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些創新成果為何備受關註?

2024-03-05資訊

◎ 科技日報記者 付莉莉 劉園園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制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些成果,見證了過去一年中國科技創新的堅定步伐。

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2023年,中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一個個「國之重器」的驚艷亮相,是開拓進取的堅實足跡;一個個「從0到1」的驚喜突破,銘刻著攻堅克難的豪情壯誌。這是創新浪潮奔湧的聲音,更是復興夢想拔節的聲音!

國產大飛機:在新征程上高飛遠航


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國產大飛機再傳好訊息,C919又獲幾十架訂單。


當地時間3月3日,中國生產的大型客機C919和支線飛機ARJ21從越南飛抵寮國,在位於寮國首都永珍的瓦岱國際機場降落。這是兩款機型首次來到寮國進行展示。


大飛機的研制,是國家綜合能力的體現。C919承載著國人的大飛機夢,它是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射式民航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裏,完全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設計生產,安全性有充分保障。


2022年12月,全球首架C919幹線客機正式交付先發客戶中國東航。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翻開「市場篇」新的一頁。

2022年12月9日,國產大飛機C919停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上。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2023年5月28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正式進入民航市場,開啟市場化營運、產業化發展新征程。C919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標誌著C919的「研發、制造、取證、投運」全面貫通,中國民航商業營運國產大飛機正式「起步」。


未來,C919必將在新征程上高飛遠航。

國產大型郵輪:再添一張閃亮的新名片


粼粼碧海上,首艘國產大型郵輪乘風出海。


大型郵輪、航空母艦、液化天然氣船素來被視為造船業的三顆「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船舶工業的最高水平。其建造難度極高,是體現一個國家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標誌性工程。


建造中國人自己的大型郵輪,是中國幾代造船人的夙願。 2023年11月4日,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自此,中國國產大型郵輪制造實作「零的突破」, 把造船業皇冠上的這顆「明珠」收入囊中。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2024年伊始,「愛達·魔都號」結束碧海遊弋,返回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順利完成商業首航。


有訊息顯示,國產第二艘大型郵輪建造大節點計劃確定:今年4月中旬入塢開始連續搭載,2025年5月初第一次起浮,2026年3月底出塢,2026年6月開始試航,2026年底之前命名交付。在「愛達·魔都號」的基礎上,國產第二艘大型郵輪「體量」更大,設施更豐富。


造船業有個規律,船會越造越好、越造越快。國產大郵輪邁出艱難的第一步後,未來的路會越來越順。


重型燃氣輪機:又一國之重器

今年2月28日,上海臨港,中國自主研制的300百萬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總裝下線。 中國大功率重型燃氣輪機首次走完基於正向設計的制造全過程,全面進入整機試驗與驗證的最終階段。

2024年2月28日,上海臨港,中國自主研制的300百萬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總裝下線。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重型燃氣輪機是能源領域的核心裝置,設計、制造、材料、測試等技術挑戰極高,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其被廣泛套用於地面發電和電網調峰,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意義重大。


中國重型燃氣輪機研制之路同樣坎坷而不凡。


2023年3月8日,歷時十三載自主研制,中國首台全國產化F級50百萬瓦重型燃氣輪機商業示範機組正式投入商業執行,被譽為中國「爭氣機」。


2023年6月4日,「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透過產品驗證鑒定,取得了102項國家專利,突破了重型燃氣輪機設計、先進材料制備、整機制造等一系列技術,填補了國內該功率等級產品空白。

核電技術:自主創新,跨越發展


2023年12月6日,山東榮成,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廠示範工程正式投產,轉入商業執行。


這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廠,顯示中國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領域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廠。圖片來源: 中國華能 孫文湛 攝


近年來,中國核電技術不斷創新,跨越發展,綜合實力成功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有力支撐了中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執行。2022年3月25日,「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第二台機組——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2021年12月20日,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廠示範工程1號反應爐完成發電機初始負荷執行試驗評價,成功並網並行出第一度電,實作了從「實驗室」到「工程套用」的飛躍。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廠每年發電量14億度,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萬噸。

人工智慧:有序快速發展


人工智慧正在擴充套件人類想象力的畫布。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積極進展。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初步統計, 2023年規模達到5784億元,增速達13.9%。智慧芯片、開源框架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發展的同時,人工智慧的治理也在日益加強。【負責任研究行為規範指引(2023)】【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新一代人工智慧倫理規範】接連釋出,人工智慧重大科技計畫啟動。中國正在積極為AI構築「安全護欄」,使之更好地服務人類。
量子計算:重新整理世界紀錄


繼實作10位元、12位元、18位元的真纏結態制備之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又成功實作51個超導量子位元簇態制備和驗證,重新整理了所有量子系統中真纏結位元數目的世界紀錄。 相關成果2023年7月12日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

量子真纏結態位元數目的發展歷史。 圖片來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超導量子計算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率先實作實用化量子計算的方案之一,因而備受關註。2020年12月,中國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九章」在實驗上嚴格地證明了量子計算的加速能力,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2021年5月,中國第一個可操縱的超導量子電腦體系「祖沖之號」問世。該成果將為促進中國在超導量子系統上實作量子優越性奠定技術基礎,也為後續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通用量子計算研發提供支持。


此次研究將量子系統中真纏結位元數目的紀錄由24個大幅突破至51個,充分展示了超導量子計算體系優異的可延伸性,對研究多體量子纏結、實作大規模量子演算法以及基於測量的量子計算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稽核: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