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這植物名字挺嚇人,卻有很高價值,過去常用來燉肉給孩子吃,消食破積

2024-03-03鄉墅

在廣袤的鄉村山區,孕育著豐富多樣的野生植被資源,其中不乏極具價值的種類。諸如薺菜、拐棗、香椿、刺老芽以及桑葚等常見的野菜和野果,均屬於此類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並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與青睞。

然而,除了作為食物來源的野菜野果之外,野生植物世界中還隱藏著一類特殊的成員,它們的主要用途並非滿足口腹之欲,而是在傳統醫藥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常常在昔日被用於民間療法,充當獨特的藥用植物。

接下來,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正是這樣一種具有顯著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它在當地被稱為「餓螞蝗」,雖然名稱聽上去還挺嚇人,但其實際用途卻極為廣泛且重要,價值也很高。在過去,人們常將餓螞蝗與肉類一同燉煮,以此方式提供給兒童食用,以期達到特定的保健或治療目的。

清晨分時,我隨同村莊裏的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一同踏入山林,目標是挖掘一種小型樹木的根部。這種樹木對於許多老一輩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們常常掘取該樹的根來烹煮肉類,以吸引那些食欲不振的小孩進食。有趣的是,這種樹木有個頗令人驚訝的名字——「餓螞蝗」。

餓螞蝗,學名為豆科山螞蟥屬的一種多年生灌木,其植株高度一般不超過2公尺,普遍在1公尺上下。除了「餓螞蝗」的俗稱外,它還在民間被喚作「山螞蝗」。這個名字之所以既奇特又略帶驚悚色彩,背後還蘊含著一段神話傳說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備受寵愛的孩子,他的父母視其為掌上明珠,對他的任何需求都竭盡全力滿足。一日深夜,孩子頻繁醒來,嚷嚷著要吃雞肉,盡管已是深夜,父母仍毫不猶豫起身,趕忙到雞舍抓雞、宰殺,並精心燉煮給孩子享用。然而,年幼的孩子只吃了小小一塊便已滿足,不再進食,疲倦的父母雖因此耽誤了睡眠,卻毫無怨言。

後來,孩子去祖母家玩耍,某個夜晚,孩子任性地要求祖母將天上的圓月摘下來給他吃,他在祖母懷中又哭又鬧,完全不顧祖母的勸慰。手腳亂舞間,祖母無奈放手,孩子跳下地後哭鬧得愈發激烈。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祖母選擇了不予理睬。孩子見願望無法達成,竟然拿起竹棍攻擊祖母,祖母只能閃避。

此時,天空突然響起一聲驚雷,孩子受驚失足,滾落山下的溝壑中,不幸離世。即便到了陰曹地府,他仍然哭泣不止,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埋怨起祖母。閻王對此深感不滿,訓斥道:「你這個被寵壞的小孩,竟敢動手用竹棍打祖母,因自己的魯莽行為喪命,卻還怨恨長輩。我判你投身水中。」

於是,這個孩子轉世為一只螞蟥,在水中生活了數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成長為一個能體諒錯誤的大人,並選擇化身為一棵小樹,靜靜地守護在祖母家門口。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將這種螞蟥稱為「餓螞蝗」、「山螞蝗」。

當然,盡管關於餓螞蝗的傳說引人遐想,實際上這種植物並不像故事中那樣令人畏懼,反而以其美觀著稱,幾乎終年翠綠欲滴。尤其對於昔日山區的農人們而言,餓螞蝗堪稱無價之寶,因為它全身上下皆可入藥,其中尤以根部的價值最為珍貴。

回顧過去,每當遇到小孩子患上疳積,食欲不振的情況,老一輩的人們便會踏入山林,親手挖掘餓螞蝗的整株植株。他們細心地將挖來的餓螞蝗洗凈,隨後與豬肉一同慢燉。燉煮出的肉湯醇厚甘美,而小孩子食用後,厭食的癥狀往往能得到顯著改善。因此,在過去的歲月裏,餓螞蝗作為一種民間療法被廣泛用於燉制肉類食品,以助於恢復小孩子的正常食欲。

事實上,餓螞蝗展現這樣的藥效並不罕見,在【福建藥物誌】一書中已有明確記錄,指出其味甘性涼,具備清熱利尿、排毒消腫以及助消化、化積滯的功能,可有效應對胃部不適、小兒疳積乃至中暑等多種病癥。

時至今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選用餓螞蝗作為藥材的現象已逐漸減少。除了在福建、貴州以及兩廣地區的一些鄉村尚有人間或采用外,大部份人都對該植物變得陌生,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親愛的朋友們,不知您是否了解餓螞蝗這一中藥材呢?您在童年時期是否品嘗過以餓螞蝗燉制的豬肉佳肴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經歷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