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蕓豆等豆類蔬菜的生長發育、需水需肥以及病蟲害防治都有其獨特的規律,因此在管理措施上,應根據其生長發育的特點進行管理,以下重點介紹管理中需註意的幾個問題。
一、需肥規律和合理施肥。 豆類蔬菜根系較發達,主根入土深,吸肥吸水和抗旱能力也強,且自身有固氮菌瘤,能固定和利用大氣中的氮素。生產中,在花蕾期以前,根瘤形成少且弱,應註意增施一定數量的氮素肥料。在棚室栽培中,農家肥和復合肥施用量較大,氮素化肥基本能滿足整個生育期的需求,可以在需肥臨界期(花期和盛果期)分兩次施用嘉美紅利1袋+贏利來或海洋之星,每畝每次用10-15公斤即可。
豆類蔬菜對磷的需求量遠遠小於氮素,但根瘤在形成過程中磷元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磷元素的含量是根系的1.5倍,所以在基肥的使用中要增施磷肥,以每畝基施50公斤為宜。鉀元素對豆類蔬菜成莢至關重要,需要量最大,此時缺鉀蕓豆、豇豆的產量和品質將受到嚴重影響,在基施鉀肥的基礎上,應在花期和盛果期分三次追施含鉀套餐肥,以每畝每次追施嘉美核子動力5-10公斤為宜。
在強調三要素的同時,切忌忽視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其中以硼、鉬、鎂、鈣最重要,硼和鉬對豆類蔬菜最重要,缺乏會影響花芽的形成,應在基施或溝施的基礎上,花期和成莢期分二至三次噴施含硼、鉬的嘉美腦白金或金點,鈣鎂元素缺乏地區,要增施鈣鎂肥或噴含鈣、鎂元素的葉面肥。增施農家肥,增肥地力是豆類蔬菜優質高產的基礎。
高產地塊應畝施優質圈肥5000公斤以上,並配合施用三元素復合肥100公斤左右。生物菌肥、腐殖酸類肥料,可培肥地力,是今後施肥的發展方向,要重點推廣。稻殼和農作物稭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透氣性,應大力提倡施用。
二、控制旺長保花保果。 豆類徒長主要是溫度高,肥水過大尤其是氮肥過量引起。尤其是在花蕾前過量使用,易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影響產量的提高。必要時,用萘乙酸和助壯素進行防治,但應註意在現蕾前控制為好。
三、拋棄「幹花濕莢」的習慣。 「幹花濕莢」,即「澆莢不澆花」,這是一些菜農的習慣做法,就是豆類蔬菜在花期不澆水。這部份菜農認為,澆水後土壤和空氣濕度過大會影響到花粉發芽,過多的水分會降低雌蕊柱頭上黏液的濃度,使雌蕊不能正常授粉而增加落花落莢,降低產量,而且容易引起病害的發生。
在這裏,我們要告訴這些菜農朋友,這種認識和做法是錯誤的。因為豆類蔬菜開花結莢時對水分要求嚴格,其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5%-80%。豆類蔬菜花粉形成期,如土壤幹旱空氣濕度又低時,則花粉發育不良,導致花和豆莢數減少,或者落花落莢。
所以,「幹花濕莢」的傳統做法是不對的。那麽,花期若土壤過幹應怎麽辦呢?方法有二:一是可采用「膜下輕澆小水」的方法,補充植株和花芽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
二是可采用「先補後澆」的方法。即:可先采用葉面噴施嘉美腦白金或金點的方法,確保花朵和豆莢生長所需要的水分,1-2天後,豆莢坐住再進行澆水沖施嘉美紅利、海洋之星的方法,促進豆莢發育。
四、主要病蟲害防治。 白粉虱、蚜蟲、斑潛蠅應以防蟲網和黃板誘殺為主,化學防治可噴用吡蟲啉1000倍或啶蟲脒2000倍與25%阿克泰2500-3000倍混合噴用,不僅殺蟲範圍廣,還能提高防治效果。豆類蔬菜最易發生銹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和枯萎病。
在花蕾期和盛果期,可分兩次噴阿米西達1500倍預防前三種病害,後兩種病害可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施保功灌根防治,也可選用68%金雷多米爾700倍混適樂時1500倍灌根防治。
參考資料:
【豇豆、蕓豆管理上需註意的幾個問題】壽光蔬菜網
【豇豆、蕓豆管理上需註意的幾個問題】農業開發網
【豆類蔬菜澆水不要「幹花濕莢」】內蒙古農牧廳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 ↓ ↓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到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