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的問世,讓我再一次堅定了不雞娃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註哈,這幾天,隊友一下班我就拉著他研究、討論。
最後發現,sora真的太強大了,除了對文本、美工、視訊行業的影響,更重要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對教育的重塑。
可以很肯定地說,未來世界不可替代的人才一定是以高想象力高創新力為核心的。
刷題、背書、卷成績,然後考研、考公,算了吧,知識學的再多,也不可能人工智慧聰明。
所以,請別再用以前的方法應對如今的時代了。
我們的孩子,更需要的在一個開放、自由、備受尊重的環境中長大,帶著父母給予的滿心能量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
1、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就會好。
有位專家說,世界上只有四類父母。
一類是擔心孩子健康的,一類是擔心孩子學業的,一類是擔心孩子社交的。
最後一類,啥也不擔心,看孩子哪裏都很順眼。
通常情況下,第四類父母養育的孩子,都會很健康,很優秀。
養娃多年之後,我發現還真是這樣,究其原因就在於積極暗示的力量。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自己的孩子,也不管隔壁的小孩有多麽了不起的技能,家長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並且相信孩子足夠優秀,將來能活好自己。
能夠這樣被信任、被肯定、被愛著,孩子該有多幸福多自信多快樂啊。
想不優秀,都難吧?!
所以,全體家長們,請停止擔憂吧!
借用【養育男孩】作者魚爸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就會好。
首先,當家長這麽想的時候,自己就不焦慮了,能夠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安心地去工作去學習去實作自己。
父母拓寬的眼界、增加的經驗、積累的財富都是孩子新的起點和榜樣。
其次,給予了孩子充分的成長空間。
比如說,孩子馬上要讀幼稚園了,還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到了學校老師會教啊、還有一堆小朋友一起學習,無論是方法還是環境,都會讓他更快的適應和掌握這些技能。
這是他人生的必經之路,既然擔心無用,不如放寬心,相信他一定能做得到。
孩子能夠接受到更多的積極暗示,也會更積極地面對自己。
第三,讓養育之路減少許多敏感,更多的關註到孩子好的一面。
觀察發現,很對家長在養孩子時都有一種潛在的恐懼,總誇他他會不會驕傲啊?三年級了還跟不上,考高中沒希望了吧?這孩子丟三落四的,以後可咋辦呀?
大機率跟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反正我接觸的人幾乎都是在「完美」「更好」這種理念下長大的。
但,我依然想說,人生是有容錯率的。
尤其是一個孩子,他的成長並非線性的,上小學的第一學期倒數,也不影響他初中做學霸;小時候連自己的衣服都會弄丟,等大一些還會提醒媽媽呢;大學沒考好,學個一技之長,一樣過得很充實幸福。
我一直覺得,好的教育,應該是積極的正向的豁達的。
只有我們堅定地相信孩子好,才能更加愉快地做他的觀眾和陪伴著。
不因為孩子一次的犯錯一時的落後去否定他、打擊他,不用自己有限的認知去指點說教他,而是鼓勵、輔助、加油。
直接點說吧,家長如果打心裏認為孩子既然生在了這個時代,一定會有足夠的能力去迎接變化,適應變化,甚至在變化中開創出自己美好的事業。
至少不會很敏感吧?不會動不動恐嚇孩子學習不好將來要去撿破爛吧?
相反,會滿心欣賞,無限憧憬。
而這些正是成長所需要的啊。
💕💕💕
2、不要教一個懂事的孩子,也允許孩子不聽話。
我今年38歲了,還是有很多很多的缺點,也經常性犯錯。
這件事,讓我媽媽感到很詫異,她一度覺得是因為我呆在她身邊的時間太少,以至於沒能把我教好。
每每提起來,就是「你小時候多懂事多乖巧的一個孩子啊」
但我卻不這麽認為。
因為,我清楚她記憶中那個完美的孩子,不過是戰戰兢兢看著她的眼色過日子,把真實的自己掩藏起來了而已。
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來看,人這種生物就是有缺憾的,那些改不掉的毛病甚至說是她原本的一部份。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我們的脾氣會越來越沈穩,處理事情會越來老練。
這是熟能生巧帶來的成長,是心智成熟的副作用,也是對損失負擔能力的提高。
換句話說,年輕就該是氣盛的,孩子就該多去經歷的。
況且,某些性格上的問題,換一個場景或許也可能是助益。
正如敏感的人更易察覺到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內向的人更加專註,強勢的人執行力通常都比較強...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重要的是讓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情。
所以,別刻意去糾正或者迎合主流的觀點,而是允許孩子做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並不需要活成符合爸媽期待的孩子。
甚至於,我希望孩子能敢於嘗試,敢於反抗,敢於犯錯。
然後,帶著試錯而得的甘心和勇氣,很好地去面對人生更加復雜的問題。
說真的,有的人可能悟性好,一次就明白了,有的人,可能需要二次三次四次...
如同面對自己的人生一樣,不管我的孩子屬於哪一種,我都願意相信,他們會改正,會變好,會和缺點和諧共處。
孩子嘛,小時候玩過痛快過無知過,年輕時幼稚過走錯過嘗試過,才能知道自己合適做什麽,合適什麽樣的生活啊。
不要把小小年紀的孩子教育得少年老成的樣子,更不要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與熱情。
前段時間,在網上刷到一個小朋友自制火箭發射成功的視訊。
他的爸爸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他的興趣愛好,自己並不擔心他的成績。
有這樣的家長,孩子將來做什麽事情都更有信心和勇氣吧?
讓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努力地去做一個孩子王,支持孩子奇奇怪怪的想法,接受孩子和別人不一樣。
人生嘛,就是一場體驗。
與其和弱點死磕,不如揚長避短;與其步步正確,不如找到自己。
💕💕💕
3、好的父母,不立威也不立恩,立價值。
當然,假設他好,不是說孩子不管幹什麽都不管了,也不是說光靠意念盲目樂觀著。
有關規矩、家教、原則性的問題,該懲罰懲罰,該糾正糾正, 比如自私無禮、欺負弱小、撒謊不誠實...
其次,讓
孩子能夠安身立命的優良品質,該培養培養該磨練磨練。
家有女兒,要內心強大,感性和理性並存,有原則有底線,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這樣才能對抗那些可能將她們拉入低谷的誘惑。
家有男孩,要教育他有擔當,負責任,愛護家人,敢想敢拼,在面對生活的土石流時,才能冷靜克制、奮發向上。
這個部份,如何去完成呢?
我的觀點是立價值,簡單說就是踐行到生活中,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
相信孩子會很好,不幫他/她焦慮未來。
🔘
全職做自己,兼職做父母。
🔘
舍得「用」孩子,不會事事代勞事無巨細。
🔘
做家務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
接納孩子並順應孩子自身的成長節奏。
🔘
不強迫孩子當眾表演,打招呼等。
🔘
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
鼓勵他/她讀很多書。
🔘
讓爸爸充分地參與帶娃,對女孩來說他是她擇偶的重要標準,也是家庭生活模型的第一參考。對男孩,他是男子氣概形成的重要學習物件,也是他對兩性之間尊重、愛護、合作的啟蒙老師。
🔘
不管多丟臉,請始終和孩子站在一起。
🔘
好好說話,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福氣。
🔘
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欲。
🔘
不在孩子面前說其他家庭成員和熟悉的人壞話,不隨意評價他人。
🔘
做一個正向的家長,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簽,打擊、貶損的人,戒掉你為什麽不能,你就是,你怎麽又,你笨死了,我不要你了,都是因為你..這樣的口頭禪。
🔘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關於原則堅持嚴守不妥協。
🔘
不要害怕孩子哭。
🔘
努力治愈童年的傷,圓滿自己。
🔘
保護好孩子的專註力、探索欲,除非有他的邀請,不要打擾他。
🔘
陪孩子做一些高品質陪伴的小事。
🔘
睡前陪孩子聊聊天。
🔘
鍛煉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從小學會條理清晰地表達。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鼓勵孩子長期堅持一項愛好,遇到瓶頸時,努力克服。
🔘
多子女家庭,愛要一碗水端平,方法要有不同。
🔘
幸福的家庭,沒有控制欲強的人,所以接納自己,接納伴侶和家人,放棄改造他們的沖動。
🔘
第一名只有一個,我們要培養的是一個適應社會,積極樂觀且幸福感高的孩子,不是優秀,不是給父母爭臉面的人。
🔘
多帶孩子出去看看,美好的風景以及底層生活的艱辛。
🔘
陪孩子看紀錄片,學者演講等。
🔘
學好歷史,前進的車輪總是驚人的相似,從那裏,可以開啟眼界和格局,也能明白世界不分對錯,手段用的地方不同結局就不同。
🔘
有敬畏之心,敬畏規則,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多陪孩子觀察、拆解各個行業的盈利模式。
🔘
寬容、淡定、開放地對待人生。
關於南汐: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草根媽媽, 家有兩娃安寶和小滿, 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經驗反思; 終 身 成長,持續更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