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就一個簡單的稱呼,其實包含了很多深層次的意思,非常值得琢磨玩味。比如在廳長面前談到你的處長,廳長可以直呼處長名字,你卻必須稱呼處長的官銜。假如你也跟著廳長喊處長的名字,就是不懂規矩,沒有大小。私人場合,比如與同事在酒桌小聚閑聊,大家都稱廳長、副廳長為 「李頭兒」、「老高」,你卻一本正經稱李廳長、高廳長,你就有馬屁精之嫌,與大家的談話就有距離感,融不到一塊去。不同的舞台唱不同的歌,不同場合彈不同的調,這裏面的學問全靠自己揣摸。
稱呼不對或者不合適,會讓人不舒服,對你印象大打折扣,嚴重的甚至會被人家穿小鞋。所以進去體制內第一件事先弄清楚怎麽對別人進行稱呼!
官場稱呼規則 :
1,合理不誇大
2,稱大不稱小
3,稱姓不帶副
4,萬能的主任
1, 合理不誇大 。 比如當市長的不能叫他省長,當主任的不要叫局長,特別是在別人面前,不合理的稱呼會讓領導尷尬下不了台,對你印象肯定是大大減分的。
2,稱大不稱小 。 官場 是 講排場 的 ,稱呼領導要選擇最高職務來稱呼 , 比如 市長兼副書記,一般 應 稱市長,不 能 叫副書記。市委常委、市政府秘書長 (辦公室主任)一般稱呼為常委,叫主任就屬於叫小了。
其他的常委還有組織部、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大多都要稱呼為常委,特別是這幾個人都聚在一起時, 正確的 稱呼 應是 「 姓 +常委 」 ,切記一個人稱呼為常委另一個人稱呼為部長,人為的把他們分上下等級。法院最高領導稱院長,而檢察院稱的是檢察長。
3,稱姓不帶副 。 說的是稱呼單位副職的時候不要帶副字。 常務副市長一般稱常務,這顯示他地位比普通副市長高,切勿叫副市長。
其他副職都是姓名加職務,比如李副市長叫李市長,人大李副主任叫李主任,政協李副主席叫李主席。
不過有一個例外就是副市長兼公安局長,這個外人稱呼為姓 +市長,公安內部可以叫局長。
其它各單位,比如某某局,因為是行政主官負責制,局長書記一肩挑的要稱呼局長,切勿叫書記。副局長稱呼為姓名 +局長,一般不稱某副局長。
支隊長稱隊長或處長,副隊長可以稱姓 +隊長;大隊長一般稱呼姓+大,比如姓李稱李大,王稱王大,副的也一樣。這裏有些部門有傳統,副職的稱呼姓+副,如姓李的稱李副,姓王稱王副。這種稱呼在學校比較常見,一般稱副校長都稱某副。
4,萬能的主任。 沒有領導職務 但 有級別的幹部,如四級調研員,主任科員,都稱為主任,這也是體制內慣例,既顯得自己禮貌,又讓對方感覺受到尊重。
到訪別的單位辦事,特別是政府裏面遇到不太熟的人,且不知道對方職務的,一般也稱呼對方為主任。自己單位內部沒有職務的長輩也可以稱呼為老師。
主任的稱呼雖說是官場萬金油,大部份人都能如此稱呼。但級別太高就不適用,比如三級調研員以上的,基本都是領導崗退下來的,有一股傲氣,盡量稱呼沒退下之前的職務。 比如我們昨天說過的王處長。
當然 , 現在也強調不搞特殊,不論 官職大小, 統一 稱同誌,體現了平等原則 。 不過 , 現在這種稱呼已經逐漸消失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