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剛結束,我參加了工信部「訊號升格」活動,在上海移動5G-A車聯網示範路線中,找到智慧交通的未來發展方向。
本次參觀5G-A(V2X)車聯網樣板點,不僅提升駕駛安全和通行效率,還能最佳化座艙駕乘體驗,全面賦能智慧交通發展。
從技術創新方面看,此次示範首次套用新一代智慧感知引擎進行網路攝影機、雷達等道路感知技術的創新融合計算,形成V2X訊息並匯聚到雲控平台,透過5G Uu鏈路點對點對車端下發,在T-box、OBU等車機終端上進行資訊接收,成為全球第一個5G-A套用於車路協同的端到端驗證。
眾所周知,上海是中國汽車行業龍頭,智慧網聯汽車上下遊企業超600家。
那麽,上海的5G-A車聯網,如何為交管部門、車企訊號升級?上海移動攜手夥伴打造的5G-A,帶來什麽全新體驗,意義幾何?產業如何進一步推進5G-A車聯網發展?
01 看到:
5G-A車聯網套用美麗畫卷
智慧交通一直是人們最為期待的套用場景。隨著5G技術發展,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泊車等L2級輔助駕駛套用已規模落地。這些套用與人們期待的智慧交通,仍有差距。
那是因為在自動駕駛技術中,L1與L2級自動駕駛系統被稱為「駕駛員支持系統」,而L3-L5級才能稱為「自動駕駛系統」。華為無線5G-A車聯網領域總裁馬金鬥告訴我,L2級套用已普及,L3級套用才慢慢起步。
在本次活動中,我看到了5G-A描繪出車聯網套用的美麗畫卷。
首先,大不同的聰明路。 本次探訪的浦東金橋申江路、軻橋路1km示範路線,全程按照去年8月釋出的【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的5G網路規劃建設和驗收要求】和【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的5G網路效能要求】兩項5G車聯網標準建設。在行駛中,我看到全路段5G-A網路時延穩定在低於20ms@99%(大部份時間是12毫秒左右),網路十分可靠(4G網路做不到)。
我在示範路線旁邊的燈桿上看到不少交通資訊分發裝置,可以獲取道路資訊,基於雲平台計算,即時推播給不同的車,提升車輛的行駛效率。不愧是聰明的路。
此外對於部署挑戰,有的路口無法鋪設光纖接入網路(道路復雜或者拉線成本過高),可以選擇放置無線的5G CPE終端,利用5G/5G-A訊號上傳路況資訊。
其次,不一樣的智慧車。 我看到和體驗三種不同的智慧車:小巴車(T-box、OBU通訊終端後裝)、小轎車(通訊終端前裝)、無人送貨車(新石器)。其中,小巴車、小轎車可在車載終端 App上顯示車路協同界面,讓司機即時了解車輛周圍的道路資訊。
在我看來,5G-A汽車就好比開啟了上帝視角,讓司機無懼復雜路況。要知道很多汽車裝有網路攝影機和公釐雷達,但無法解決「鬼探頭」等挑戰,因為距離遠、有遮擋,看不到、看不清。
這些車輛還配備了RedCap網路攝影機,大大降低聯網汽車網路攝影機的成本。
在體驗中,我看到車輛顯示的紅綠燈讀秒,與真實交通燈一模一樣。據介紹,各種地圖軟體的紅綠燈是基於大數據分析,有誤差,此次示範車輛顯示的紅綠燈資訊,是直接從交通部門獲取的,十分準確。
最後,全新的智慧體驗。 5G-A下行大頻寬能力,可在智慧座艙場景中,依靠大屏化和多屏化的全新體驗,為使用者帶來車載XR、高畫質視訊、無失真音樂、視訊會議等沈浸式體驗。現在各大互聯網汽車廠商,紛紛打造車內看大螢幕高畫質線上電影、玩線上遊戲等,都需高速5G-A網路。5G-A理論可以達到10Gbps下行速率,目前基於3CC載波聚合技術,實測可以達到4Gbps,是當前5G網路的數倍。
此外,借助5G-A通感一體能力與路側感知能力融合,駕駛員可以輕松獲得道路突發狀況提前預警(交通事故等突發情況)、行人闖入、非機動車等資訊,更好掌握道路資訊,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提升出行安全。
02 聽到:
5G-A奏響智慧交通新旋律
此時,大家不禁要問,今年是5G-A商用元年,上海移動如何快人一步,用5G-A奏響智慧交通新旋律?
對此,上海移動專家(上海移動計劃部副總經理杜艷艷)介紹道,本次5G-A車聯網示範路線不僅擁有中國移動最先進的「車路網雲圖」全要素車聯網能力,還匯集了華為、斑馬智行等合作夥伴的車路協同能力。
據悉,上海移動在5G-A車聯網示範路線建設中, 首次套用5G-A通感一體技術對道路實作感知 ,並借助新一代智慧感知引擎,將網路攝影機及感知AAU的路測數據融合計算,形成V2X訊息後匯聚到雲控平台,透過5G Uu鏈路點對點對車端下發。車輛則透過T-box,OBU等車載終端接收資訊,實作道路與車輛資訊的即時互動。
其次,上海移動借助5G-A Uu口能力 ,將紅綠燈、道路突發事件等路測資訊,透過5G基站下發至車端,車輛便可接收到精準的路況資訊。同時,上海移動透過5G-A電磁波反射的感知能力,對道路目標行駛速度、形狀等資訊進行感知,再結合道路網路攝影機等采集資訊,從而提升車輛對道路的感知能力。
最後,5G-A確定性低時延傳輸技術 ,可實作全路段端到端20ms@99%的可靠性,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數據傳輸需求。5G-A大頻寬能力,可實作即時回傳路側、車側高畫質視訊,滿足智慧交通商用需求。
馬金鬥分享說,5G-A可讓汽車在基站間數據傳輸切換時實作「零」中斷切換,可實作數據業務的優先辨識,可根據業務需求實作自動切片。 基於以上能力,5G-A可提供比5G更穩定的時延可靠性,可在不同路段、距離基站不同距離、不同時段、不同場景下,帶來低於20ms穩定時延。
智慧交通在普及時,部署成本過高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5G-A帶來的車路協同能力,車企只需支持5G,車輛便可獲得智慧駕駛體驗。
03 預見:
5G-A車聯網美好未來
中國是汽車大國,不論是汽車保有量還是汽車銷量均排名全球第一。據商務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4億輛,位居全球第一,汽車更新換代需求和潛力很大。同時,中國汽車銷量屢創新高。2023年,中國新車銷售首次超過3000萬輛,同比增長12%。
馬金鬥表示,從產業規模看,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規模比肩4億家庭寬頻市場。從產業發展看,汽車網聯化在中國已大範圍套用,預計到2025年可以實作普遍聯接。可見,車聯網市場擁有龐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目前,車聯網套用在中國有著長足發展。據馬金鬥介紹,中國車聯網示範區已發展50多個城市,100多個計畫,路測資訊已布局8500多個。
對於車聯網未來發展,馬金鬥認為車載娛樂、車雲協同和車路協同三大類套用將成為車聯網領域新的發展方向。
在三大類套用中,5G-A車聯網均有巨大潛力。 在車載娛樂方面 ,5G-A提供的下行大頻寬網路,可滿足各類車載娛樂的套用; 在車雲協同方面 ,5G-A提供的大上行、低時延、高可靠的網路效能,可滿足車與雲間的數據、算力傳輸需求; 在車路協同方面 ,5G-A即時感知能力,可將交通事件、闖入行人、訊號燈、潮汐車道等交通資訊即時下發到車端。特別是車路協同的感知能力,單車智慧無法實作。
馬金鬥還介紹了車聯網的重要套用場景——車輛編隊。 據悉,車輛編隊不僅能節省司機,還能降低油耗,在物流、運輸行業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
在無人駕駛場景中,5G-A確定性大頻寬能力,為無人配送、無人清掃等無人駕駛企業營運提供了更優的上行網路服務 ,助力無人駕駛業務快速規模上線和持續營運,實作永續商業模式的孵化。
此時,也許有人會問,5G網路不是也可承載這些場景嗎? 馬金鬥指出,目前5G網路可支持少量車試點。 隨著車輛進入規模部署階段後,車路協同對網路穩定性等要求會持續提升, 需要5G-A的確定性體驗和超大頻寬等能力來保障規模化部署時的穩定體驗。
5G-A是車聯網走向規模部署的基石,擁有美好未來!
筆者觀察:
齊心協力,加速車聯網發展
中國正加快交通設施升級,從交通大國走向交通強國。其中,智慧交通成為重要舉措。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檔,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構建泛在先進的交通資訊基礎設施。
5G-A車聯網將成為中國智慧交通發展的基石。 當然,在車聯網開發中,路測、車企、營運商、芯片等產業鏈夥伴都面臨挑戰。
上海移動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梁誌強在後續沙龍中講道,5G-A車聯網技術是智慧交通發展成本最低的一種建設方式,但 需要營運商加大投入,建設5G-A網路設施。
人心齊,泰山移。 車聯網發展,需要產業共同推進,制定一套規範、一套套用,然後產業鏈按照程式去推進。 正如馬金鬥所講:「目前的事不是自己跑,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努力。」
我們希望國家、營運商、車企、產業鏈各方共同發力,加速中國5G-A車聯網發展,早日實作交通強國民族夢!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 ↓ ↓
【海峰看科技】側重科技通訊技術和產業分析,定位解讀延伸,深度思考。
【黃海峰的通訊生活】側重科技通訊資訊和數位產品體驗,定位快速、有趣。
往期推薦
+
+
+
+
+
+
+
+
黃海峰,獨立科技評論員,多次接受央視、環球時報、科技日報采訪。
ICT行業雜誌前副主編,從業十多年,聚焦5G、手機、IoT、光、雲、AI、互聯網等。
每年與超100位科技行業企業CXO/VP/總監面對面交流。
多年度【中國資訊通訊行業發展報告】特約撰稿人。
獲十大通訊行業自媒體、IT科技十佳創作者稱號。
覆蓋今日頭條、百度、新華、人民、搜狐、鳳凰、新浪、網易、知乎、騰訊、一點、微博等。
微訊號:17445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