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韓媒:「應該移植中國的制造技術」,豐田拋棄了「日系車自豪感」

2024-03-02資訊

3月2日,南韓媒體【北韓日報】發表文章稱,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今年開始在中國生產在歐洲銷售的Tavascan電動SUV。大眾在中國制造的車輛一直只在中國銷售,這是首次打破這一原則。大眾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從中國企業獲得零部件,在中國制造車輛,開發時間將縮短30%,成本也將降低20%-40%。」這一決定是在歐盟加大限制力度之際作出的,其中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進行調查。考慮到豐富勞動力、零部件采購、人力資源儲備等優勢,認為增加中國電動汽車制造效果更好。

雖然以美國和歐洲為中心,不斷有將中國電動汽車、電池企業排除在外的政策,但市場上卻相反,想要與中國聯手的企業越來越多。將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領先的制造力和技術移植到本公司更有利。實際上,不僅是大眾,日本豐田、日產,南韓現代汽車、KG Mobility等也都選擇與中國企業簽訂技術合作協定或增加招聘中國工人的方式。【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許多廠商將目光轉向中國,尋找制造創新的線索。」

日本企業也不例外。全球第一的豐田公司去年建立了一個名為「BEV Factory」的組織來負責電動汽車業務,並任命加藤武郎擔任與中國比亞迪合資公司的CTO(技術長),作為這個組織的負責人。加藤武郎是豐田內部典型的中國通。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比亞迪是一家生產汽車的公司,其裝置和技術在日本是前所未見的」,「中國的制造技術應該移植到豐田」。【日經新聞】稱,「加藤從比亞迪獲得的經驗將成為豐田開發下一代電動汽車的核心。」

豐田還把在與中國合資公司工作的中國工程師請回總部。豐田在日本國內的造車比例維持在40%左右,是一家對「日本人造車」充滿自豪感的公司。豐田向大批中國工程師敞開了大門。加藤武郎說,「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無論是來自比亞迪還是豐田,都應該平等地工作。」

日產也正在將從與中國東風汽車合資企業學到的技術套用到自己的車輛上。他們致力於學習縮短新車開發時間的流程。現有的開發方式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已不適應快速變化的趨勢,需要縮短1至2年。

南韓企業也正在與中國聯手。 KG Mobility正在與比亞迪聯合開發下一代混合動力汽車系統。這一開發主導權在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二的電池企業比亞迪手中,並得到了KG Mobility的協助。KG Mobility計劃於2025年在新車上安裝該系統。現代摩比斯還與中國寧德時代簽署了電池組裝技術協定。寧德時代設計了一種組裝方法,可以將更多的電池安裝在車輛上,並計劃套用於現代汽車等。

預計未來兩三年電動汽車需求將放緩,汽車降價成為熱門話題,也助長了這種氛圍。為了降低價格,必須提高產量並減少低效率,而中國的制造業最接近這一水平。以特斯拉為例,幹脆建立了一支以中國上海工廠成員為核心的團隊。他們負責將適用於上海工廠的工作流程移植到美國、德國工廠等地。

為了追求中國技術,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收購或參股中國企業。大眾汽車透過入股中國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還入股了生產汽車軟體的地平線機器人和生產智慧座艙作業系統的中科創達。Stellantis收購了中國電動汽車公司零跑汽車20%的股權。一位業內專家表示,「這種合作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與中國保持聯系有助於在中國市場的行銷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