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京開幕。委員們一件件提案圍繞「國之大者」,反映「民之關切」。
其中最讓農村老人關註的,便是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擬送出【關於大力提高農民養老金標準加快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提案。
作為農村的老百姓,我本人也是十分關心農民養老金的,畢竟我的父母就是農村戶口,同時也都80多歲了,正是領養老金的年紀。
因此,我也專門看了3月4日的兩會,尤其是專門聽了連玉明委員的相關建議。
用一句話來說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建議的建議,那就是「 啟動全國範圍內的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 」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據連玉明委員估算,「如果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養老金至少上調100元,按照全國1.3億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算,每年新增財政支出1560億元。按照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4574億元,這筆支出約占全國財政支出的5.6‰。」
此外,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向上攀升,農民養老金也需要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因此,連玉明委員建議, 進一步強化農民養老金增長機制,確保農民養老金增長不低於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振幅。
另外,我也專門看了下連玉明委員擬送出【關於大力提高農民養老金標準加快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提案。這份提案概括來說主要有4點,如下:
1、提高農民養老金標準: 提案建議大振幅提高農民養老金標準,確保農民老年人在經濟上能夠得到基本保障。這可能涉及到對農民養老金制度的財政投入增加,以及對農民養老金發放機制的最佳化和調整。
2、加快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提案強調要加快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為農民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優質、便捷的養老服務。這可能包括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農村養老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推廣智慧養老等先進技術等。
3、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業發展: 提案可能提出一系列措施,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包括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養老服務、培育農村養老服務品牌、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市場監管等。
4、強化政策保障和支持: 提案可能還包括一系列政策保障和支持措施,如加大財政投入、最佳化稅收政策、提供金融支持等,以確保農民養老金標準提高和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工作的順利推進。
說句老實話,對於連玉明委員的提案和建議,我是舉雙手贊成的,這樣對於我們農村的老百姓,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來說,是十分好的。雖然農民的養老金上調的並不多,但也能切實保障農村老人的生活。
而且,我個人認為,上調農民的養老金,還有3點好處,如下:
首先,上調農民養老金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實作社會公平。 長期以來,城鄉之間在養老金待遇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公平胡穩定。透過提高農民養老金,可以逐步縮小這種差距,使農民和城市居民在養老保障上享有更加公平的待遇。
其次,上調農民養老金有助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農民是農村經濟的主體力量,提高他們的養老金水平,可以增加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刺激農村消費市場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
最後,上調農民養老金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舉措。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提高農民養老金,可以減輕農村老年人的經濟負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有助於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當然了,也有人會提出疑問, 「 啟動全國範圍內的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 」 是否可行?
其實,我也由此疑問。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我還專門去國家統計局查閱了下中國農村老年人口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相關數據。
發現中國農村養老方面的問題確實嚴峻,首先,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農村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3億左右。其次,截至2022年,中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累積結余12961.7萬元。
按照連玉明委員估算的農民養老金每年新增財政支出1560億元的話,那麽中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累積結余也撐不了多久!
所以,「 啟動全國範圍內的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 」大機率會有點難度。不過,農民養老金上調肯定是有的,因為在前兩年,多地就已經開始在試行動態調整機制。
啥是動態調整機制呢?即根據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變化,來對農民的養老金進行適時調整,這既能保障農民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又能確保養老金制度的永續性。
而根據目前中國的發展情況來看,總體經濟和物價都是在上漲的。所以,農民的養老金上調是必然的,只是上調多少的問題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總的來說,我是希望連玉明委員的建議能夠實行,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會有點難度,但農民養老金是板上釘釘了!就看之後具體政策出來之後,能上調多少吧!
對此,大家怎麽看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