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這種「魚籽」長樹上,曾是窮苦人的救命糧,生熟都能吃,燉雞更是一絕

2024-02-25鄉墅

每年春季到來之後,農村田野間總會呈現這樣的畫面:一群人在田間地頭忙碌著,他們一手緊握小鏟子,另一手則提著竹簍或袋子,一邊細心挖掘新鮮野菜,一邊將其裝入容器中。

品嘗野菜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一部份,這一習俗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時代。當時,【詩經】以詩歌形式記載了古人采集野菜、享用野菜的情景,這一傳統沿襲至今。如今,野菜已成為春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元素之一。

用一句古語來表述就是「食野菜,品春意」,因為大部份野菜都在春季蓬勃生長,蘊含著春的氣息,因此食用野菜能更好地讓人們品味到春天的味道。

中國擁有豐富的野菜資源,無論是樹梢、土壤還是水域中生長的種類繁多,應有盡有。盡管可食用野菜品種眾多,但由於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野菜分布各具特色,這意味著各地居民通常只能品嘗到本土特有的野菜品種,而難以嘗遍其他地區所特有之物。盡管市場上確實有售賣野菜的情況,但品種選擇相對有限,常見的如薺菜、香椿等僅占少數。

在此背景下,我想向大家介紹一種生長在中國南方地區的獨特野菜品種。這種野菜植根於樹上,其外觀奇特,猶如一粒粒「魚籽」,不僅可生食,亦可烹煮熟食,歷史上曾是窮苦老百姓的重要食物來源,在極度困難時期甚至起到了救荒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將其與雞肉一同燉煮,更是一絕。這就是被譽為「棕包米」的奇妙食材。

在中國南方的部份地區,存在著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樹種,其葉片猶如放大版的蒲扇(據傳古代曾被用於制作扇子),而樹幹則覆蓋著一層獨特的「蓑衣」狀纖維層,這種樹木就是我們所說的棕櫚樹。

棕櫚樹在人工種植方面並不常見,更多是自然生長於田間地頭,因此,在中國南方廣闊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在開闊的農田邊緣地帶,野生棕櫚樹的身影頗為普遍。部份農村家庭還會特意在自家房前屋後栽種幾棵棕櫚樹,他們種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利用樹幹上層層疊疊、形似「蓑衣」的棕片,來制作各種生活用具,例如蓑衣、棕繩、床墊以及掃帚等。

此外,棕櫚樹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樹皮上,它的花同樣具有實用性。每年大約3月份時,棕櫚樹會進入花期,其花朵形態獨特,花苞階段同樣會被一層類似「蓑衣」的外殼包裹。剝開這層外殼後,人們會發現內部的花穗密布著無數如同米粒般大小的小黃花,整體色澤金黃,看起來猶如一串串飽滿的魚籽。

在民間,棕櫚樹的花被親切地稱為「棕包」或「棕包米」,人們會在其尚未綻放之際采擷下來,那麽,它的用途是什麽呢?答案是作為食材。

根據老一輩人的回憶,在那個糧食匱乏的時代,棕包米曾扮演過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許多窮苦人家的救荒食物,不少年長者都有食用棕包米的經歷。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除了雲南、貴州和江西的部份地區仍視其為地方特色美食之外,其他地方的人們已較少食用棕包米,甚至很多人並不知曉它具有可食性。

實際上,棕包不僅適宜食用,而且是一種富含營養且品質優良的野生蔬菜品種。無論是生食還是烹調成熟,棕包均可上餐桌。不過,在享用棕包之前,務必先品嘗一小塊以確認口感,因為盡管它們在外觀上相似,但味道卻各有不同。

棕包主要有兩種型別。一種以其甜美飽滿的口感而著稱,食用時美味可口,這種通常被人們稱為「金竹米」。另一種棕包則具有苦澀的味道,形狀較為細長且不飽滿,它通常見名為「苦竹米」。

盡管甜味的棕包深受大眾喜愛,但有趣的是,許多經驗豐富的老農們更偏好苦竹米這一品種。他們認為,苦竹米在燉雞時能發揮出獨特的烹飪效果:燉煮過程中,其苦味會適度減輕,食之不僅能在苦中品出回甘,還據說具有降壓護肝的食療功效。

在中國,雲南騰沖地區的居民對棕包有著非同尋常的喜愛,每年春季,他們都會親赴野外采摘新鮮棕包,並將其融入日常飲食中。不僅因為棕包是他們的至愛美食,更是因為他們擅長創新烹飪,已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棕包佳肴,甚至將棕包塑造成為當地標誌性的特產之一。

因此,若在這個季節有機會探訪雲南騰沖的朋友,務必不要錯過品嘗這一獨特美味的機會,否則難免會留下遺憾。

在當地,棕包的食用方式主要有兩種極具代表性的做法。一種是精心處理後的棕包,與臘肉丁、腌制蔬菜和胡蘿蔔絲巧妙搭配,經大火快炒後,菜肴色澤明艷動人,醇厚香味令人垂涎。另一種則是烹製棕包湯,首先需將棕包浸泡在水中一整夜以去除其微苦之味,隨後與魚、雞或肉類一同慢燉熬煮。如此炮製出來的湯品,湯色如乳,口感醇美,堪稱人間至味。

在南方的鄉村地區流傳著一句諺語:「千棵棕,萬棵桐,一世吃不窮」,這句民諺揭示了棕櫚樹在歷史饑荒時期作為重要的糧食補充來源,而在現代社會中,棕櫚花苞——棕包,則被視為一種富含營養的野生蔬菜珍品。不僅如此,棕櫚樹皮還被廣泛用於制作蓑衣、編織棕繩、填充床墊、紮制掃帚等日常用品,充分展現了棕櫚樹全身都是寶的特性。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並非所有人群都適宜食用棕包,也不是所有棕櫚樹的花苞都能安全地作為食材使用。因此,對於不熟悉棕包特性和采摘方法的朋友來說,切勿隨意采食以免引起健康問題。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是否了解並品嘗過這種生長在棕櫚樹上、形似「魚籽」的棕包呢?你們知道哪些棕包是可以食用的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經驗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