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内在越匮乏,谈恋爱就会越痛苦!

2024-03-24情感

内在匮乏的人,在感情里的表现就是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自我价值感低,既无法坦露出真实的自己,又希望对方能猜中自己的小心思,无法真正松弛下来去享受恋爱的快乐,总觉得这些美好的体验都是自己偷来的,甚至他们在择偶的时候,也只关注这个人对自己好不好,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

所以你会发现,这类人他们其实是非常容易吸渣的,但凡有个人能对他好,让他尝到被关心和被爱的感觉,他可能就会一股脑地扎进去。

因为一个人内在越匮乏,他的内心就会越破碎,他们匮乏的也不是爱,而是一种早期被看见、被欣赏、被认可的自体客体体验。

什么是「自体客体体验」?首先我们要知道,「自体客体」是科胡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我们每个人最初都是活在自恋中,需要借助「自体客体」这个东西把自我伸展出去,从而从自恋走向依恋。

而我们最早的「自体客体」就是妈妈,我们需要借助妈妈,才能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体,否则我们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被剥夺感」,而这种剥夺感就是匮乏感的来源。所以简单来说,我们最早的「自体客体体验」就是早年间和妈妈的一个关系体验。

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照顾,那我们可能就无法建立健康的自体功能,长大后就需要借助他人,才能实现自我功能的发展。比如需要借助外界的评价,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或者依赖伴侣的情绪价值,才能找到到自己被爱的价值。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小孩,如果在他小时候,他妈妈总是不停地批评他,对他提要求,无论他做的有多好、有多完美,他妈妈都不会赞扬或者鼓励他一句,甚至还会在他遭遇挫折的时候,反过来贬低和打压他,比如说感冒了,他不仅得不到关心和照顾,还会被指责说:「看吧,让你加衣服不加,现在感冒了吧?活该!」

这种看似普通平常的教育,其实就是对孩子自尊心严重的创伤,不仅会剥夺他内心对爱的体验,还会阻碍他自尊心的塑造,让他产生一种被碾压的沮丧感,而他的自体感也会受到损伤,长大后他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自卑缺爱、没有力量,说话做事都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回应和欣赏的人。

所以当一个孩子,他在早年间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自体客体体验」,那他的内在就会非常破碎,但凡遭遇到一点不好的事情,他就会陷入严重的自卑和自我怀疑,或者当别人无法理解他,没有正确回应他的需求时,他就会产生自恋型暴怒,比如发脾气、摔东西等,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些体验会唤醒他小时候那些被隔离和压抑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旦被激活,他就会再次表现出最自体客体的渴求。正如温尼科特所说的「他们一生都在寻找母亲的目光。」

所以遭遇过创伤性自体客体体验的人,他们的心理会更贫瘠,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也不相信能被人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他们可能还会物化自己、物化他人,不断与别人进行攀比,并且总是在不断的焦虑、恐惧、患得患失。原因就在于他们早年间这部分没有被正确回应,没有得到很好的抱持与滋养,所以这种被认可的愿望就永远都处于未分化的原始状态,内心始终有一块匮乏的地方,明白吗?

那我们该如何去缓解这种内在的这种匮乏感?根据自体心理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始终都要活在关系里,如果我们早期没有获得很好的「自体客体体验」,那我们在成年后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一段能提供自己情感滋养的关系,借助新的「自体客体」来对自己进行疗愈。

比如一直关心、鼓励你的朋友,理解你、支持你的伴侣,或者是给你提供过很多帮助的老师、贵人等等,他们都可以帮助你重新建立自体的稳定,缓解你内心的匮乏感。

其次就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产生那种「不被爱、低自尊、觉得自己很垃圾」等这类消极的心理,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过去我们在一段不好的关系里得到的反馈。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打破过去旧的关系模式,把过去和现在的体验分开。比如你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伴侣会抛弃自己,那你就要回想一下,是不是你早年间被自恋型的父母贬低、打压过,剥夺了你对自我的评价?如果是,那你就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过去的经验并不足以评判现在的你,你就是很好的,就是值得别人爱的。

懂吗?匮乏感它和一个人实际拥有多少东西无关,而是和自己内心的黑洞有关,当你一直觉得自己不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只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而看不到好的一面时,那无论别人给你多少爱,你都会欲求不满,因为你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健康的自体,那你就会一直处于一种「缺」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