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
「当初父母不同意的婚姻现在怎么样了?」
有人说,自己还在坚持。
还有人说,自己已经离婚了。
在21岁的年纪,她不顾父母的反对,顶着亲戚们的议论纷纷,跟男友远走他乡。
可惜,孤注一掷的决定,换来的不是一生的幸福。
而是一年后的一拍两散。
她成为了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艰难地生活着。
原以为「爱可抵万难」,但到最后,她得到的只有「万难」。
很多人回复,说这是因为她当初没有听从父母的话:
「父母是不会害你的,他们不喜欢你对象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这话或许有些过于绝对了,但确实是不少人的亲身经历。
年轻时,他们是维护爱情的抗争者。
哪怕父母数落出千万句伴侣的不好,他们依旧会一头扎进这段婚姻里。
拿自己的后半生,去赌一个幸福。
可中年过后,悔不该当初的她们,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劝诫着一个又一个即将踏入婚姻里的人,及早认清身边伴侣的真面目。
「父母反对的婚姻」仿佛早已经写好了悲剧的结局。
事实真的如此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女孩的求助。
父母不同意她跟男友在一起。
男友和自己不是一个地方的人。
每次带着礼物上门,都会被爸爸拒之门外。
「如果你敢进这个门,我就找人把你打出去。」
长此以往,男友热脸贴了冷屁股,也不再寄希望于讨好未来岳父岳母。
便频频向她提出:
「不如你离开父母,我们两人远走高飞。」
同时,也向女友许诺,即使没有娘家,自己也会对她好,不会饿着她冻着她。
女孩知道,这就是「私奔」。
倘若她选择了男友,那么她将失去这个养育了她二十多年的家。
就在她左右为难之际,爸爸给她下了最后通牒:
「如果你非要选择这个人,以后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而妈妈则一直对着她掉眼泪,诉说着若是执拗下去,婚后会遇到的种种不幸。
「以后嫁过去受委屈了,你去哪?一时半会都回不了家。」
所有人都等着她做最后的决定,但她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不舍得父母,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对男友的意见这么大?
仅仅是因为距离远,就认定了她的未来不会幸福。
都说谈婚论嫁阶段,是两个家庭的博弈,相互打量,互不退让。
而「见家长」,更像是父母跟孩子的拉扯。
家庭、事业、言行谈吐等,都摆在明面上,缺一不可。
嫌弃对方长得不好身高矮,嫌弃对方工作不体面收入低。
甚至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是不是本地人等等,方方面面都是父母要考虑的内容。
心理学咨询师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学】中就指出:
「父母反对的不一定是你的爱情,而是他们推测的这份爱情会带给你的生活。
他们不希望你经历那样的生活,也觉得你无法承受那样的生活。」
正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孩子进入以下三种婚姻。
一、需要远嫁的婚姻
没经历过婚姻的人,都会认为远嫁不是问题。
如今交通发达,再远的距离,回娘家也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
然而落到现实,婚后的忙碌,会让一个人找不到时间和娘家相处。
经受矛盾时,父母远在天边,自己更是孤立无援。
二、经济条件不好的婚姻
谈婚论嫁时,常听到父母这些盘问:
「他什么工作?」
「存款多少?」
「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
看似注重物质,实际上是对孩子婚后生活的风险预判。
因为,当孩子想的是「有情饮水饱」,父母考虑的是更为现实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三、人品不好的婚姻
很多时候,父母选择了通过「看」,评估对方的人品高低。
觉得对方来自单亲家庭,有可能是「妈宝男」;
觉得对方面相不好,猜测其可能「薄情寡义」。
实际上,只有真正相处才能了解对方的人品。
但父母很难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去考量,他们更喜欢在短时间内推测对方的性格。
即使有的时候,角度是如此荒诞。
因为,婚姻这件事,就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正如上面所说,每一段婚姻在开始之前,父母就是「把关人」。
当他们认定了对方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时,自然不会允诺这段婚姻的存在。
但十点君也见过很多人,在被父母反对后,第一时间选择了跟父母决裂。
不同于前文故事中的女孩那样的犹豫不决,他们发自内心地:
相信这段感情,厌弃父母的反对。
在父母和爱情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
但最终,往往在婚姻里撞得头破血流。
电视剧【问心】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嫁给田磊,张雨熙不惜跟父母决裂,选择了「私奔」。
从此,来到一个陌生城市重新找工作。
彼时,她相信丈夫田磊的甜蜜承诺:
「我发誓,我一定一辈子对你好,会把你看得比我的命还重要,我田磊一定会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福,最幸福的女人。」
在这个时候,两个人确实也算甜蜜。
一起努力工作,准备换个大点的房子,想有一个好的经济条件去生孩子。
但一场病,让张雨熙发现了丈夫的真面目。
在生命危及的妻子面前,田磊关注的却是那一张张治疗单上的费用。
一边赖着医院催他签字给妻子治病,另一边抱怨妻子生病费钱,不买保险,公司还拖欠工资。
「卡上就几千块钱,连付个零头都不够。我上回买保险的时候,我说是不是你也买一份?你就是不听。
我说啥你都不带听的,跟你我真是没招了。」
几笔治疗费下去,丈夫的真心已见了底。
田磊开始哀求妻子放弃治疗。
「小熙啊,咱们每个人的命都得自己担着,有的时候你就得认命。」
看着态度越发冷漠的丈夫,张雨熙悔不当初。
她怨恨丈夫还有健康的身体,以及爱他的父母。
而自己却早早因为这段婚姻,失去了最爱的家人。
很多人看完这段剧都说:
这是因为她选择了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
其实,更准确地说:
是她过分看重了「爱情」在婚姻里的作用。
更没有跳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困局,去了解对方是否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不成熟的婚姻观,会让两个人婚后难以抵抗柴米油盐的艰难。
无灾无难时,两个人的真心可能足以相互扶持。
但遇到问题时,在贫瘠的现实中,任何因素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话说到这,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只有「过不好」这一条路。
但其实十点君想说:
大可不用这么绝对。
父母的顾虑归根究底,是担心孩子无法处理好一段婚姻。
所以,他们下意识地想让孩子进入一段尽可能稳妥的婚姻模式。
或者,干脆能让这段婚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比如,前面所说的反对女儿远嫁的父母。
倘若女儿嫁得近一点,即使婚后受了委屈,他们也是孩子最后的退路。
而不是在女儿难过的时刻,碍于距离,不能第一时间为孩子撑腰。
所以,一段婚姻重要的,并不是对方的条件是否能够入得了父母的眼。
而是,两个人是否有撑起一段婚姻的能力和毅力。
倘若有能力把婚姻经营好,父母的忧虑自然迎刃而解。
曾经看到一个妻子说:
「父母反对的爱情,我坚持了,也赌赢了。」
婚前,男友因为是单亲家庭、没房没车,被她的父母所嫌弃。
但她坚信,婚姻是两个人打拼出来的。
没房子,他们就租最便宜的清水房,一起买家具组装新家。
没存款,便一起奋斗,一起加班,一起努力挣钱。
交通,从电动车到自己的小汽车。
房子,从一开始的清水房到最后的三居室。
他们用时间,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也通过行动,让父母的观念发生转变。
回看这段婚姻,他们最初并没有获得父母的认可,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收获幸福的婚姻。
究其根本。
一个原因是,她的丈夫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
能和妻子一起面对父母,拿出最大的诚心,化解彼此的隔阂。
也能和伴侣一起扛过风雨,在往后的日子里,相互扶持。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做到了四个字:
事在人为。
父母有偏见,就努力去扭转他们的想法。
父母的顾虑,就用自己的实力去消除。
父母从来不是通往幸福婚姻路上的阻碍。
他们只是小夫妻生活中的一道考验。
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终点是孩子的幸福未来。
正如一位父亲在女儿婚礼上的致辞:
「我们是天底下最普通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也是天底下最普通的孩子。
我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平凡人。」
点个 【在看】 ,愿每个人的婚姻,都能得到所有人的祝福。
你们的婚姻在「见家长」时经受过什么考验吗?又是怎么应对的?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伴侣呢?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吧。
作者 | 微微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