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辦公

看了肯德基裏父與子的窒息一幕,才明白為什麽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來

2024-04-17辦公

作者 :王耳朵

來源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

題主在肯德基,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孩子來買兒童餐。

坐下來吃的時候,爸爸對孩子說了一句話:

「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那孩子看著有7、8歲的樣子,聽完之後父子倆都沒再說話。

但從男孩低著的頭和咀嚼食物的緩慢動作來看,他聽懂了,也聽進心裏去了。

大概在那位父親眼裏,自己抓住了一個絕好的教育小孩的機會。

一句話,既表明了自家的經濟狀況,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又把自己塑造成了盡力去滿足孩子需求的慈父形象。

不知道那個孩子,以後會如何消化這句話,只是當我讀完這個故事,心裏很不是滋味。

因為中國小孩,基本上都是在飯桌上聽著父母的這些話長大的。

「我們家裏條件比不上別人,你在學校不要參與同學之間的攀比。」

「爸媽養你不容易,還要供你讀書,不該花錢的地方就不要亂花。」

「唉,你這補課費也太貴了,都夠咱家好幾個星期的生活費了。但你別擔心,爸媽就是賣血也會送你去上學。」

在父母看來,這些不過是不摻雜惡意又無關緊要的嘮叨,然而落在年幼的孩子心裏,卻可能變成捆綁自己的詛咒。

他們聽到了父母的「潛台詞」:

「你看,我賺錢這麽辛苦,我為你付出了這麽多,你欠我的,所以你必須好好聽我的話,將來報答我,孝敬我,否則你就是對不起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句句話像針紮進心窩裏,父母或許沒有多想,但卻可能在孩子心頭回蕩余生。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一個故事。

有位媽媽為了把魚肉讓給孩子,總說自己喜歡吃魚頭,孩子信以為真。

媽媽吃了一輩子魚頭,臨終前卻對孩子吐露真心:我不喜歡吃,我那麽做都是為了省下來給你吃。

故事外的我們,都會為媽媽的付出而感動。

可故事裏的那個孩子呢?

母親累積了一輩子的委屈,也變成了孩子余生的內疚,如鯁在喉。

同樣愛吃魚肉的媽媽,真的無法和孩子共享同一條魚嗎?

不見得。

大多數父母,只是想要「善意」地提醒孩子:「爸爸媽媽賺錢很不容易,但是為了你,爸爸媽媽寧願委屈自己。」

可是,7歲的小孩,只能承受7歲小孩該承受的壓力。

如武誌紅老師所說, 「任何一個超過他們承受範圍的復雜挑戰,都有可能給他們造成不小的內心打擊。」

試圖「無私奉獻」,潛意識裏又覺得孩子虧欠自己,於是總在自以為適合的場合,在孩子面前泄露「父母不容易」的情緒。

這似乎是中國家長的「通病」。

可那些脫口而出的話,對一個孩子會產生恒久的影響。

孩子的每一點小小的快樂,每一個小心願的實作,都伴隨著巨大的負疚感。

為了減少負疚感,他會學著「懂事」「體諒」,壓抑自己索取的沖動,更談不上奢侈的願望。

歉疚地想要剔骨還父剜肉還母的心情,是很多父母無法想象或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去相信的。

心理醫生曾奇峰說過一句話, 父母對孩子哭窮,不是教育,是投毒。

他們沈默不說,自責卻不斷蔓延,疾病開始悄悄滋生。

知乎大V@巴哈愛喝胡辣湯,舉過一個女孩的例子。

8歲,她站在櫥窗前,看見心儀的芭比娃娃,她會想:「雖然我很想要,但爸媽說過他們賺錢很辛苦,我不該這麽不懂事,不能再給他們添加壓力。」

18歲,她想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專業,可腦袋裏飄過的是父母說的「學藝術不穩定,學會計吧,將來進銀行,好歹是鐵飯碗。」

她學著說服自己:「是啊,藝術還得砸錢。我不該做讓父母為難的事,還是選擇讓他們高興的專業吧。」

26歲,她交了男朋友,男生提出要和她發生關系。她內心有點抗拒,覺得進展太快,可轉念一想:

他對我這麽好,付出這麽多,我拒絕他會不會傷心?會不會覺得我不夠愛他?

就這樣,她習慣於在關系中過度替對方著想,習慣於過度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對方為她付出一分,她就覺得自己欠了對方十分。寧可委屈自己的意誌,也要讓對方滿意。

她不敢拒絕,也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

不敢去照顧、滿足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小大人癥候群」,指的是那些用隱忍來適應環境,將內心封閉換來「刻意成熟」的孩子。

有人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筆債款,認為是自己的任性、貪婪,給父母添了累贅。

沒有索要幸福的底氣,欠父母的還清就好。

長大後的他,把自己視作負擔。無比自卑、懦弱,畏畏縮縮,沒有絲毫尊嚴。

有人在爸媽哭窮之後拼命克制天性去討好父母,知道家裏並沒有那麽窮的真相後開始叛逆。

詆毀自己是陰溝裏的鼴鼠,渾身臟水和惡臭,永遠只能活在泥土裏。

認為自己不配在陽光下行走,不配擁有溫暖和愛。

如果你幼小的孩子在商店裏用渴望的眼神看著一件商品,回過頭來卻對你說:「我不喜歡,我不要。」

你此時絕不應該沾沾自喜地感到高興。

「付出感」和「犧牲感」,是家庭教育中存在最多,也是最可怕的情緒。

可大多數父母偏偏不明白,比起裝模做樣的哭窮,

呈現真實,就是最好的教育。

圖源 / 【奇葩說】

當他的小學同桌全身阿迪耐吉的時候,他穿著的那雙雜牌磨腳的球鞋會告訴他,他家境一般。

當他的初中同學每到假期就可以報名學校的國外遊學計畫,護照上戳滿了各個國家的印章,而他只能坐在家裏看電視的時候,那把鎖住他的椅子會告訴他,他家境一般。

當他的高中校友高考失利,還可以上一年學費幾十萬的中外合資大學,畢業後直接出國,而他必須早點實習找到工作賺錢的時候,他早就明白了,他家境一般。

此時此刻再去看這句話:

「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早已知道「窮」「富」含義的孩子,早就知道這頓飯對自己來說「價值不菲」。

只不過由父親親自撕裂的傷口,愈合得比以往每一次都要緩慢。

是不是父母不能告訴孩子家裏的經濟狀況了?

當然不是。

半弧畫完,添上另一筆半弧,才能湊成一個圓滿的「圓」。

在說完這句話後,把這個話題延伸出去,去做「呈現真實的教育」:

「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所以兒子,咱們一起開心地享受這頓飯,吃完咱們才能有精力有動力,你看書學習,爸爸工作打拼,賺更多的錢,吃更多好吃的。」

「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說實話,這對爸爸來說挺貴,但偶爾花錢去享受一次美好的事物,也能很值得。

你喜歡的話就要加油啦,希望以後你可以比爸爸厲害,輕松買單。」

「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雖然爸爸現在的收入不高,可能還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我們還沒機會體驗,不過沒錢不代表低人一等,以後機會長著呢,我們各自努力,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之前看過一部伊朗電影,【小鞋子】。

少年阿裏家境窘困,連雙像樣的鞋子都買不起,兄妹倆分時段上學,共穿一雙鞋。

承受著班上同學目光的洗禮,忍耐著難以言說的難堪和自卑。兩個孩子,日復一日,奔跑在一貧如洗的歲月裏。

可貧窮沒有打垮這家人。

因為豁達又積極的父親,周末帶著兒子進城做園丁,掙到第一筆薪資的時候,不是跟孩子抱怨貧窮,而是去描繪美好的未來。

他騎著家裏唯一且破舊的自由車,笑著對孩子許諾: 「再難也要努力,爸爸總有辦法的。」

兩個小孩,善良且積極。

窮,永遠不是對孩子造成最大傷害的武器。

父母因錯誤的表達引申出來的自責、內疚的情緒,才是磨滅孩子心性的殺手。

對和你我一樣出身普通,需要靠自我奮鬥來維持日常的家庭而言,在能承受得起的有限範圍內,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這就足以令人佩服。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是精神支持,

永遠別讓孩子因匱乏感而白白消耗一生。

內心富足的孩子,日後必定會有滿足自己的能力。

與大家共勉。

寫在最後

最近有讀者留言說,收不到我的文章了,大家都很著急。

我才發現,微信公眾號又又又改版了,如果沒 ☆星標☆ 就容易錯過。

星標公眾號後,更新能及時收到,為了不讓我們走散,提醒大家盡快 ☆星標☆ office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