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快樂也是人生的必修課,讓孩子快樂起來

2024-05-19職場


【讓孩子快樂起來:超簡單的正向情緒培養手冊】 限時特惠包郵 29.9 原價¥58 ), 2024年5月27日活動結束。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我感到非常驚喜。這是一本站在孩子的視角所寫的書,是一本講述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需要什麽才能健康成長的書。

很多育兒書籍和理論站在成年人的視角去想:我要怎麽做才能把孩子變成我期待的樣子?這樣的思路往往給父母帶去無盡的焦慮,並且浪費了孩子天生自我呵護、積極發展的潛能。

在當代社會中,關於育兒的焦慮和 雞娃 的討論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的焦慮在育兒上的體現。哪個成年人不焦慮呢?當我們作為一個成年人,無法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安全、自由、滿足、舒適,就很難相信孩子可以順其自然地過上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達到某些標準才能感到安心。

換個角度看,我們之所以反感父母的要求,大多是因為他們關於幸福的理解和實作手段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一旦強加到我們身上,就會造成壓力而不是助力。

每一代父母都著急地想把自己的求生策略傳遞給下一代,在過去是 多穿點、多吃點 ,在當代是 要上補習班 等等。這些策略並非沒有意義,但可能讓我們忽視了那些更根本的教育,那些超越時代的教育。這就是本書所說的 —— 自我呵護。不管在什麽樣的時代,面對什麽樣的外在挑戰,我們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能力:內在像山一樣穩定自洽、吃好睡好身體好、有基本的幸福感和人際關系、自信且了解自己、設定合適的目標並為此努力。

——

在起跑線之前,打好基本功

本書所說的這些 基本能力 看起來一點都不基本吧!是的,在心理咨詢中,很多來訪者是一個好家長、好兒女、好員工,但這些 的下面是無盡的內耗;很多人獲得了世俗的成功但仍被自卑感追趕;很多人渴望親密卻總在人際關系中掩飾逃避。所以,自我呵護是一生的議題,我們並不比孩子領先多少。這很正常,甚至很好。

為什麽好呢?因為這種 我也懂得不太多 的謙卑心態給了孩子空間。當我們去想:一棵小樹的成長需要什麽?我們往往會想到施肥、澆水、陽光 ······ 這些 有為 當然都非常重要,但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是 無為 」—— 空間。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裏,小樹無法長高長大。如果孩子的成長環境中充滿了太多父母的期待、規則、要求,孩子也無法長出自我。

講到無為、空間,可能很多家長會誤以為是不在乎孩子的成就的意思。其實不是這樣,本書的第 7 章、第 8 章就是在討論如何幫助孩子獲得成功,但是這裏的成功不是完全由外在要求去主導和定義的,而是找到內在我們為之自豪的部份,看到自己的優勢,並學會面對缺點;找到自己的熱愛和使命,為之努力,也學會應對挫折。

這樣的成功不是令人疲憊的 內卷 ,而是一個和自己的終身遊戲。喜歡自己,並好奇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裏,還有哪些潛能。像打遊戲發現新地圖一樣不斷發現自己。因為真的了解自己,所以有基於真實的自信,這樣就會樂於面對挑戰。與之相反,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孩子疲於應付各種外在要求,沒有空間去探索自己、欣賞自己。他們即使優秀也往往缺乏真正的自信,表現為對挫折敏感、沒有學習動力、厭學等等。這樣的狀態自然會引發父母的焦慮,並施加更多 有為 的教育,更加擠占孩子的空間,形成惡性迴圈。

無為不是忽視孩子。有些父母在自己小時候承受了父母過重的期待,在他們成為父母後,會因為不想讓孩子重復自己童年的痛苦,有意給孩子比較少的壓力。這是好心,但也要註意不要變成忽視。孩子在自我發現的路上非常需要陪伴,成功的喜悅需要分享,挫折需要安慰,有時需要推一把,有時需要哄一哄 ······ 相信這本書可以幫助父母找到有為和無為的平衡。

——

情緒管理,找到更大的平靜

除了自信和成就的課題,本書的另一個重點是情緒管理。當我們說情緒管理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麽?

在我受訓成為心理咨詢師的時候,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練習。兩個同學搭檔進行角色扮演,一個扮演來訪者,傾訴自己的煩惱 3 分鐘,另一個扮演咨詢師。關鍵是,扮演咨詢師的同學在這 3 分鐘內不能說話,但要努力去理解對方說的話,並向對方傳遞自己的理解和陪伴。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或伴侶試一試。當我們閉上嘴,放下那種 我一定要做點什麽幫你解決問題 的壓力,心反而會開啟。

在這種無言的陪伴中,到底發生了什麽呢?科學家發現,小嬰兒在焦躁時心跳會變快,此時如果媽媽出現在身邊,且相對平靜,小嬰兒的心跳就會慢慢變得和媽媽同頻,焦慮也會被撫平。

如果媽媽患有產後憂郁癥,更可能發生的是,媽媽的心跳變得和小嬰兒同頻,兩人都陷入焦慮。這種母嬰之間的心跳同步化早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會發生。所以,安撫孩子的情緒並不需要我們做什麽,而是平靜地在場,與孩子保持連線。

讓我們再看一個更生活化的情境。當孩子摔了一跤在哭泣時,媽媽過來抱一抱,溫柔且平靜地說: 哦,摔疼啦,沒關系沒關系。 不論媽媽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只要她持續地提供平靜和在場,孩子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就會漸漸平靜下來,變得和媽媽同頻。情緒也從害怕和沮喪中恢復過來。如果這樣的互動經常發生,孩子就會知道,哭泣、難過、疼痛都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就像下雨,等一等就會天晴。有的孩子在磕碰後會拍拍自己,並喃喃自語 寶寶不哭 ,這就是內化了媽媽平靜的在場,在練習自我安撫。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會是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相反,如果媽媽本身特別焦慮,那麽她此時不管做什麽可能都不會特別有用。更常見的情況是,人類都會下意識地逃避焦慮,比如制止孩子哭泣、訓斥孩子 你怎麽這麽不小心 ,或者切斷情緒、進入理性的問題解決模式 ······ 這些都是在逃避情緒。當我們切斷自己的情緒,自然就不能和孩子連線。此時,孩子哭泣的 癥狀 可能被壓抑下去,或者嚇得不敢表達,但這不是真正的安撫。因為停在 雨裏 ,沒機會體驗 雨過天晴 ,從而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錯誤信念 —— 如果讓我哭,我就會一直哭;如果把情緒的閥門開啟,我就會一直陷在裏面。

另一個可能性是,如果孩子在負面情緒裏體會到的不是被親近、擁抱、陪伴,而是冷漠、拋棄、羞辱,孩子就會學到:哭泣、失敗、疼痛是令人討厭的,如果我表達出來,就會被拋棄。這讓他們日後在受傷時反而更加封閉自我,不去求助。這顯然是一種雪上加霜的應對策略,很多小挫折因為缺乏及時的照顧成為創傷。等他們長大一點,父母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怎麽那麽敏感呢?這是因為當下一個不起眼的小挫折觸動了之前沒有被好好照顧的委屈。就像被紙劃傷了手,雖然是個小傷口,但是如果沒有及時照顧且經常劃傷,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

總之,可能與我們的直覺相反,情緒管理並不是找到一個方法把壞情緒扔掉,而是將之吸納到更大的平靜裏。如果我們把這個 更大的平靜 想象成大海,大海按照自己的節奏一下一下拍打著岸邊,壞情緒就像扔進大海的石頭,在當下會掀起尖銳的浪花,但最終會消融在海浪原本的節奏裏。

——

正念瑜伽,修煉情緒的容器

假如父母的情緒足夠穩定,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相較於他們自己 更大的平靜 ,那是不是就足夠了呢?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有意識地教孩子如何從自身獲得 更大的平靜 ,這就是本書開篇所提到的正念 —— 我不是我的焦慮,我觀察著我的焦慮。

正念既是一個古老的智慧,也是當下流行的概念。雖然它有不同的理論和實踐,但本質上都分為兩個部份 —— 分離和連線。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動作,卻蘊含著神奇的智慧。分離 —— 我不是我的焦慮。當我們能做到這樣的分離,與焦慮相比,觀察者就是那個 更大的平靜 。連線 —— 我觀察著我的焦慮。用那個 更大的平靜 盛住我的焦慮,允許它出現,不去逃避、消滅它。

已經有很多腦科學和生理科學的研究證明,正念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焦慮,促進心理健康,增強大腦功能連線。從自體心理學的角度看,正念練習是在幫孩子主動地內化那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我們鼓勵孩子去模仿那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模仿她平靜、溫柔地註視著她焦慮的孩子,既沒有陷入孩子的情緒中,也沒有切斷與孩子的連線。

這個過程聽起來可能有點抽象,不過本書提供了一些可愛的小練習,將正念的理念具象化。除此之外,本書的一大特點是在每個章節末尾,作者都介紹了幾個瑜伽體式。瑜伽和正念有何關系呢?

首先,情緒和身體有密切的聯系。如果觀察自己的情緒非常抽象的話,我們可以先觀察身體。比如,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你現在感受到什麽情緒?或許是平靜。那麽再問問自己,你怎麽知道自己感到平靜呢?

如果我們觀察身體,可能會覺察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比較平穩、比較慢,身體的肌肉比較放松,胸腔那塊兒是空空的 —— 一種與堵塞相反的感覺。同理,我們怎麽知道自己在悲傷?我們可能會有種心臟被抽緊的感覺,胃裏很重,或者鼻子酸酸的。我們怎麽知道自己在憤怒?我們可能覺察到手不自覺地握緊,胸腔中有一股上升的氣,或者感到一團火在身體裏燒 ······

瑜伽,特別是本書中所列出的練習,不是單純的身體訓練,而是對身心聯動的觀察。當我們在做某個體式時同時觀察身體的感覺和心中湧現的情緒、想法,身體如同一個有形的容器,盛住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我們看著這些情緒和感受在身體這個容器裏起起伏伏。去體會,但不去評價,只是盛住它。隨著慢慢練習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內在的大海越來越寬闊,越來越有自己的節奏,越來越能消化各種擾動。這樣的情緒穩定不是麻木或理性,而是在敏銳的同時不失去穩定的內核。

——

親子共讀,先養育自己

讀到這裏,不知道讀者是否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好像沒有學到多少養育孩子的技巧,反而都是在說父母自身有多重要。是的,這正是科學研究和臨床觀察得到的一致結論 —— 孩子是整個家庭健康程度的晴雨表。孩子的問題往往都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如果父母能把自己照顧好,孩子自然不會有大問題。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或治療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如果能把這些投入的一半用在自己身上,很多問題都會加速解決。

特別是對於母親來說。首先從文化上,我們的文化對女性,特別是母親的 自私 深惡痛絕,女性更習慣以一個滋養、照顧、支持他人的角色出現,對自己的健康快樂關註甚少。其次,不可否認, 10 月懷胎,孩子和母親的連線更加天然和緊密,母親的生命狀態對孩子影響最大。

除了前文講到的心跳同頻,很多研究都發現,最能預測孩子發展水平的指標是母親的抑郁程度。母親的幸福感比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都更加重要。這裏要註意的是,母親的幸福感不是我們時常歌頌的 為家庭操勞一生,看到孩子開心自己就開心 的那種幸福,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幸福。這意味著她的個人生活相對自在,養育只是她眾多的生命體驗之一。

所有文化都過於強調母親的服務功能(犧牲奉獻),而忽視了榜樣功能。如果母親總是把孩子、家人的需要置於自己的需要之前,就不可避免地傳遞出一種 我不配 的低價值感。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偶像。在生命最初,孩子都是從媽媽身上獲得自尊感的。如果媽媽有健康的自尊,孩子心裏就會種下自尊自愛的種子;如果媽媽很自卑,孩子內心也會種下 不配得 的種子,為自己和媽媽感到羞恥。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是媽媽失去尊嚴的原因,就會感到沈重的內疚。這種帶著羞恥和內疚的贈予,如果可以稱為愛的話,也是一種給人壓力而非助力的愛。羞恥讓我們逃離,內疚讓我們留下,很多人在這種反復拉扯中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力。

母親當然要回應孩子的需要,但不能以孩子為生活的中心,讓自己耗竭。試想,如果我們住在一個房子裏,這個房子的四壁都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而搖晃,我們也無法感到安全。母親出於自我呵護的拒絕( 媽媽很累了,做不到這個 )的確會讓孩子沮喪,但也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主體性。這讓孩子學會共情、接受拒絕、尊重他人的邊界以及(像媽媽那樣)設定自己的邊界、學會拒絕他人。

被犧牲奉獻型母親撫養長大的我們開始覺察和討論 邊界感 」「 自戀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 ,這可以說是一種世代業力。我們在早年最親近的人那裏沒有機會去學習兩個人如何平等相處,要麽站在剝削的一方,要麽站在犧牲的一方。希望這樣的覺察可以讓女性懂得何為平等,當她們成為母親時,結束這種業力迴圈。

總之,先照顧好自己,這是做父母的第一步。本書所說的自我呵護,不妨先用來照顧自己。我們都聽父母講過類似的話, 我當年可比你慘多了 。當我們試圖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養育時,不可避免地會意識到自己作為小孩子時的遺憾和缺失。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創傷被啟用了。但這也意味著我們有機會去看見並哀悼這些缺失。如果我們小時候在哭泣時沒有一個溫柔的抱抱,在我們教孩子正確的方式之前,要先給小時候的自己一個抱抱。

孩子是一個明鏡,他逼迫我們去面對自己身上那些我們討厭的、試圖忘記的部份。如果我們僅僅試圖改變鏡子中的相,而不去面對自己,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如果我們能以溫柔的心態面對自己,養育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作為父母的你如果選擇這樣一條艱難卻正確的路,相信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陪伴。任何我們想要帶給孩子的,先帶給自己。

莊媛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認知神經科學博士

本書作者蘇西 · 瑞丁( Suzy Reading )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特許心理學家、瑜伽老師和健康教練。這本書是她寫給寫給父母和孩子的心理成長指南,幫助父母營造能讓孩子快樂起來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正確處理情緒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能在快樂中茁壯成長。

作者將認知情緒、管理情緒、飲食調理、瑜伽練習、正念冥想五大技巧板塊融入生活點滴細節,從孩子的飲食、睡覺、玩耍、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方法論,既包括心理學意義上 學會判斷自己和孩子是否焦慮 」「 學會控制情緒 」「 學會表達感受 等,也包括現實生活中 透過飲食來緩解焦慮 」「 透過瑜伽練習來培養積極心態 等,上手容易,可操作性極強。

隨書附贈緩解不同負面情緒的瑜伽體式卡,讓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可以隨時隨地上手操作,治愈溫暖孩子的心靈。

32 開軟殼平裝,內頁為 120g 高白膠版紙,全彩印刷,文圖搭配流暢,排版疏朗,閱讀體驗良好。推薦給 3 歲以上孩子的家長以及小學階段的孩子。

版式:阿北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