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資訊

有線耳機消失,藏著廠商不可告人的秘密

2024-07-14資訊

下圖兩款耳機,分別是價值 1500 元的 AirPods Pro,以及不要 99,也不要 9.9,只要 7.8 的原道醬。

如果要讓小夥伴選,估計會毫不猶豫的選擇 AirPods Pro,因為它更貴,生活中用起來也更方便。

如果你長期出差,充電時間不是很穩定,還有使用耳機的硬性需求,比如工作交流,剪片審片,這時,你還會選 AirPods Pro 嗎?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我全都要。

開個玩笑。

如果二選一, 我可能 選有線耳機

最近,老狐 就想把耳機換成有線耳機,因為經常出差,得在手機上審片,對於耳機是剛需,而無線耳機時常要擔心電量。

換耳機還有一個原因是頻繁遺失耳機,不是今天左邊耳機不見了,就是明天右邊耳機落酒店了,再隔幾天,兩個耳機還戴在耳朵上,耳機艙不見了。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誇張,但這確實就在老狐身上發生了。

回歸有線耳機,我不是個例,前段時間,李榮浩也發微博表示,他一直在用有線耳機,與音質無關,而是他聽歌量大,使用有線耳機不用充電。

微博有一項是否還在用有線耳機的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目前 37.6% 的使用者是有線耳機黨,62.4% 的人是無線耳機黨。

在這條話題下,不少博主加入了還在用什麽耳機的討論。

支持無線耳機的博主認為無線耳機完全夠用,有線是一種束縛,而且還得搭配轉接頭,更加麻煩。

支持有線耳機的博主更註重有線耳機的音質,並且跟我存在相同的問題——使用無線耳機頻繁遺失。

不管是支持有線還是支持無線,都有足夠的理由,我猜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最終不得不同時攜帶有線耳機和無線耳機。

但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手機為什麽不能像以前那樣,既有 3.5mm 耳機孔,又同時使用無線呢?

螢幕前的各位細想一下,所謂用有線得搭配轉接頭的缺點,不正是因 為取 3 .5mm 耳機 才有的。

這就好比電腦廠商出於某些原因,只提供 RTX4090 顯卡,筆記本因為散熱空間,無法搭載,於是有了不支持獨顯的缺點,但其實,原來有更便宜,同時散熱良好的 RTX4070 筆記本。

所以,我想在這裏跟大家討論,為什麽手機得有 3.5mm 耳機孔。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麽是 3.5mm 耳機孔。

如果熟悉音訊裝置的朋友,除了 3.5mm 耳機孔,可能聽過或見過很多介面,比如多用於音響的蓮花口、吉他上的 6.35mm 口、Hi-Fi 裝置上常見的 4.4mm 和 2.5mm 平衡口。

從左到右:2.5mm 插頭、3.5mm 插頭、4.4mm 插頭

不過,套用最廣泛的音訊介面孔還是 3.5mm 孔。

所謂 3.5mm 口,就是耳機插頭的直徑為 3.5mm,這裏有一個細節,有的插頭是 3 節,有的插頭是 4 節。

每一節對應一個觸點,尖頭的觸點叫尖 (Tips) ,連線左聲道訊號,中間的觸點叫環 (Ring) ,連線右聲道訊號,最上面的是套 (Sleeve) 這樣的連線頭叫 TRS。

如果要加入麥克風,就得在上面再多加一個環,把麥克風觸點加在第二個環或套位置,這種支持麥克風的接頭被稱為 TRRS。曾經的安卓和 iPhone 手機,麥克風觸點都在套位置。

除了 TRS 和 TRRS 接頭,還有 TS 接頭,這種不分左右立體聲,在 6.35mm 頭上更常見。

最早的音訊介面就是 6.35mm 口,出現在 1878 年,被用於電話交換機上,尖頭這個由粗變細再變粗的結構,既方便拔插,也能固定住,讓它在實際使用中變得極為方便。

3.5mm 口是 6.35mm 口的縮小版本, 在 20 世紀 50 年代被設計出來,不過,真正讓 3.5mm 耳機孔發揚光大的是索尼在 1979 年釋出的 Walkman。

1980 年,在電影【初吻】這個經典畫面裏,男主給蘇菲·瑪索戴上耳機,音樂便是來自 Walkman 磁帶播放器,頭戴耳機是 索尼的 MDR 系列早期型號。

Walkman 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這類隨身播放器的火爆,反過來讓 3.5mm 插頭的耳機得以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由單純的通訊裝置轉變成多媒體裝置時,也曾用過其他的音訊插口,比如諾基亞曾使用 2.5mm 耳機孔,但後來還是改用了更為普遍的 3.5mm 耳機孔。

3.5mm 耳機孔從隨身聽擴充套件到更多裝置,除了手機、遊戲機、MP3 等娛樂裝置,還包括相機、電腦、錄音裝置等生產力工具。

因此你會發現,如果咱們有多個電子產品,比如用的是 iPhone、Windows 的主機、Switch、相機,一條耳機能在各種裝置隨插隨用,但是無線耳機卻不是那麽方便。

比如在老狐同事中,視訊攝影師要用到 3.5mm 耳機監聽、後期剪輯要用到 3.5mm 耳機,在電腦上稽核視訊,也要用到 3.5mm 耳機。

到目前為止,有線耳機依然是更好的生產力。

當然,我必須承認,在一個生態中,比如 AirPods 在蘋果生態中能實作多裝置間無縫切換,這確實非常方便,但這只是在蘋果生態中。

當你把套用範圍擴大,囊括我們常用的數位產品,3.5mm 有線耳機才是更通用的音訊裝置。

除此之外,在高鐵站候車廳這類無線訊號幹擾強的地方,藍芽就可能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穩定性不如有線耳機。

因為有了更方便好用的無線耳機,就把用途更廣,適應力更強的有線耳機孔取消,這幾乎等於在夏天裝了空調,就把家裏電風扇賣了,這操作媽見了會打,物件見了得要求跪榴槤。

也許到這裏有人會說,可以使用轉接線,但正如前面所說,轉接線是一個缺點,特別像我有多條耳機只有一個轉接線,每次都得保證轉接線跟手機保持在一塊,不然就只能看著 3.5mm 插頭和手機,發出一聲無奈的嘆息。

手機取消 3.5mm 耳機的風潮,是由 iPhone 7 引起的,蘋果的理由是最佳化手機內部空間,為了讓手機有更好的螢幕、更大的電池、還有立體聲喇叭,當時,卻沒提到一點,就是相機。

如果回過頭去看,站在 iPhone 7 釋出的時間點,蘋果的工程師可能也無法預料,為了讓手機有更好的拍攝能力,手機網路攝影機模組越做越大,同時也越做越厚。

其實手機內部空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擠不出來,還可以把手機做厚一點,不僅是螢幕尺寸由 4.7 增加到 6 英寸以上,厚度上,iPhone 7 是 7.1mm,iPhone 15 厚度也是更厚的 7.8mm。

最早取消 3.5mm 耳機孔的手機不是 2016 年釋出的 iPhone 7,而是 2012 年釋出的 OPPO Finder,為了達到全球最薄手機 6.65 公釐的厚度,把耳機孔給取消了。

但是半年後,vivo 釋出的 X1 厚度更薄,達到 6.55mm,依然能保留耳機孔,兩年後,vivo 釋出的 X5 Max,厚度只有 4.75mm,還是能保留標準的 3.5mm 耳機孔。

不是耳機孔設計不起,而是有線耳機對廠商沒有價效比。

曾經,有線耳機只是一個隨機附贈的產品,沒多少手機廠商會花重金推廣自己的耳機產品。

對咱們消費者來說,附贈的原裝耳機壞了,要心疼很久,上五百元的 Hi-Fi 耳機,90% 的使用者都不舍得購買,更別說上千元的耳機。

再看看如今的手機釋出會,耳機當成重要產品介紹。廠商的產品線裏,藍芽耳機款式繁多,從幾十到五六百,品牌力強的賣到上千。

手機不再附贈耳機,已經沒了原裝這個概念,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購買價格合適的無線耳機。

至於消費能力不強的使用者,在「華米 OV」不足千元的低端手機上,3.5mm 耳機孔,仍然保留著。

無線耳機現在賣得有多好呢,根據分析機構統計,蘋果在 2020 年一度賣出了 1.14 億個 AirPods 系列耳機,即使後來銷量下滑,一年售出也超過 8000 萬個 AirPods。

一來一回,手機廠商省了一條贈送的有線耳機,還賣出去一副無線耳機,這是一筆幾百億美元的買賣。

當然,老狐必須承認無線耳機非常好用,尤其在我通勤、散步、幹家務,並且它還有電的時候,我真的非常喜歡用它,不用解開像迷宮一樣纏繞的線,動來動去身上也沒有線材的束縛。

但無法避免的是,它的電量會耗盡而我又忘記充電,同時它無線的設計,又增加了少部份人耳機遺失的風險。

取消 3.5mm 耳機介面,意味著手機廠商放棄有線耳機,推動音訊內容走向無線化,數位化。

而有線耳機沒有延遲、無需充電、更穩定、遺失機率低、普適性強、同價位音質更好的優點將通通不存在。

我希望廠商能照顧那超過三分之一有線耳機黨,無線耳機很好,但 3.5mm 耳機孔,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他們不是對立的存在。就像語音訊息很好,但文字訊息也應該存在。

參考資料:

CSDN:3.5mm 音訊介面型別說明

ScienceABC:How Did The 3.5mm Jack On Electronic Devices Become The Norm?

維基百科

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餓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