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來了一場推心置腹的聊天。
數十年回望盤點,感嘆我如今竟可以笑著講出最心酸的過去,也驚訝於隊友原來也不算太差。
當初那些意難平胡怨憎恨,一部份是自己對愛情太過執著,還有一部份是沒人教過我如何經營。
婚姻裏,有太多人情世故,南汐冒昧地來總結一下。
------
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短期來自於愛,長期取決於價值。
沒有永遠的愛情,只有永遠的利益。
你的生育價值、養育價值、情緒價值、以及工作能力所直接體現的經濟價值、認知同頻帶來的陪伴價值...
籌碼越多,地位越穩。
------
婚姻的意義,生育、經濟、陪伴、性。
但這裏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生育繫結了女性的命運,但無法確保男性對於養育子女的持續性投入。
所以,好的婚姻,要學會花男人的錢。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管住了錢,才能談其他的事情。
------
夫妻之間,也存在「認知」碾壓。
見識更多的一方,處理問題能力更強的一方,更懂對方的一方,情緒更穩定的一方,占據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動。
換句話來說,就是誰有能力給予,誰「說了算」。
因為他可以決定給或者不給,但訴求未被滿足的一方一定是難過的。
------
請給家庭設定一個「感情」銀行。
在婚姻中,我們的每一次儲存和支出都將被量化被記錄。
這裏,值得註意的是男人和女人的評價標準並不一定是一致的。
所以,存進去的賬目一定是對方想要的。
比如,我家隊友他喜歡睡懶覺,喜歡喝可樂,戒不掉抽煙...
在這些部份我允許了,當我需要他配合我的時候我支取就是理所應當。
那類似忠誠、接納對方、信任、上交薪資、父母有事另一半積極付出...這些都是大額的存進。
守約、傾聽對方的感受、節日準備禮物、暖心的話語、給予稱贊...是小額的積累。
反正總之,要多去創造一些美好的體會,保持感情銀行資金充足,收支一旦出現赤字,必出問題。
因為,沒有情感余額的婚姻,就像無水的沙漠,堅持不了多遠。
------
男人是需要調教的。
有專家指出男人和孩子共同兒童心理學,意思就是說他們其實真的很直男。
話不說透,明白不了女人的心思。
所以,多誇,多引導,多給具體的指令。
結婚的前幾年,我經常為了一件小事鬧情緒哭鼻子,隊友在邊上睡得踏實。
他是真的覺得沒必要。
後面,我調整了方式,直接告訴他我因為什麽委屈,需要他怎麽做,抱抱我或者給我個肯定,接住我的自我否定。
我們的關系開始漸入佳境,他知道怎麽哄我,我也順著台階就下來。
親愛的們,跟自家男人,別玩猜---生悶氣---發脾氣---翻舊賬那一套,非但要不得情緒價值,還讓他覺得你又作又沒完沒了。
至於,家務咱別那麽能幹,別大包大攬。
而是說了歸他,就一定要堅持到他去做為止。
------
結婚後,不要總是問老公他愛不愛你。
愛情是一個很難度量的東西,他覺得每天堅持上班,到月把錢拿回家,減少了社交就是愛你,你如果想要更多,請參考上一條,要麽調教他,要麽自己給。
已婚生活,主打一個實在。
落到實處的,拿到手裏的,才是王道,口頭上的表達,給不給都算了吧。
------
天底下,沒有一對夫妻不吵架。
在婚姻這場柴米油鹽,上嘴唇碰下嘴唇的糾葛裏,有太多需要磨合和調整的地方了。
爭吵不可避免,但請盡量保持理性,就事論事、不人身攻擊、不全盤否定、不賭氣提離婚。
另外,分清大小事。
千萬別搞反了,小事也按照大事的規格來鬧,惡語傷人,上崗上線,感情就被磨沒了。
(偷偷告訴大家,溫柔的強才更能得到尊重,外強中幹的那種堅硬和強勢,只會換來擺爛和逆反。)
核心:兩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少計較,能翻篇,日子才能和和美美的。
正所謂,家和萬事興。
節省掉內耗的時間,一門心思去搞錢搞事業,目標一致,夫妻同心,家庭和諧,孩子也能被感染被影響。
------
別和婆婆講道理。
我們始終要記得,婆婆是男人的媽,不是媳婦的。
能幫忙帶娃,適當做點家務,過年給孩子發個紅包,就當個「同事」處著。
她說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無需較真。
咱都得著便宜了,就隨她說個嘴唄。在老年人面前,就一招嘴甜心硬,表面乖乖女背後我行我素。
最強大的媳婦永遠不爭面上的輸贏,而是溫柔地讓婆婆知曉她管不了她。
------
少和人談家裏的閑話。
講一次別人或許還能給點安慰和建議,說多了人家只會煩,還看你的笑話。
這世界,誰家都是一地雞毛,冷暖自知悲喜自渡。
說穿了,男人再爛是自己親自選的,如今的困境是自己一步步邁的。
即便他人給出再正確再合理的解決辦法,也還得自己想通了拿得起才行。
所以,請關起求共情的心,自給自足,自我消化。
------
婚姻,是一場合作。
0.5+0.5=1是一種模式,各展所長優勢互補也是一種模式。
千萬不要說男人就應該努力搞事業,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
尤其是像我這樣遇上個佛系恬淡性子的。
他擺爛、他知足、他不爭氣,罵是罵不醒的,勸也是不會聽的。
想要拼就自己去,看看他身上有哪些資源和優點是可以用的,以往的工作經驗、情緒價值、知識體系、或者分配他一些小任務都可以。
唯獨一條,別指望改變誰。
一個成年人,他的性格、野心、行為習慣基本已經定型。
接納、鼓勵,或許還會有點「收獲」,鞭策、抱怨只會消耗自己。
------
家庭裏,你在給別人立規矩,別人也在給你立規矩。
比如說,你需要老公一下班就回家,老公也想保住他一周一次和哥們吃飯的機會。
你想婆婆按照你的方法帶娃,婆婆也會教育你該賢惠持家。
所以,我們自己心裏要有桿秤。
哪些可以讓步,哪些絕不妥協,有置換、有底線。
對於堅決不能同意的事情,第一次就要表達出來,第一次就要告知後果。
別想著我先扮演個好人,讓對方自覺報酬什麽的。
很多事情,你不說清楚,他們都不知道你在付出啊。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仗,絕對是理想中的生活。
現實中,就是我一開始就不做個受氣包,我一開始就真實的做自己,後面才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
如果你也是大姑子,謹記不要插手娘家的事。
弟弟結婚以後,不要總是教育指導他,也不要在不合時宜的時候找弟弟聊天談心,不要覺得爸媽幫他們比較多,試圖講一些道理要他們孝順感恩...
切忌,沒有人喜歡被說教,哪怕你說的都是對的,弟弟全盤接著弟媳婦聽了也不舒服。
一個優秀的大姑子,就是少說話,少見面,少聯系。
多給侄子侄女買點東西,回娘家多幫爸媽做點事情。
剩下的精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和自己家裏。
------
家族聚會,禮數周全,適當冷漠,能減少很多麻煩。
其次,長輩們說的話,無需琢磨,糊塗一點,傻一點。
真覺得有什麽不妥,就一招:喊老公過來,咱*有話問你。
至於,隨禮,老公家這邊聽公婆的,娘家聽媽媽的。
他們走動的多,還有一本陳年舊賬,咱們沒必要花這心思,就粗線條一些,被人安排著來最合適。
------
最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情緒發泄口。
女人可能是找閨蜜各種吐槽老公的不是不好,男人可能是找兄弟吃個串吹個牛打兩把遊戲,婆婆可能是找鄰居親戚說說自己的不易和受氣....
我們要允許自己,也要允許別人。
婚姻嘛,就是這麽回事,該裝傻裝傻,該回避回避。
只要大家都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大事上過得去就可以了。
始終記得,大原則就一個,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抓好自己的核心訴求。
邊緣化的細節和問題,得不到就不要了吧。
別和自己過不去,也別和他人過不去。
長久的和諧講究的是一個平衡,禮尚往來、合作共贏、互相成全、勢均力敵。
關於南汐: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草根媽媽, 家有兩娃安寶和小滿, 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經驗反思; 終 身 成長,持續更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