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人生不能重来,于是有了书籍、电影|编辑部五一宅家推荐

2024-05-04情感

策划、撰文、编辑 / KY编辑部

五一假期好哇!

今天的推送是编辑部的「假日伴侣」,是值得我们花点时间去消化、品味的书籍和电影—— 们或多或少展现出了另一种人生图景,或真诚或可鄙,或喜或悲,或平淡或热烈......

有时我会很感谢这类作品,它们用短短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阅读时间,让我们得以用极低的成本体验另一种人生。 观看过程里难免还会生出一种警觉:生活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选择,抓住我们当下的选择,make the most of it,其实就是在改变人生了。

我们也将在今天的推荐里给出编辑们的解读,总之,希望你能度过一个有收获的假期~

p.s: 如果有你看过的,欢迎留下你的评论,也欢迎推荐你的「假日伴侣」。

兰迪·波许的最后一课

🎤类型:演讲

🔗指路:B站

🙋推荐人:Lynx

「任何一个想要怜悯安慰我的人,先来做几个俯卧撑吧。」

每次低谷期我就会去看这个视频,每次看完我都会重新相信,我可以创造出来非常棒的东西 ,想要做成一件事的动力值也被拉到最满。这个演讲也被我无数次转发给朋友,看完的人不会说「真羡慕他」,而是会说 「我也想活出这样的人生」

兰迪·波许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名教授,他有几个人生愿望,而且是大多数人 25 岁以后就不会再许的那种: 上太空体验零重力漂浮、做【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成为迪士尼幻想工程师等——以上愿望在他有限的一生里全部实现了。 2006 年他被诊断出癌症,2008 年去世,享年 47 岁。

这场演讲是在他去世前一年进行的,那时他已知自己时日无多,多少有些告别校园的意思,但它绝对不是那种成功人士的临终劝告 你也看不到一个羸弱可怜之人。

站在台上的是一名教育者,在用浓缩过的人生能量点燃每个人心里的火花,用亲身实践向在座的每一个人证明,人真的可以过上有意义的幸福的一生。

兰迪是我见过最成功的销售奇才,他也深知这一点,并决定把这个天赋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教育。这个演讲细数了他如何走上这条路,一路实现各种有趣的目标。整个演讲其实就是在证明一件事: 如果你能好好过人生,人生自会为你寻找答案,梦想自会实现。

这事儿的原理其实也不复杂: 擅长某件事,就会让你有价值,而做喜欢的事,就很容易擅长。

观看这个视频,还会令你 感受到一种 善意的涟漪」,在自发扩散:

比如, 即便是在遥远的中文世界,也有人受到这个视频的鼓舞,了解并进入他所在的行业;

图片来源:B站该演讲视频的评论区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该演讲评论区

卡内基梅隆大学则在计算机中心和艺术中心之间盖一座兰迪波许纪念桥,颇有象征意味:连接科学和艺术。

时任校长致辞:「Randy,未来将有无数世代的师生路过此处,他们没有机会亲身与你相遇,但他们终将跨越那座桥,会看到镌刻在其上的你的名字,体验到你的遗志。」

有一说一,兰迪是我碰到过的第二个活成这样的人,原来人生真的可以这样过。

这种鸡血,真的可以常打。

如雪如山

📚类型:书籍

🔗指路:豆瓣阅读、得到、当当等

🙋推荐人:鱼仔

七个短篇故事,讲述了 7 位女性的人生断面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女性在不同阶段的困境和挣扎,性骚扰、女性友谊、生育之苦、婚姻之困等等话题都被作者加以呈现,拼凑出了女性的一生。作者的笔触相当细腻,把琐碎的日常写得惊心动魄,写得细致入微。

书里被刻画的女性有个相同的名字「lili」,你可能会在某一个lili身上找到类似的经历。还有那些在生活里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刻,你一定会在阅读中共鸣到。

正如作者在书里写的, 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的悲喜、隐秘的痛苦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她们都是lili,也都是我。这些百合花,长在荆棘丛中,长在泉水旁,雪不能将之埋没,山也不能将之压倒。」

天鹅挽歌

🎬类型:电影

🔗指路:Apple TV

🙋推荐人:阿蓝

因为天鹅临死之前的叫声特别优美,因此「天鹅挽歌」就用来形容诗人、歌手、画家等等创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他们的绝唱。

【天鹅挽歌】就是一部探讨死亡的作品。 它的设定并不复杂:男主得了脑瘤,临死之前他决定复制一个和自己包括外形、记忆、人格和感知在内 100% 一样的人来代替自己,陪伴家人继续活下去,而真正的他则躲在疗养院安然赴死。

这不是一个非常新鲜的题材。由于是科技公司出品的电影,在一开始我也隐约期待影片的走向会是探讨科技与人性的摩擦,我们科技的盲目崇拜却导致人性丧失,云云。

图片来源:【天鹅挽歌】

但如果怀抱着这种期待,就会发现影片讲的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为什么人会有我得病了,我无药可医了,但希望能有另一个一模一样但健康的我替我活下去,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都认不出来?

不过是害怕家人的生活被改变罢了。害怕妻子变成遗孀,儿子变成单亲,父母老年丧子,再也无法和朋友们闹出新的笑话。

为什么要因为我的死,而让亲人爱人的余生都布满潮湿呢?正是出于这种目的,男主才选择了这一种技术。正是出于痛惜这种心情,也才有团队在研究这样的生物技术。

(当然你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如果有这个技术,还不如用在医疗上,把男主治好呢!逻辑是这样没错,但是电影的妙处就在于,我们需要跟着主创的「设定」去思考,才会获得最强烈的感受。)

这种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说一些有一点剧透的话——

你出于对家人的爱而为自己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健康替身,因为这个替身拥有你100%的记忆和思维,所以他不能理解「替身」这件事,他就是你,和你的家人们相爱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这时,你又发现你的家人们,确实一丁点都辨认不出来眼前这个人不是你。

你是什么感受?

你是愤恨,是嫉妒,是懊悔,还是欣慰?

去影片里找到答案吧。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类型:书籍

🔗指路:得到、京东、喜马拉雅等

🙋推荐人:阿蓝

阿尔吉侬是一只小白鼠。熟悉心理学认知和行为相关实验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经常也是会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 小白鼠经常要走迷宫,要开小车,要按按键,有时候还要在脑子里被装上电极。 被装上快乐电极的小白鼠,会一直按按键刺激那个电极,也不再吃饭了。

这是一个智障男孩接受实验变聪明的故事。 小白鼠之于认知和行为的研究很重要,所以,小说里的这个研究也是先在小白鼠身上做了。科学家们把阿尔吉侬变成了最聪明的小白鼠。

比起剧集我更想要推荐原作书籍,因为它是由男孩查理的报告写成的。把查理变聪明,是科学家们继阿尔吉侬之后,第一次在人类身上做的实验。

一开始的报告充满错别字、前后颠倒的逻辑, 但从习惯他的错别字和错误语法开始,读者会和查理建立一个很神奇的链接,这个链接是剧集做不到的。 我们只有一字一句辨认他想表达的意思,才能体会他作为一个低能儿,一字一句辨认正常人说的话时的感觉。

但同时我们又明白,笨蛋查理在报告里感觉到的那些「美好的友谊」,在他变「聪明」以后,会明白都是欺凌而已。

就是这种以悲伤为基调的链接。

但是阿尔吉侬的进展会比查理快一些。因此对于读者来说,从查理对阿尔吉侬的观察来看,他们俩的结局早就被剧透了。

查理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步阿尔吉侬的后尘,他世界的每一次扩大和缩小,都随着我们和他建立了的那个链接传递到读者脑子里。

我推荐这本已经很多人推荐过的书,不是想说什么「人性」「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学研究的伦理」, 我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一起感受那个悲伤的链接,并在这个链接消失以后,明白自己真正想理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潮汐图

📚 类型:书籍

🔗指路:豆瓣阅读、当当等

🙋推荐人:卢舫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生活在晚清的青蛙。

蛙在广州珠江的水上人家中长大,然后因为想看更大的世界,告别了小小的船家。再然后,随着晚清时期列强涌入,蛙作为一种珍稀动物,被几经易手。本来想看大世界,最终却被卷入更大、大得让人茫然的世界中。

剥开作者精妙华丽的遣词,这本身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除了蛙之外, 故事里的每个人几乎都用自己的方式,向往与理解着,潮汐另一端,看不见的远方。

比如蛙曾结交过一个好朋友,叫做冯喜。冯喜日日思慕着自己出海,去看大世界。他对蛙说:「看过大海的人,都会得大海病,只想出海去。」(非原句,大致意思是这样)。最后,冯喜真的自己出海去,直至故事最后,蛙都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一个用清朝青蛙做主角的故事听起来很玄幻,事实上很多人也许都能找到共鸣。我是在通勤路上的地铁中读完这本小说的,每读完一段抬起头,看着地铁里有些疲惫的年轻人们,我会觉得自己可能看见了许多个冯喜和蛙:

我们都想离开自己的小家乡,到想象中更大、更美好的远方来。到了以后,又不禁感到疲惫——来到大世界,可能是意味着要被卷入更让人无法把控的生活当中。

在潮浪难测的世界里,我们如何面对梦想里的远方?又或者,假如远方注定让人失落,又怎样理解当初那个决定要向世界出发的自己?

我推荐你打开这本【潮汐图】,你或许可以从这只清朝青蛙、以及她的朋友们身上,找到一些答案。

交错卢森堡

🎬类型:电影

🔗指路:优酷

🙋推荐人:Alysha

看到这部片子,属实是个意外。上影节开票的那天我还在上班,12点一到狂点各个已经加购的片子,结果眼睁睁看着一部又一部被抢光,看这部还有票剩,于是带着一种随便的心情买了票,结果倒是相当出乎意料,让人特别动容。

片子的结构本身不复杂, 是一部带有轻喜剧外壳的政治隐喻电影 ,以长大后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兄弟为主角,其中一人是警察预备役,一人则是远近闻名的混混。

全然不同的兄弟俩踏上了寻找失踪已久的父亲的旅途,而这一切源于弟弟得知了父亲的病危。记忆里,父亲统领当地黑帮,极具胆识,这让一心向往正义的警察哥哥背负着黑帮父亲带来的身份阴影,而混混弟弟则一心想要重现父亲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得知父亲可能在卢森堡病危时,如此急切又渴求地想让哥哥带着自己出境寻找父亲。

影片里的弟弟,传达了地缘政治中,渴望寻根和找到归属的民族之声;而早已拥抱了新生活新秩序的哥哥,对此却有不同的感受,或许他的内心也想知道父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或许,接下来属于他、属于这个民族的人生才是于他而言更重要的。

这点出了地缘政治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民族晦暗感,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根;有些人可能已经不在乎过去,只看重未来。

片中有一句台词格外让我动容: 「人们常说苹果会落在树下,但不会说羽毛落在鸟的身边」。

政治和史学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存在我们的周边。探寻世界的政治议题,了解不同国界背后的历史,这是把我们个体的命运和宏大的社会联系起来的方式。我们会为此感到生命有极强的历史参与感,我们会因此愿意为比自身更宏大的东西发声、呼吁。正如心理学研究所表明,有政治参与的人,有更大的概率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感 (Ognyanova, 2020) ,知晓自己要如何走过这一生。

今日互动

欢迎推荐你的「假日伴侣」!

P.S:明天会有假日伴侣第二弹,主打轻松治愈,记得⭐️星标 KY 账号,以免错过!

本文关键词:书影音、假期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 ,假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