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面 「 農民手冊」 免費學習種植技巧,了解最新三農政策!
對於很多想從事農業的朋友來說,最痛苦最無奈的,莫過於不知道今年要種啥,不知道種啥能賺錢。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各種被吹得天花亂墜的「訂單農業」:
包技術、包回收、零門檻、高收益
,引得許多人躍躍欲試,一些種養新手更是難抵誘惑。
然而,當他們買下披著「訂單農業」外衣的高價種苗後,致富美夢很快就成了泡影,錢也「打了水漂」,上當的人一個個欲哭無淚。
0 1
三無產品成 「菌中黃金」
說好的包技術、包回收呢?
商家
你不買高價營養液套餐,我們不再提供技術指導!
4月某天,網民劉女士與常德市德山湘之農食用菌廠簽訂協定,29500元購買菌廠600個金耳菌菌包。劉女士說, 菌廠宣稱金耳菌是「菌中黃金」,種植周期短、產量高,還承諾包技術、包回收,30天即可收一茬,一個菌包可收三茬 。然而,她收到貨後卻發現,有部份菌包已黴變。她立即與菌廠聯系,對方建議她購買一個6800元的營養液套餐。劉女士拒絕後,菌廠的技術人員便不再提供指導了,她只得自己精心照料剩余的菌包。然而,一個多月後,卻是什麽也沒長出來。大部份菌包都發黴了,金耳菌顆粒無收。
已黴變的菌包 圖片來源:法治復興號
商家
讓你找不到我,自己找銷路去吧!
與劉女士遭遇不同的是,網民黃女士雖種出了金耳菌,卻也沒有得到收益。今年3月,黃女士與江西綠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菌種購銷合約, 以18800元的價格購買了450個菌包 。雙方合約約 定,金耳菌幹品回收價格為420元/公斤,鮮品回收價格為90元/公斤。
「我種的金耳菌大部份都出芽了,便 提前聯系公司回購,卻怎麽也聯系不上 。」黃女士很是著急,目前她已收獲的50多公斤鮮金耳菌還沒有被回收,賣也賣不出去。
據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金耳菌鮮品價格為30元至50元/公斤,普通幹品價格為250元/公斤,比江西綠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回購價低了約50%。 按正常的商業邏輯,公司不可能虧本回收。
圖片來源:中國三農報道
近期還有多名種植戶反映遭遇了金耳菌種植包銷套路,結果都是 要麽種不出,要麽企業不回購 。
當地執法單位對德山湘之農食用菌廠調查 發現,該廠自從事 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還不足3個月,開展 金耳菌種植加盟回購計畫以來, 2個多月共與4名種植戶簽約,均未回購種植戶的成品 。 菌廠所銷售的金耳菌菌種,均從河南省周口市某食用菌廠采購。 德山湘之農食用菌廠和上遊廠家均 涉嫌銷售三無產品 ,常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決定對德山湘之農食用菌廠進行立案。
0 2
種2000畝有機花菜
直到收獲才知道遭遇騙局了
商家
你組織大夥來種,我們高價回收!
菜農老吳也遇到一件事,一個廠家的業務員找到他,讓老吳組織附近的農戶進行訂單種植有機花菜,種植面積將近2000畝,並且承諾按照高於市場價0.5元收購他們種植的有機花菜,並簽訂了最低的銷售價。
但是,按照訂單企業的要求, 種植有機花菜必須使用他們企業的種子、化肥、農藥,按照他們的技術管理和種植,而且所有的生產資料包括種子、化肥、農藥都必須現款結清 。為了能夠高於市場價銷售種植的有機花菜,老吳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並簽訂了合約。
在整個有機花菜的種植期間內,老吳和他組織的農戶完全按照當初的合約執行,按照企業的要求使用他們提供的化肥、農藥、種子,也按照他們的種植技術進行種植管理。
可轉眼到了有機花菜的收獲期,老吳給當初的業務員打電話卻發現根本打不通,企業的座機也無法打通。一直等到下霜老吳也沒有將有機花菜銷售出去,最後只能低價處理。
當老吳發現當初購買企業的 化肥、種子、農藥要比市場價高出很多 ,才意識到自己被套路了。他們原來只是銷售化肥、種子和農藥,根本就沒有打算回收老吳的有機花菜。
0 3
讓種植戶既愛又恨的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又稱合約農業、契約農業,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 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農戶或其所在村組同農產品購買者之間簽訂訂單,然後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
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是農業發展的進步:
第一,訂單農業解決了種植大戶的品種選擇難、種植管理難、農產品銷售難的三大難題;第二, 訂單農業就像一座橋梁,一個平台,連線著種植、銷售、生產和銷售,對農業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 ;第三,訂單農業的大力推廣,也解決了農業種植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問題,推動了農業高品質發展,與環境友好和諧發展的序幕。
綜合來看,訂單農業為多數農民指明了方向。但是,也有不法分子鉆了訂單農業的空子,借機斂財,欺騙種植戶。
在網路上搜尋發現,近幾年關於訂單農業的騙局特別多,有人專門進行了歸類總結:
①
常規品種
雞、鴨、鵝、兔等。
②
特種養殖
中華黑豚、螞蟻、美國林蛙、養蟾取衣、特大黃鱔、蜘蛛取毒、白玉蝸牛、蛋白蟲等。
③
種植類
靈芝、仙人掌、瑪卡、冬蟲夏草、月月結果的草莓、藥材種植、蘆薈種植……
圖片來源: 中國三農報道
其實,訂單農業騙局是有跡可循的,只要你留心觀察,你會發現這些新型農業騙子的套路離不開這5個步驟:
第一步
與種植大 戶展 開合作後,他們便會派出一名農技師指導大棚建設工作。由於種植大戶對大棚建設基本上不太了解,所以相關事宜基本上是農技師一人說了算。他們會從特定的渠道采購大棚建設材料,一般會比市場價格高出50%-80%,當被種植大戶發現後便會聲稱品質好。其實,農民朋友從這裏就開始失真失了。
第二步
大棚搭建完,騙子派來的專人便開始指導種植,此時大棚已經搭建完成,專人會跟你要以後指導種植的薪資,為了繼續合作和銷售渠道,農民朋友往往就忍了。他們的薪資在五千到八千不等,且要求月結與包吃住煙酒等,比專門的農技師聘請費用還要高。
第三步
種植過程中種子、農藥、化肥等,同樣由這位專人進行購買,所以中間的水分肯定不會少。
第四步
其實他們並沒有銷路,同樣在賭蔬菜行情好壞,只不過用的是種植大戶的籌碼,而且還拿著種植大戶的薪資、提成。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局面,簡直是空手套白狼。
第五步
等蔬菜進入收獲期後,若行情好,他們會與種植大戶繼續合作下去,以便拿取約定股份分紅。 可 行情不好的情況,他們白天還說可按合約收購,晚上便會卷鋪蓋開溜,手機一關從此人間蒸發。他們開溜後剩下一地蔬菜,種植大戶 一點頭緒沒 有,只能低價進行處理或白白爛掉。
0 4
種植戶們如何能準確避坑?
理性而言,所謂的訂單農業騙局,伎倆並不復雜,利用農戶盼技術、盼市場的心理,用計畫預期來誘惑農戶,達到推銷種苗、飼料、藥品的目的,再利用農業經營風險性,用失信來混淆欺詐的性質,從而掘下坑農傷農的陷阱。
然而,如此簡單的騙局,卻讓不少農戶屢屢上當,這除了反映出不少農民缺少風險意識、防騙意識,也深層次折射出以千家萬戶為主體的傳統農業經營的老問題: 把控生產要素能力弱,參與市場合作賽局能力弱。
因此,以下5點防範措施建議種植戶一定要留意!
1、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法理常識的積累套用。 經銷商要守法經營、合法經營,菜農和蔬菜經銷商要學會以規範完整的合約取代口頭約定等簡易交易習慣,同時,蔬菜協會可針對不同農產品的特性幫助農民群眾制定一些合約示範文本,以便更好地維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
2、嚴把蔬菜買賣合約的約定。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在其所在地經營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利用地方保護主義逃避法律制裁,所以簽訂蔬菜買賣合約並保留好證據,同時必須認真審查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保證蔬菜買賣合約的有效性。
3、對那些不熟悉的購菜人,盡量避免收取其開出的「遠期支票」和「白條」。 因為利用「空頭支票」實施詐騙是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騙子們往往利用支付貨款的「檔期」,轉移貨物後逃匿或者將貨物銷售一空後潛逃。
4、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多問多想,增強防範意識,多問一個「為什麽」。想一想對方做生意的目的,有沒有騙人的可能。
5、對出現的問題, 切記依法維權,並及時到相關部門(當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 農業農村局、 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中心等)上報情況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種植期間,可以將對方提供的種子、化肥等物資進行一個樣本留存,以便後續維權時查證品質。
種植的關鍵是銷路和成本,如果涉及長途運輸回收,一定要謹慎,因為種苗長途回收成本會大大增加。因此, 真正的公司都是和附近的農戶合作,通常不會跨幾百公裏遠距離合作。 同時, 種植戶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如果要從事種植業,應該去正規的種苗商家購買。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 ↓ ↓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到 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