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曾說: 我們曾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少不更事時,這句話未能入心坎。最近重溫【楊絳傳】,再次咀嚼楊絳的一生,才品出其背後的深刻韻味。
生活千瘡百孔,每個人都會惶然無措,陷入精神內耗中。但是她卻在命運的波瀾中,把生活的苦與難,當書看,當戲看。
到了一定年紀,等你吃過了虧、栽了跟頭,也終將學會不爭不吵不內耗。
01
不理睬爛人爛事
把生活過得順心
在牛津留學時,楊絳夫婦租住在金先生的家裏。一日三餐均由金先生提供,可夥食卻越做越差。
楊絳總是把食物省下來留給錢鐘書。而錢鐘書還總覺得吃不飽,日漸消瘦,令她心疼不已。 楊絳便開始找房子,搬了出去。他們夫妻二人開始自己做飯,生活十分愜意。
人這輩子最傻的事,就是被不值得人耽誤自己的生活。糟心的事一笑而過,遇討厭的人退一步,這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一些泥坑,你越是憤怒地往裏踩,越會把自己濺得滿身。
有不較勁、不爭吵的智慧,不浪費精力在爛人爛事上,日子才能過得稱心如意。
02
不抱怨生活的苦
把日子過出滋味
特殊時期,楊絳被安上 「右派」的罪名。
睡在四根木樁架成的竹榻上,吃的是玉米渣、煮白薯和窩窩頭;每天還要進行艱苦的勞作,被安排刷廁所、挖井 ……
生活清苦無比,她卻能苦中作樂。
回憶起那段歲月,楊絳曾說: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裏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
萬般滋味,皆是生活。人生漫漫,若汲汲於痛苦,痛苦便無處不在;但心若向陽,眼中所見必然無處不歡喜。
03
不在意別人眼光
過自己的人生
【圍城】火了之後,各地的邀約函和拜訪者都紛至沓 來,錢鐘書和楊絳夫婦基本回絕,他們認為,研究學術遠比應酬這類的事情重要得多。
但也因此,詆毀他們 「清高傲慢、孤芳自賞」的聲音甚囂塵上。
別人的嘴你堵不住,但自己的心卻任由自己掌控。 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不去計較,也不在乎。
他人的評價,可以是殺人劍,讓人痛苦不堪;也可以是輕飄飄的灰塵,揮之即去。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走腳下的路,不理旁人閑言碎語。
▽
楊絳說,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
人間非凈土,各有千種愁,萬般苦。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往後時時整理心態,專註當下事。凡事不計較、不抱怨、不纏結。
——結伴鄉村,抱團田園。 私家菜園訂制、農房租賃 ,加微信xhgzwx1 , 成為 開放型、移動式、自助化 「田園養老社群」 的社群會員 ,實作共同的心願。
免責聲明:
部份圖文、視訊來源於互聯網或微信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我們對文章的觀點保持中立;非常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寫作,如有侵犯版權敬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點選 「田園養老社群」 關註本號。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