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每年五六月,一種帶著點腥味、炒出來湯汁泛紫的小菜走上了人們的餐桌——它就是血皮菜。也許你對這個名字不熟,但在四川、廣東、廣西一帶,血皮菜可是「老朋友」了。這種看似普通的野菜,不僅能當蔬菜吃,還常被用作飼料餵豬。
不過,關於血皮菜到底能不能吃的爭論也不少,甚至有人說它有毒。那麽,真相如何?
血皮菜長什麽樣?
血皮菜的學名是紫背菜,又叫木耳菜、補血菜、紅背菜,是菊科植物,在台灣和廣東地區還有個好聽的名字——紅鳳菜。它的葉片細長,邊緣有小鋸齒,葉子的正面深綠,背面微紫紅,莖幹泛紅,看起來很顯眼。
血皮菜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吃?
對於血皮菜有沒有毒,爭議還是挺大的。有些網友說自己吃過,一點事都沒有,也有網友說老祖宗吃了幾十年了,也沒見中毒。那到底血皮菜有沒有毒呢?
血皮菜中含有吡咯裏西啶類生物堿,看這個成分,它是有毒的,如果長期、過多的食用血皮菜,毒素就會越積累越多,它們會幹擾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會損傷肝,引起肝腹水、肝腫大,甚至肝硬化。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大量食用血皮菜,也只是春天的時候吃個新鮮,食用的量少,人體會把微量的吡咯裏西啶類生物堿分解,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且烹飪血皮菜的時候,會經過高溫焯水處理,會減少生物堿殘留,少量食用對身體是沒有大礙的。
不過,如果本身肝不好,還是盡量少吃血皮菜,以免讓肝部「雪上加霜」。
盡管血皮菜帶著一點毒性,但它依然是很多人家的餐桌「常客」,這得歸功於它的幾個優點:
1. 營養豐富,堪稱「天然補品」
血皮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如鈣、鉀、鐵等,尤其是貧血的人,吃血皮菜護會氣色紅潤,在農村,它被認為是物美價廉的「補血菜」,但也不能天天吃,頓頓吃。
而且,它還富含維生素C,能抗氧化,對皮膚很好。血皮菜中還含有膳食纖維,吃它可以促進腸蠕動,對於便秘的人非常友好。
2. 有藥用價值
雖然血皮菜看著不起眼,但是它有藥用價值,在【滇南本草】中有記載:血皮菜有涼血止血、清熱消腫的作用,還被用來緩解痛經。【本草綱目拾遺】中也有血皮菜的記載,把它搗碎,對傷口出血、潰瘍、甲溝炎有大用處。
3. 生命力頑強,種一次吃幾年
血皮菜適應力極強,既耐旱又抗凍,只要溫度適宜,生長速度飛快。一旦種下,就會割了又長,長了又割,就像韭菜一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4. 烹飪多樣化
血皮菜可以焯水後涼拌,也可以爆炒、煮蛋花湯。比如血皮菜和豬肝爆炒,就是很受歡迎的一道菜。我只吃過涼拌的血皮菜,把血皮菜焯水之後,和辣椒、蒜末、醋、白糖、香油拌一下,酸辣開胃。
不過,血皮菜有一點腥味,對腥味敏感的人,估計是「享受」不了這一口美味。
雖然血皮菜有很多優點,但它畢竟含有毒性,吃的時候還是要註意適量。俗話說,「藥食同源,過猶不及」。偶爾嘗鮮,既能滿足味蕾,又不用擔心健康問題。如果你實在擔心,不妨換成其他綠葉菜,總有適合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