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這菜很多人都吃過,卻不知它藤尖也能吃,比南瓜藤好吃,還清腸排毒

2024-02-25鄉墅

隨著春天的翩然而至,農村菜園正步入新一輪蔬菜種植與更替的周期。去年栽種的蔬菜已開始進入花期和結果階段,在氣溫的催促下迅速成熟並邁向衰老,因此若不及時播種新季蔬菜,夏季初期就可能面臨無新鮮蔬菜可食用的局面。春季因其溫度逐漸趨於穩定且時常伴有適量春雨,濕度適宜,堪稱一年之中最佳的蔬菜種植時節。

茄子、辣椒和番茄作為夏季菜園中的常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選擇種植。而今天我們要特別提及的一種蔬菜,盡管人們或許對其種植並不陌生,甚至品嘗過其果實,卻往往忽視了它真正的美味所在——那便是其嫩綠的藤尖部份。

這種蔬菜其實就是洋瓜尖,也叫佛手瓜尖,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吃過呢?從名字不難看出,其實這種蔬菜就是佛手瓜的嫩尖,作為夏季常見的蔬菜,佛手瓜在中國南方地區十分受歡迎,它不僅味道甘甜,產量也很高,同時采摘期也很長,基本吃一整個夏季都沒有問題。

很多南方農村地區的朋友,都喜歡在菜園的角落裏種上幾株,等它結果實厚,隨便采摘2個就能炒一盤來吃。由於佛手瓜產量太高了,很多種植它的朋友,剛開始可能還願意吃幾頓,等吃一段時間之後,就吃膩了,從而導致很多佛手瓜掛在藤上沒人摘來吃。

很多朋友或許不知道,佛手瓜可不止果實能吃哦,它的藤尖也能吃,也就是我開頭說的洋瓜尖,它比其果實更好吃,更值得吃!

在春天這個適宜種植的季節,可以特意栽種佛手瓜,目的之一便是采食其鮮嫩的藤蔓部份。在某些地區,人們親切地將佛手瓜的嫩尖稱為「龍須菜」,這個名字源於其獨特的長須特征以及深受食客喜愛的事實。

佛手瓜的藤尖與夏季常見的南瓜藤尖在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以至於有些人在市場上見到佛手瓜尖時會誤以為是南瓜藤尖。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南瓜藤的卷曲狀須相較於佛手瓜較為短小,而且南瓜藤莖部的毛發更為密集;相反,佛手瓜尖則顯得更為光滑、色澤更加翠綠。

在同樣的夏季食用場景中,佛手瓜尖相較於南瓜藤尖,在口感和味道上更勝一籌。其質地更為脆嫩,滋味更加甘甜清新。盡管在烹飪方法上,兩者大體相似,但若以蒜蓉和幹辣椒進行清炒,佛手瓜尖的表現尤為出色。

在料理前的預處理階段,兩者也有相近之處,首先需去除外層的老莖皮,隨後洗凈並切成段狀,再以大火快速翻炒,這樣就能烹製出一盤色澤鮮翠、口感爽脆且美味可口的佳肴。相比而言,南瓜藤尖在炒熟後會顯得較為綿軟,而佛手瓜尖則能保持其獨特的脆度。

除了清炒這一做法,佛手瓜尖還適宜用於煮湯或制作涼拌菜,尤其適合在初夏時節享用,為餐桌增添一份清爽與健康。

佛手瓜尖不僅因其美味而備受贊譽,其營養價值同樣廣受認可。眾所周知,佛手瓜果實富含鋅、硒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有助於補充必需的微量營養成分。

實際上,佛手瓜嫩藤梢部份也蘊含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並且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具有良好的清腸排毒效果。在炎炎夏日,適量攝取佛手瓜尖,對保持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當前正值佛手瓜種植的理想時節,在自家菜園或閑置土地上多種植一些佛手瓜,待其藤蔓抽出鮮嫩的尖梢時采摘食用最為適宜。春天生長出的佛手瓜尖尤為柔嫩可口,此時在市場上往往能賣出每斤五元甚至更高的價格。

需要註意的是,佛手瓜尖的最佳食用時段較為短暫,一旦瓜果成熟,其尖部便不再適宜食用,轉而可以享用新鮮的佛手瓜果實。因此,想要品嘗佛手瓜尖的朋友應抓緊時間進行種植。

各位朋友,你們是否嘗試過佛手瓜尖這道佳肴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體驗和烹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