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信仰早就沦为了求神办事的生意

2024-12-23情感

易中天讲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辣味十足,又讽刺得恰到好处。

他在四川看到一个人,为了孩子考大学,跪拜文昌菩萨。

文昌菩萨嘛,国人眼里的「学神」,主管读书和考试前途。

烧香、磕头,样样齐全。

拜完以后,然后那个人就嘟嘟囔囔,一脸纠结,用四川话讲:

「哎呀,这个拜对了没有。」

易中天就问他:「你要干什么?」

他说「我的娃考大学。」

「你拜对了,文昌菩萨就管高考。」

「你不晓得,我的娃考的斯坦福,文昌菩萨懂得英语不?」

「那你拜圣母玛利亚吧,她懂英语。「

那人更纠结了:「我晓得,但是玛利亚他懂不懂四川话噻?「

这场荒诞的故事,不就是许多人信仰观的缩影吗?不就是很多人对信仰的态度吗?

那到底什么是信仰?

真正理解一件事物,先得刨清楚定义。

很多人其实压根不理解信仰的真正含义,总是把信仰和信念、信任扯到一起。

信仰,其实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存在的事物,坚定不移的相信。

这里有俩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这个东西一定是超自然的,凌驾世俗的。

它既不是自然界的,也不是社会里面的,无论是什么称呼都无所谓:鬼啊、神啊、仙啊、佛啊。

第二你不能变,你必须打死不能改,你要坚定不移地相信。

否则,根本谈不上信仰。

但是你看看很多人是在干什么呢?

人们会信各种东西,而且分门别类、按需分工。

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信,没用的时候都会丢在一边。

考大学的时候就拜文昌菩萨,想生孩子的时候就拜观音菩萨。

航海的时候就拜妈祖,想发财的时候就拜财财神爷。

遇到鬼的时候,赶紧拜拜钟馗。

得意时信儒,失意时信道,绝望时立马抱佛脚。

国人的信仰像换衣服一样随时切换,因需求而变,因需求而崇拜。

多个信仰就是没有信仰,你什么都信,相当于什么都不信。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 很多人其实是求佛祖、菩萨之类的信仰办事的。

比如你磕两个头、烧几块钱的香,许下「诚意满满」的心愿,你想干什么?

对着神像磕头,嘴里念着心愿,心里想的全是回报。

要么是想实现你的飞黄腾达梦,要么是想保命,要么是想保你的孩子金榜题名。

又或者自己遇难了、摊上麻烦了,赶紧把信仰拉出来背锅。

家里没病人的时候,就不去上香,有人生病了,就赶紧去上香。

我发财的时候,不拜。

但是我遇难了、我破产了,想起信仰来了,赶紧拜拜。

希望神灵可以保佑我平安、保佑我东山再起。

或者发出这样的誓言:如果你保佑了我干成某件事,我天天给你磕头烧香上贡品。

表面上求神拜佛,非常虔诚,但是骨子里不就是在投机、想着以小博大吗?

很多人真正的声音是这样的:

「我拜你,是因为我有需求。我信你,是因为你可能对我有用。」

这叫信仰吗?这是扯淡的信仰,这不是在和信仰做交易吗?

说是信仰,其实是生意;说是敬畏,实际是算计。

所谓虔诚,也不过是一层道貌岸然的外衣,连遮羞都显得可笑。

所以很多人本质上没有任何信仰,也不需要信仰。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包装自我的工具。

用佛像遮掩贪欲,用道教掩饰虚无,用圣经点缀心虚。

真正的信仰,是超越利益的,是一颗风雨不动的心。

而今天多数人的信仰,根本不是心的安放,而是利益的权宜之计。

当然,我尊重每个人选择信仰的自由。

不论是信神佛仙道,还是信耶稣安拉,只要是真心的,就值得尊重。

与其烧香拜佛,不如问问自己,你信的,到底是神,还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