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生活

婚姻真相:不要捆綁太多利益

2024-06-11生活


文 | 有書紫雲裳 · 主播 | 周周

有書君說

「韋小寶見這少女十五歲左右的年紀,一張瓜子臉兒,薄薄的嘴唇,眉目靈動,頗有英氣。」

這是【鹿鼎記】裏韋小寶初見建寧公主的片段。

在金庸的筆下,建寧公主是身著大紅錦衣,走路帶風的女子,刁蠻任性,活潑可愛,天不怕地不怕。

可惜,真實的建寧公主活得卻沒有那麽自在。

相比小說,建寧公主的歷史原型和碩純恪長公主,只有令人唏噓不已的一生……

深宮孤女

和碩純恪長公主是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也是最小的女兒,深得皇太極的喜愛。

即便母親是庶妃,但她出生一周就被破格封為和碩公主。

只是這份寵愛沒有持續多久,公主兩歲的時候,皇太極就去世了,公主四歲,母妃也撒手人寰。

從此,公主成了深宮裏的孤女,失去了父母,她徒有個高貴的身份,卻沒有任何依仗。

清軍入關後,借助明朝降將的力量對付李自成的起義軍和南明殘余勢力。

天下初定,順治便給了這些降將恩賞:

封雲南的吳三桂、廣東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金忠為王,史稱三藩王。

其中,吳三桂的兵力居三藩之首。

為了彰顯皇家對吳三桂的重視,最好的辦法就是皇室和吳家聯姻。

所嫁女子的身份非常關鍵,必須是真正的皇室公主。

於是,十三歲的和碩公主成為了絕佳人選。

她貴為皇太極的女兒,尊榮無比,滿足了皇族和吳三桂的面子,同時,她又沒有任何背景和力量反對這樁政治聯姻。

對上位者而言,這怎麽看都是一筆難得的交易。

沒有人知道孤苦的小公主是否心甘情願,她沒有任何拒絕和選擇的余地,只能跪謝皇恩。

為顯重視,孝莊不僅給了公主豐厚的嫁妝,還專門把前明崇禎嶽父的府邸重新修繕,作為額駙府,供公主在京中居住。

就這樣,和碩公主下嫁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成了清朝唯一一位嫁給漢人的公主。

此後,兩人度過了一段相當甜蜜的時光,先後有了嫡長子吳世璠和次子吳世霖。

在婚後的第六年,公主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來改為和碩純恪長公主。

同年,吳三桂在昆明斬殺永歷帝,皇帝十分滿意,吳家加官進爵,一時間風頭無兩。

那時候的公主還沒有意識到,額駙府的榮華富貴,是鮮花著錦,也是烈火烹油。

她眼前的生活是安穩的:

在吳應熊的影響下,公主開始學習漢俗,對漢字詩詞也頗有研究。

兩人夫唱婦隨,其樂融融。

這樣悠閑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年,公主陸續又生了兩個兒子。

或許一開始,公主對這段婚姻有擔憂,可二十年的太平日子,讓她忘記了皇室政治聯姻背後權力較量的殘酷。

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二十年時光,竟然成了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接下來,就是大難臨頭。

三藩之亂

隨著清朝的統治逐漸穩固,三藩的勢力也越來越大。

三藩割據為王,這對剛剛建立的清王朝來說,是一種威脅。

早在入關之際,皇家就算到了這一步:

留公主和吳應熊在京居住,說好聽了,是優待駙馬,避免公主思鄉情切;

說難聽了,就是把駙馬當人質。

一面是處處隱忍,伺機而動的皇帝,一面是洋洋自得,居功自傲的藩王。

矛盾爆發只差一個機會。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提出由自己的兒子繼承爵位,康熙不予應允,還下令撤掉藩兵。

三藩王同氣連枝,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聽到訊息,便一起上書請求撤藩,意欲試探朝廷和康熙的態度。

康熙果然同意了撤藩請求,小皇帝已經羽翼漸豐,他不想忍耐了。

三藩之戰一觸即發,其中,以吳三桂的氣焰最甚。

他自稱「天下水陸大元帥」,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占領了雲南、貴州、湖南和四川四地。

康熙很清楚,想要打擊吳三桂的勢頭,額駙吳應熊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當然了,吳三桂也考慮過吳應熊的安危,起兵謀反之前,他曾派人秘密潛入京城,要接走吳應熊。

可吳應熊不願意走。

一來這樣會引起康熙的警惕,二來自己是額駙,公主是康熙的親姑姑,再怎麽說,康熙也不會對公主的家人下狠手吧?

於是,吳應熊讓人帶走了長子吳世璠,自己和公主依然留在北京。

可他押寶的「親情」,從來不屬於帝王家。

康熙命人抓走吳應熊和他的孩子,囚於密室,不準任何人探視。

即便公主是皇帝的姑姑,也沒有用。

家破人亡

丈夫和孩子生死未蔔,公主心急如焚。

她奔走於後宮,一次又一次地哭著哀求孝莊和康熙,卻得不到任何回復。

她得到的訊息,是外面戰火紛飛,朝堂上不斷有大臣上書要求皇帝處置駙馬吳應熊。

經過再三考慮後,康熙下令將吳應熊和其子吳世霖當眾處以絞刑。

據說,吳三桂在收到兒子和孫子被絞殺的訊息後,一口鮮血噴出,從此一病不起。

史書卻沒有記載公主此時的狀況。

她的丈夫和孩子,被自己的侄子殺死,她當作何感想呢?

作為妻子,她不能見丈夫最後一面;

作為母親,她無法抱一抱受苦的孩子;

作為姑姑,她又必須要拿出大清公主的氣度,堅定地站在皇帝身邊,看造反者如何自掘墳墓。

這場賽局裏,吳三桂和康熙都有主動做決定的機會,他們是棋局的參與者。

而公主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抉擇的權力,她為這場遊戲付出了時間和感情,卻只是棋局的一枚棋子。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病逝,他的孫子吳世璠,也就是當年被送出京城的公主的長子,繼續對抗清王朝。

三年後,吳世璠所在的昆明被清軍攻破。

據記載,城破後,吳世璠身穿皇帝龍袍,在大殿上舉刀自刎。

吳世璠的首級被送到京城,三藩之亂徹底平定。

史書只寫康熙英明神武的政治手腕,裁撤三藩的決心,為大清所作的貢獻,可從不會寫一個失子母親的肝腸寸斷。

因為,從始至終,她都不過是權力鬥爭中的一件物品,沒有人會在乎物品的喜怒哀樂。

和親,婚姻,乃至公主的人生,都是皇帝用起來最趁手的工具罷了。

孤苦半生的公主,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悲劇後,守著余下的兩個幼子和額駙府中的幾個庶子生活。

孤兒寡母,不會對皇帝產生任何威脅。

可身為皇帝,康熙必須要杜絕一切反叛的可能,才能坐穩江山。

他下令,將吳應熊的孩子全部處死。

至此,公主身邊所有的親人全部被誅殺殆盡,她已經失無所失了。

事後,康熙專門下諭安慰公主,稱其完全是受叛寇所累。

可在經歷了如此悲劇後,這樣的安慰如此蒼白無力,與其說是對姑姑的寬慰,不如說是皇帝給自己的台階。

就這樣,公主孑然一身,郁郁寡歡了三十年後,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或許,這是對公主的一種解脫。

公主的一生,從出生起,就註定了悲劇。

人人只道皇家富貴,金枝玉葉,卻不知在享受無限尊榮的同時,要用一生自由做籌碼。

帝王家的婚姻,註定只能是權力的工具。

若有可能,願她也如小說中的建寧公主一般,把自由還給自己,把人生的主動權搶回自己手中。

畢竟,無論是婚姻還是人生,要想活得痛快,就須聽憑自己的心意,而不應考慮旁人的算計。

參考文獻:

【清史稿】尹小林校註

【鹿鼎記】金庸

【大清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