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面試時你能把TCP講到這些程度,我真當你精通了~

2024-05-15碼農

關註上方 浩道Linux ,回復 資料 ,即可獲取海量 L inux Python 網路通訊、網路安全 等學習資料!

前言

大家好,這裏是 浩道Linux ,主要給大家分享 L inux P ython 網路通訊、網路安全等 相關的IT知識平台。

好多朋友擔心面試時被面試官問到TCP相關的知識,因為要回答好這一塊知識點並不容易。今天浩道跟大家分享關於TCP協定相關的硬核幹貨,關於面試中常常被問到的TCP相關知識,本文已經整理總結好,希望大家可以收藏好隨時復習,做到面試不用慌!

文章來源: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070889603085

TCP 作為傳輸層的協定,是一個IT工程師素養的體現,也是面試中經常被問到的知識點。在此,我將 TCP 核心的一些問題梳理了一下,希望能幫到各位。

001. 能不能說一說 TCP 和 UDP 的區別?

首先概括一下基本的區別:

TCP是一個面向連線的、可靠的、基於字節流的傳輸層協定。

UDP是一個面向無連線的傳輸層協定。 (就這麽簡單,其它TCP的特性也就沒有了)。

具體來分析,和 UDP 相比, TCP 有三大核心特性:

  1. 面向連線 。所謂的連線,指的是客戶端和伺服器的連線,在雙方互相通訊之前,TCP 需要三次握手建立連線,而 UDP 沒有相應建立連線的過程。

  2. 可靠性 。TCP 花了非常多的功夫保證連線的可靠,這個可靠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一個是有狀態,另一個是可控制。

TCP 會精準記錄哪些數據發送了,哪些數據被對方接收了,哪些沒有被接收到,而且保證封包按序到達,不允許半點差錯。這是 有狀態

當意識到丟包了或者網路環境不佳,TCP 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發送速度或者重發。這是 可控制

相應的,UDP 就是 無狀態 , 不可控 的。

  1. 面向字節流 。UDP 的數據傳輸是基於數據報的,這是因為僅僅只是繼承了 IP 層的特性,而 TCP 為了維護狀態,將一個個 IP 包變成了字節流。

002: 說說 TCP 三次握手的過程?為什麽是三次而不是兩次、四次?

戀愛模擬

以談戀愛為例,兩個人能夠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確認各自 被愛 的能力。接下來我們以此來模擬三次握手的過程。

第一次:

男: 我愛你。

女方收到。

由此證明男方擁有 的能力。

第二次:

女: 我收到了你的愛,我也愛你。

男方收到。

OK,現在的情況說明,女方擁有 被愛 的能力。

第三次:

男: 我收到了你的愛。

女方收到。

現在能夠保證男方具備 被愛 的能力。

由此完整地確認了雙方 被愛 的能力,兩人開始一段甜蜜的愛情。

真實握手

當然剛剛那段屬於扯淡,不代表本人價值觀,目的是讓大家理解整個握手過程的意義,因為兩個過程非常相似。對應到 TCP 的三次握手,也是需要確認雙方的兩樣能力: 發送的能力 接收的能力 。於是便會有下面的三次握手的過程:

從最開始雙方都處於 CLOSED 狀態。然後伺服端開始監聽某個埠,進入了 LISTEN 狀態。

然後客戶端主動發起連線,發送 SYN , 自己變成了 SYN-SENT 狀態。

伺服端接收到,返回 SYN ACK (對應客戶端發來的SYN),自己變成了 SYN-REVD

之後客戶端再發送 ACK 給伺服端,自己變成了 ESTABLISHED 狀態;伺服端收到 ACK 之後,也變成了 ESTABLISHED 狀態。

另外需要提醒你註意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出,SYN 是需要消耗一個序列號的,下次發送對應的 ACK 序列號要加1,為什麽呢?只需要記住一個規則:

凡是需要對端確認的,一定消耗TCP報文的序列號。

SYN 需要對端的確認, 而 ACK 並不需要,因此 SYN 消耗一個序列號而 ACK 不需要。

為什麽不是兩次?

根本原因: 無法確認客戶端的接收能力。

分析如下:

如果是兩次,你現在發了 SYN 報文想握手,但是這個包 滯留 在了當前的網路中遲遲沒有到達,TCP 以為這是丟了包,於是重傳,兩次握手建立好了連線。

看似沒有問題,但是連線關閉後,如果這個 滯留 在網路中的包到達了伺服端呢?這時候由於是兩次握手,伺服端只要接收到然後發送相應的封包,就預設 建立連線 ,但是現在客戶端已經斷開了。

看到問題的吧,這就帶來了連線資源的浪費。

為什麽不是四次?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確認雙方 發送 接收 的能力,那四次握手可以嘛?

當然可以,100 次都可以。但為了解決問題,三次就足夠了,再多用處就不大了。

三次握手過程中可以攜帶數據麽?

第三次握手的時候,可以攜帶。前兩次握手不能攜帶數據。

如果前兩次握手能夠攜帶數據,那麽一旦有人想攻擊伺服器,那麽他只需要在第一次握手中的 SYN 報文中放大量數據,那麽伺服器勢必會消耗更多的 時間 記憶體空間 去處理這些數據,增大了伺服器被攻擊的風險。

第三次握手的時候,客戶端已經處於 ESTABLISHED 狀態,並且已經能夠確認伺服器的接收、發送能力正常,這個時候相對安全了,可以攜帶數據。

同時開啟會怎樣?

如果雙方同時發 SYN 報文,狀態變化會是怎樣的呢?

這是一個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狀態變遷如下:

在發送方給接收方發 SYN 報文的同時,接收方也給發送方發 SYN 報文,兩個人剛上了!

發完 SYN ,兩者的狀態都變為 SYN-SENT

在各自收到對方的 SYN 後,兩者狀態都變為 SYN-REVD

接著會回復對應的 ACK + SYN ,這個報文在對方接收之後,兩者狀態一起變為 ESTABLISHED

這就是同時開啟情況下的狀態變遷。

003: 說說 TCP 四次揮手的過程

過程拆解

剛開始雙方處於 ESTABLISHED 狀態。

客戶端要斷開了,向伺服器發送 FIN 報文,在 TCP 報文中的位置如下圖:

發送後客戶端變成了 FIN-WAIT-1 狀態。註意, 這時候客戶端同時也變成了 half-close(半關閉) 狀態,即無法向伺服端發送報文,只能接收。

伺服端接收後向客戶端確認,變成了 CLOSED-WAIT 狀態。

客戶端接收到了伺服端的確認,變成了 FIN-WAIT2 狀態。

隨後,伺服端向客戶端發送 FIN ,自己進入 LAST-ACK 狀態,

客戶端收到伺服端發來的 FIN 後,自己變成了 TIME-WAIT 狀態,然後發送 ACK 給伺服端。

註意了,這個時候,客戶端需要等待足夠長的時間,具體來說,是 2 個 MSL (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報文最大生存時間 ), 在這段時間內如果客戶端沒有收到伺服端的重發請求,那麽表示 ACK 成功到達,揮手結束,否則客戶端重發 ACK。

等待2MSL的意義

如果不等待會怎樣?

如果不等待,客戶端直接跑路,當伺服端還有很多封包要給客戶端發,且還在路上的時候,若客戶端的埠此時剛好被新的套用占用,那麽就接收到了無用封包,造成封包混亂。所以,最保險的做法是等伺服器發來的封包都死翹翹再啟動新的套用。

那,照這樣說一個 MSL 不就不夠了嗎,為什麽要等待 2 MSL?

  • 1 個 MSL 確保四次揮手中主動關閉方最後的 ACK 報文最終能達到對端

  • 1 個 MSL 確保對端沒有收到 ACK 重傳的 FIN 報文可以到達

  • 這就是等待 2MSL 的意義。

    為什麽是四次揮手而不是三次?

    因為伺服端在接收到 FIN , 往往不會立即返回 FIN , 必須等到伺服端所有的報文都發送完畢了,才能發 FIN 。因此先發一個 ACK 表示已經收到客戶端的 FIN ,延遲一段時間才發 FIN 。這就造成了四次揮手。

    如果是三次揮手會有什麽問題?

    等於說伺服端將 ACK FIN 的發送合並為一次揮手,這個時候長時間的延遲可能會導致客戶端誤以為 FIN 沒有到達客戶端,從而讓客戶端不斷的重發 FIN

    同時關閉會怎樣?

    如果客戶端和伺服端同時發送 FIN ,狀態會如何變化?如圖所示:

    004: 說說半連線佇列和 SYN Flood 攻擊的關系

    三次握手前,伺服端的狀態從 CLOSED 變為 LISTEN , 同時在內部建立了兩個佇列: 半連線佇列 全連線佇列 ,即 SYN佇列 ACCEPT佇列

    半連線佇列

    當客戶端發送 SYN 到伺服端,伺服端收到以後回復 ACK SYN ,狀態由 LISTEN 變為 SYN_RCVD ,此時這個連線就被推入了 SYN佇列 ,也就是 半連線佇列

    全連線佇列

    當客戶端返回 ACK , 伺服端接收後,三次握手完成。這個時候連線等待被具體的套用取走,在被取走之前,它會被推入另外一個 TCP 維護的佇列,也就是 全連線佇列(Accept Queue)

    SYN Flood 攻擊原理

    SYN Flood 屬於典型的 DoS/DDoS 攻擊。其攻擊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用客戶端在短時間內偽造大量不存在的 IP 地址,並向伺服端瘋狂發送 SYN 。對於伺服端而言,會產生兩個危險的後果:

    1. 處理大量的 SYN 包並返回對應 ACK , 勢必有大量連線處於 SYN_RCVD 狀態,從而占滿整個 半連線佇列 ,無法處理正常的請求。

    2. 由於是不存在的 IP,伺服端長時間收不到客戶端的 ACK ,會導致伺服端不斷重發數據,直到耗盡伺服端的資源。

    如何應對 SYN Flood 攻擊?

  • 增加 SYN 連線,也就是增加半連線佇列的容量。

  • 減少 SYN + ACK 重試次數,避免大量的超時重發。

  • 利用 SYN Cookie 技術,在伺服端接收到 SYN 後不立即分配連線資源,而是根據這個 SYN 計算出一個Cookie,連同第二次握手回復給客戶端,在客戶端回復 ACK 的時候帶上這個 Cookie 值,伺服端驗證 Cookie 合法之後才分配連線資源。

  • 005: 介紹一下 TCP 報文頭部的欄位

    報文頭部結構如下(單位為字節):

    請大家牢記這張圖!

    源埠、目標埠

    如何標識唯一標識一個連線?答案是 TCP 連線的 四元組 ——源 IP、源埠、目標 IP 和目標埠。

    那 TCP 報文怎麽沒有源 IP 和目標 IP 呢?這是因為在 IP 層就已經處理了 IP 。TCP 只需要記錄兩者的埠即可。

    序列號

    Sequence number , 指的是本報文段第一個字節的序列號。

    從圖中可以看出,序列號是一個長為 4 個字節,也就是 32 位的無符號整數,表示範圍為 0 ~ 2^32 - 1。如果到達最大值了後就迴圈到0。

    序列號在 TCP 通訊的過程中有兩個作用:

  • 在 SYN 報文中交換彼此的初始序列號。

  • 保證封包按正確的順序組裝。

  • ISN

    Initial Sequence Number(初始序列號) ,在三次握手的過程當中,雙方會用過 SYN 報文來交換彼此的 ISN

    ISN 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而是每 4 ms 加一,溢位則回到 0,這個演算法使得猜測 ISN 變得很困難。那為什麽要這麽做?

    如果 ISN 被攻擊者預測到,要知道源 IP 和源埠號都是很容易偽造的,當攻擊者猜測 ISN 之後,直接偽造一個 RST 後,就可以強制連線關閉的,這是非常危險的。

    而動態增長的 ISN 大大提高了猜測 ISN 的難度。

    確認號

    ACK(Acknowledgment number) 。用來告知對方下一個期望接收的序列號, 小於ACK 的所有字節已經全部收到。

    標記位

    常見的標記位有 SYN , ACK , FIN , RST , PSH

    SYN 和 ACK 已經在上文說過,後三個解釋如下: FIN :即 Finish,表示發送方準備斷開連線。

    RST :即 Reset,用來強制斷開連線。

    PSH :即 Push, 告知對方這些封包收到後應該馬上交給上層的套用,不能緩存。

    視窗大小

    占用兩個字節,也就是 16 位,但實際上是不夠用的。因此 TCP 引入了視窗縮放的選項,作為視窗縮放的比例因子,這個比例因子的範圍在 0 ~ 14,比例因子可以將視窗的值擴大為原來的 2 ^ n 次方。

    校驗和

    占用兩個字節,防止傳輸過程中封包失真壞,如果遇到校驗和有差錯的報文,TCP 直接丟棄之,等待重傳。

    可選項

    可選項的格式如下:

    常用的可選項有以下幾個:

  • TimeStamp: TCP 時間戳,後面詳細介紹。

  • MSS: 指的是 TCP 允許的從對方接收的最大報文段。

  • SACK: 選擇確認選項。

  • Window Scale:視窗縮放選項。

  • 006: 說說 TCP 快速開啟的原理(TFO)

    第一節講了 TCP 三次握手,可能有人會說,每次都三次握手好麻煩呀!能不能最佳化一點?

    可以啊。今天來說說這個最佳化後的 TCP 握手流程,也就是 TCP 快速開啟(TCP Fast Open, 即TFO)的原理。

    最佳化的過程是這樣的,還記得我們說 SYN Flood 攻擊時提到的 SYN Cookie 嗎?這個 Cookie 可不是瀏覽器的 Cookie , 用它同樣可以實作 TFO。

    TFO 流程

    首輪三次握手

    首先客戶端發送 SYN 給伺服端,伺服端接收到。

    註意哦!現在伺服端不是立刻回復 SYN + ACK,而是透過計算得到一個 SYN Cookie , 將這個 Cookie 放到 TCP 報文的 Fast Open 選項中,然後才給客戶端返回。

    客戶端拿到這個 Cookie 的值緩存下來。後面正常完成三次握手。

    首輪三次握手就是這樣的流程。而後面的三次握手就不一樣啦!

    後面的三次握手

    在後面的三次握手中,客戶端會將之前緩存的 Cookie SYN HTTP請求 (是的,你沒看錯)發送給伺服端,伺服端驗證了 Cookie 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直接丟棄;如果是合法的,那麽就正常返回 SYN + ACK

    重點來了,現在伺服端能向客戶端發 HTTP 響應了!這是最顯著的改變,三次握手還沒建立,僅僅驗證了 Cookie 的合法性,就可以返回 HTTP 響應了。

    當然,客戶端的 ACK 還得正常傳過來,不然怎麽叫三次握手嘛。

    流程如下:

    註意: 客戶端最後握手的 ACK 不一定要等到伺服端的 HTTP 響應到達才發送,兩個過程沒有任何關系。

    TFO 的優勢

    TFO 的優勢並不在與首輪三次握手,而在於後面的握手,在拿到客戶端的 Cookie 並驗證透過以後,可以直接返回 HTTP 響應,充分利用了 1 個RTT (Round-Trip Time,往返時延)的時間 提前進行數據傳輸 ,積累起來還是一個比較大的優勢。

    007: 能不能說說TCP報文中時間戳的作用?

    timestamp 是 TCP 報文首部的一個可選項,一共占 10 個字節,格式如下:

    kind(1 字節) + length(1 字節) + info(8 個字節)

    其中 kind = 8, length = 10, info 有兩部份構成: timestamp timestamp echo ,各占 4 個字節。

    那麽這些欄位都是幹嘛的呢?它們用來解決那些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梳理,TCP 的時間戳主要解決兩大問題:

  • 計算往返時延 RTT(Round-Trip Time)

  • 防止序列號的回繞問題

  • 計算往返時延 RTT

    在沒有時間戳的時候,計算 RTT 會遇到的問題如下圖所示:

    如果以第一次發包為開始時間的話,就會出現左圖的問題,RTT 明顯偏大,開始時間應該采用第二次的;

    如果以第二次發包為開始時間的話,就會導致右圖的問題,RTT 明顯偏小,開始時間應該采用第一次發包的。

    實際上無論開始時間以第一次發包還是第二次發包為準,都是不準確的。

    那這個時候引入時間戳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比如現在 a 向 b 發送一個報文 s1,b 向 a 回復一個含 ACK 的報文 s2 那麽:

  • step 1: a 向 b 發送的時候, timestamp 中存放的內容就是 a 主機發送時的內核時刻 ta1

  • step 2: b 向 a 回復 s2 報文的時候, timestamp 中存放的是 b 主機的時刻 tb , timestamp echo 欄位為從 s1 報文中解析出來的 ta1。

  • step 3: a 收到 b 的 s2 報文之後,此時 a 主機的內核時刻是 ta2, 而在 s2 報文中的 timestamp echo 選項中可以得到 ta1 , 也就是 s2 對應的報文最初的發送時刻。然後直接采用 ta2 - ta1 就得到了 RTT 的值。

  • 防止序列號回繞問題

    現在我們來模擬一下這個問題。

    序列號的範圍其實是在0 ~ 2 ^ 32 - 1, 為了方便演示,我們縮小一下這個區間,假設範圍是 0 ~ 4,那麽到達 4 的時候會回到 0。

    第幾次發包 發送字節 對應序列號 狀態
    1 0 ~ 1 0 ~ 1 成功接收
    2 1 ~ 2 1 ~ 2 滯留在網路中
    3 2 ~ 3 2 ~ 3 成功接收
    4 3 ~ 4 3 ~ 4 成功接收
    5 4 ~ 5 0 ~ 1 成功接收,序列號從0開始
    6 5 ~ 6 1 ~ 2 ???

    假設在第 6 次的時候,之前還滯留在網路中的包回來了,那麽就有兩個序列號為 1 ~ 2 的封包了,怎麽區分誰是誰呢?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序列號回繞的問題。

    那麽用 timestamp 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每次發包的時候都是將發包機器當時的內核時間記錄在報文中,那麽兩次發包序列號即使相同,時間戳也不可能相同,這樣就能夠區分開兩個封包了。

    008: TCP 的超時重傳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TCP 具有超時重傳機制,即間隔一段時間沒有等到封包的回復時,重傳這個封包。

    那麽這個重傳間隔是如何來計算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重傳間隔也叫做 超時重傳時間 (Retransmission TimeOut, 簡稱RTO),它的計算跟上一節提到的 RTT 密切相關。這裏我們將介紹兩種主要的方法,一個是經典方法,一個是標準方法。

    經典方法

    經典方法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SRTT(Smoothed round trip time,即平滑往返時間),沒產生一次新的 RTT. 就根據一定的演算法對 SRTT 進行更新,具體而言,計算方式如下(SRTT 初始值為0):

    SRTT = (α * SRTT) + ((1 - α) * RTT)

    其中,α 是 平滑因子 ,建議值是 0.8 ,範圍是 0.8 ~ 0.9

    拿到 SRTT,我們就可以計算 RTO 的值了:

    RTO = min(ubound, max(lbound, β * SRTT))

    β 是加權因子,一般為 1.3 ~ 2.0 lbound 是下界, ubound 是上界。

    其實這個演算法過程還是很簡單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在 RTT 穩定的地方表現還可以,而在 RTT 變化較大的地方就不行了,因為平滑因子 α 的範圍是 0.8 ~ 0.9 , RTT 對於 RTO 的影響太小。

    標準方法

    為了解決經典方法對於 RTT 變化不敏感的問題,後面又引出了標準方法,也叫 Jacobson / Karels 演算法

    一共有三步。

    第一步 : 計算 SRTT ,公式如下:

    SRTT = (1 - α) * SRTT + α * RTT

    註意這個時候的 α 跟經典方法中的 α 取值不一樣了,建議值是 1/8 ,也就是 0.125

    第二步 : 計算 RTTVAR (round-trip time variation)這個中間變量。

    RTTVAR = (1 - β) * RTTVAR + β * (|RTT - SRTT|)

    β 建議值為 0.25。這個值是這個演算法中出彩的地方,也就是說,它記錄了最新的 RTT 與當前 SRTT 之間的差值,給我們在後續感知到 RTT 的變化提供了抓手。

    第三步 : 計算最終的 RTO :

    RTO = µ * SRTT + ∂ * RTTVAR

    µ 建議值取 1 , 建議值取 4

    這個公式在 SRTT 的基礎上加上了最新 RTT 與它的偏移,從而很好的感知了 RTT 的變化,這種演算法下,RTO 與 RTT 變化的差值關系更加密切。

    009: 能不能說一說 TCP 的流量控制?

    對於發送端和接收端而言,TCP 需要把發送的數據放到 發送緩存區 , 將接收的數據放到 接收緩存區

    而流量控制索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透過接收緩存區的大小,控制發送端的發送。如果對方的接收緩存區滿了,就不能再繼續發送了。

    要具體理解流量控制,首先需要了解 滑動視窗 的概念。

    TCP 滑動視窗

    TCP 滑動視窗分為兩種: 發送視窗 接收視窗

    發送視窗

    發送端的滑動視窗結構如下:

    其中包含四大部份:

  • 已發送且已確認

  • 已發送但未確認

  • 未發送但可以發送

  • 未發送也不可以發送

  • 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我標註在圖中:

    發送視窗就是圖中被框住的範圍。SND 即 send , WND 即 window , UNA 即 unacknowledged , 表示未被確認,NXT 即 next , 表示下一個發送的位置。

    接收視窗

    接收端的視窗結構如下:

    REV 即 receive ,NXT 表示下一個接收的位置,WND 表示接收視窗大小。

    流量控制過程

    這裏我們不用太復雜的例子,以一個最簡單的來回來模擬一下流量控制的過程,方便大家理解。

    首先雙方三次握手,初始化各自的視窗大小,均為 200 個字節。

    假如當前發送端給接收端發送 100 個字節,那麽此時對於發送端而言,SND.NXT 當然要右移 100 個字節,也就是說當前的 可用視窗 減少了 100 個字節,這很好理解。

    現在這 100 個到達了接收端,被放到接收端的緩沖佇列中。不過此時由於大量負載的原因,接收端處理不了這麽多字節,只能處理 40 個字節,剩下的 60 個字節被留在了緩沖佇列中。

    註意了,此時接收端的情況是處理能力不夠用啦,你發送端給我少發點,所以此時接收端的接收視窗應該縮小,具體來說,縮小 60 個字節,由 200 個字節變成了 140 字節,因為緩沖佇列還有 60 個字節沒被套用拿走。

    因此,接收端會在 ACK 的報文首部帶上縮小後的滑動視窗 140 字節,發送端對應地調整發送視窗的大小為 140 個字節。

    此時對於發送端而言,已經發送且確認的部份增加 40 字節,也就是 SND.UNA 右移 40 個字節,同時 發送視窗 縮小為 140 個字節。

    這也就是 流量控制 的過程。盡管回合再多,整個控制的過程和原理是一樣的。

    010: 能不能說說 TCP 的擁塞控制?

    上一節所說的 流量控制 發生在發送端跟接收端之間,並沒有考慮到整個網路環境的影響,如果說當前網路特別差,特別容易丟包,那麽發送端就應該註意一些了。而這,也正是 擁塞控制 需要處理的問題。

    對於擁塞控制來說,TCP 每條連線都需要維護兩個核心狀態:

  • 擁塞視窗(Congestion Window,cwnd)

  • 慢啟動閾值(Slow Start Threshold,ssthresh)

  • 涉及到的演算法有這幾個:

  • 慢啟動

  • 擁塞避免

  • 快速重傳和快速恢復

  •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拆解這些狀態和演算法。首先,從擁塞視窗說起。

    擁塞視窗

    擁塞視窗(Congestion Window,cwnd)是指目前自己還能傳輸的數據量大小。

    那麽之前介紹了接收視窗的概念,兩者有什麽區別呢?

  • 接收視窗(rwnd)是 接收端 給的限制

  • 擁塞視窗(cwnd)是 發送端 的限制

  • 限制誰呢?

    限制的是 發送視窗 的大小。

    有了這兩個視窗,如何來計算 發送視窗

    發送視窗大小 = min(rwnd, cwnd)

    取兩者的較小值。而擁塞控制,就是來控制 cwnd 的變化。

    慢啟動

    剛開始進入傳輸數據的時候,你是不知道現在的網路到底是穩定還是擁堵的,如果做的太激進,發包太急,那麽瘋狂丟包,造成雪崩式的網路災難。

    因此,擁塞控制首先就是要采用一種保守的演算法來慢慢地適應整個網路,這種演算法叫 慢啟動 。運作過程如下:

  • 首先,三次握手,雙方宣告自己的接收視窗大小

  • 雙方初始化自己的 擁塞視窗 (cwnd)大小

  • 在開始傳輸的一段時間,發送端每收到一個 ACK,擁塞視窗大小加 1,也就是說,每經過一個 RTT,cwnd 翻倍。如果說初始視窗為 10,那麽第一輪 10 個報文傳完且發送端收到 ACK 後,cwnd 變為 20,第二輪變為 40,第三輪變為 80,依次類推。

  • 難道就這麽無止境地翻倍下去?當然不可能。它的閾值叫做 慢啟動閾值 ,當 cwnd 到達這個閾值之後,好比踩了下剎車,別漲了那麽快了,老鐵,先 hold 住!

    在到達閾值後,如何來控制 cwnd 的大小呢?

    這就是擁塞避免做的事情了。

    擁塞避免

    原來每收到一個 ACK,cwnd 加1,現在到達閾值了,cwnd 只能加這麽一點: 1 / cwnd 。那你仔細算算,一輪 RTT 下來,收到 cwnd 個 ACK, 那最後擁塞視窗的大小 cwnd 總共才增加 1。

    也就是說,以前一個 RTT 下來, cwnd 翻倍,現在 cwnd 只是增加 1 而已。

    當然, 慢啟動 擁塞避免 是一起作用的,是一體的。

    快速重傳和快速恢復

    快速重傳

    在 TCP 傳輸的過程中,如果發生了丟包,即接收端發現數據段不是按序到達的時候,接收端的處理是重復發送之前的 ACK。

    比如第 5 個包丟了,即使第 6、7 個包到達的接收端,接收端也一律返回第 4 個包的 ACK。當發送端收到 3 個重復的 ACK 時,意識到丟包了,於是馬上進行重傳,不用等到一個 RTO 的時間到了才重傳。

    這就是 快速重傳 ,它解決的是 是否需要重傳 的問題。

    選擇性重傳

    那你可能會問了,既然要重傳,那麽只重傳第 5 個包還是第5、6、7 個包都重傳呢?

    當然第 6、7 個都已經到達了,TCP 的設計者也不傻,已經傳過去幹嘛還要傳?幹脆記錄一下哪些包到了,哪些沒到,針對性地重傳。

    在收到發送端的報文後,接收端回復一個 ACK 報文,那麽在這個報文首部的可選項中,就可以加上 SACK 這個內容,透過 left edge right edge 告知發送端已經收到了哪些區間的數據報。因此,即使第 5 個包丟包了,當收到第 6、7 個包之後,接收端依然會告訴發送端,這兩個包到了。剩下第 5 個包沒到,就重傳這個包。這個過程也叫做 選擇性重傳(SACK,Selective Acknowledgment) ,它解決的是 如何重傳 的問題。

    快速恢復

    當然,發送端收到三次重復 ACK 之後,發現丟包,覺得現在的網路已經有些擁塞了,自己會進入 快速恢復 階段。

    在這個階段,發送端如下改變:

  • 擁塞閾值降低為 cwnd 的一半

  • cwnd 的大小變為擁塞閾值

  • cwnd 線性增加

  • 以上就是 TCP 擁塞控制的經典演算法: 慢啟動 擁塞避免 快速重傳和快速恢復

    011: 能不能說說 Nagle 演算法和延遲確認?

    Nagle 演算法

    試想一個場景,發送端不停地給接收端發很小的包,一次只發 1 個字節,那麽發 1 千個字節需要發 1000 次。這種頻繁的發送是存在問題的,不光是傳輸的時延消耗,發送和確認本身也是需要耗時的,頻繁的發送接收帶來了巨大的時延。

    而避免小包的頻繁發送,這就是 Nagle 演算法要做的事情。

    具體來說,Nagle 演算法的規則如下:

  • 當第一次發送數據時不用等待,就算是 1byte 的小包也立即發送

  • 後面發送滿足下面條件之一就可以發了:

  • 封包大小達到最大段大小(Max Segment Size, 即 MSS)

  • 之前所有包的 ACK 都已接收到

  • 延遲確認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當我收到了發送端的一個包,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又接收到了第二個包,那我是一個個地回復,還是稍微等一下,把兩個包的 ACK 合並後一起回復呢?

    延遲確認 (delayed ack)所做的事情,就是後者,稍稍延遲,然後合並 ACK,最後才回復給發送端。TCP 要求這個延遲的時延必須小於500ms,一般作業系統實作都不會超過200ms。

    不過需要主要的是,有一些場景是不能延遲確認的,收到了就要馬上回復:

  • 接收到了大於一個 frame 的報文,且需要調整視窗大小

  • TCP 處於 quickack 模式(透過 tcp_in_quickack_mode 設定)

  • 發現了亂序包

  • 兩者一起使用會怎樣?

    前者意味著延遲發,後者意味著延遲接收,會造成更大的延遲,產生效能問題。

    012. 如何理解 TCP 的 keep-alive?

    大家都聽說過 http 的 keep-alive , 不過 TCP 層面也是有 keep-alive 機制,而且跟套用層不太一樣。

    試想一個場景,當有一方因為網路故障或者宕機導致連線失效,由於 TCP 並不是一個輪詢的協定,在下一個封包到達之前,對端對連線失效的情況是一無所知的。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 keep-alive, 它的作用就是探測對端的連線有沒有失效。

    在 Linux 下,可以這樣檢視相關的配置:

    sudo sysctl -a | grep keepalive
    // 每隔 7200 s 檢測一次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 一次最多重傳 9 個包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9
    // 每個包的間隔重傳間隔 75 s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 75

    不過,現狀是大部份的套用並沒有預設開啟 TCP 的 keep-alive 選項,為什麽?

    站在套用的角度:

  • 7200s 也就是兩個小時檢測一次,時間太長

  • 時間再短一些,也難以體現其設計的初衷, 即檢測長時間的死連線

  • 因此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設計。

    更多精彩

    關註公眾號 浩道Linux

    浩道Linux ,專註於 Linux系統 的相關知識、 網路通訊 網路安全 Python相關 知識以及涵蓋IT行業相關技能的學習, 理論與實戰結合,真正讓你在學習工作中真正去用到所學。同時也會分享一些面試經驗,助你找到高薪offer,讓我們一起去學習,一起去進步,一起去漲薪!期待您的加入~~~ 關註回復「資料」可 免費獲取學習資料 (含有電子書籍、視訊等)。

    喜歡的話,記得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