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养生

一文了解:类风湿药物多久见效?

2024-07-10养生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有的服用几天药物,症状就有明显好转;有的却可能一个月也不见动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类风湿药物多久见效?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多种药物联合原则,常见的药物组合: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可以单用,也可以两种或三种联合使用。

在这三类药物中,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核心和基础用药,但是起效比较慢,被称为慢作用药物。 免疫抑制剂的起效时间,1-6个月不等 ,和免疫抑制剂药物本身、使用剂量、联合用药、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有关系;也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程度、病程、既往治疗用药情况等多因素有关系,甚至有的患者还和心理状态有关系。

一般来说,病程长、炎症活动度高、既往使用药物比较多,特别是第二使用该药物、心理压力大等方面存在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会差一些。甲氨蝶呤初次使用,起效时间一般1--1.5个月;时间长的半年起效的也有。来氟米特一般1-3个月。

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激素主要是在免疫抑制剂没有起效的时间里,起到消炎止痛、改善症状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一般两周内起效,如果2周没有效果,应该换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 ,不同时使用两种非甾体抗炎药物。

激素和生物制剂都很快,常常立竿见影。在我们常规治疗中,生物制剂如果不是患者特别要求,在初诊中绝大部分不会使用。 生物制剂不会因为昂贵、靶向作用而适合所有的患者,一般来说,一个月内不见明显效果,就不需要继续使用了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早期出现的症状缓解,不能确定慢作用的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如何,需要接下来几个月的治疗情况来确定,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是症状好转就OK的事情,是一个需要比较长时间、认真对待的治疗过程。调整药物、药物减量、药物裁撤、副作用应对等等,都有专业程度很高的要求。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时候,我们患者切忌盲目、没有评估而自行换药, 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增加药物副作用风险;也可能影响身体对于的药物敏感度——使用药物剂量低,疗程不足而换药,不只是疗效差,还可能让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下降,后续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因此,使用什么药物、多大剂量,我们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做。

在治疗中,由于治疗方案不同,一般3-6个月内效果不好,需要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要么增加剂量、要么改换药物。这需要医生的疗效评估决定,而不是患者自己决定。

二、如何判定类风湿药物是否见效?

理论上讲,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好转和检查指标下降是正相关的:疼痛、关节活动能力、晨僵等好转,血沉、C反应蛋白数值下降。类风湿因子、CCP等免疫学指标,不像前两个炎症指标那样容易下降,在治疗数个月以后,类风湿因子可能会有明显下降,但是因人而异,有的人下降快、可能还可以恢复成阴性;有的人下降慢。

CCP、免疫球蛋白等指标下降可能会比较慢,早期、初诊患者可能会容易下降;中晚期特别是长期治疗效果不是太好的患者,这些指标下降的可能会比较慢。但是,临床常见的免疫学指标下降不理想的情况,往往与免疫抑制剂足量足疗程治疗不够有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使用血沉、C反应蛋白来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程度,炎症指标是一个标杆式的参考:数值越高,炎症活动度越高,病情越稳定;病情缓解和稳定,炎症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免疫学指标检查没有炎症指标那么频繁,稳定的治疗用药,半年或者更长时间检查一次都可以。在达标判断、减药、停药等的时候,需要免疫学指标做参考。

在我们的治疗中,有时候会出现症状和检查指标不一致的情况: 症状好转明显,指标数值改变不明显,特别是免疫学指标;检查指标数值下降明显,症状改善不明显。都可能出现在某些患者的治疗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太着急,持续治疗一段时间,有可能出现好的结果。毕竟两种情况,都可能显示出药物治疗是有效的。