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裏尋根
紅都星火
長三角革命文物主題遊·浙江省
「長三角革命文物主題遊徑」TOP20
「長三角革命文物主題遊徑」TOP20由滬、蘇、浙、皖文化和旅遊部門聯合釋出,包括8條跨省路線、12條省內路線。
遊玩攻略
遊玩路線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碑廣場—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紅軍古道—鳳林園民宿—鳳林鳳臥溪水上碇步—紅色故事廣場—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冠尖)—浙江紅村研學營地—鄭海嘯故居—鄭明德紀念館—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陳列館—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駐地舊址—大屯
路線簡介
紅都鳳臥,素有「浙江延安」之美稱,遍布紅色革命遺跡遺址,紅色故事代代相傳。1939 年,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鳳臥召開,掀起浙江大地革命高潮。1935年2月,挺進師進入浙江堅持三年遊擊戰爭,並於 1938年3月由粟裕同誌率領挺進師在平陽山門集合,開赴皖南,北上抗日的歷程。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碑、浙江紅村研學營地、鄭海嘯故居、鄭明德紀念館等紅色勝跡在這塊紅色熱土串聯成線。
點位介紹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碑廣場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碑廣場位於鳳臥鎮馬頭崗村,廣場中間的紀念碑高19.39公尺,寓意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與1939年召開。底座四個面均有浮雕,分別為26名省一大代表、馬頭崗、冠尖會址及碑文,在青山綠水間,黨組織不僅譜寫了可歌可泣、動人心魄的壯麗詩篇,聳立在廣場的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碑,更是見證了黨與群眾間堅實而又深厚的感情。
中共浙江省一大會址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於1939年7月21日至30日在鳳臥的冠尖和馬頭崗召開。其中,小組會、第二次大會發言及選舉是在馬頭崗會場進行。馬頭崗會址在翁吉忠家,為一幢九間木結構平房,於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古道
紅軍古道以西南至東北走向,最高海拔位於馬頭崗(460公尺)。起點由鳳臥鎮的冠尖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到山門鎮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出征門,全長約13公裏。
鳳林園民宿
沿著彩虹綠道進入鳳林園民宿,一面溪水潺潺,一面群山起伏連綿不斷,仿佛身處畫卷之中。這裏處處是現代與古風的碰撞,在這回歸到最原始的生活,可以野餐與露營,讓人著迷。在大自然中與土地、樹木、山川、河流、陽光近距離接觸,感受愜意的生活狀態。
鳳林鳳臥溪水上碇步
歷史厚重的紅軍橋,狹長幽靜的小鎮老街,潺潺流動的鳳臥溪,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小鎮——鳳臥,在新的時代面貌中煥發別樣的精彩,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號角下,走出了一條小鎮發展的差異化之路。
紅色故事廣場
平陽紅色故事廣場的每一個紅色景區,都在訴說一個紅色故事,每一個火紅的故事,都在彰顯同一種紅色精神。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是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的一部份,位於平陽縣鳳臥鳳林村冠尖山半山腰,包括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冠尖會址、省「一大」陳列館等。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平陽冠尖、馬頭崗召開。冠尖會址占地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系六間木結構二層樓房,建築面積250平方米,馬頭崗是一列九間開暗閣樓房。列入全國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一大」陳列館始建於2006年冬,包括旅遊服務接待中心、廣場及周邊綠化帶、遊步道等。陳列館內配套設施完備,資料齊全,布展合理,功能多樣。分兩個展廳以大量的珍貴文物、文獻、照片、影視資料和多媒體合成技術展出,記錄了從1921年至1949年間,浙江革命鬥爭的紅色軌跡。
浙江紅村研學營地
浙江紅村研學營地位於革命老區平陽縣鳳臥鎮鳳林村,於2019年下半年完成建設,占地面積約280畝,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鳳林村被譽稱「浙江紅村」、「浙南西柏坡」,營地依托鳳林村「紅文化」、「古村落」等特色,利用修舊如舊的浙南古民居,圍繞村內的工農紅軍挺進師駐地舊址、鄭海嘯故居、「浙南劉胡蘭」--鄭明德紀念館等多處革命勝跡而建。營地設有四個主題教室(傳統文化教室、非遺文化教室、科創教室、紅色主題教室),以紅色研學為核心,以「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愛國情懷」為研學主題,集紅色研學、非遺體驗、自然科學、勞動教育、拓展體驗為一體。
鄭海嘯故居
鄭海嘯同誌被稱為「浙南勁松」、浙南遊擊區的奠基人。鄭海嘯故居建築建於清代晚期,坐東朝西,現存正廳和南廂房,北廂房為之後重建。鄭海嘯故居占地面積約670平方米,正廳面闊七開間,進深五柱九檁,穿鬥式梁架,懸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廂房四開間,進深五柱九檁,穿鬥式梁架,懸山式屋頂。2007年6月6日被公布為平陽縣第九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內部結合浙南革命史,展示了鄭海嘯同誌光榮鬥爭的一生。
鄭明德紀念館
鄭明德(1925-1942),出生於平陽縣鳳臥鎮鳳林村,父親是人稱「老海」的浙南革命群眾領袖鄭海嘯。鄭明德13歲參加革命,15歲就成為身負革命重任的革命骨幹,有豐富的對敵鬥爭經驗,16歲被國民黨抓捕,英勇不屈,最後不幸被國民黨殺害。她帶著對黨的無比忠貞劃上了生命的句號,她用殷紅的鮮血寫下了壯麗動人的史篇,她的故事一直在浙南地區傳誦,人們稱頌她是"浙南劉胡蘭"。
閩浙邊抗日救亡
幹部學校舊址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為培養抗日救亡青年幹部,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於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門疇溪小學校舍,創辦了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簡稱「抗日幹校」)。抗日幹校舊址位於平陽縣山門鎮小學西側,校舍原址呈U形,東西兩邊各有1幢6間2層木樓和1間廂房,稱為東樓、西樓。樓下為教室,樓上為教員和學員寢室。北邊的耶穌教堂作為大禮堂,現僅存西樓,占地面積210平方米。1985年,西樓經修整為抗日幹校紀念室。紀念室門口上方,懸掛著原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手書的「閩浙邊抗日幹部學校舊址」匾額。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是當年南方八省十四個革命根據地唯一的抗大式幹部學校。它辦學時間雖短,但作用和意義甚大。它繼承和發揚了黨的優良傳統,造就了一批優秀的抗日青年幹部,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很大的貢獻。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陳列館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陳列館位於溫州市平陽縣山門鎮,這裏是革命老區,素有「浙江延安」之稱,是國家30條「紅色旅遊精品路線」之一,並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之中。本陳列館是以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軍史為主線,依托出浙南革命根據地的歷史,以圖片展覽、實物陳列、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充分展示紅軍挺進師不同歷史時期的歷程。講述了1935年2月挺進師在劉英同誌、粟裕同誌的率領下,進入浙江堅持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1938年3月由粟裕同誌率領挺進師在平陽山門集合,開赴皖南,北上抗日的歷程。挺進師在浙江的三年遊擊戰爭,使浙南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戰略支點。
中共閩浙邊臨時
省委機關駐地舊址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舊址,位於平陽縣山門鎮北側半山腰大屯村,海拔400公尺,該村東鄰鳳臥鎮,西北與文成縣接壤,東西兩側是峽谷,南面有條盤山公路通向山門街,間距約5公裏。
大屯會議舊址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駐地舊址--大屯會議舊址位於平陽縣山門鎮大屯村東南面鄭永盛家。1938年3月5日,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會議在大屯召開。劉英代表臨時省委作了工作匯報,曾山在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南方遊擊區工作決議精神,轉告了中共中央對浙南同誌的親切慰問,對浙南三年的遊擊戰爭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屯會議是浙江黨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它部署了浙江紅軍的改編和北上抗日等工作,在新四軍建軍史和浙江黨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攻略貼士
◐中共浙江省一大紀念園有初心扇、初心杯等文創產品。
◐浙江紅村研學營地開設了「紅色研學、勞動生產、軍事拓展、野外求生、傳統文化、 生命教育、節氣食育、研學旅行」八大類專業課程,可以體驗紅軍草鞋制作,感受革命艱辛;可以觀賞紅色木偶戲【鄭明德】、制作紅色主題太平鈿剪紙。
◐整條紅色路線位於國家AAAA級景區浙南抗日根據地(平陽)舊址,紅色資源豐富,其中中共浙江省一大陳列館、鄭海嘯故居、鄭明德紀念館展陳豐富並配有專業的講解人員,可供參觀,同時周邊有蘇步青故裏景區、南雁蕩山、順溪古鎮等景區。
◐註意自身安全,請隨身攜帶常用藥品,註意防寒、中暑。如:正氣水、風油精、清涼油等。尤其是在戶外景點,需要註意蚊蟲叮咬,可以帶上驅蚊噴霧等。
◐愛護文物古跡,旅遊者每到一地都應自覺愛護文物古跡和景區的花草樹木,不任意在景區、古跡上亂刻亂塗。
文:張敏蕾
編輯:張敏蕾
推/薦/閱/讀
◆
◆
◆
◆
◆
◆
◆ 」 公布
◆
特別聲明
由於條件所限,可能出現未姓名標示的原創圖片或文字,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權利人聯系授權及稿酬事宜。熱忱歡迎權利人與編輯部聯系姓名標示授權、稿酬等事項。
推文內容資訊供參考,以現場實際情況為準。
信箱:[email protected],微訊號:shwh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