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生活

穿越千年的士人精神,郭沫若筆下的浪漫主義巨作

2024-06-22生活

屈原無疑是一個 痛苦的清醒者 ,國破之時亦是他理想破滅之際。

選擇死亡,就是堅持著一種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的態度。

有書帶你一起走進 愛國孤勇者--屈原

👇添加進群領取【屈原全集】電子書

對於郭沫若,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上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他的【雷電頌】:

「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我的長劍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長劍,你不能拔去我無形的長劍呀!

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 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怎麽樣,讀著這段令人戰栗的詩句,是不是立刻就 get到郭沫若創作中的「浪漫主義」了呢。

那你知道嗎?【雷電頌】其實不是單獨創作的詩歌,而是來自郭沫若在 1942年創作於重慶的【屈原】,這也是郭沫若的文學代表作。

【屈原】是一個五幕話劇劇本,講述的是屈原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所發生的事情。

屈原一開始擔任楚懷王的左徒,主持楚國的改革之事。

楚國本是戰國時期的強國,是秦國東進統一七國最大的障礙,但自楚懷王當政時期,屈原的職場生涯可謂是伴隨著楚國,一路的江河日下。

屈原從左徒到三閭大夫,再到流放漢北、放逐江南,最後是在楚國都城郢都被攻破後,自投汨羅。

楚國也從一代霸主,因為在聯合齊國還是秦國上舉棋不定,淪落到君主客死異鄉秦國,國都被秦攻破的下場。

這是歷史上屈原和楚國的故事,其中過程非常曲折,而郭沫若如何能將這樣復雜的事情,以一天的時間為軸,集中到僅僅五幕劇中,就講清楚的呢?這就是大師的手筆了。

在【屈原】中,郭沫若將屈原心誌堅貞卻報國無門,楚國雖實力雄厚卻毫無遠見的矛盾,具體化為三種人物之間的沖突:

一種是屈原和屈原一樣心誌堅定的侍女嬋娟;

一種是徘徊在原則與現實之間的楚國大臣宋玉,以及楚懷王的兒子子蘭;

第三種就是導致屈原死亡和楚國衰敗的楚懷王、南後鄭袖,還有楚國大臣靳尚以及縱橫家張儀。

故事的開篇,是清晨屈原和他的學生宋玉討論新寫的【橘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

皇天後土養育了這樣美好的橘樹,它堅定自己的使命,生於這南國絕不遷徙。

誌向專一,難以更改。郭沫若選擇用這首詩開場,透過屈原和宋玉的對話,展現的其實是屈原自己的誌向。

屈原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楚文化最耀眼的一顆星星,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楚文化也如同楚國生長的橘子一樣,區別於中原黃河流域的文化,有非常強烈的自我認知和特征。

楚人認為自己是火神祝融的直系後代,因此在文化中特別推崇火的元素。

比如劇中出現的楚人崇拜的神,東君,又叫東皇太一,就是代表太陽的神明。

除了東君,楚國人還崇拜浴火重生的鳳凰,以及像火一樣的紅色。

除此之外,楚人還喜巫近鬼,屈原的【楚辭·九歌】中就有贊頌太陽神的【東君】 和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

我們現在也能在博物館,看到一些造型奇特的楚國文物,這裏強烈推薦湖北博物館的固定展「楚國八百年」,文物都美爆了!

話說回來,雖然屈原一心愛國,但在戰國亂世,一統中國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了,屈原主張楚國透過改革富國強兵,並認為楚國應該和齊國聯合,以對抗秦國。

善用合縱連橫的秦國,就派出了縱橫家張儀,到楚國來挑撥楚國內部的團結。

不幸的是,楚懷王並沒有選擇屈原的主張,而張儀也將楚國上上下下收買。

南後鄭袖和楚國大臣靳尚便成為他的黨羽,南後嫉妒屈原,便利用和屈原共同商議編排【九歌】的機會 誣陷屈原對自己行為不軌。

並使計讓楚懷王目睹自己暈倒在屈原懷中的一幕,楚懷王盛怒之下嚴懲屈原,將其革職留看。

遭到如此侮辱的屈原並沒有為自己辯解,他知道楚國的腐化已經深入骨髓,不是誰能轉變的,於是他回到橘園閉門謝客。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關於自己冒犯南後的謠言,卻被靳尚和張儀添油加醋一番,散布到全國。

人們無法辨知訊息的真假,關心屈原的人,認為他是因為魂魄被奪走,才做出如此頭腦不清的事情,於是為屈原做起招魂的儀式。

而屈原的得意弟子宋玉,則選擇在此刻投靠公子子蘭,忙著商議如何讓子蘭成為楚王的事。

這一切讓屈原十分絕望,橘園已非安靜之地,於是他便從橘園出走,流浪到郢都東門外的濠水之側,就在這時,一個在濠水邊 垂釣的 漁翁唱著歌,出現在屈原的視野中:

「王侯睡在宮殿,美姬仿佛神仙,蚊蟲和虱子真有眼,不敢挨近他們身畔。

上帝待在 雲端,兩旁都是醉漢,世間有多少災和難,他們閉著眼睛不管。」

老者的歌,讓屈原若有所思,前路茫茫,他就這樣流浪著,似乎屈原在楚國也沒有了存身之地。

但是,對於屈原的遭遇,總還是有明智的人能看出其中的真相。

濠水之側,垂釣的人便告訴屈原,張儀是這個事件的操盤手,他恭維南後是巫山廷女下凡,買通大臣靳尚,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用串通一氣的方式陷害屈原,好讓楚懷王拋棄屈原,這樣楚國就會和秦國結盟,共同對抗其他國家。

張儀就是楚國的竊國大盜。而楚懷王則愚昧不堪,中了張儀的離間計。

對於這個看法,屈原深以為然。

然而,這場對話再次被楚懷王、南後和張儀聽到, 南後又將屈原羞辱了一番,楚懷王命人將其關押到東皇太一廟中。

一路尋找屈原的侍女嬋娟,遇見了南後,南後欺騙嬋娟,告訴她屈原已經死去,傷心不已的嬋娟因此大罵南後,也被南後關入了牢中。

喜歡嬋娟的公子子蘭,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占有嬋娟,於是到牢中說服嬋娟。

告訴她如果能服從自己,那麽自己就會用手中的權力,將屈原和嬋娟從牢中救出來。

多麽骯臟的政治交換!意誌堅定的嬋娟並不為此所動,此時她已經認為屈原已死 而自己是絕對不會屈服的。

獄中的衛士告訴嬋娟,屈原並沒有死,而是被關押了起來,但嬋娟依然不願意用信仰換取茍活的機會。

到頭來,能成為屈原真正知己的,原來只有侍女嬋娟和漁夫兩人而已,那些楚國的肉食者,還在爭權奪利侮辱陷害的狂夢中難以自拔,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的事情。

此時關押在東皇太一廟中的屈原,也發出了他末路般的怒吼:

「但是我,我沒有眼淚。宇宙,宇宙也沒有眼淚呀!眼淚有什麽用呵?

我們只有雷霆,只有閃電,只有風暴,我們沒有拖泥帶水的雨,這是我的意誌,宇宙的意誌。

鼓動吧,風! 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沈睡在黑暗懷裏的東西,淪陷,淪陷,淪陷呀。」

這段宣泄,不僅僅是屈原的四顧無路的掙紮吶喊,也是當時觀看這部劇時觀眾的心聲。

為什麽這樣說呢?

這就要講到【屈原】的創作環境了,這部作品是郭沫若在 1942年於重慶創作的。

1942年是個怎樣的年份呢,那是一個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 最黑暗的時期。

抗日戰爭進入到最艱苦的階段,國軍的精銳經過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和長沙會戰之後,已經消耗殆盡,戰事陷入反復拉鋸和膠著的階段。

而歐洲戰場上,除了英國和蘇聯還在抵抗,其他國家已經全數淪陷,法西斯的浪潮就像【屈原】中秦國的戰車一樣,似乎在無可避免地碾壓過每一個反對它的人。

此時國民黨政府的臨時首都重慶,則是每天都在遭受著日軍飛機的轟炸,很多人的日常就是跑防空洞,生活無望,徘徊在死亡線上。

而【屈原】在結尾呼喚雷與電,就像是重慶的人民,在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中,呼喚一絲正義的垂憐,和自由之風拂過。

人民壓抑已久,「大家都不想活的時候,生命的力量是會爆發的」,劇中的屈原如此說,劇外的觀眾感同身受。

因此,這部劇在上映的時候,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人們紛紛到劇場排隊,為屈原的遭遇流淚激動。

在一個飯都吃不飽的時代,國人依然誌氣不墮,這也許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人們總能輕易地和歷時千年的人物,產生如此的了解與共情,並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

可以說,這部劇,就是給當時身處於絕境之中的中國人創作的。

在劇中,郭沫若並沒有交代屈原最後的結局,他被南後派人送去毒酒,但被侍女嬋娟誤飲,是一個一半黑暗、一半光明的開放結尾。

1942年這一年,郭沫若不僅創作了【屈原】,還創作了【虎符】【高漸離】和【孔雀膽】一系列的歷史話劇,而抗戰也因為士氣不墮的中國人,迎來了轉折的時刻。

這年年末,喪心病狂的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宣戰,和中國、英國、蘇聯結成反法西斯聯盟。

而日本則在多線作戰中,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覆滅之日已經可以望見,這一次,歷史在黑暗與光明的開放結局中,選擇了光明的結局。

這本書的語言,可以說是非常有意思的,郭沫若在其中用了白話、莎士比亞的語言風格,

來創作這個故事。比如他在描寫屈原對楚懷王的勸告時說:

「你的宮廷會成為別國的兵營,你 的王冠 會戴在別人的馬頭上。」

我們會聽到屈原發出宛如哈姆雷特附體一樣的感嘆:

「人的貪婪好閑的這種根性,便是自己隨身帶來的墮落的陷阱。」

也會有非常白話的地方,比如:

「唱著歌,打著鼓,手拿花枝齊跳舞。我把花給你,你把花給我,心愛的人兒,歌舞兩婆娑。」

其實就是化用了【九歌·禮魂】中一句: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 (kua,一聲) 女倡兮容與。」

為什麽郭沫若要用雅俗結合的寫法呢,這個和中國話劇的特點是有關系的。

話劇不是中國本土的劇種,它是 20世紀初,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礎之上才誕生的。

最開始我們中國人演出的主要是外國劇目,比如【茶花女】和【玩偶之家】,然後才是本土出來的劇作家,大家熟悉的【日出】就是曹禺1935年創作的。

所以,中國戲劇深受西方戲劇的影響,郭沫若的【屈原】也不例外。

他不僅有莎士比亞一樣的語言,把屈原的命運安排在一天之中展現,也是受到了義大利劇作理論家欽提奧所說的「三一律」影響。

欽提奧就認為故事應該保持人物、事件和地點的一致性,應該在一天之中發生所有的事情。

但同時呢,中國話劇的誕生同時又伴隨著中國現代文學的產生。

咱們知道現代文學是講求使用白話的,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看懂書,接受知識教育,擺脫愚昧,因為文言文的認知門檻太高。

而作為白話文運動的推動者,郭沫若 當時創作 【屈原】的時候,也是想讓更多人都能看懂,能體會到屈原的精神。

因此在很多深奧的典故上,郭沫若並不追求古典,而是用白話的方式,傳播其內在的精神。

這種考慮,也在曹禺和老舍的作品中體現。

他們後來擺脫了三一律的束縛,比如老舍就創作出了時間跨度很大的【茶館】,人物也更加多樣,從販夫走卒到王侯將相,一樣有咱們中國人自己的獨特見解。

1978年12月,郭沫若 在北京 病逝。

彌留之際,他口中吟誦【離騷】不止,可以說,屈原是他一生的精神偶像,我們也經由他的【屈原】,了解了歷時千年不變的士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