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明明硬體比軟體難,但為什麽硬體工程師待遇還不如軟體

2024-07-11碼農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硬體明明比軟體更難,國內的硬體技術也不如軟體,為什麽硬體工程師待遇還不如軟體?

下面分享幾位網友的回答,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01.回答一:「供需關系和行業特點所影響」

這個問題總體上主要由兩個方面影響。

一、從業人員數量與公司需求的相對比例,也就是勞動力的供需關系。

二、行業特點,人均利潤高低。

供需關系

從影響大小上來說,個人覺得第一點更重要一些,是決定從業人員薪資的主要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和土地、機器、原材料本質相同,是完成整個生產過程的生產要素之一。(沒錯,你只是個工具人。)

所以,和原材料一樣,勞動力價格遵循市場上的供需原則。

題主所說的職位技術門檻影響供給,而行業的發展狀態影響需求。

互聯網本質上是處理資訊數據的行業,它的原材料是資訊,產出也是資訊。從二十世紀末社會進入資訊時代以來,資訊相關的需求一路飆升。那麽此時,需求便是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人才的培養供給是梯度的,需要時間。就算某些軟體工程的職位門檻相對不高,也不會像簡單勞動一樣,有手就能幹,需要一定的學習和訓練,實際限制了供給的數量和速度。

階梯式線性增長的供給難以趕上呈指數爆炸式增長的需求,進而在較長時間內造成了勞動力供不應求的狀況。這種狀況便直接反映在了軟體工程的整體薪資上。

接下來說說硬體行業。硬體是軟體處理資訊的物理載體,負責數據的處理、儲存、通訊,相當於是資訊行業的基礎設施。

一台手機上跑的套用成千上萬,你每天使用它瀏覽的資訊,使用的套用,獲取的服務,有可能就已經產生了幾百塊的價值,但這台幾千塊錢的手機卻可以用上幾年。

硬體不會直接面向互聯網業務與數據套用,不會與數據本身的價值產生直接關聯。

套用的更新速度可以飛快,但只要硬體能夠滿足其數據處理的基本需求,那麽作為工具來說,就是合格的。這就是基礎設施與套用之間的差別。

作為基礎設施的硬體行業,其本身的發展需要依賴於實實在在的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與業務關聯性沒有很強,所以其更新換代的速度就沒有那麽快,也就限制了從業人員需求的增長。

所以,即使某些硬體工程的門檻高,也架不住需要的人少呀。

行業特點

下面說說軟體與硬體,或者說互聯網與實體制造業各自的行業特點。

之前我們說過,互聯網本質上是處理資訊的行業,而資訊這個東西是沒有物理實體的。實體的物理物品,生產需要工廠,運輸需要飛機鐵路。

但是資訊的獲取,生產,運輸的物理成本極低,只需要有限的伺服器、基站、終端,便可支撐大量的數據服務。

這就造成了互聯網的一大特點,擴張的邊際成本極低。

對於實體制造業,每擴張一倍,就意味著與之對應的其他各項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機器成本,土地成本等等)至少也要擴張一倍,考慮到效率的因素,擴張的邊際成本甚至是在增加的。而且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準備。

但對於互聯網而言,相同的資訊與服務,提供給一個人與提供給一萬個人,物理上可能僅僅只需要增設幾台伺服器,而且過程可以十分迅速,但此時其業務規模就已經擴張了一萬倍。

可能幾十個人的互聯網企業就可以在全球提供千百億的服務價值,同樣互聯網公司營業額可以在幾個月時間增長上百倍。而實體制造企業卻鮮有類似的訊息。

邊際成本低,較少的從業人員可以創造出很高的利潤,互聯網公司在人力這一方面便可以更加不吝惜投入。

而且,互聯網行業容易形成規模效應與壟斷。市場上耳熟能詳的那些壟斷企業利潤更高,也助推了這幾家公司人員的薪資。

綜合這兩個原因,造成了整體上軟體薪資高於硬體的現象。

02.回答二:「市場需求決定市場價值」

硬體明明比軟體更難,國內的硬體技術也不如軟體,為什麽硬體工程師待遇還不如軟體?

先說是不是,再回答為什麽。

硬體明明比軟體更難

答:是。我當年電子資訊工程專業的時候,就是覺得硬體太難學了,動手能力也差,模電,數電,高頻,訊號與系統什麽完全學不懂,怒而轉投軟體,好歹還可以自學成才。硬體屬於完全不能自學的那種。

國內的硬體技術也不如軟體

答:如果說芯片級的硬體技術的話,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確實不如阿裏騰訊百度的軟體技術,後者已經發展到全世界一流水平。題主的意思應該是硬體技術落後,所以更需要高薪招聘人才來發展,意思我懂,下面再聊。

如果說板級硬體技術,這個技術要求就不太高了。盡管學習和入行的門檻高,但一旦學成之後,工作過於簡單,且沒有技術可言,不能和軟體比。

板級硬體現在都只剩抄抄圖,看看芯片說明書。芯片說明書甚至幫你把外圍電路都說了個七七八八。只需要一個高級的拼裝工。

為什麽硬體工程師待遇還不如軟體?

答:這個問題雖然是問為什麽,但我還是想回答下是不是,答案:是,符合事實。很多硬體工程師自己也認為,搞硬體的薪資只能開這麽多,不可能再多了。(哪裏都有例外,特別優秀的別杠啊)

至於為什麽?

正如我一直跟我朋友所說,一個職位的薪資高低並不取決於該職位的技術難度,而是取決於該職位的市場價值。而市場價值又是由市場需求來決定。

難的工作不一定市場需求大,容易的工作也不一定市場需求小。

造原子彈難不難?造火箭難不難,當然難!但這個在中國有市場需求嗎?除了進軍工企業。回答也有人貼了火箭工程師的價格了。

其實說白了,原因就是硬體工程師的市場需求遠遠小於軟體工程師的市場需求。

先說板板級硬體工程師。

在我這些年所經歷的各類公司中,一個大部門幾十號人馬,硬體工程師的數量基本都是個位數,其他都是軟體工程師。軟硬工程師比例從5:1到10:1不等。
同樣,對於一個計畫,會分配若幹軟體工程師,但硬體工程師可能就只一個,承擔所有模組。

即使對目前人力資源比較充裕的手機行業來說,硬體工程師也頂多細分為通用硬體工程師,基頻硬體工程師,射頻硬體工程師,Audio硬體工程師。而對於其他行業,可能就一個通用硬體工程師通吃所有了。

至於為什麽需求這麽小,前面也提到了,板級硬體技術發展了這麽多年,很多東西都整合化,模組化了,沒有硬體工程師發揮創造的舞台了,招一個牛逼的和一般的差不了太多。

尤其在聯發科造的turnkey解決方案推動下,幾乎所有的芯片原廠都會提供全套參考設計,也就是可以抄作業,抄好作業甚至還可以請芯片原廠檢查一下作業。

一旦作業完成之後,硬體工程師的活就剩下日常打雜,失效分析,產線故障處理,配合軟體偵錯軟體之類,再也沒有設計與創作的空間。

一個產品上市如果需要持續的硬體設計改進,說明這個產品的硬體設計一開始就是一坨屎,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而對軟體而言,無論什麽階段,都可以持續改進,提高創新。說不定,還能引出一點新問題出來,大不了後續來個OTA升級修復就得了,可這些工作都需要人去幹吧,需要軟體去幹吧。

在一個產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個階段,軟體工程師可發揮的空間遠遠大於硬體工程師。而硬體工程師,一旦方案最終確定,就穩定了。

再說說芯片級的硬體工程師,這嚴格說已經是芯片設計工程師。

這典型的屬於技術難度大且有市場需求的職位了。所以,薪資待遇是超過同行業的軟體工程師的。但仍然比互聯網那些軟體工程師要低很多。

搞互聯網軟體的人雖然多,但互聯網公司的軟體叠代快,軟體需求更是多得多得多。互聯網公司賺錢的規模效應遠比芯片公司的規模效應大。

有的人認為硬體工程師薪資待遇低是因為硬體越來越不賺錢,行業利潤低。
我認為這不是主要矛盾。

滴滴七年虧了500億,你見它的軟體工程師薪資低了嗎?美團之前也一直虧損,直到2020才開始盈利,你見它的軟體工程師薪資低了嗎?亞馬遜虧損了20年,你見它軟體工程師薪資低了嗎?

事實上,在再不賺錢的公司,軟體還是也要比硬體多幾百塊錢。

那硬體工程師的出路在哪裏?

我不喜歡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而要能解決問題。

對於還沒入行的,兩個字,只能是勸退了。

入行不久的,四個字,盡早轉行。

對於入行很久或者對硬體癡迷熱愛的,可以在職業規劃上最佳化,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硬體工程師雖然待遇低,但公司與公司之間差距也是很大的。待遇按供應鏈分,歐美芯片原廠>國內芯片廠(包括台灣省)>OEM&ODM終端廠>方案公司。

所以,在跳槽的時候,盡量從右往左跳,薪資待遇和技術競爭力會越來越好。

凡事都有例外,像OPPO/VIVO這樣的終端廠硬體待遇長期碾壓芯片原廠,但我仍然建議一個硬體工程師至少有一段在芯片原廠的工作經歷,以夯實技術,豐富經驗,拓展視野,這只有原廠才能給你的,終端廠是給不了。
然後再居高臨下,傲視天下的姿態下嫁到有錢的終端廠,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03.回答三:「技能值不值錢,與技能難度無關」

十幾年前,我在面對軟體開發還是硬體開發時,錯誤地選擇了硬體開發。主要原因就是聽信了我的老師說硬體難度大一些,門檻高,競爭小。

結果可想而知,2011年,從芯片選型到硬體原理圖、PCB、焊接、微控制器軟體、上位機軟體都全部自己搞定,在成都才TM拿2800一個月。

後來,我決定離職,技術總監還挽留了我三次,現在才明白別人不是惜才,是難得找到技能這麽全面且廉價員工。

這次經歷以後,我決定轉軟體,硬體那玩意兒心理壓力真是大,一丟丟都不能出錯,我親眼見過一個員工由於少畫了一個電阻直接導致價格上萬的視訊處理芯片燒毀的案例。

由於我不是電腦科班出生,想系統的學習一下電腦知識,就報了個軟體設計師考試,結果考過以後也沒學個啥,又決定考了研。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其實薪資也不太行,相比那些做前端動不動就20k的本科應屆生來說,太低了。

後來我總算明白了。一個人的技能是否值錢和這個技能的難度是沒有一丁點關系的,只和市場需求有關系。

市面上如果需要100000個熟練前端,但是只能培養出5000個熟練前端,這些人的薪資當然高了。

反之,如果全中國每年只需要20個做編譯器的軟體工程師,但是每年光做編譯器的博士研究生都有30個畢業的話。

那些本科生是一丁點機會都沒有的,無論你在大學四年中學了多麽難且艱深的理論,連免費實習的機會都沒有,別人嫌你浪費電。

>>

END

精品資料,超贊福利,免費領

微信掃碼/長按辨識 添加【技術交流群

群內每天分享精品學習資料

最近開發整理了一個用於速刷面試題的小程式;其中收錄了上千道常見面試題及答案(包含基礎並行JVMMySQLRedisSpringSpringMVCSpringBootSpringCloud訊息佇列等多個型別),歡迎您的使用。

👇👇

👇點選"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資料(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