青枯病或枯萎病,縱剖莖部未見異常,別於上述兩病。

2、發生條件

燒根現象多發生在幼苗出土期和幼苗出土後的一段時間,多與床土肥料種類、性質、多少緊密相連,有時也與床土水分和播後覆土厚度有關。如苗床培養土中施肥過多,肥料濃度高則易產生生理幹旱性燒根;若施入未腐熟有機肥,經灌水和覆膜,土溫驟增,促使有機肥發酵,產生大量熱量,使根際土溫劇增,也易導致燒根;若施肥不勻,灌水不均以及畦面凸凹不平亦會出現局部燒根;若播後覆土太薄,種子發芽生根後床溫高,表土幹燥,也易形成燒根或燒芽。

3、預防方法

苗床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氮肥使用不得過量。肥料施入床內後要同床土摻和均勻,整平畦面,使床土虛實一致,並灌足底水。播後覆土要適宜,消除土壤燒根因素。出苗後宜選擇晴天中午及時澆清水,稀釋土壤溶液,隨後覆蓋細土,封閉苗床,中午註意苗床遮陰,促使增生新根。

二、閃苗和悶苗

1、癥狀

揭膜之後,幼苗很快發生萎蔫現象,繼而葉緣上卷,葉片局部或全部變白幹枯,但莖部尚好,嚴重時也會造成幼苗整株幹枯死亡。因其「閃苗」現象是在揭膜後不久即發生的,好似一閃即傷一樣,所以叫「閃苗」。

2、發生原因

當苗床內外溫差較大,且床溫超過30℃以上時,猛然大量通風,空氣流動加速,引起葉片蒸發量劇增,失水過多,形成生理性幹枯。同時因冷風入床內,幼苗在較高的溫度下驟遇冷流,也會很快產生葉片萎蔫現象,進而幹枯,亦稱冷風閃苗或「冷閃」。

閃苗也是因苗床管理不善,尤其是通風不良造成幼苗生長環境突變而引起的一種生理失衡的病變,它發生於整個幼苗覆蓋生長期,尤以缺乏育苗經驗與技術之人最易造成此種現象。幼苗生長後期(3月至4月上旬)溫度變化振幅大,特別是連續低溫多雨後遇到晴天,大棚內溫度可達35℃以上,大棚外溫度只有10℃左右。

通風口過大,幼苗不能適應溫、濕度的劇烈變化,很容易失水,造成葉緣幹枯、葉色變白,甚至葉片幹裂,發生閃苗。通風不及時,由於長時間在低溫高濕、弱光下生長,幼苗營養消耗過多、抗逆性差,幼苗不適應大棚內溫、濕度變化,容易出現雕萎,發生悶苗。

3、預防措施

註意及時通風,從背風面開口,通風口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當床溫到20℃時,要適時正確掌握通風量,一般隨氣溫升高通風量由小漸大,通風口由少增多。通風量的大小應使苗床溫度保持在幼苗生長適宜範圍以內為準。並要準確選擇通風口的方位,應使通風口在背風一面。陰雨天氣尤其是連續陰天應選擇時機揭簾揭膜,增加光照。

三、僵苗

1、癥狀

僵苗又叫小老苗,是苗床土壤管理不良和苗床結構不合理造成的一種生理障害。受害幼苗生長發育遲緩,苗株瘦弱,葉片黃小,莖稈細硬,並顯紫色,雖然苗齡不大,但看似如同老苗一樣,故稱「小老苗」。

2、發生原因

苗床土壤施肥不足,肥力低下(尤其缺乏氮肥)、土壤幹旱以及土壤質地黏重等不良栽培因素是形成僵苗的主要因素。另外透氣性雖好,但保水保肥很差的土壤,如砂壤土育苗,更易形成小老苗。若育苗床上的溫室低矮,也易形成小老苗。

3、預防措施

宜選擇保水保肥力好的壤土作育苗場地。配制床土時,既要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料,也要施足幼苗發育所需的氮、磷、鉀營養,尤其是氮素肥料尤為重要。

四、燒苗

1、癥狀

燒苗是一種高溫生理災害,一般出現在苗床中部,燒苗現象發生快、受害重,幾小時之內可造成整床幼苗驟然死亡,損失慘重。燒苗之初,幼葉出現萎蔫,幼苗變軟、彎曲,進而整株葉片萎蔫,幼莖下垂,隨高溫時間延長,根系受害,整株死亡。主要表現為黃弱、莖細而硬、生長緩慢,拔下幼苗檢查,可見根系變褐,根量少。

2、發生條件

多發生在氣溫多變的育苗管理中期。前期氣溫低,後期白天全揭膜,一般不易發生燒苗。高溫是發生燒苗的主要條件,尤其是幼苗生長的中期,晴天中午若不及時揭膜,實施通風降溫,溫度會迅速上升,當床溫高達40℃以上時,容易產生燒苗現象。

燒苗還與苗床濕度有關。苗床濕度大燒苗輕,濕度小燒苗重。燒苗易發生在釀熱溫床、施用未腐熟有機肥較多的苗床及土壤養分嚴重匱乏的苗床。未腐熟的有機肥在腐熟過程中要吸收大量水分並放出熱量,造成幼苗缺水及燒根,而營養嚴重匱乏的苗床由於幼苗長期營養不良,處於饑餓、半饑餓狀態,造成秧苗老化。另外,苗床前期嚴重缺水、苗床長期低溫也會出現燒苗癥狀。

辣椒苗床四周一般不會出現燒苗癥狀,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苗床內以中部溫度最高,土壤水分蒸發快於四周,所以苗床中部易出現缺水癥狀。二是塑膠薄膜的流滴作用,使苗床四周及邊緣地帶的土壤能得到一定的水分補充。三是苗床邊緣受苗床鄰近土壤水分的影響,即使缺水缺肥也不會像中間那樣嚴重。四是邊緣地帶有機物發酵產生的熱量能向四周土壤傳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燒苗癥狀。遇到燒苗情況後,應及早查明原因,及時補水或水肥並補,苗床溫度低的要采取增溫保溫措施。

3、預防措施

經常註意天氣預報,晴天要適時適量做好苗床通風管理,使床溫白天保持在20-25℃。若剛發生燒苗,宜及時進行苗床遮陰,待高溫過後床溫降至適溫可逐漸通風。並可適量從苗床一端閉膜澆水,夜間揭除遮蔭物,次日再行正常通風。

五、漚根

1、癥狀

漚根非病理性病害,而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幾乎所有蔬菜幼苗均可受其害,瓜類早春苗床發生較重,尤以育苗技術粗放、氣候不良的地方極易發生。發生漚根的幼苗,長時間不發新根,不定根少或完全沒有,原有根皮發黃呈銹褐色,逐漸腐爛。漚根初期,白天萎蔫,早晚復原,幼苗葉片變薄,陽光照射後白天萎蔫,葉緣焦枯,逐漸整株枯死,病苗極易從土中拔起。

2、發生條件

漚根多發生在幼苗發育前期,陜西關中地區多在2-3月份,北方多在3-4月份發生。辣椒苗漚根的主要原因是苗床土壤濕度過高,或遇連陰雨雪天氣,床溫長時間低於12℃,光照不足,土壤過濕缺氧,妨礙根系正常發育,甚至超越根系耐受限度,使根系逐漸變褐死亡。

3、防治方法

防治漚根應從育苗管理抓起,宜選地勢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段作苗床地,床土需增施有機肥及配磷鉀肥。出苗後註意天氣變化,做好通風換氣,可撒幹細土或草木灰降低床內濕度,同時認真做好保溫,可用雙層塑膠薄膜覆蓋,夜間可加蓋草簾。條件授權,可采用地熱線、營養盤、營養缽、營養方等方式培育壯苗。

六、猝倒病

1、癥狀

辣椒播種以後,由於病菌的侵染,常造成胚莖和子葉變褐腐爛,致使種子不能萌發,幼苗不能出土。當幼苗出土以後,莖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漬狀、淡黃褐色,無明顯邊緣,逐漸失水變細,成為線狀,由於不能承受上部子葉的重量而猝然折倒,子葉在短期內仍保持綠色,此病一旦發生,蔓延非常迅速,幼苗成片死亡。苗床潮濕時,病部及附近土壤表面有白色棉狀菌絲體(立枯病菌絲為褐色蛛絲網狀)。

2、發生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絲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以遊動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生,引起爛種倒苗,病菌腐生性強,能長期存活在土壤和有機肥料中,借雨水、堆肥、農具等媒體傳播,苗床土壤帶菌或未經消毒,是發病的根源。猝倒病病菌屬低溫病,最適生長溫度為15-16℃,最低為8-9℃,最高30℃。因此,早春苗床發病重。

3、防治方法

(1)采用快速育苗或無土育苗法,加強苗床管理,看苗適時適量放風。避低溫高濕條件出現,不要在陰雨天澆水。(2)根據當地要求選用抗猝倒病品種。

七、立枯病

1、癥狀

一般在辣椒真葉出現以後發生。幼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反復幾天以後,枯萎死亡。莖基部生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擴大到莖基部周圍,病部收縮幹枯,葉色變黃雕萎,根變褐腐爛,直至全部死亡,由於立枯病發生在木栓化以後,一般不倒伏,立枯病因此而得名,濕度高時,病部產生褐色稀疏的蛛網狀黴(與猝倒病區別)。

2、發生條件

病菌以菌絲或菌核在土壤內病殘體和有機質上越冬,腐生性強,可在土中存活2-3年,寄生範圍很廣,床土帶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根源。病菌發育最低溫度為13℃,最高為42℃,最適24℃,氣溫在15-21℃最易發病,在18-20℃發病嚴重。病菌對酸堿度適應範圍較廣,PH3.0-9.5均能適應,以在弱酸條件下發育良好。病菌透過水流、農具等媒體傳播。凡溫暖潮濕、播種過密、澆水過多、間苗不及時均易發病。

3、防治方法

盡量避免使用帶菌土壤,苗床用惡黴靈進行消毒。不使用未腐熟肥料。作好苗床的通風透氣工作。發病前噴科佳(有效成分:氰霜唑)進行預防,發病初期噴惡黴靈或百菌清或敵克松等進行處理,可以同時撒草木灰或幹細土並清除病菌。立枯病可結合猝倒病一並防治。

八、灰黴病

1、癥狀

本病主要發生在苗期出真葉以後,特別是保護地,氣溫低、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最易發生,是常見的苗期病害之一。當辣椒出現第一片真葉以後,子葉、幼葉均可感病,開始病部水漬狀,後變褐色,縊縮、折倒,及至全株死亡。

2、發生條件

灰黴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殘枝上越冬和越夏,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菌絲,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透過氣流、雨水傳播,蔓延十分迅速,病菌發育適溫20-25℃,最高30-32℃,最低2℃,在低溫高濕下最易發病,因此,早春辣椒苗床常成片發病。

3、防治方法

灰黴病主要是床土帶菌、低溫高濕、氣流傳播引起的,因此床內要保持較高的溫度和良好的通風條件,發病期應盡量控制澆水,降低床內濕度。徹底清除中心病株並噴藥消毒。發病前噴科佳進行預防,發病初期噴真菌凈等1-2次進行治療。

解讀 三農政策 /分享 種植 經驗

農民手冊,10萬農人都在看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