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淑貞
昔日熱鬧
的農村,如今為何走向沒落?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農村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八九十年代,我的村子曾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家家戶戶忙碌地耕耘在田間地頭,歲月雖然艱苦,但人們在辛勤勞作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疫情放開後的第二年,景象大不如前,田地拋荒,年輕人
外出打工,剩下的只有留守老人和空曠的田野。
在繁榮與沒落之間,農村又經歷著怎樣風霜呢?
說到 八九十年代,農業經濟是農村的支柱,家家戶戶的勞動力都集中在田間地頭。 那時候,我們的父輩們常常起早貪黑,辛勤勞作。 父母在地裏幹活,孩子們放學後也會幫忙做家務、煮飯,寒暑假則跟隨父母上山放牛羊、砍柴、挖竹筍。
每年春天,山裏的竹筍是我們家裏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夏天,大家會去找野生枇杷和八月瓜;
到了冬季,更是忙著采摘菌子。
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為生活努力,整個社群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不僅如此,每到農忙時節,家庭的勞動力就更顯得尤為重要,老人們也會參與其中,幫助幹些輕松的農活。
每家每戶都養有豬,過年殺一頭豬是最熱鬧的事,家裏堆滿了臘肉,能吃大半年。
農村的特產可以輕松地賣到城裏去,無論是大米、玉米、茶籽,還是雞鴨魚肉。
這種「小農經濟」模式讓農民們的生活得以維持,他們雖物質上不富裕,但精神上卻十分富足。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農村失去了大量勞動力。 田地荒蕪,雞鴨豬羊逐漸減少,老人在村中獨守寂寞和稀疏的田野。
每次回到村裏,看到田地荒廢,心裏總是一陣酸楚。
以前那種繁忙勞作的場景幾乎消失殆盡。
老人們辛苦養的豬,也只是為了過年時熱鬧一下,可那種大規模殺豬的場面已不復存在。
更多的人習慣在城裏買肉,然後做成臘肉,再也沒有了自己家裏殺豬的感覺。
不僅養豬少了,其他農作物也因為缺乏勞動力而收成銳減。
以前的菜園、茶樹、糧田,現在幾乎都成為了荒地。
農村的經濟陷入了尷尬境地,昔日的繁榮似乎成了一場遙遠的夢。
什麽原因導致了當下的現象呢?
隨著城市化行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遷移,尤其是年輕勞動力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使農村人口日漸減少。 較低的農業收入和高強度的勞動形成強烈對比,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收入較高且勞動強度相對較低的工作。
農村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不完善,使得願意長期留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 單一的農業經濟模式使得農村無法形成多元化經濟,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農村發展受限。
曾經的繁榮已成回憶,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村就此沒落。我相信在新政的扶持下, 未來的農村依然可以煥發新生,重現昔日的生機。
【圖片來源網路,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作為學習參考使用,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選上方卡片關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