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儲存成本降60%、效率增10倍,小紅書雲原生Kafka技術升級實踐

2024-07-03碼農

面對 Kafka 規模快速增長帶來的成本、效率和穩定性挑戰時,小紅書大數據儲存團隊采取雲原生架構實踐:透過引入冷熱數據分層儲存、容器化技術以及自研的負載均衡服務「Balance Control」,成功實作了集群儲存成本的顯著降低、分鐘級的集群彈性遷移、高效能的數據存取策略和自動化的資源排程。

這些技術革新不僅極大提升了 Kafka 集群的運維效率,還為小紅書業務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同時為未來在存算分離、多活容災等方向的進一步最佳化奠定了基礎。

一、背景介紹

1、小紅書 Kafka 的發展現狀

小紅書 Kafka 集群規模伴隨著公司業務的蓬勃發展而顯著擴張。目前,集群的峰值吞吐量已經達到 TB 級別,並且隨著 AI 大模型和大數據技術的持續擴充套件,數據量仍在快速增長。

盡管經典的 Apache Kafka 架構在提供高吞吐、高效能數據傳輸方面表現出色,但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基於多副本和雲盤/SSD 的模式,Apache Kafka 的儲存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滿足業務長期儲存數據的需要;另一方面,數據與計算節點之前的強繫結關系,嚴重阻礙了集群的擴縮容效率,在彈性和排程能力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2、面臨的問題

隨著小紅書 Kafka 集群規模的持續擴大,一系列挑戰也隨之而來,涉及成本、能效、運維和系統穩定性等多個方面:

成本:

  • 儲存成本昂貴: Kafka 的儲存成本較高,按當前內部機器規格配比,在充分利用頻寬的情況下,數據儲存的生命周期非常有限。

  • 算力資源浪費: Kafka 的效能瓶頸主要集中在 IO 操作上,存在大量的 CPU 資源處於閑置狀態。加之現有的虛擬機器部署方式在資源共享和隔離方面表現不佳,進一步限制了 CPU 資源的有效分配。

  • 效率:

  • 集群運維耗時長: 因磁盤和節點繫結,Kafka 集群的擴縮容需要搬遷海量數據,這不僅速度緩慢,而且耗時可能從數天到數周不等。

  • 排程能力弱: 因虛機部署,缺乏靈活的資源排程能力,一旦壞機,補貨效率低。

  • 穩定性:

  • 應急能力差: 緩慢的擴縮容速度導致效能指標在高負載下顯著下降,請求響應時間可能延長至正常情況的兩倍,影響整體服務品質。

  • 追趕讀期間穩定性受損: 在追趕讀操作期間,系統資源的大量消耗會使得資源使用率飆升,從而影響到即時讀寫任務的穩定性

  • 綜上所述,Kafka 集群面臨的主要痛點可歸納為兩個核心問題:存算一體化架構的局限性,以及虛擬機器部署方式帶來的運維和資源排程難題。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提升 Kafka 集群的整體效能和運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3、解決方案

    1)如何解決「存算一體化」帶來的問題?

    為了解決存算一體化架構弊端,我們需要引入「Cloud-Native」彈性架構模式,來解耦儲存與計算,下述為方案對比:

    ①自研存算分離(on ObjectStore):

    該方案透過物件儲存作為統一的儲存基礎,實作了計算層與數據繫結關系的解耦。儲存層利用物件儲存的糾刪碼技術和規模經濟效應,能同時獲得秒級彈性與成本兩大收益,是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然而,物件儲存本身延遲較高,想要達到整體較高的效能,需要有獨立的讀寫加速層配合,這一部份也需要考慮彈性化的架構設計。整體架構復雜度較高,因此方案研發周期會比較長。

    ②冷熱分層儲存(on ObjectStore):

    冷熱分層的概念,即為本地僅保留少量的熱數據,將大部份冷數據解除安裝到較為便宜的物件儲存中,以實作成本節約。Kafka 和其他 MQ 類社群,近年來陸續提出該概念並進行發展。

    此架構不改變數據核心的寫入流程和高可用性(HA)機制,而是異步解除安裝數據以減少對核心架構的改動,實作難度較低。不過弊端也正是因為沒有觸動核心的副本機制,數據與計算節點之間仍然存在部份的耦合,在彈效能力方面稍遜一籌。

    ③Apache Pulsar

    Apache Pulsar 是近年來非常火熱的一款雲原生訊息引擎,它天生支持存算分離架構,具備快速的彈性擴充套件特性,同樣是一個選擇。不過其底下的儲存底座 Bookkeeper 仍然基於磁盤儲存,單節點受限於磁盤容量,在儲存成本上沒有明顯收益(但 Pulsar 近期也引入了分層儲存能力)。此外,考慮到歷史大量的存量作業,轉向 Pulsar 可能面臨較高的推廣難度和替換周期,眼下難以快速拿到收益。

    在當前階段,「成本」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如何獲得大量成本節省?如何縮短收益獲取周期?都是需要核心考慮的因素。 在經過大量對比和取舍後,「分層儲存」架構依靠其低成本、中等彈性、短落地周期的特點,成為了我們當下的最佳選擇。

    與社群版本相比,小紅書分層架構經過了完全的重新設計,解決了原有方案的多項問題,並顯著提升了數據遷移速度和冷數據讀取效能。在新架構上線六個月內,我們已完成線上 80% 的集群升級覆蓋,充分地獲得了新架構帶來的各項收益。

    2)如何解決「虛機部署」帶來的問題?

    為了解決虛機部署帶來的問題,關鍵在於提升混部與排程能力、最佳化算力資源的使用、以及增強自動化運維的水平。以下是幾種方案的對比分析:

    綜合考慮,采用小紅書容器底座結合 PaaS 平台托管的新型容器化架構,不僅能夠平滑地將 Kafka 遷移至雲端,還能顯著提升算力資源的利用率,加強運維自動化。

    二、雲原生Kafka的設計與實作

    1、整體架構

    小紅書 Kafka 雲原生架構共分為四層:

  • 接入層: 小紅書 Kafka 特色 SDK,提供鑒權、限流、服務發現等豐富功能,實作更加靈活和安全的數據流管理

  • 計算層: Kafka Broker 基於「分層儲存」技術,實作本地數據「弱狀態化」,有效地解決了系統的彈性問題,保障系統的穩定性和可延伸性

  • 排程層: 負載均衡排程器向北可均衡 Broker 間流量負載,向南結合容器實作自動化彈性擴縮容,保障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調整資源,實作 「彈性伸縮、按量付費」

  • 基建層: 容器和物件儲存底座,為整個系統提供了強大的 PaaS 平台化運維管理排程能力和低成本無限儲存能力

  • 2、分層儲存

    分層儲存作為 Kafka 雲原生化的核心能力,提供成本最佳化、消費隔離、彈性擴充套件等多重優勢。其整體架構如下圖所示。基本原理是基於冷熱分層,即將近即時的熱數據保留在高效能雲盤中,而將冷數據下沈至低成本、可靠性極高的物件儲存中。

    物件儲存具有無限擴充套件、低成本、可靠性極高的特點。透過利用物件儲存來儲存數據,我們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不斷增長的數據儲存需求,擺脫了傳統數據儲存所帶來的諸多煩惱。物件儲存的架構設計理念,使其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時表現出色,同時確保了數據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為 Kafka 架構的雲原生化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1)儲存成本最佳化

    在大數據場景下,業務方經常需要回溯過去多天的數據,以進行各種分析、回溯和審計等操作。然而,傳統的基於雲盤的 Kafka 儲存解決方案不僅成本高昂,而且在儲存能力上也存在限制,只能滿足短期數據的儲存需求,這對於需要長期數據保留的業務場景構成了重大挑戰。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我們采用基於物件儲存的分層儲存架構。這一創新舉措顯著降低了儲存成本並提升了數據儲存的靈活性。物件儲存的低成本特性,結合其出色的擴充套件能力,使得小紅書 Kafka 能夠經濟高效地儲存大量數據,同時保證了數據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實施分層儲存架構的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以下策略:

  • 冷數據儲存: 將不常存取的冷數據遷移到成本更低的物件儲存中,從而大振幅減少儲存開支。

  • 熱數據儲存: 對於頻繁存取的熱數據,繼續使用效能較高的雲盤儲存(EBS),但透過最佳化儲存策略,將儲存容量減少了75%。

  • 透過這種新型的儲存架構,小紅書 Kafka 實作了儲存成本的大振幅降低——最高可達 60%。此外,這種架構還允許 Topic 的儲存時間從原來的 1 天延長至 7 天或更久,極大地增強了業務數據的回溯能力,為業務數據驅動決策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2)分鐘級彈性遷移

    在 Kafka 原生架構中,集群擴容是一個復雜且耗時的過程。由於冷數據儲存在磁盤上,擴容時需要搬遷海量數據,這不僅會導致磁盤和網路 IO 的負載達到極限,也會對集群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我們引入了分層儲存機制後,Topic 的所有副本可以共享同一份冷數據。這意味著對於 Topic 的新副本,在集群擴容時不再需要復制 Leader 原生的所有熱數據,而只需拷貝遠端尚未擁有的部份,通常是 Leader 本地儲存的最後一個 segment。

    這種最佳化顯著減少了遷移數據的量,從而將 Topic 遷移的時間從天級別縮短到分鐘級別。在實際套用場景中,即使是對於具有 10GB/s 吞吐量的 Topic,在流量高峰期的遷移過程也僅需 5 分鐘即可完成。

    3)高效能緩存策略

    引入物件儲存後,雖然解決了儲存成本和彈性等問題,但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主要包括存取速度和延遲等方面,具體表現為:

  • 存取速度: 物件儲存的總吞吐上限理論只受頻寬限制,但單執行緒存取速度較低,遠遠低於傳統磁盤儲存。

  • 延遲: 目前物件儲存主要透過 HTTP 協定進行存取,因此存在較高的延遲,包括建立連線等操作的延遲可達到 20 毫秒級別,對於部份小檔存取極不友好。

  •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最佳化策略:

  • 批次讀取: 以 8MB 對齊的方式讀取 Segment 數據,減少存取次數,從而提升數據讀取的效率。

  • 緩存預載入: 結合數據存取的局部性原理和訊息佇列的順序讀特性,實作了並行的預讀機制,以提高數據的存取速度和響應性。同時,透過記憶體隔離技術,避免了 pagecache 被汙染的問題。

  • 這些策略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效能提升:

  • 高緩存命中率: 緩存命中率達到了 99%,有效地提高了數據存取的效率和速度。

  • 效能提升: 冷數據讀取效能相比開源架構提升了 30%,這在大規模數據處理場景中尤為重要。

  • 3、容器化

    下圖為小紅書 Kafka 容器化的整體架構:

    PaaS 能力托管: 透過小紅書容器化排程 PaaS 平台來托管 Kafka 集群,這不僅簡化了部署和運維流程,降低了運維成本,而且透過圖形化界面實作了集群版本和配置的直觀管理,即所謂的「白屏化操作」。

    服務狀態管理: 為了保證有狀態套用服務的連續性和狀態的一致性,我們采用 DupicateSet(StatefulSet) 來管理 Kafka 服務。

    異常保護機制:

  • 基於 Supervisord 的行程監控: 在容器內部,Supervisord 作為主要的行程管理工具,監控 Kafka 行程。一旦 Kafka 行程異常結束,Supervisord 能夠迅速重新開機行程,避免了容器級別的重建,從而減少了服務中斷時間。

  • 快速修復(HotFix): 當基礎環境如數據儲存出現問題時,業務團隊可以直接進入容器進行快速修復,這種即時的幹預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恢復速度。

  • 集群狀態的刪除保護: 我們實作了基於 Kafka 集群狀態的刪除防護機制。當集群中掉隊例項的數量超過預設閾值時,透過 Webhook 技術自動拒絕所有可能惡化集群狀態的操作請求,從而保護集群不受進一步損害。

  • 1)狀態管理

    在 Kubernetes 環境中部署有狀態服務如 Kafka 時,確保其狀態的永續性和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

    Kafka 的狀態主要包括拓撲狀態和儲存狀態,以下是對這兩部份狀態的管理策略:

    拓撲狀態: 拓撲狀態涉及 Pod 的網路和身份標識,確保每個 Pod 具有固定的標識和存取方式。我們透過容器底座提供的能力保障了 Pod IP 不變。

    儲存狀態: 儲存狀態包括雲盤數據、日誌數據和配置檔等,這些數據需要在 Pod 遷移、重新開機或升級時保持不變。

  • 持久卷(PV)和持久卷聲明(PVC): 使用 DupicateSet 使用,為每個 Pod 分配專用的儲存資源,確保儲存狀態的永續性和一致性。

  • 配置管理: 使用 ConfigMap 和環境變量來管理 Kafka 的配置,確保 Pod 即使重新開機,配置也能保持不變。

  • 日誌管理: 將日誌目錄放置在持久化數據卷中,保障日誌數據在 Pod 重新開機或遷移時不會遺失。

  • 2)離線混部

    在上雲之前,Kafka 作為儲存產品,面臨著單機 CPU 能效低下的問題,大約只有 10% 的效率,這主要是由於夜間流量低谷以及 IO-bound 特性所致。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存在大量的閑置 CPU 資源,導致資源利用率不高。

    上雲後透過容器提供的混部能力,我們可以將離線業務排程至 Kafka Kubernetes 機器池中,填平 CPU 低谷,從而保證全天利用率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這種整合策略顯著提升了資源的全天利用率,上雲後的能效利用率提高到了 40% 以上,遠高於之前的水平。

    利用容器技術的混部能力,使得我們能夠更加靈活地管理和排程資源,根據實際情況對資源進行動態分配和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效能和資源利用率。

    3)CA 資源排程

    除了上述提及能力外,容器技術還為我們帶來了資源層面的彈性排程能力,其中 Cluster Autoscaler(CA)是一項關鍵技術。

    在未采用 Cluster Autoscaler 的傳統模式下,系統工程師(SRE)需要手動執行伺服器的啟動和關閉操作,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在面對緊急的擴容需求時,現有的流程顯得繁瑣且響應遲緩,無法及時適應業務需求的波動。

    引入 Cluster Autoscaler 之後,這一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CA 能夠自動管理業務集群的擴縮容流程,以緩沖區(Buffer)的形式智慧地調整資源分配。它透過即時監控集群的負載情況,動態地增加或減少節點數量,實作了快速且精準的資源彈性排程。這種自動化的排程機制不僅提升了系統的適應力和穩定性,而且顯著降低了運維團隊的工作負擔,確保了業務的持續穩定執行。

    4、彈性排程

    線上上部署的 Apache Kafka 集群中,流量波動、Topic 的增減以及 Broker 的啟動與關閉是常態。這些動態變化可能導致集群中節點的流量分布不均衡,進而引起資源浪費和影響業務的穩定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 Topic 的分區進行主動調整,以實作流量和數據的均衡分配。

    原生 Apache Kafka 由於磁盤上儲存大量歷史數據,因此在進行均衡排程時會打滿磁盤 IO 和網路頻寬,從而影響即時業務的正常執行,導致集群負載均衡較為困難。

    相比之下,分層的彈性架構則為負載均衡提供了可能。這種架構設計使得在進行負載均衡排程時可以避免過多的 IO 壓力,從而減少對即時業務的影響,使得負載均衡的調整更加靈活和高效。

    因此,除了分層和容器兩大關鍵 『彈性』 技術,我們還自研了負載均衡服務 「Balance Control」,其能夠充分利用分層和容器的軟硬體彈效能力,實作持續數據平衡和自動彈性擴縮容,使得集群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流量波動和業務變化,從而保障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1)持續數據自平衡(Auto-Balancing)

    Balance Control 采用多目標最佳化演算法來實作資源分配的最佳化。其能夠綜合考慮 Topic 副本、網路頻寬、磁盤儲存、計算資源等多種因素,自動調整 Partition 分配,以達到最佳的資源負載平衡。整體自平衡流程如下:

  • 數據采集: Kafka 側 Metrics Reporter 監聽 Kafka 內建的所有指標資訊,並定期對感興趣的指標(如網路進出口流量、CPU 利用率等)進行采樣,並上報指標

  • 指標聚合: 收集的指標用於生成集群狀態快照 ClusterModel,包括 Broker 狀態、Broker 資源容量、各 Broker 管理的 Topic-Partition 流量資訊等

  • 排程決策自平衡: 排程決策器定期獲取集群狀態模型的快照,並根據各個 Broker 的容量和負載資訊,辨識出流量過高或過低的 Broker。隨後,它會嘗試移動或交換分區,以完成流量的重新平衡。

  • 2)自動彈性擴縮容(Auto-Scaling)

    原生 Kafka 擴容需要搬遷海量數據,耗時通常為小時甚至天級,幾乎無法做到按需擴縮容。為了維持集群的穩定性,運維團隊不得不提前規劃資源,以應對可能的流量高峰,這種做法往往導致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降低。

    雲原生時代,透過借助分層和容器的軟硬體彈效能力,Balance Control 可以在分鐘級自動完成集群的原地擴縮容和流量的重新排程,以適應業務負載的變化, 做到 「彈性伸縮、按量付費」 的目標。 這一關鍵能力我們稱之為 AutoScala。

    AutoScala:即時監控 Kafka 集群的負載,並根據預設的策略自動調整集群規模。 例如,當集群負載超過某個閾值(如 70%)並保持一段時間時,系統會自動增加集群規模;從而實作快速、高效的集群擴縮容,最佳化資源利用率。

    整體流程如下:

  • 負載監控: Kubernetes 的 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HPA)元件根據預設的策略(如定時、資源水位等)來判斷是否需要擴容,並相應地調整集群規模配置。

  • 自動負載均衡: 當 Balance Control 探測到新加入的 Broker,分鐘級完成流量排程平衡。

  • 三、總結與展望

    總體來看,雲原生彈性架構為小紅書 Kafka 帶來了巨大的成本收益和運維效率提升。從落地效果上看,我們實作了 60% 的儲存成本節省和 10 倍的擴縮容運維效率提升,並成功實作了「彈性伸縮、按量付費」的商品化模式。

    此外,我們正不斷探索和最佳化雲原生訊息引擎的能力,以期提供更穩定和高效的服務。未來,我們計劃持續研究存算分離技術和多活容災方案,以實作極致的系統可延伸性和穩定性,滿足業務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我們將不斷引入新的技術能力和創新方案,為業務提供更加卓越的訊息引擎服務,期待您加入團隊!

    作者介紹

    六娃(張億皓), 小紅書大數據儲存架構團隊負責人,現負責小紅書流儲存引擎 Kafka、分布式檔加速系統等領域建設。

    劍塵(黃章衡), 小紅書訊息引擎內核研發專家,Apache RocketMQ Committer & SOFASTACK SOFAJRaft Committer,現負責小紅書 Kafka 分層儲存、負載均衡、存算分離等技術領域建設。

    阿坎(焦南), 小紅書訊息引擎內核研發專家,現負責小紅書 Kafka 流批一體、容器化等生態探索和建設。

    來源丨公眾號: 小紅書技術REDtech (ID: gh_f510929429e3

    dbaplus社群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