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過去常被農民嫌棄,戲稱為賤草,如今卻是春季極品野菜,錯過太可惜

2024-02-20鄉墅

在童年的時光裏,每當春天的季節輪回而至,奶奶總會牽著我的小手一同漫步到田野和地頭去采挖野菜。在這溫馨的勞作過程中,她總會向我娓娓道來關於這些野菜背後的故事,分享她們那一代人如何依靠挖掘野菜度過艱難歲月的經歷。

這樣的故事在我幼小心靈中播下了對野菜深深的喜愛種子,盡管它們並非出自精心耕種,而是在大自然中自生自長、堅韌生存,卻為人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泥胡菜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種類。

按照奶奶的解讀,泥胡菜雖被農村人形象地稱為「賤草」,但這並不是對其價值的貶低。相反,「賤草」一詞在這裏恰恰體現了泥胡菜頑強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應力,正如我們過去常說男孩子要經歷風雨、粗獷成長一樣,泥胡菜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艱苦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實際上,透過分析泥胡菜在中國的廣泛分布和生長環境,我們可以推斷它是一種適應力極強且常見的植物。除了新疆和西藏地區之外,全國其他所有地域均有其蹤跡,無論是農村的山坡、山谷、平原、丘陵地帶,還是林緣、林下、草地、荒地、農田邊緣、河流沿岸以及道路兩側,從海拔僅50公尺的低窪平原直至高達3200多米的高山區域,泥胡菜都能茁壯成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農村中最貧瘠的土壤上,泥胡菜仍能頑強生存,因此,在荒蕪之地、路邊等處我們常常能發現它的存在。

由於泥胡菜廣泛的地理分布特性,人們能夠輕易獲取這種植物資源,自古以來,它便成為民間普遍采食以果腹的野菜之一。在我奶奶講述她們年輕時靠挖掘野菜度日的故事中,泥胡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幾乎每年從初春發芽到秋季無法食用為止,都是他們餐桌上的常客。

而且,泥胡菜不僅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更是民間廣泛采用的中草藥資源。其整個植株均可入藥,並且四季皆宜采摘,只需洗凈搗碎後即可用於治療疾病,主要功效在於消腫散結和清熱解毒。在過去的農村地區,老一輩人常利用新鮮的泥胡菜搗爛外敷,以有效應對皮膚疹子等問題,實踐證明其療效顯著。

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的泥胡菜可謂渾身是寶,因此,在我祖父母那一輩人群中,泥胡菜深受喜愛。即使如今他們已年逾九旬,仍然堅持每年到田間、山坡采集泥胡菜,將其納入日常飲食之中。

然而,盡管泥胡菜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它卻曾一度遭到農民們的嫌棄。究其原因,恰恰是因為泥胡菜生命力旺盛、對環境適應力強,有時被視為農田中的雜草而受到排斥。

泥胡菜具有在農田邊角甚至田間廣泛生長的能力,通常在年前其生長行程較為遲緩,但隨著小麥進入快速生長期,泥胡菜也隨之加速生長,達到旺盛階段。此時,它會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養分,這對小麥的穗粒數量和千粒重產生負面影響。當泥胡菜抽穗後,其植株高度超過小麥,進而阻礙了小麥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產量大幅下降。

泥胡菜的種子與敏督利相似,均擁有易於隨風飄散的羽毛狀冠毛結構。因此,在小麥收割的過程中,它們能夠輕易地借助風力傳播至麥田及周邊區域,不斷擴充套件自身的分布範圍,並且具備一年四季皆可繁殖的特性,使得徹底清除變得尤為困難。

回顧八九十年代,由於農藥技術尚未如今日發達,泥胡菜這種頑強且難以控制的生長習性給許多專註於小麥種植的農民以及從事旱地作物耕種的農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故而在那個時期,泥胡菜普遍遭到了農民們的排斥和不滿。

隨著時光流轉和環境變遷,如今農田周邊的雜草數量已大幅減少,而泥胡菜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成為備受青睞的一種優質野菜。盡管現今生活富足,食物充足,為何泥胡菜仍能贏得人們的喜愛呢?

從個人觀點出發,這可能源於泥胡菜所具備的多重優勢:其富含營養、口感上佳,並且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像泥胡菜這樣生長於山坡草地之間,未經人工幹預的野菜,堪稱純天然綠色食品。加之泥胡菜本身還兼具藥用價值,因此,在春季時令野菜中,它無疑是一種極具養生價值的極品野菜。

以往,人們食用泥胡菜時,往往僅需簡單焯水後涼拌,搭配稀飯便是一餐。而今,泥胡菜的食用方式已得到極大地創新和拓展,不僅可用來制作餃子餡、炒制菜肴,甚至可以用於熬煮湯品,在中國江浙地區,它更是成為了清明節制作傳統美食「青團」的重要原料之一。

盡管在農村地區,泥胡菜曾被視為尋常野草,但其實際上堪稱野菜中的珍品。無論是其獨特的香氣、口感,還是豐富的營養價值,泥胡菜都展現出了不俗的魅力,尤其是在春季這個生長旺季,品嘗新鮮的泥胡菜無疑是一種享受。陽春三月將至,泥胡菜也就迎來蓬勃生長的時節,若你有機會到郊外踏青,遇見此菜千萬不可錯過采摘的機會,以免留下遺憾。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是否嘗試過泥胡菜這道佳肴呢?對其味道又有何評價?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交流心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