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文娛

學校教育主要負責教知識,不負責教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

2024-06-09文娛

昨天我看了一個視訊。

一位老公知,坐在安樂椅上,又在「東家長西家短」地數落國內教育存在的各種耳熟能詳的弊病與問題:孩子們學得很累,早上六點起床,晚上放學很晚,回到家還得做作業,以至於學得兩眼無光,不少孩子眼睛已經近視了,學到最後高考難題還是不會做;再看看國外的基礎教育,通常下午三點就放學了,而且還沒有作業,孩子們一放學就去做各種運動了。

老公知說的這些,都是些老掉牙的東西,都是十多年前已經出現的問題了。由於這位老公知並沒有給出解決這些問題的任何具體辦法與建議,甚至都沒有分析這些問題的成因,只是拾人牙慧地過過嘴癮像個復讀機簡單說一說而已,所以我看了後跟沒有看是一樣的。

剛好這幾天因為高考,孩子放假在家; 在家也沒有閑著,6號7號8號三天上學校的網課。

我就留意了一下孩子的上課情況,也就發現了孩子上課的一個待改進之處: 當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孩子就跟個沒事人一樣,主要就幹坐著,雖然沒有像個小學生將兩手背在身後,但兩手都不在書桌上。

這種聽課方式,很容易犯困,也很容易溜號。

在課間我就建議孩子:上課的時候,不要幹坐著。如果老師在黑板上推導公式或者板書計算過程,你也可以邊聽課邊推導或者邊計算的,這樣就更能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了;如果別的同學回答你已經會的問題時,可以選擇不聽,而是做一些別的事情,默寫一下與問題有關的例如數學公式、物理公式、化學方程式式、單詞短語等等,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復習了,可以提高書寫速度,而且還不容易犯困不容易溜號。

由於孩子是左撇子,書寫速度一直不過於理想。由於書寫慢,考試時免不了會緊張,前幾天的月考,英語題有點難,以至於差點答不完題。

小學與初中的時候,孩子可以在課堂上幹坐著,但到了高中,就得充分且高效利用課堂時間才行的。

只是,孩子到了高中,還是沿用小學初中課堂上低效的 聽課方法,好像高中老師沒有覺得這是個問題。

這一點,我並不奇怪。因為我知道: 如今的學校教育,主要是教知識,高效的學習方法學校是不太教的,高效的學習能力學校是不培養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教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對於學習,就如砍柴之前的磨刀一般。但為什麽學校卻不教高級的學習方法與不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呢?

這是因為學校有教學任務,必須得先將知識講完,得先將統一備課的題目講完。要將知識與題目講完,時間都顯得不夠,哪還會有時間再去教學習方法與培養學習能力呢?

其實,學校教育除了不教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外,也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與技巧,也不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與運動興趣。

正因為學校教育主要教知識,所以孩子成長需要的其他各種教育,就得父母來完成了。

孩子的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得父母來培養。即使如今的中考考體育,而且分值也越來越高,但依然有不少父母不重視孩子的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

學校每周少得可憐的體育課,以及過於基礎的那些運動計畫,在這個更有趣的運動計畫層出不窮的年代,對學生是沒有什麽吸重力的,是很難培養出學生對運動的興趣的,更別說運動能力了。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運動興趣,也就不會在課後在假期去運動的;不在課後不在假期運動鍛煉,身體怎麽能健壯呢?身體不健壯,體能不夠,那麽學習時間一長,兩眼自然就會無光,自然就會很容易近視的。

人際交往與做人方面,學校也不會刻意培養的。如果家庭再不培養,那麽,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學後,言行上可能就顯得跟小學生一樣的。最主要的是,孩子要是缺少了這方面的培養,到了高中到了大學甚至到了社會後,由於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就會誤以為人際交往很復雜,就會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嚴重內耗,浪費大量精力的。

如果父母能夠堅持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就會發現一個非常驚奇的現象:一旦孩子有了一定的運動能力後,人際交往會不成問題的,自然而然孩子就喜歡跟人打交道了,不再逃避了。

有人就可能還是不理解:學校教育可以不註重體育運動,不註重學生的人際交往,但總不能因為教學任務緊張就不教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吧?老師們總不能不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吧?

這裏有個說出來可能會得罪不少老師的真相:學校不教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培養高效的學習能力,除了教學任務緊張這個原因之外,還因為如今的不少老師,尤其是不少年輕老師,基本上就是「做題家」出身,學生時代基本上算不上「學霸」,不是靠高效方法與高效學習能力在學習,主要是靠努力刷題早起晚睡這些笨方法考上大學,畢業後才成為老師的。這樣的老師,怎麽可能傳授他們不具有的高效學習方法與高效學習能力呢?怎麽可能不要求學生早起晚睡呢?

也就是說,如今的學生在學校每天正在經歷的,正是他們的老師已經經歷過的「成功之道」。要想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就得按照這些「成功之道」去做了。

這樣一說真相,有些人就罵娘了:怎麽老師隊伍會變成這樣的呢?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凡70後、80後、90後的學霸,尤其是考上985的學霸,由於老師待遇之前一直偏低,甚至不少人還看不起老師,所以有幾個人之前願意當老師呢?

如今,一些學校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就會高薪聘請每年的北大清華應屆畢業生到他們學校去當老師。

只是,即使北大清華的畢業生,當了初等教育的老師後,在平時的講授知識之余,真敢花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高效學習方法與高效學習能力呢?我以為,即使這些北大清華的畢業生敢培養,但學校領導以及不少學生的家長,能 接受嗎?不會覺得這些北大清華畢業的老師是「冒牌貨」嗎?是在「誤人子弟」嗎?

我上高一的時候,學校來了一位剛從師大數學系畢業的老師。顯然,這位剛剛畢業的老師的學歷與學識,要比學校眾多師專與中師畢業的老師好不少的。

這位老師,就按照他的學習方法來教兩個班。結果,高一的時候,就將高二要學的不少知識給講了。

這種講法有沒有問題呢?

高二分科後我與這位老師教的一些學生在一個班,我發現,這位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牛的那是真牛。

只不過,這位數學老師的講課風格,讓其他數學老師甚至領導接受不了,讓一些數學學得差的學生接受不了。於是,這位老師被認為教不了高中,只能下調到初中;初中之後又被下調到小學,在小學也是教一二年級。

一位師大畢業的老師,卻只能去小學「哄」一二級孩子,這事讓人聽了,是不是覺得極其荒謬呢?理解不了了呢?

這位老師的遭遇,讓我更加確信:學校教育就是教知識的,起碼今後二三十年也是如此的。什麽時候能夠徹底改變呢?我真不知道。

「蘋果樹上只能結出蘋果」。因此上,既然學校教育主要就是教知識,所以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長,就得靠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