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啊吹向我們……」記憶裏,一直都是歡快的節日,說的祝福話都是節日快樂。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突然說,端午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
一種說法是,這個節日是紀念屈原沈江的日子,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能說快樂。
另外一種說法是, 五月為毒月,五日為惡日,五月五日一直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征。
這一天五毒出動,瘟疫橫行。所以這天人們會做一些事情,防病避疫,驅邪禳災。
在這樣一個祈求平安健康的節日裏,祝願別人安康,自然更應景一些。
01
防病驅疫,護佑健康
每年端午前後,雨水增多,氣溫攀升,是各類毒蟲爆發的時節。
民謠裏講: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五毒不是什麽猛獸,而是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
它們在這個時節大量繁殖出現,咬人傷人,甚至傳染疾病。為了自身的健康,古人選擇用草藥驅蟲防病。
【歲時廣記】裏講: 「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選擇上山采藥,主要是艾草和菖蒲,把這兩種草藥融入到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民間甚至說: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
除了艾草和菖蒲,民間還有畫鐘馗的習俗,還要喝雄黃酒。
我們熟悉的許仙和白娘子故事裏,就有端午飲雄黃酒這個習俗。
人們還會用雄黃酒寫 「王」字在孩子身上、額上。
也是希望可以讓孩子躲避毒蟲,護佑健康。
端午節的習俗都是為了祛毒禳災而生,是古代的 「防疫日」。
少熬夜、多運動、規律飲食,註意消毒通風。
保證健康的生活,是一切幸福的基礎。
02
祭祀先人,感恩上蒼
端午節不祝人快樂,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它本身是一個祭祀節日,所以莊重和嚴肅。
端午節有個非常重要的習俗是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
唐詩雲: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粽子除了紀念屈原,還有一個重要的功用是感恩自然。
端午節在芒種時節,正是糧食收獲的時候。
人們把收獲的糧食,當成是自然的恩賜與饋贈。
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吃,而是感恩自然,感謝天地。
粽子,是最重要的祭祀之物。
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則是祈禱。
感謝大自然的贈與,感謝大地生養萬物,養育萬民,祈禱明年的豐收與富足。
這種對大地與自然的感恩,讓中國人養成了安土重遷,安於土地的觀念。
加上對屈原愛國精神的推崇,逐漸形成了中國人家國天下的情懷。
也正因此,端午節得以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傳統節日。
03
消災延福,祈願平安
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主題。
春節的主題是祈福,清明的主題是悼亡,中秋的主題是團圓,端午是避疫消災。
掛艾草也好,畫鐘馗也罷,都是我們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的方式。
這不是迷信,而是我們最飽滿的情感,最質樸的期望。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願我們所愛之人,都順遂安康。
——結伴鄉村,抱團田園。私家菜園訂制、農房租賃,加微信xhgzwx1,成為開放型、移動式、自助化「田園養老社群」的社群會員,實作共同的心願。
免責聲明:部份圖文、視訊來源於互聯網或微信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我們對文章的觀點保持中立;非常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寫作,如有侵犯版權敬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點選「田園養老社群」關註本號。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