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愚蠢的領導才會用程式設計師祭天!!

2024-02-04碼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網路上頻頻流出程式設計師誤刪線上資料庫,造成XX公司XX萬損失的新聞,進而牽扯出「殺一個程式設計師祭天」的妙語,雖然殺一個程式設計師比殺一個行程要難很多,但也充滿著諷刺的味道。

程式設計師每天都往返於程式碼和伺服器之間,出現差錯是難免的事情,一旦線上出現bug,就殺一個程式設計師祭天嗎?笑話!當然這個鍋是需要有人來背的,一定是程式設計師嗎?

這就涉及到很多職場「潛規則」了


出現問題是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場景,包括直接操作人,畢竟大家混職場,平安才是福報。但是,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假如你是Leader,該如何處理呢?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最緊急的並非是「祭天」

站在全域角度,不如說是站在公司角度,一旦出現事故,修復問題才是重中之重。大家一起把最緊急的事故解決掉才是第一要素,畢竟損失大了對誰都不是好事。尤其是那些和錢相關的系統,真的出現問題,損失的可是真金白銀,有的「資本家」也是很難的

解決完問題,就到了員工對於這個事故的追責問題了,你覺得一個好的團隊該怎麽做呢?

必須有人被懲罰

有的公司確實會針對每個事故來懲罰對應的員工,而且毫不手軟,這樣的公司時間長了就會造成員工以下幾種情況

  • 每個人造成事故,都會刻意去隱瞞,而且會因為擔責而不停的甩鍋。這樣的情況一點也不罕見,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程式碼為什麽線上上會出現錯誤,很多情況下,我可以說是伺服器的問題,從而轉移公司的註意力來避免懲罰

  • 遏制了每個人的新想法,新思路。因為你的新想法和新思路意味著未知情況出現,一旦出現偏差就意味是會受到懲罰,這無論是對於公司的技術沈澱還是個人的技術發展很明顯是危險的。

  • 有風險的系統或者計畫,沒有人去願意去做。因為存在風險,大家都不傻,作為打工人,何必難為自己。

  • 這種讓員工想進辦法甩鍋的懲罰措施,很容易造成員工之間的矛盾,畢竟懲罰意味著扣錢,你把鍋甩給我,就意味著要扣我錢,換做是誰也不樂意,對不對?長此以往,公司內部小則加劇幫派的劃分,大則整個辦公環境烏煙瘴氣,而且會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出現問題,大家都喜歡看熱鬧,無關自己且心裏竊喜。

  • 什麽錯誤都要受到懲罰的公司必定會出現落敗的下場,因為這樣的公司已經讓員工停止了前進的腳步,讓每個員工做事情的時候都感到危機感,一不小心就會在河邊濕鞋。

    這樣的團隊是你想象中的好團隊嗎?顯然不是!!

    一笑而過

    和上邊情況恰恰相反的團隊呢,無論出現什麽問題,都不會對當事人懲罰,當然首要還是要解決問題。問題解決過後,大家一笑而過,這個故障就隨風飄散了,不帶走員工的一絲不安。

    說實話,我就呆過這樣的團隊,站在員工的角度來說,這可能對某些員工是好事,畢竟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受到懲罰,但是同時也意味著這樣的事情會再次發生,因為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被員工所銘記。大家每天都樂樂呵呵,吃飯之余還興致勃勃討論著每天的線上故障,其實這是對線上bug的一種「侮辱」。

    程式設計師的人生是需要經歷很多坑才能進步的,如果這些坑沒有使你進步,你也很難在職場上平步青雲。

    再者,如果出現的問題不能引起員工註意,員工很難在處理復雜問題的思考上下功夫,一個好的員工,時刻要思考著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怎麽樣去改善這種情況,這才是公司和員工之間的良性迴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很幸運

    我很幸運,我曾經的Leader在處理員工出現問題的時候很有經驗,而且我也深刻理解到中層領導對於公司發展的重要性,不是網傳BAT中的其中一家就是毀在了中層領導上嗎。

  • 出現問題,追究責任。

  • 線上出現問題,責任是一定要追究的,一定要查出具體的原因,防止下次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而且相關的人員一定要做好問題的處理以及善後。而至於懲罰嘛,我的做法是:除非出現影響公司收入以及穩定的重大問題,才會對員工進行懲罰。

  • 從故障中看全貌

  • 說實話,有的時候可以根據線上出現的故障發掘出更多的潛在問題。比如:測試人員測試不充分,程式設計師程式碼邏輯缺失等情況,而且還能暴露出公司的計畫流程問題。我呆過的一個團隊,到目前為止還在讓程式設計師手動釋出程式碼到線上伺服器這種初級操作,不出現故障,程式碼都不好意思。

  • 打造高品質團隊

  • 故障的發生都源自於團隊的員工,打造一支高品質的開發團隊才是根除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樣的團隊中,每個人都會對問題進行反思,不斷學習,互相促進,進而對團隊,對公司造成一個良性迴圈。在這樣的團隊,大家都會有工作儀式感,這種感覺不僅來自於自身的提升,更來自於整個團隊的互相信任

    畢竟,在職場中有幾個真正的朋友是多麽的不易

    END

    往期回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