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桌子先生
來源 :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最近,博主@這個月 分享的一個故事,引發無數人共鳴。
五一時候,上海熙熙攘攘的淮海路人行道中間。
一個女孩撕心裂肺的哭聲,吸引了路過的所有人。
知道的,是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人販子在綁架小孩。
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女孩,父母是怎麽教育的呢?
當眾打屁股。
而且還是把褲子扒下的那種。
只見爸媽兩個人合力摁著女孩,「玩了命」的使勁往下脫女孩褲子。
女孩只能哭著喊著,用盡全力抓著已經露出半個屁股的褲子褲頭。
可很快褲子還是被完全扒了下來,褪到了女孩的膝蓋以下。
女孩的下半身,全部暴露。
人來人往,沒有一個人不把頭扭過來註視。
可兩位家長,卻不以為意。
臉上看不到生氣,甚至面帶微笑,賣力地進行著他們這場顱內高潮的「表演」。
「讓孩子裸體被打感受到羞辱,那麽從此以後她就長記性了!」
一個5歲的小女孩,已經有了性別意識。
她原本應該是開開心心和父母一起出來玩的。
可在這個下午,在這個熱鬧一片的地方,她成了最恥辱的那個人,她的世界從此崩塌。
周圍人全帶著微妙的表情在看戲。
到最後也沒有一個人沖上去救下她。
而她的家長,終於在這一天透過「恥辱教育」的方式,找到了權利的感覺。
真震撼、恐怖、窒息。
大庭廣眾,被親生父母扒光褲子。
人群喧囂,掩蓋不住求饒的哭聲。
無法想象這一天在小女孩的心中留下多大的陰影。
無法得知這一幕往後她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治愈。
很多時候,我們從小到大最深的「傷」,不是陌生人給的,而是來自最親的人。
那些傷,即使是經過十幾年、二十幾年都很難治愈,因為它是從最裏面的部份開始腐爛的。
微博上有個話題:真的不要用羞恥感去懲罰孩子。
這個話題有1000多萬的閱讀量,近6000的討論量。
每一個留言下面,都是他們的血淚故事。
在河北,一個女生化了美美的妝準備出去玩。
她的妝容並不誇張,就很日常那種。
但她媽媽看到後,卻突然歇斯底裏起來。
一邊摔東西,一邊對著女兒罵起來:
「tm的畫的像妖精一樣,跟夜店裏似的」。
女孩本來是興高采烈的,而聽了母親的話後,整個人的眼神都無光了。
很難想象,如此露骨侮辱的字眼,竟然是一個母親對自己女兒說出來的。
不只是這個女孩,遭遇這樣情況的女孩,還有很多。
父母不滿意女兒化妝,不喜歡她們穿花裏胡哨的衣服可以理解。
但說女兒像夜店裏面的某某,如此惡毒地羞辱自己的女兒,除了滿足了自己快感,給女兒帶去巨大的心理陰影,又能得到什麽呢?
她像那個東西,那你又像什麽東西?
除了對孩子進行容貌羞辱之外,最讓一些人意難平的,就是當眾羞辱。
有個網友分享了困住自己一生的經歷。
初二那年暑假,他和最好的同學在家裏玩。
玩完之後,他們準備去街上逛逛,但去逛街,肯定要花錢。
因為是同學來自己家裏做客,肯定是要他招待,於是囊中羞澀的男生只能向媽媽張口要錢。
男孩求了媽媽很久,就差跪下來了,而最終,媽媽給了他五毛錢。
可是這五毛錢,也不是直接給他的,而是用最羞辱的方式:
扔在地上,讓他去撿。
最後,男孩只能當著兩個女同學的面,彎腰把錢撿了起來。
雖然他把錢撿了起來,但是他感覺自己在同學的面前已經「社死」了。
後來,他還是帶同學去逛街了,但整個過程大家都沒怎麽說話,本該愉快的逛街,也匆匆結束。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他已經事業有成,但依然和父母的關系不好。
他說:
因為那天,被扔在地上的,不僅僅是五毛錢,也是一個男孩在最敏感時期的尊嚴。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很多情況下,有的父母成了第一個霸淩孩子的人。
我有一個同學,當他在學校犯了事,被叫家長後,他的父親第一時間沖到學校,不分青紅皂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扇他的耳光。
那個時候的孩子,是最要面子的時候。
後來又一次被父親打了之後,他準備跳樓,幸虧被老師及時攔了下來。
即使孩子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即使孩子讓你火冒三丈,家長也斷然不能用這麽極端的方式去羞辱懲罰他們。
而那些在家長羞辱式懲罰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最堅強最重要的部份已經被摧毀,而剩下來的部份,不過是勉強活著。
千萬不要高估一個孩子的承受力,不要低估那片陰影的殺傷力,那是很多孩子一輩子的傷。
為什麽有人總是陷入自卑,被「不配得感」支配一生?
因為那個可憐的孩子,從小就大都沒有被家人認可過。
為什麽有的孩子從小跟爸媽關系不好?
因為那個人來人往的中午,那個扇在女孩臉上的巴掌,依然歷歷在目。
為什麽有人依然會恐懼?
因為那個赤身裸體被推到門外的女孩,是她揮之不去的夢魘。
很多父母,總愛癡迷於恥辱懲罰的力量。
可隨時隨地的打,脫口而出的罵,不會讓孩子變得優秀或進步。
它只會變成一股反噬的力量。
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裏寸步難行,甚至成為一生的噩夢。
那些傷痛,會一直一直在那裏;
那些代價,會一直一直在那裏。
正如華東政法大學杜素娟教授所說:
很多孩子走進大學以後已經遍體鱗傷,他們奄奄一息,你會看到他們心靈上很多很多的弱點,很多很多的創傷。
他有很多問題是自己不能解決的,他的內核力量是很弱的,但這些沒有人關心。
「你肯定記錯了」。
「誰從小不是這樣長大的。」
「為什麽現在的孩子就受不得一點委屈?」
遺憾的是,這些為人父母的破防和綁架,卻在統一話術的萬能公式裏,完成了他們的 邏輯自洽。
自從我有了一兒一女,自從我自己做了爸爸之後,我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真的不一樣。
年歲越大,我越相信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記得那個曾在網上火出圈的爸爸。
家長會上,老師陰陽怪氣發言:
「有請我們班最差的學生,成績倒數第一名的家長上台講話。」
老師企圖羞辱這個孩子,也順帶羞辱一下他的爸爸,可這個爸爸一點沒有覺得丟人。
他上台說的三句話,讓所有孩子感動,也讓所有家長和老師羞愧。
第一,我的孩子有名字,他不叫倒數第一。
第二,如果一個老師有能力提高所有孩子的成績,即使他是倒數第一,他也不是最差的。
第三,我的孩子只是成績不好,並不是十惡不赦。
這個父母,拒絕了老師對孩子的當眾恥辱,還帶著孩子把那發射過來的子彈,回彈了過去。
我的孩子只是做錯了題,他不是做錯了人。
這個父親值得我們的家長學習一萬遍。
李雪琴曾經在節目上講過自己的一個故事。
小學時自己很調皮,爸爸經常被請到學校。
自己當時的班主任有一個教學理念是什麽呢?
「小樹不修不直溜。」
意思要對孩子進行棍棒式教育,要嚴格修理。
沒想到,李雪琴爸爸聽完,卻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老師,我覺得小樹不長歪,只要長點枝丫是沒問題的。」
這句話,李雪琴記得一輩子,這也是她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
一個孩子最大的幸福,從來不是上名校,穿名牌,過養尊處優的生活,而是無論何時,都有一對在背後支持和溫暖自己的父母。
忽然想起,我的兒子問我,他和他的朋友中,你認為誰最優秀?
他列舉了很多人的名字,都是成績很好的。
但我看著他的眼睛,脫口而出: 在我眼中,你最優秀。
那一瞬間,我兒子的眼睛,忽然又有光了。
我知道,那種光芒,有喜悅有慶幸也有踏實和溫暖。
教育孩子,它或許很難。
但它有時候,其實也很容易。
就是:
把你的孩子當人,而不是附屬品。
站孩子角度思考,而不是居高臨下。
教育有一個最大的秘訣,叫尊重和欣賞。
寫在最後
最近有讀者留言說,收不到我的文章了,大家都很著急。
我才發現,微信公眾號又又又改版了,如果沒
☆星標☆
就容易錯過。
星標公眾號後,更新能及時收到,為了不讓我們走散,提醒大家盡快 ☆星標☆ office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