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看了令人窒息的中小學生「廁所社交」,我才知道為什麽好學生會被送到精神病院

2024-03-24職場

在籠子裏養孩子,不瘋、不病、不成魔才怪。

作者:洞見·Seven

來源:洞見(DJ00123987)

01

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

近日關於「小學生廁所社交」現象的披露,

火上了熱搜。

何為廁所社交?

課間十分鐘,

孩子們走不進操場,

不能在走道裏停留,

甚至在教室裏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被逼無奈之下,

孩子們只能躲進廁所裏社交、放松。

來自海澱的媽媽小林說,

兒子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廁所結識的。

班級裏不讓說話,

他們就約著同學一起上廁所,

在裏面聊天,玩遊戲,

還偷偷吃零食。

一群小學生,

躲在臟亂、充滿異味的廁所,

聊天、玩耍、吃零食,

想想都令人窒息。

02

不僅小學,

不少初高中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廁所。

高二女生徐涵自曝,

上初中那會,

無論上課或下課,

班主任都會坐在教室後邊「全天候」盯著。

課間十分鐘誰都不許說話,

必須保持安靜,

想上廁所了才能離開座位。

因為「廁所社交」,

三年下來,

徐涵只交到兩個朋友,

分別是同桌,

以及同桌對桌。

上了高中課間終於自由一些,

但要是「運氣不好」趕上老師拖堂,

就連10分鐘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誰能想到如今的孩子,

生活條件比咱們那代好上許多,

住在上百萬甚至千萬的學區房裏。

但每天一點自由都沒有,

最開心快樂的地方竟是在廁所。

03

想起浙大教授沈華清說過的一段話:

「現在的孩子,

從幼稚園到大學,

都是關在籠子裏養大的。

幼稚園是籠子、

小學初中是籠子、

高中更是個籠子。

到頭來,父母還責怪他怎麽不會飛。」

在籠子裏面養孩子,

似乎成了當下教育的現狀。

04

前不久,一位媽媽曬出一份寒假計劃表。

孩子從早晨七點半起床,

到深夜十點鐘入睡,

十幾個小時,

除了吃飯,

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除了要學習語數外,

這個孩子還要學習編程、奧數、小提琴……

滿滿當當的課程安排,

簡直令人窒息。

當今的孩子,

被關在籠子裏,

活得太壓抑了。

05

李玫瑾教授曾對女兒

這一代的幸福生活表示羨慕。

沒想到女兒卻說:

「是我們羨慕你們才對,

你們太幸福了。」

李教授不解地問:「為什麽?」

女兒回答:

你們大人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

每天早上7點10分坐到教室,

要坐到下午五點半,

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十一點半。

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

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占上!

李教授聽了很震驚,

感慨道:「人不瘋才怪呢!」

06

想起電影【陽光普照】中,

大兒子阿豪品學兼優,高大帥氣,

是典型「別人家的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如陽光般耀眼的少年,

在某個極其普通的夜晚,

從窗邊一躍而下自殺了。

原來,阿豪看似光鮮亮麗,

實際就像一台裝在「籠子」裏的擺件。

他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學、學習,

沒有自己的喜好,

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毫無生命力。

父親曾把自己視為寶貝的筆記本送給他,

上面赫然寫著: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但阿豪至死也沒在筆記本上寫過一個字,

因為他的全部時間都貢獻給了學習,

根本沒有空間留給自己。

因此,在他考醫學院失敗後,

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崩塌了,

只能用死亡把自己封印在了最好的年華。

一個孩子要健康快樂地長大,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連結。

與同伴的連結,與自然的連結,

萬事萬物的連結。

這些連結既是他們價值感的來源,

也是情緒和壓力的發泄出口。

可如果孩子的世界沒有娛樂,

沒有自由,

只剩下停不下來的學習和壓力,

他們身心發展會受到嚴重阻礙。

最後我們的孩子,

就只能在無盡的痛苦和壓抑中,

耗光生命的活力。

在籠子裏養孩子,

不瘋、不病、不成魔才怪。

07

【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中,

有一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

中國18歲以下抑郁癥患者

占總人數的30.28%。

在抑郁癥患者群體中,

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

41%曾因抑郁休學。

前段時間,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

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采訪時說:

開學一個多月後,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

兒童精神科就已人滿為患。

旁邊的等待椅上,

坐滿了年紀尚小,

卻雙目無神的孩子們。

這裏面,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來自各個名校,

有很多都是周圍人眼裏的學霸。

08

心理專家陳瑜曾在【不被理解的少年】中

寫過一個真實案例:

女孩蓁蓁在一所全國重點高中讀書,

還是文科重點班。

她從小就是個特別自律的孩子,

甚至到了病態的程度。

「如果看到別人在學習,

看書或者做題,

而我沒有,心裏就會慌張。」

有次放假,

蓁蓁每天早上4點就起來,

學到晚上12點才睡,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個月。

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蓁蓁竟然甘之如飴——

那是一種偷學的竊喜。

盡管如此,

父母還是不滿意,

他們希望她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努力。

結果到了高三,

蓁蓁的情緒越來越難以控制,

壓力上頭時,

拿筆都在手抖。

最後醫院診斷結果為:

重度焦慮和強迫癥,

有比較嚴重的軀體化表現,

還伴有中度雙相情感障礙。

可怕的是,

在蓁蓁所在的重點班,

像她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一個班級45人,

有將近10個同學有心理問題,

或者身體狀態差,

沒辦法承受學習的負擔,

最後只能休學。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說過:

當一個池塘的水出了問題,

池塘的魚再怎麽長都可能會出現問題。

被困在籠子裏的孩子,

永遠生不出強健的身體和堅韌的靈魂。

一根輕飄飄的稻草,

就能把孩子打倒在地;

一場稍微滂沱的風雨,

就能把孩子徹底擊潰。

09

40年前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

曾經拍下了一組廣為流傳的照片:

【你好小朋友】

他用最真實的色彩,

記錄下了80年代中國孩子的一代童年。

那時候下課後,

我們總是第一時間沖到操場上,

大家三五成群、嬉鬧遊玩;

哪怕是簡單的老鷹捉小雞,

也可以瘋玩一個下午。

那時候沒有上不完的補習班、

寫不完的作業。

有的只是操場上、

欄桿上孩子們矯健的身影

和一張張生機勃勃的笑臉。

女孩子們雖然穿著花花綠綠的小裙子,

但「野」起來,

也不遑多讓。

男孩子們,

總是放學玩成泥猴,

才戀戀不舍地回家。

到了夏天,

就在榕樹下彈珠子,

在樹蔭下打鬧,

在海邊捉小魚,

在池塘邊捉泥鰍。

玩累了就往草坪上一躺,

身上都是獨屬於大自然的芳香。

那些歡樂的時光,

美好的課間,

充實了我們懵懂的童年。

10

為什麽現在日子越過越好,

孩子反而抑郁得越來越多?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孩子們被圈養在籠子裏,

早早喪失了活力和自由。

孩子的世界,

不應該是蒼白枯燥、單調乏味的,

應該是自由自在、鮮活靈動的。

作為父母,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當下的教育環境;

但卻可以透過感知孩子的內心,

幫孩子建立與外界的連結,

走出心理困境。

帶孩子多出去走走——

建立與自然的連結。

被評為「中國榜樣家長」的劉稱蓮曾提倡,

家長要還孩子一片廣闊的天地。

自女兒小學起,

每周日她都堅持帶女兒出門,

全家一起去爬山,

去博物館,去公園,

假期就帶著孩子去旅遊。

女兒深陷學業壓力時,

劉稱蓮曾帶著她深夜飛往內蒙古,

一起感受流星雨的震撼。

在劉稱蓮的培養下,

女兒心態越來越好,

最終成功考進北大。

作為父母,

要盡可能的讓孩子從書本中擡起頭來,

走到大自然中去,

去奔跑、去運動,去盡情感受陽光,

親近自然是對生命最好的滋養。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愛——

建立與自己的連結。

看過這樣一句話:

「當你的人生有一個愛好,

你永遠不會孤單,不會絕望,

這真的很寶貴。」

這種愛好不是父母強制報的興趣班,

而是孩子發自內心的熱愛。

11

40年後【你好小朋友】的計畫組,

曾對當年一位小朋友做了回訪。

如今已經成為醫生的他,

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我當年真的是不負青春年少。

在那種教育環境下,

我們真是有理想、

有作為、有擔當的一代,

回想當年真是沒有虛度時光。

跟我在讀小學的兒子相比,

我覺得我的小學生活比他們更有理想,

更有追求,更快樂,更天真無邪。」

不禁令人深思。

孩子的童年,

不應該被困在充斥著學業、

壓力、孤獨的鐵皮籠子裏。

未來的社會,

需要的也不是一個一碰就碎的脆皮青年。

孩子的人生,

應該是廣闊無垠的曠野,

是灑滿陽光和希望的稻田。

這篇文章與所有父母共勉。

作者:洞見·Seven,來源: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5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