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鄉墅

怎樣讓這一代農民「體面」地度過晚年?北大教授:增加農民養老金

2024-05-10鄉墅

1 農村老人困境,家庭養老崩潰

不知道你多久沒有回村了?多久沒有問候一句遠在家鄉的父母了?出門在外,見識了大城市的繁華才更深刻感受到農村農民的不易,尤其是已經步入老年的農民,與同年齡階段的市民相比,天壤之別,農村老人的養老出現了問題,養老體系開始分化。

我們農村主要的養老方式是依靠家庭養老,也就是子女養老,養兒防老還是很多農村家庭固有的觀念,但是這種觀念在面對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之下被打斷了。

正如文章開頭所問,你多久沒有回村了?目前,全國有超過2.8億的農民工群體,還有無數陪伴孩子在縣城讀書的家庭婦女,而這些人都是農村主要的勞動力,目前在農村還從事農業生產的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因為外出打工55歲就是一道坎,絕大多數的工地不要了。

而這些進城務工人員,一年之中能在家多久,有些人只能回家幾天,如何在父母身邊盡孝,怎樣去給父母養老?給錢嗎?恐怕自己在經濟上也沒有能力贍養老人,在面對高房價、高物價、高昂的教育成本、孩子的天價彩禮、人情往來,一年到頭不負債就算是賺到了。

所以傳統的養兒防老已經有些防不住了,尤其是老人子女較少的家庭更是沒有分攤父母的養老費用,為了賺錢也不能親身照顧父母。


1 社會養老沒錢

那麽除了家庭養老以外,只能靠社會養老來調和,但是這一切都需要高昂的養老成本來支撐。農村老人無積蓄,這點放在大多數人身上都合適,他們把整個身心都放在了子女身上,僅是給兒子結婚就要建房子、送彩禮,老了還要把棺材本拿出來給孫子在城裏買房子,最後自己啥也沒有,七老八十還要和土地打交道。

而子女也無力負擔自己的養老錢,進不了社會養老機構,同時我們知道農民的養老金和城市差距太過明顯,尤其是這退休人員相比,相差了22倍。

在別人有能力用自己的養老金補貼兒子孫子的時候,農村老人為了吃飯問題得伸手向孩子要錢,這種反差之下,讓老年人在心態上難以接受,往重點說就是太傷自尊,甚至很多家庭事務上老人都沒有了發言權,完全要聽從子女支配。

孝順的人有,同樣不孝順的人也有很多,即便有眾多子女在照顧老人的問題上還要相互推諉,多有因養老問題打罵老人,甚至致死的現象,許多農村老人表示自己老了就成了累贅,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不如早早死了算了,因而近些年農村高齡老人、重病老人自殺率有升高趨勢,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警醒的。

1 如何農村老人體面地度過晚年

體面一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如果想不被別人支配,不讓子女、兒媳把自己像垃圾一樣推來推去,那麽唯有實作獨立,當然是經濟獨立。城裏老人之所以能夠天天廣場舞,沒事去旅遊,就是高昂的養老金支撐起來的,可以不依靠子女實作養老,不給子女增加負擔,同時還能幫助子女,這樣就獲得了尊嚴,能夠體面的活著。

因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林雙林在撰文呼籲:應該增加農民養老金發放,讓這一代農民體面地度過晚年。

他認為這一代的農村老年人應該有社會來贍養,不能僅僅指望子女,因為現在農村老人的子女已經是自顧不暇。

首先,這一代農村老人在沒有機械化的基礎之上,從事著農業生產,所花費的體力代價比城市這些居民大了太多,然而勞動報酬率卻有限,往往吃不飽、穿不暖,居住條件很差。

其次,他們和產業工人一樣為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特殊背景下,國家透過剪刀差,壓低農產品價格,擡高工業品價格,完成了國家原始積累,而剪刀差變著花樣剪取「三農」剩余,從資源、到財力、土地、人力等等,一剪就到了2020年,即便是現在依然如此,可以說農民做出了巨大犧牲,成就了國家工業化與城市化建設。

最後,這一代步入老年的農民沒有遷徙的自由,我們知道人是向上的,正常情況下農民應該會往經濟較好的城市流動。然而在1958年由於戶籍制度讓農民只能在農村,農民根本就沒有就業機會,而現在怪農民沒有繳納社會保險,所以不能有養老金,這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這是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所形成的,所有這一代農民的養老問題也應該是歷史遺留問題,是需要社會負擔的。

往大了說,我們都是國家的主人,在對社會的貢獻上是難以量化的,誰多誰少?有多少政策是農民參與制定的,有多少農民懂得分配制度、懂得諸多法律條文的?農民本就是弱勢群體,是被支配者。

但是我們知道,若是論誰消耗的社會資源更多,那一定不是農民,不論是環境汙染還是資源使用,農民都是最少的那一部份,這是已經經過了千百年的論證。

所以,當下這一代農民的養老即便不能參照數千元的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那麽提高到各省市最低收入水平應該是不過分的請求,這是國家財政完全可以承擔的,也是體現社會公平,為共同富裕打下的基礎,畢竟只有解決了農村養老的後顧之憂,農民才能輕裝上陣,大膽進城落戶,從而增加消費,增加勞動力供給,實作鄉村振興戰略,帶動國家經濟發展!

最後,你認為林教授說的有道理嗎?你支持大振幅提高農民養老金嗎?

學習 農業技術 /掌握 種植 技巧

農技推廣站,10萬農人都在看

若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 左下角 分享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